足太阴脾经.docx
- 文档编号:29651181
- 上传时间:2023-07-25
- 格式:DOCX
- 页数:83
- 大小:284.86KB
足太阴脾经.docx
《足太阴脾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足太阴脾经.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
从大趾末端开始(隐白),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经核骨(第一骨小头后(太白、公孙),上向内踝前边(商丘),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三阴交、漏谷),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地机、阴陵泉),上膝股内侧前边(血海、箕门),进入腹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中极、关元,属于脾,络于胃(腹哀;会下脘、日月、期门),通过膈肌,夹食管旁(食窦、天溪、胸乡、周荣;络大包;会中府),连舌根,散布舌下。
它的支脉:
从胃部分出,上过隔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
中医医学里所谓的脾脏,以现代医学而言,是指胰脏的功能;特别和胃有深厚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以完成消化机能。
其主要的机能是温暖五脏,并吸收运送胃部消化,完成之养分入五脏六腑,以生成身体需要的细胞。
胃和脾两个脏腑,具有表里关系,主宰着消化和吸收的功能。
因此,脾经一发生异常,身体各种症状就会呈现出来。
如心窝或胃附近会有重压感,出现疼痛、恶心、打嗝等现象。
容易下痢或便秘,身体消瘦下去。
尿量少,有时甚至完全无法排尿。
脚部容易冰冷、浮肿、身体有倦怠感。
因为经常失眠,故身体感觉不适,不活跃。
若出现以上所述的症状时,只要刺激经上的穴道,就能改善不适的症状。
脾经上的穴位共有二十一个,列举如下:
胸、腹部分有大包、周荣、胸乡、天谷、食卖、腹哀、大横、腹结等。
下肢部份有府舍、卫门、箕门、血海、阴陵泉、地机、漏谷、三阴交、商丘、公孙、太白、大都、隐白等。
大包
SP21大包Da bāo
[释名]包,包容。
脾之大络,布于胸胁,包罗于此处,故名。
[出处]《灵枢·经脉》。
[位置]侧胸部,腋窝顶点(极泉)与第11肋游离端下方(章门)连线的中点,约当第7(或第6)肋间隙凹陷处。
《灵枢·经脉》:
“出渊腋下三寸”;《针方六集》:
“直胁(腋)下六寸”;《循经考穴编》:
“与巨阙相平,又云平期门”;《针灸集成》则称“横直日月”;略有出入。
[局部解剖]
肌肉:
前锯肌,第七肋间内、外肌。
神经:
胸长神经末支,第七肋间神经。
血管:
胸背动脉分支,肋间动、静脉。
[类别]脾之大络。
[功效]宽胸、利胁。
[主治]
古代记述:
胸胁痛,喘息,身尽痛,百节皆纵。
[方例]
胸胁痛:
大包,三阳络透郄门、阳辅、足临泣。
[刺灸法]沿肋间隙横刺0.3~0.5寸。
不可深刺。
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15分
周荣
SP20周荣Zhōu rong
[别名]周营。
[释名]周,周流;荣,通营,营运。
足太阴脾经由此上会中府,周流营运,又注于大包络,故名。
《针灸甲乙经》作“周营”。
[出处]《针灸甲乙经》。
[位置]胸外侧部,前正中线旁开6寸,第2肋间隙凹陷处。
约与紫宫相平,上对中府、云门。
《针灸甲乙经》:
“在中府下一寸六分陷者中”;《针方六集》:
“挟任脉两旁各六寸”;《针灸逢源》:
“乳上三寸六分旁”
[局部解剖]
肌肉:
胸大肌、胸小肌,第二肋间内、外肌。
神经:
胸前神经肌支、第二肋间神经。
血管:
肋间动、静脉,胸外侧动、静脉。
[功效]宽胸、利气。
[主治]
古代记述:
胸胁胀满,咳逆上气,唾多脓秽,食不下。
近人报道:
高血压。
[方例]
咳逆哮喘:
周荣、肺俞、膏肓俞、膻中,尺泽。
[刺灸法]沿肋间隙横刺0.3~0.5寸。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胸乡
SP19胸乡Xiōng xiāng
[释名]胸,胸部;乡,偏僻处。
穴位于胸旁,故名。
[出处]《针灸甲乙经》。
[位置]胸外侧部,前正中线旁开6寸,第3肋间隙凹陷处。
约与玉堂相平。
《针灸甲乙经》:
“在周荣下一寸六分陷者中”;《针六方集》:
“挟任脉两旁各六寸”。
[局部解剖]
肌肉:
胸大肌、胸小肌外缘,前锯肌,肋间内、外肌。
神经:
第三肋间神经。
血管:
胸外侧动、静脉、肋间动、静脉。
[功效]宽胸、利胁。
[主治]
古代记述:
胸胁支满,痛引胸背,不得转侧。
近人报道:
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
[方例]
胸痛:
膻中、胸乡,内关。
[刺灸法]沿肋间隙横刺0.3~0.5寸。
不可深刺。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天溪
SP18天溪Tian xī
[释名]穴居上胸,故称“天”。
当天池外侧,俱近乳,“池”、“溪”均指乳汁流通而言。
[出处]《针灸甲乙经》。
[位置]胸外侧部,乳头外旁2寸,当第4肋间隙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
“在胸乡下一寸六分陷者中”;《循经考穴编》:
“与膻中平”;《针灸逢源》:
“去中各六寸”;《针灸集成》:
“直乳头后二寸”。
[局部解剖]
肌肉:
胸大肌外下缘、前锯肌、肋间内、外肌。
神经:
第四肋间神经。
血管:
胸外侧动、静脉分支。
[功效]宽胸、通乳。
[主治]
古代记述:
胸中满痛、乳痈肿溃、咳逆上气、喉鸣有声、呃逆。
近人报道:
产后乳少。
[方例]
乳痈肿溃:
天溪、侠溪。
吐逆上气:
中府、天溪。
胸中满痛、咳喘:
膻中、天溪、肺俞、膈俞、内关。
[刺灸法]沿肋间隙横刺0.3~0.5寸,不可深刺。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食窦
SP17食窦Shidou
[释名]食,饮食;窦,孔隙,指穴位。
此穴主治饮食方面的病症,故名。
[出处]《针灸甲乙经》。
[位置]胸外侧部,前正中线旁开6寸,第5肋间隙凹陷处。
当乳根外2寸,内与中庭相平。
《针灸甲乙经》:
“在天溪下一寸六分陷者中”;《扁鹊心书》:
“在中府下六寸”;《针方六集》:
“挟任脉两旁各六寸”;《循经考穴编》:
“与中庭平”。
[局部解剖]
肌肉:
前锯肌,深层有肋间内、外肌。
神经:
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血管:
胸腹壁静脉。
[功效]利胸膈、调脾胃。
[主治]
古代记述:
胁痛,两胁连心痛,胸胁支满,膈间雷鸣,漉漉常有水声,脾气大损,水肿臌胀,小便不通,妇人产后腹胀水肿,翻胃,食已即吐,伤寒太阴病。
近人报道:
哮喘。
[方例]
胸胁满痛:
食窦、膈俞、三阳络。
[刺灸法]沿肋间隙横刺0.3~0.5寸。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腹哀
SP16腹哀Fuai
〔释名〕腹内肠鸣音犹如哀鸣,故名。
〔出处〕《针灸甲乙经》。
〔位置〕上腹部,脐中上3寸(建里)旁开前正线4寸处,当大横上3寸。
《针灸甲乙经》:
“在日月下一寸五分”;《类经图翼》:
“去腹中行三寸半”;《针方六集》:
“上直两乳,挟任脉两旁各四寸”;《医宗金鉴》:
乳下二肋端之下二寸”;《针灸资生经》:
“去腹中行各当为四寸半”;诸家所述距前正中线分寸有出入,今从《针方六集》。
〔局部解剖〕
肌肉:
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神经:
第八肋间神经。
血管:
肋间动、静脉。
〔类别〕交会穴:
足太阴、阴维之会。
〔功效〕温中,理肠。
〔主治〕
古代记述:
腹寒痛,食不化,便结,下痢脓血。
近人报道:
消化不良。
〔方例〕
食不化:
腹哀、太白。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1.5寸。
可灸。
大横
SP15大横Daheng
〔别名〕肾气。
〔释名〕横直脐旁,当大横纹中,故名。
〔出处〕《针灸甲乙经》。
〔位置〕腹中部,距脐中4寸,腹直肌外缘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
“在腹哀下三寸,直脐旁”;《类经图翼》:
“在腹哀下三寸五分,平脐,去中行三寸半”;《针方六集》:
“横直脐旁大横纹中,上直两乳,侠任脉两旁各四寸。
”《针灸资生经》:
“去腹中行各当为四寸半”;诸家所述距前正中线分寸有出入,今从《针方
六集》。
〔局部解剖〕
肌肉:
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神经:
第十肋间神经。
血管:
肋间动、静脉。
〔类别〕交会穴:
足太阴、阴维之会。
〔功效〕温中,理肠。
〔主治〕
古代记述:
大风逆气,多寒善悲,惊怖,心忪少力,下痢,洞泄,便秘,小腹寒痛,中焦虚寒,四肢不可举动,小腹热,欲走太息。
近人报道:
胆道蛔虫症,肠道蛔虫症,肠麻痹。
〔方例〕
肠道蛔虫症:
大横、四缝或足三里。
腹疼痛、洞泄:
大横、天枢、中脘、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1.5寸。
可灸。
腹结
SP14腹结Fujie
〔别名〕腹屈、肠结、肠屈、肠窟。
〔释名〕穴为腹气所结聚处。
“腹”又作“肠”(《千金翼方》),(“结”又作“屈”)(《针灸甲乙经》),意为肠的盘回曲结之所。
右侧腹结穴约当急性阑尾炎体表压痛点。
〔出处〕《针灸甲乙经》。
〔位置〕下腹部,大横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处。
下距府舍3寸,约当脐中与髂前上棘连线的外1/3折点。
《针灸甲乙经》:
“在大横下一寸三分”;《类经图翼》:
“去腹中行三寸半”;《针方六集》:
“上直两乳,挟任脉两旁各四寸”;《针灸资生经》:
“去腹中行各当为四寸半”;诸家所述距前正中线分寸有出入,今从《针方六集》。
〔局部解剖〕
肌肉:
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神经:
第十一肋间神经。
血管:
肋间动、静脉。
〔功效〕调气理肠。
〔主治〕
古代记述:
绕脐痛,上冲抢心,腹寒泻利,咳逆,疝痛,善惊恐。
近人报道: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方例〕
痛抢心:
腹结、行间。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1.5寸。
府舍
SP13府舍Fushe
〔释名〕府,指六腑;舍,住所。
穴处腹部,为六腑所居,故名。
〔出处〕《针灸甲乙经》。
〔位置〕下腹部,腹结下3寸,距前正中线4寸凹陷处,当腹股沟上方,冲门外上7分。
《针灸甲乙经》:
“在腹结下三寸”;《类经图翼》:
“去腹中行三寸半”;《医宗金鉴》:
“从冲门上行七分”;即旁开前正中线3.5寸。
《针方六集》作:
“上直两乳,挟任脉两旁各四寸”;《针灸资生经》:
“去腹中行各当为四寸半”;诸家所述距前正中线分寸有出入,今从《针方六集》。
〔局部解剖〕
肌肉:
腹股沟韧带外侧上方,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下部及腹横肌下部。
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
血管:
腹壁浅动脉,肋间动、静脉。
〔类别〕交会穴:
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
〔功效〕调下焦,散积聚。
〔主治〕
古代记述:
疝瘕,髀中急痛,抢心,腹痛,腹满积聚,厥逆霍乱。
近人报道:
子宫脱垂。
〔方例〕
子宫脱垂:
关元、府舍、阴陵泉。
腹满:
府舍、足三里、三阴交。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1.5寸。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5分钟。
冲门
SP12冲门Chongmen
〔别名〕慈宫。
〔释名〕穴在动脉旁,气冲之外侧,如气冲之门。
〔出处〕《针灸甲乙经》。
〔位置〕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曲骨)3.5寸,髂外动脉搏动处外侧,当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之间的连线的外1/3折点处。
《针灸甲乙经》:
“上去大横五寸,在府舍下,横骨两端约文中动脉。
”《类经图翼》:
“去腹中行三寸半”;《针灸逢源》:
“在府舍下七分……去中各三寸半”;即曲骨旁开3.5寸处。
《针方六集》作“上直两乳……侠任脉两旁各四寸”;《针灸资生经》:
“去腹中行各当为四寸半”;诸家所述距前正中线分寸有出入,今从《针灸甲乙经》定作3.5寸。
〔局部解剖〕
肌肉:
腹股沟韧带中点外侧,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下部。
神经:
股神经。
血管:
内侧为髂外动、静脉。
〔类别〕交会穴:
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
〔功效〕理血,调下焦。
〔主治〕
古代记述:
腹寒气满,腹中积聚疼痛,身热,疝痛,癃闭,难产,妊娠子上冲心,不得息,痔疾,霍乱,带下产崩,痃癖。
近人报道:
尿潴留。
〔方例〕
腹满积聚:
冲门、府舍。
带下产崩:
冲门、气冲。
痃癖:
冲门、血海。
〔刺灸法〕避开股动脉,刺入1~2寸。
禁用直接灸,艾条灸5~10分钟。
箕门
SP11箕门Jimen
〔释名〕箕,簸箕;门,门户。
两腿张开,席地而坐,形似簸箕,开张如门,穴在其上,故名。
〔出处〕《针灸甲乙经》。
〔位置〕大腿内侧,血海上6寸,血海与冲门的连线上,当髌底内侧端上8寸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
“在鱼腹上,越(起)两筋间,动脉应手”;《千金翼方》:
“在阴股内起脉间”;《医学入门》:
“血海上六寸”;《针方六集》:
“下气冲五寸。
”
〔局部解剖〕
肌肉:
缝匠肌内侧缘,深层有内收大肌。
神经:
股前皮神经,深部有隐神经。
血管:
大隐静脉,深层外方有股动、静脉。
〔功效〕调下焦,利水。
〔主治〕
古代记述:
癃闭,小便难而白,淋,遗溺,鼠鼷痛。
近人报道:
下肢瘫痪(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前列腺炎。
〔方例〕
遗溺:
箕门、通里、大敦、膀胱俞、太冲、委中、神门。
〔刺灸法〕直刺0.5~1.5寸。
禁直接灸,艾条灸5~10分钟。
血海
SP10血海Xuehai
〔别名〕百虫窠。
〔释名〕海,水流归聚处,指穴位。
穴近膝部,主治血证,故名。
〔出处〕《针灸甲乙经》。
〔位置〕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
《针灸甲乙经》:
“在膝膑上内廉白肉际二寸半”;《千金要方》:
“一作三寸”;《千金翼方》作“二寸”;《灵枢经脉翼》作“二寸中”;今皆从二寸,“半”字疑为“中”字之误。
《针方六集》:
“一方以患人手按膝盖骨上,大指向内。
余四指向外,大指尽处是穴。
”即以对侧的手掌按其膝盖,手指向上,拇指偏向大腿内侧,当拇指端所止处。
《循经考穴编》:
“以虎口按犊鼻骨,取中指点到是。
”
〔局部解剖〕
肌肉:
股内侧肌。
神经:
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
血管:
股动、静脉肌支。
〔功效〕调血清血,宣通下焦。
〔主治〕
古代记述:
月经不调,经闭,暴崩,漏下恶血,两腿内侧生疮痒痛或红肿有脓,气逆腹胀,肾藏风,痃癖,阴疮,五淋。
近人报道:
功能性子宫出血,荨麻疹,湿疹,皮肤搔痒,盆血。
〔方例〕
月脉不调:
血海、带脉。
膝关节炎:
血海、梁丘、足三里、阴陵泉。
风疹:
血海、三阴交、曲池、合谷。
〔刺灸法〕直刺0.5~1.5寸。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5分钟。
阴陵泉
SP9阴陵泉Yinlingquan
〔别名〕阴之陵泉。
〔释名〕内侧为阴,突起为陵,泉出于下。
穴位于小腿内侧(阴)胫骨内侧髁(陵)之下,与阳陵泉相对,故名。
〔出处〕《灵枢·本输》。
〔位置〕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与阳陵泉相对,当胫骨内侧缘与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部上方。
《灵枢·本输》:
“辅骨之下,陷者之中也”;《针灸甲乙经》补充:
“在膝下内侧……”;《针方六集》:
“辅骨下一指”;《神应经》:
“屈膝取之,膝横纹头下是穴。
与阳陵泉相对,稍高一寸。
”
〔局部解剖〕
肌肉:
比目鱼肌起点上方,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
神经:
隐神经小腿内侧皮支本干,最深层有胫神经。
血管:
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后动、静脉。
〔类别〕合(水)穴。
〔功效〕运中焦,化湿滞,调膀胱,祛风冷。
〔主治〕
古代记述:
腹中寒,腹中气胀,洞泄不化,不嗜食,肠中切痛,胁下满,水肿,腹坚,小便不利或失禁,寒热,阴痛,遗精,霍乱,足痹痛,鹤膝风,腰腿膝痛,脚气水肿,疝瘕。
近人报道:
肾炎,尿闭,腹水,肠炎,黄疸。
〔方例〕
失禁遗尿不自知:
阴陵泉、阳陵泉。
腹寒:
阴陵泉、三阴交。
水肿盈脐:
阴陵、水分。
霍乱:
阴陵,承山、解溪、太白。
癃闭腹水:
阴陵泉、水分、中极、足三里、三阴交。
黄疸:
阴陵泉、三阴交、日月、至阳、胆俞、阳纲。
〔刺灸法〕直刺0.5~1.5寸。
可灸。
地机
SP8地机Diji
〔别名〕地箕、乾机、脾舍。
〔释名〕地,指下方;机,机关、机杼,似指膝关节和胫骨内侧髁而言。
穴位于其下,故名。
又作“地箕”(《医学入门》)意指穴在箕门之下方。
〔出处〕《针灸甲乙经》。
〔位置〕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当阴陵泉与内踝尖的连线上。
《针灸甲乙经》:
“在膝下五寸”;《针灸聚英》“膝内侧辅骨下陷中”。
《循经考穴编》:
“一法:
阴陵下五寸,骨内大筋外,与巨虚相对。
”“又法:
合内踝上八寸,别斜走向前一寸。
”“按别走上一寸,正合经文‘交出厥阴之前’句。
”《医宗金鉴》:
“从漏谷上行五寸”,定位有所不同。
〔局部解剖〕
肌肉:
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
神经:
小腿内侧皮神经(隐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血管:
前后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的末支,深层有胫后动、静脉。
〔类别〕郄穴。
〔功效〕和脾理血,调燮胞宫。
〔主治〕
古代记述:
腹胁气胀,水肿,腹坚,不嗜食,小便不利,溏瘕,腹中痛,脏痹,腰痛,疝,痔,月经不调,症瘕,遗精。
近人报道:
痛经。
〔方例〕
不嗜食:
地机、阴陵泉、水分、幽门、小肠俞。
疝瘕阴疝:
冲门、地机。
月经不调:
地机、血海。
痛经:
地机、肾俞、中极、三阴交。
〔刺灸法〕直刺0.5~1.5寸。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5分钟。
漏谷
SP7漏谷Lougu
〔别名〕太阴络。
〔释名〕漏,泄漏;谷,山谷,指穴位。
本穴《针灸甲乙经》作“足太阴络”,程扶生《医经理解》:
“谓有漏而别走者也,”故名。
〔出处〕《针灸甲乙经》。
〔位置〕小腿内侧,内踝尖上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
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
上,三阴交上3寸。
《针灸甲乙经》:
“在内踝上六寸,骨下陷者中”。
〔局部解剖〕
肌肉:
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深层后方有趾长屈肌。
神经:
小腿内侧皮神经(隐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血管:
大隐静脉,深层有胫后动、静脉。
〔功效〕健脾,化湿,利气。
〔主治〕
古代记述:
腹中热若寒,腹胀善鸣,强欠,膝内痛,心悲气逆,少腹胀急,血瘕,小便不利,失精,厥气上头巅,痃癖,偏坠,湿痹,腿膝冷,麻痹不仁,足踝肿痛。
〔方例〕
血瘕:
漏谷、曲泉。
〔刺灸法〕直刺0.5~1.5寸。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5分钟。
三阴交
SP6三阴交Sanyinjiao
〔别名〕承命。
〔释名〕三阴,指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三条阴经(足三阴);交,交会。
穴当足三阴经交会处,故名。
〔出处〕《针灸甲乙经》。
〔位置〕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
“在内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医学入门》:
“骨后筋前”。
〔局部解剖〕
肌肉:
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趾长屈肌。
神经:
小腿内侧皮神经(隐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血管:
大隐静脉,深层有胫后动、静脉。
〔类别〕交会穴:
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
〔功效〕补脾土,助运化,通气滞,疏下焦,调血室精宫,祛经络风湿。
〔主治〕
古代记述:
月经不调,不思饮食,腹胀肠鸣,能近怯远,上睑下垂,睑缘炎,脾胃虚弱,心腹胀满,肠鸣溏泄,痔疾,食不消化,食后吐水,脾病身重,四肢不举,妇人症瘕,崩漏,带下,经闭,不孕,妊娠胎动,难产,死胎,胎衣不下,产后恶露不行,血晕,梦遗失精,阴茎痛,小便不利,遗尿,白浊,疝痛,足痿,足下热,痹痛,臁疮脚气,小儿客忤,手足逆冷,湿痹不能行,膝内痛,胫痛不能久立,心悲,癫疾,喉痹,项颈满,肺胀痰嗽不得卧。
近人报道:
泌尿生殖系疾患,子宫出血,带下,睾丸炎,急慢性肾炎,癃闭,淋病,肠疝痛,阳萎,遗精,遗尿,急慢性肠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高血压,失眠,湿疹,荨麻疹,皮肤骚痒,糖尿病、神经官能症,中毒性消化不良,滞产。
〔方例〕飧泄:
三阴交、阴陵泉。
白浊遗精:
三阴交、气海。
小儿急性肠炎:
三阴交、天枢、合谷。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三阴交、中脘、内关、足三里。
癃闭(湿热下注):
三阴交、阴陵泉、膀胱俞,中极。
〔刺灸法〕直刺0.5~1.5寸。
孕妇慎用。
商丘
SP5商丘Shangqiu
〔释名〕商为金音,穴属足太阴脾经五腧穴中的经穴,阴经经穴属金,故称“商”。
穴在内踝前下方,与丘墟位置相对,故名。
〔出处〕《灵枢·本输》。
〔位置〕足内踝前下方凹陷处,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
当胫骨前肌腱内侧。
《灵枢·本输》:
“内踝之下,陷者之中也”;《针灸甲乙经》:
“在足内踝下微前陷者中”;《循经考穴编》补充:
“微前三分”;《针灸大成》:
“前有中封,后有照海,其穴居中。
”
〔局部解剖〕
神经:
隐神经(小腿内侧皮神经),腓浅神经分支。
血管:
大隐静脉,跗内侧动脉。
〔类别〕经(金)穴。
〔功效〕健脾,化湿,清神。
〔主治〕
古代记述:
脾虚,腹胀,肠鸣,溏泄,秘便,寒热善呕,胃脘痛,黄疸,食不化,胃反,腹痛,大惊,乳痛,痔疾,阴股内廉疼,疝引小腹痛,筋挛痛,膝不得屈伸,不可以行,内踝疼痛,妇人绝子,小儿惊风,喉痹,舌本强痛,骨痹,烦满,厥头痛,面肿起,癫疾狂多食,善笑不休,烦心,渴,梦魇,痔。
近人报道:
胃炎,肠炎,消化不良,下肢浮肿。
〔方例〕
腹胀满不得息:
商丘、阴陵泉、曲泉、阴谷。
喜呕:
商丘、幽门、通谷。
太息善悲:
商丘、曲鬓。
脚痛:
商丘、解溪、丘墟。
脾虚不便:
商丘、三阴交。
慢性肠炎:
商丘、天枢、阴陵泉。
下肢浮肿:
商丘、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
〔刺灸法〕直刺0.3~0.5寸。
公孙
SP4公孙Gongsun
〔释名〕因络脉的分支而名。
《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注:
“肝木为公,心火为子,脾土为孙,穴在公孙之脉,因名公孙也。
”
〔出处〕《灵枢·经脉》。
〔位置〕足内侧缘,第1跖骨基底前下方凹陷处,当太白后1寸,拇展肌中。
《灵枢·经脉》:
“去本节之后一寸”;《医学入门》;“太白后一寸陷中”;《循经考穴编》:
“赤白肉际。
”
〔局部解剖〕
肌肉:
拇展肌
神经:
隐神经与腓浅神经分支吻合处。
血管:
跗内侧动脉,足背静脉网。
〔类别〕络穴;八脉八穴之一,通冲脉。
〔功效〕扶脾胃,理气机,调血海,和冲脉。
〔主治〕
古代记述:
久疟不嗜食,多寒热汗出,善呕,痰壅胸膈,肠鸣切痛,厥头面肿起,烦心,狂,多饮,不嗜卧鼓胀,霍乱,心痛,脾冷胃痛,胁胀,胁痛,食不化,肠风下血,足心热或痛,痫疾。
近人报道:
头晕,胸痛,心悸,下腹部痉挛,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肠炎,痛经,胎盘滞留,足趾麻痛。
〔方例〕
呕吐痰涎、眩晕不已:
公孙、丰隆、中魁、膻中。
中脘停食、疼刺不已:
公孙、解溪、中脘、三里。
胁肋下痛:
公孙、支沟、章门、阳陵泉。
久疟不食:
公孙、内庭、厉兑。
足趾麻痛:
公孙、束骨、八风。
〔刺灸法〕直刺0.5~1寸。
太白
SP3太白Taibai
〔释名〕太白为金星名,阴经各原穴均以“太”为名。
穴当白肉际,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足太阴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