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蔬菜出口发展现状.docx
- 文档编号:29650200
- 上传时间:2023-07-2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56.23KB
我国蔬菜出口发展现状.docx
《我国蔬菜出口发展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蔬菜出口发展现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蔬菜出口发展现状
我国蔬菜出口发展现状
我国蔬菜出口发展现状
我国蔬菜出口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日益活跃,近10年来增长势头强劲,贸易顺差居农产品贸易顺差之首,2009年在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达到129.6亿美元的情况下,我国蔬菜出口却创造了66.7亿美元的顺差。
高于渔业(贸易顺差54.4亿美元),畜牧业(贸易逆差26.9亿美元),出口发展势头良好。
从出口总额来看:
我国蔬菜出口持续大幅增长,出口量年递增70万吨以上,2009年累计出口802.70万吨,比2000年增加482.40万吨,增长了1.67倍;出口额67.70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1.74倍;2009年1—12月,出口802.7万吨,同比下降2.0%;出口额67.7亿美元,同比增长5.2%,呈量减额增态势。
进口8.8万吨,同比下降15.3%;进口额1.0亿美元,同比下降10.9%。
贸易顺差66.7亿美元,同比扩大5.5%。
从产品结构来看:
鲜或冷藏蔬菜、冷冻蔬菜、腌渍蔬菜、什锦蔬菜等加工保藏类蔬菜和干(脱水)蔬菜是出口主体,但随着我国蔬菜保鲜和初加工技术与条件的不断提高,出口蔬菜产品结构有所变化,在保持传统产品类型和品种优势的基础上,正向国际蔬菜消费主流靠拢,产品结构有所改善。
2000年—2009年鲜冷冻蔬菜出口量从占蔬菜出口总量的53.0%上升至74.3%,增长了21.3个百分点,腌渍等加工类蔬菜出口量由占出口总量的40.2%下降至30.0%,下降了10.2个百分点;干(脱水)蔬菜出口量由占总出口量的6.5%下降至4%,以出口金额比例看,加工保藏蔬菜仍为金额主干,2009年鲜冷冻蔬菜出口额26.3l亿美元,占蔬菜出口金额的38.36%,加工保藏蔬菜出口额30.15亿美元,占蔬菜出口金额的44.53%,干蔬菜出口额11.24亿美元,占蔬菜出口金额的16.60%。
在品种结构上,形成了以我国传统蔬菜和国外引进产品相结合的格局,近年,一方面对传统优良蔬菜品种进行了提纯复壮和改良,品质产量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从国外引进了大量优良品种,尤其是从进口国引进适销对路的菜种,极大的丰富了出口品种数量,提高了蔬菜品质。
从出口市场分布看:
目前,我国蔬菜出口市场已经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遍布世界各地。
近10年市场扩展较快,几乎翻了一番,出口国家和地区由1995年的64个增加到2009年的191个,市场区域由东亚及东南亚,向欧盟、北美、俄罗斯及周边独联体国家稳步发展。
东亚及东南亚仍是我国蔬菜出口的主干市场,2009年我对亚洲出口额为43.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3.8%,对欧洲、美洲出口额分别占22.7%和13.5%。
2009年出口居前l0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日本、美国、韩国、俄罗斯、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总出口额49.9亿美元,占当年出口总额的73.7%。
日本目前仍是我国蔬菜出口的第一大市场,2000年年出口数量165万吨左右,出口金额l5亿美元左右,2009年接近30亿美元,但近两年出口额逐步下滑,相反对东盟、美国、德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出口增长迅速。
从出口产地分布看:
我国地域广阔,地理气候差异较大,蔬菜出口生产分布较广,全国各省(市、区)均有出口,但主要出口产地集中在沿海的山东、福建、浙江、广东、江苏、辽宁、河北、上海等产业发展较好的蔬菜出口优势带,2009年沿海省市蔬菜出口额约占全国蔬菜出口总额的72.9%,位于中西部的新疆、甘肃、宁夏、山西、河南、安徽、四川、湖北等省区约占17.5%,沿边的黑龙江、内蒙古、云南、广西等省区约占9.6%。
出口大省山东、福建2009年出口额已分别突破了20亿美元和10亿美元,新疆、浙江、江苏、广东各省区2009年出口额都在5亿美元以上。
全球蔬菜消费需求的相对增长和人口数量的绝对增长,以及农产品市场的全面开放,为我国蔬菜出口市场的持续扩大提供了可能。
一方面,蔬菜需求总量随世界人口增加和消费增长快速增长,出口贸易随着经济全球化,交通运输快捷化,保鲜加工现代化,蔬菜生产区域化而日益活跃。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蔬菜国际贸易量持续上升,年增幅在5%左右,30个种类蔬菜的国际贸易量已超过6500万吨,约为1990年的2.1倍,近年来进一步提升,2001—2009年年增幅已接近10%。
另一方面,在WTO框架下世界各国进一步开放农产品市场,为蔬菜出口辅平了道路,使参与蔬菜国际贸易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加。
目前,蔬菜出口和进口国家及地区达165和176个,出现了有利于我国蔬菜出口的明显变化:
亚洲市场稳中有增,欧洲蔬菜出口比重逐年递减,成为净进口国,以美国为代表的美洲进口量稳中有升,从中长期看也将成为主要进口区。
2009年英国、德国、俄罗斯、法国净进口量均超过1O0万吨。
世界蔬菜出口格局将进一步由欧洲主导逐步转变为欧洲、北美和亚洲鼎立的新格局,亚洲出口增势显著,已成为净出口国。
出口资源优势突出
中国蔬菜出口以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和生产成本三大优势,形成的价格优势,成为进军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我国蔬菜价格一般为发达国家的1/l0~1/5,且这种优势随着蔬菜品种的优化,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会更大。
1、自然资源优势:
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气候类型多样,农业生态类型丰富,几乎所有蔬菜作物一年四季都有其适宜的生产区域,可最大限度地实现适地种植,常年均衡生产供给,保障产品足量,优质、价廉,满足国际市场对各种产品的常年需求。
可利用气候差异和反季节性生产来最大限度的发挥我国自然资源优势。
比如东盟、东亚、作为我国蔬菜出口的主要区域,常受农业资源条件限制和海洋季风影响,种植面积小,产量有限,夏季台风,高温、暴雨等恶劣气候灾害频繁发生,蔬菜生产难大、成本高、质量差,与之相反我国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夏秋凉爽、光照充足,蔬菜生产条件好,产品品位高,成本低,生产出口互补性强,优势十分明显。
近年我国对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的气候资源互补性出口方亦如此,这些国家冬春寒冷漫长,无霜期短、蔬菜生产条件差,成本高,而我国东南沿海至华南长江中上游地区,秋冬露地生产条件好,再加之近年三北地区大量的节能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生产发展较快,形成了对俄罗斯及周边国家出口的绝对优势。
对欧盟,北美的出口也是这样,且部分土特产品,只有我国适生供应。
2、地理位置优势:
我国蔬菜出口区位优势显著,与出口区域接海邻壤,距离和空间相对较小,生活消费习性、文化渊源相近,出口贮运成本和时间成本较低。
如日本、韩国、东盟10国,西亚及独联体国家,其蔬菜生产受资源限制,自给能力有限,但需求旺盛,我国与这些国家接海邻壤,距离近,空间短,运销方便快捷。
以鲜洋葱为例,从美国西海岸运达日本横滨至少需21天,而从山东安丘运到横滨仅需7天,我国沿边出口亦如此地理位置优越,近年中欧贸易活跃,欧盟各国净进口量增大,随着欧亚大陆桥的建设,这一优势也将凸现。
3、生产成本优势:
蔬菜生产既是资源性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共同性支撑,构成了我国蔬菜出口的成本优势。
我国耕地和劳动力价格较底,劳动力价格是发达国家的1/20~1/6,蔬菜的生产成本一般为发达国家的1/12~1/5。
以欧美国家传统主要消费产品芦笋、洋葱和青花菜为例,我国芦笋建园和投产4年每公顷需投人40184元(人民币下同),产业利润大致为49816元,美国则需投入65505元,产业利润20936元,投资亏损;我国洋葱每公顷生产成本37300元,美国为42300元,日本高达173000元,我国青花菜每公顷生产成本26400元,美国高达60700元,生产成本优势最终体现在利润和价格上成为国际竞争的利润和价格优势。
出口生产优势明显
我国蔬菜生产规模、种值面积、从业人数、产量、人均占有量、加工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出口以品种多、数量大、品优价廉而极具竞争力。
2009年我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43%和49%,均居世界第一。
据农业部农情统计,2009年全国的蔬菜播种面积2.73亿亩,同比增加了494万亩;总产量6.02亿吨,同比增加2684万吨;人均占有量440多公斤,超出世界平均水平200多公斤,居世界第一。
保鲜大蒜出口量接近100万吨,占世界贸易量的70%;脱水食用菌出口3万吨,占世界67%;罐装蘑菇出口3O万吨,占世界51%,均居世界贸易首位。
出口环境进一步改善
从国内看,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各种“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政策、措施,使农业得到更多的财政支持和公共服务,蔬菜生产和出口将得到更多的支持和优惠,出口的软、硬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改善。
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全面推动各种贸易的发展,蔬菜出口也不例外。
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贸易一体化,合作多边化的发展进一步加快,我国蔬菜出口空间和利润空间进一步加大,蔬菜出口竞争优势继续凸现。
近年中国外交、外贸活跃,与世界各地建立的良好关系及签订的农产品贸易互惠协定,将对我国蔬菜出口创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我国蔬菜出口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影响我国蔬菜出口的制约因素很多,既有自身生产、贸易方面的问题,也有国际市场变化、贸易壁垒等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档次亟待提高
首先,我国蔬菜实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时间短,管理经验欠缺,技术水平不高,很长时间内都是很被动的接受出口生产标准规范、管理规范和安全卫生检查,自身标准化体系和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脆弱,基地建设、肥料、农药的使用,包装运输等方面的生产安全意识和技术手段,还跟不上国际出口市场发展的要求,蔬菜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亟待提高。
其次,长期以来重生产、轻采后处理和加工,忽视蔬菜产品分选、分级、清洗、预冷、包装、贮运等环节中的二次污染,导致细菌、重金属、防腐剂等含量超标,加之采收、运输、包装粗放,采后损耗率高达25%~30%,给生产和出口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
最典型的是曾出现过某企业因清洗用水污染,导致整批出口蔬菜被检出重金属和细菌超标退货的事件。
第三、在整体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的同时,提高出口包装水平和价格水平。
我国蔬菜在生产、分级包装和定价过程中,缺乏对优良品种、优质产品、精选产品运用精细包装,优质优价及品牌营销的策略。
走高端市场的产品品种、规格、数量很有限,中高档产品比率低,普通产品存在定价过低现象,易引起倾销嫌疑。
出口产品结构不尽合理
我国出口蔬菜结构长期以自主生产为主,什么种类便于生产,产量高就一哄而上生产什么,对国际贸易主要产品类型、主导产品、消费趋势及增长潜力产品研究和开发不足,造成出口种类中占世界蔬菜出口的大宗产品中份额偏低,比重和贸易额增长有限,产品结构的市场转型慢。
如世界出口贸易额在10.0亿美元以上的11种产品中,我国只有蕃茄酱占有30%的份额,其它产品比例很小;出口贸易额在5.1亿~10.0亿美元的11种产品中,我国只有大蒜、罐装食用菌和脱水蔬菜这3种产品比较高,其它产品都不足3%,出口贸易额在1.0亿~5.0亿美元的16种产品中,我国只有姜、鲜或干制蔬菜和干食用菌位列其中。
总体来讲出口结构中,大宗产品种类太少,较小份额产品开发不足,同品种产品类型单一,致使大份额产品出口增长受限,常会引起不必要的贸易摩擦,甚至疑为倾销品种。
出口市场开拓发展缓慢
虽然近年我国蔬菜出口市场的多元化不断提升,但市场集中仍然很高,出口受传统周边国家和地区左右的局面,没有得到大的改观,市场多元化进程还远远不能与我国经济增长、贸易扩大、蔬菜生产发展的速度相匹配。
突出表现在对北美、欧盟市场进军速度过缓,出口比重小、品种少,对东亚、东南亚市场依赖性太大。
显示出我国蔬菜支持体系薄弱,长期缺乏对国际市场的系统研究,对世界各蔬菜主要消费区域的需求动向和经营特点熟知度不够,后备贸易市场开发不足,易受集中市场的动荡影响和牵制,抗风险能力有限。
而且,市场过于集中和对增长潜力有限的市场的大幅度扩张,不仅易受蔬菜进口市场的牵制,对我国着眼于世界市场的长期开发和提高市场占有率不利,也容易引发一些国家实施技术,环境、食品安全、反倾销等非关税壁垒措施。
如近年对日本出口的增长,致使日本对我国包括蔬菜在内的所有家产口进行严格的卫生安全检查和增加一系列进出口附加条件,不仅挫伤了我国出口生产,更重要的是诋毁了我国产品的国际声誉,增加了开拓其它市场的阻力。
对技术壁垒和其它贸易保护限制适应能力弱
我国蔬菜出口由于自身生产标准体系残缺,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再加上与出口目的地互认、互惠度低,致使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传统关税壁垒不断消减的同时,以重视食品卫生安全为由,实行近乎苛刻的质量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为非关税壁垒,也称绿色技术壁垒,对我国蔬菜起到了阻碍作用,反映出我国应对能力不强。
如欧盟从2003年起实行的产品追踪标签制,日本2006年5月29日起出台的“肯定列表制度”和命令检查。
但也不排除,有些国家利用我国各种认证制度、标识制度、检测检查制度尚不够规范,或出口经营策略不当,专门针对我国设置技术壁垒,采用针对性检查,进口许可制,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性措施,为我国蔬菜出口设置障碍。
出口经营缺乏有效的调控
近年我国出口经营状况有很大改善,但出口企业整体利益和全局观念不强,相互间统筹协调不足,各自为阵,恶性竞争,竞价收购,压价销售,渔利于外商,内伤外损现象时有发生。
虽然事件是个别的,但是影响面和危害性不小,后遗症并发,常会使一个出口行业或出口品种在一段时期内有市无价,价格低迷回升无力,这样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产业效益,造成产业病态萎缩,更严重的是损害了我国蔬菜在国际市场的声誉和经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信誉,并为一些国家的反倾销提供了口实。
尤其表现在经营企业对进出口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不予重视,在国际经营中联合作战能力不强,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
出口顺利时,将商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协调,信息服务视为可有可无;出口出现问题时,单个企业势单力薄,束手无策,掌握信息有限的弱点暴露无遗,很难运用贸易通则和法律、法规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我国蔬菜出口发展建议
针对我国蔬菜出口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应将治标与治本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我国蔬菜出口的竞争优势,实施出口带动战略,发展现代蔬菜产业,提高蔬菜出口的整体水平,(包括出口质量、数量、品种、金额、市场份额等),扬长避短,正确对待蔬菜出口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充分发挥出口竞争优势,快速提高出口整体水平
首先,要切实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提高产品安全卫生质量。
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和推广应用,实施产地认证制,产品标识、标签等措施。
质量管理从生产源头抓起,从生产、加工、出口规范化、标准化、无害化抓起,按照品种区域化种植标准、栽培标准与产品需求标准、营养含量标准相配套;生产管理标准、产品标识标记标准与产品规格标准,证照明示标准相配套;产品卫生标准、等级标准与生产、加工、贮运技术规程相配套;初级产品标准与加工产品标准相配套;种植、加工、销售相衔接,农艺措施与工艺方法相协调;建立、建全我国蔬菜产业标准体系,推进蔬菜生产过程标准的贯彻和落实。
做到既与国际接轨,又具中国蔬菜生产特色。
认真研究、学习和借鉴国外质量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制度和管理措施,加强安全检查和执法力度,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
采用政府监督、行业协会规范、企业自律等方法,结合优势区域布局和特色产业开发,积极引导和促进企业管理认证,产地标志认证,产品认证,产品标识和产品商标牌注册等基础管理工作的落实。
有效推广蔬菜无害化栽培技术,减少和规范农药使用,推行采前自检,产地准出制度,做到不合格产品不采收,超标产品不放行。
加强对生产基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关键环节进行监测、监管、保证蔬菜质量卫生安全。
其次,提高产品竞争水平。
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资源优势,推进蔬菜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加快选育适合国际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加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农业生产用品、用具、产品包装、贮运设备等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
引进和消化吸收,研制推广自动化控制水平较高的园艺机械,提高蔬菜生产、加工整体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规模化生产经营水平。
生产量多质优、价廉物美、安全卫生、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保持我国蔬菜低成本高效益的国际竞争优势,让资源优势转变成生产优势,转化为出口竞争优势。
第三是提高产品档次。
重视选育、开发适销对路的蔬菜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加强蔬菜优质区域种植,加强蔬菜采后分级、包装、保鲜、冷链、贮运等商品化处理过程中高新技术和设备的研发推广应用。
提高商品化处理水准,改善内外质量。
采用优良品种、优质产品、精细加工、精致包装、高档产品、高端销售,提高蔬菜产品生产加工档次和销售价格档次,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加工转化效率和效益。
同时,要充分收集国际蔬菜生产、销售、消费市场信息,及时准确的掌握国际市场蔬菜供求状况、现货贸易和期货贸易状况,作好市场走向和价格的中长期预测,合理制定产品价格,严防价格大起大落或低价出口。
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培育多元化出口格局
发展出口型生产、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增加出口产品数量
巩固和发展鲜冷冻蔬菜、大蒜、姜、胡萝卜、洋葱、番茄酱、蘑菇、芦笋等罐装产品,以及脱水香菇、大蒜、辣椒等我国出口量较大的优势品种,把世界出口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番茄、加工蔬菜、冷冻蔬菜、冷冻马铃薯、辣椒、生菜、脱水洋葱、黄瓜、甜瓜作为主攻产品,扩大生产面积,增加出口数量。
利用我国自然气候资源条件和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季节性和资源性贸易互补。
如利用我国热带和南亚热带的天然温室气候资源,发展向东北亚、欧洲、北美洲和日本、韩国冬季市场的鲜或冷藏蔬菜出口;利用高纬度、高原和高海拔的夏季冷凉气候资源,发展向东南亚、南美、非洲国家夏季市场的鲜或冷藏蔬菜出口;利用我国各种节能日光温室,发展反季节性生产的出口。
据此,要加强对国际蔬菜生产、市场、品种、消费偏好和季节趋势的研究,以指导出口生产。
通过举办蔬菜展销推介会,参加境外蔬菜博览会等多种形式的海外营销活动,扩大我国蔬菜的国际影响力,积极扶持一批农产品经营龙头企业,发展一批拳头产品,建立从国内到国际的营销网络。
坚持走小产品、市场化、产业化、组织化的发展道路,通过合作、加盟等多种形式的蔬菜产业集群或产销联合体,发展国际化现代蔬菜产业。
把握开拓国际市场的战略方向,建立多元化出口市场结构
从全球蔬菜贸易发展趋势来看,东亚及东南亚仍然是我国蔬菜出口的主干市场,大力开拓欧洲市场将是我国蔬菜增加出口的关键所在,主攻蔬菜进口大国如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法国等是目标。
从我国蔬菜出口形势看:
东亚及东南亚市场未来几年仍是中国蔬菜出口的产要市场,贸易额会稳定增长,贸易品种以鲜或冷藏蔬菜,冷冻蔬菜和盐水蔬菜为主,市场分布将会分散,双边贸易将会加强,我国在该市场的份额较大,对该区域的出口较难有大幅增长。
欧盟市场将成为我国重点开拓的市场,贸易额将会不断增加,贸易品种以蘑菇类、干制蔬菜和蔬菜罐头为主,市场结构稳定,出口贸易将会加强,我国在该市场的份额较小,占有量不足其进口国进口总量的l0%,出口潜力巨大。
北美市场未来将成为我国稳步开拓的市场,贸易总额会稳步增长,贸易品种以葱蒜类蔬菜,冷冻蔬菜和蔬菜罐头为主,市场将集中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加勒比海沿岸国家及地区,双边贸易会加强,我国在该市场主要进口国占有量不到其进口量的5%,出口潜在空间巨大。
俄罗斯及与我国接壤的独联体诸国市场,是我国出口的辅助市场,未来将成为维持发展型市场,市场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和乌克兰,贸易品种以鲜或冷藏蔬菜和罐头为主,虽然我国对该市场出口具有比较优势,市场份额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但绝对量较少,市场空间有限。
纵观全球蔬菜贸易发展趋势和我国蔬菜出口形势,进一步提高现有市场占用水准,快速进军潜在市场,积极培育新发市场,建立多元化的出口市场结构和品种结构,是我国蔬菜出口发展的必然选择。
进一步规范出口经营。
积极应对各种贸易保护
l、规范出口经营。
我国出口海岸广阔,出口企业众多,要规范经营。
首先要强化各种商会和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定期不定期的召集有关企业、团体、商会、协会商讨贸易政策,沟通和协调贸易关系,规范贸易行为,通报市场信息,协商出口标准和出口价格,维护出口秩序,约束个别企业的不当行为。
2、政府监管机构一方面加强对信贷担保,出口退税、种类补贴等优惠政策的有效管理,堵绝个别企业恶性出口,骗套退税。
另一方面从规范国内市场人手延伸到国际市场,对一些垄断性行业,垄断性企业,垄断性市场加强监管,以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产业利益,保护农民利益和国家利益。
3、大力鼓励出口定单制,种植、加工、销售协约制,市场调节与管理协调双轨制,提高经营行为的法规约束力。
4、积极应对各种贸易保护。
第一、要切实提高我国出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准,生产出量多质优,适销对路,安全无害的优质产品,注重开发和扩大那些我国市场份额较小的产品,注意控制我国市场份额已经较大产品(大蒜、大葱、食用菌)的出口增长幅度,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贸易磨擦或疑为倾销。
第二、及时熟知和了解出口目标国的进口政策、法令、条规的变化,积极通过外交、商务对话、磋商等活动,采用协商谈判、互惠互认等措施,协调和解决贸易问题。
通过签订多边,双边农产品贸易协定,消除进口国对我国蔬菜产品的贸易壁垒及植物检疫方面的障碍。
第三、鼓励国外企业独资、合资、合作、委托建立出口基地,从事出口经营,通过产销直挂,让进口国企业分担本国贸易保护责任和风险,我国企业和进口国企业共同应对贸易壁垒,缓解我国企业出口压力,减轻各种贸易保护措施对蔬菜出口的影响,转化贸易保护对我国蔬菜出口经营限制,促进我国蔬菜出口向持续稳定增长的方向发展。
(张明峰甘肃平凉农业科学研究所,王黎明甘肃省平凉市园艺试验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蔬菜 出口 发展 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