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上历史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教学设计精品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9646662
- 上传时间:2023-07-25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533.79KB
部编版九上历史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教学设计精品教案.docx
《部编版九上历史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教学设计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上历史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教学设计精品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九上历史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历史
电子邮箱
年级
九年级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部编版9上第四单元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
单元(或主题)名称
部编版九上历史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1.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
本单元讲述了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的历史,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6-9世纪日本吸取中国文化,进行了改革——大化改新,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出现了武士阶层。
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天皇大权旁落,而日本的武士道给日本带来了深远影响。
在6世纪末7世纪初适应阿拉伯搬到的形势需要,伊斯兰教应运而生,利用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走向了统一,一政教合一国家产生,并以此进行了扩张,形成了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阿拉伯创造的优秀灿烂的阿拉伯文化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历史的发展性及古今对比,特别是在学习日本大化改新阶段,可以回顾七年级唐朝时期,中日情况,加深学生中国古代史的印象。
2.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识记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了解大化改新的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了解幕府统治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2、了解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行程,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化改新的学习,认识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的一种重要途径;
通过阿拉伯文化的学习,体会文化的多样性。
重点
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对日本的影响;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难点
武士及武士道,阿拉伯帝国留下的文化与其发展,理解亚洲封建社会发展在亚洲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影响。
3.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古代日本
阿拉伯帝国
两课课时安排均为单节课,同时随堂进行作业和复习巩固。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课题
古代日本
课型
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日本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相邻的国家,其发展与中国一直处于密不可分的状态,同时对日本文化中延伸至今的一种影响做阐述。
2.学习者分析
目前由于日本文化向中国输入历史较九,学生通过网络等媒体了解日本现今文化的发展,作为九年级的学生,在七八年级的基础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材料识读和总结能力,可以辩证的对历史问题进行自我评价。
同时结合历史地理现状作出自己的相应分析。
但由于了解日本文化的片面性和主观代入感,因此需要教师引导更全面的分析和探索日本发展。
3.学习目标确定
识记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了解大化改新的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了解幕府统治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对日本的影响
难点
武士及武士道
5.学习评价设计
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古代中日关系及近现代中日关系发展,站在文化共通性的角度上深思这一问题。
当我们回顾七年级中国古代史,八年级中国近代史,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一直处在友好、密切、紧张、共进这样的发展氛围中,两国邦交对未来两国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日本文化进入中国,日本本土保留的非常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依旧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发展。
当然童工本节课,需要学生有更好的思维理解能力,更全面识读历史史料的能力,同时掌握学习国家发展的时候能够从传统的几个点出发,进行归纳总结。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
教师活动1
提问:
2020年奥运会举办地点在哪里?
回忆七年级历史古代中国与日本往来。
阅读以下材料:
1-2世纪时的日本:
材料一:
《汉书•地理志》记载: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
材料二:
《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材料三:
《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教师提问:
根据材料文献的记载,说明什么问题?
通过材料让学生识读材料选择相应关键词并串联总结,了解古代日本的国家关系,同时引出下一阶段日本的发展变化。
学生活动1
日本大阪,鉴真东渡。
根据文献记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与中国有“通使”关系,定期向中国进贡。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材料分析,可以让学生结合书本和材料得出相应的总结,但由于资料中部分文言文内容,可能造成学生识读材料时候的语言文字障碍。
环节二:
教师活动2
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即统一后的社会情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
公元627—650年,中国正值唐太宗李世民在位,
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日本:
7世纪中期,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
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
、公民;国家将土地攽给公民,六年一攽,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1)阅读书本及材料,上述规定是日本哪次改革的内容?
上述材料反映的改革是日本学习中国哪一阶段(朝代)政治经济制度而进行的改革?
(2)这次改革的主要实施者是谁?
(3)这次改革对该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通过对该国这次改革的学习,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学生活动2
按照部的惯例方法,包括外来人民的分配,阶级化分明。
(1)大化改新;隋唐时期。
(2)孝德天皇。
(3)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4)改革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要善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使国家得到发展和进步。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材料识读进行提问,但是每一个问题都是循序渐进,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作答,但是在作答过程中也可能因为个体差异导致内容理解出现偏差。
环节三:
教的活动3
(1)依据材料说明武士产生原因与性质。
(2)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
其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学的活动3
(1)领主维护自身利益,并利用其扩张势力;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其基础是宗族和主从关系。
(2)武士的主公;忠义节烈,宣扬忠诚、无畏。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武士道,武士的学习,了解天皇和幕府政府的关系,从而理解出在当时幕府统治时期,日本发展的过分专制。
同时武士道精神也影响日本至今,一个好的适合民族发展前行的一定是民族本身就具有很多优势。
6.
板书设计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后搜集日本当下发展延续了古代日本发展的一些资料,对于中日古代相似点
随堂作业:
1、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这次改革仿效的是()
A.希腊的共和制度B.中国的明清制度C.唐朝的典章制度D.罗马的元首制度
2、《全球通史》中提到:
“6世纪,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
”这里“作用更为重大”包括()
①主张实施变革②提出效仿宋朝制度③推动大化改新④促使日本向封建社会转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放眼古今中外,有过很多重要的改革。
例如雅典“伯利克里改革”、日本“大化改新”,关于两者的共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B.都推动了社会转型
C.都发生在封建社会时期D.都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4、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
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
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想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事件是()
A.战后社会改革B.实行幕府统治C.明治维新D.大化改新
5、右图反映的是日本仿效中国的()
A.政治体制B.经济体制C.思想文化D.社会习俗
6、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以下各项土地政策与日本大化改新有关的是()
A.土地私有,自由买卖B.土地国有,分给农民C.有偿分地,要服兵役D.土地赎买,终生使用
7、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
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实现了土地的自由买卖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8、12世纪晚期,击败平氏武士集团,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并建立镰仓幕府统治的是()
9、关于幕府统治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幕府把持国家大权,实行封建军事专政
B.天皇、武士构成日本封建社会的实权统治阶级
C.天皇被废除
D.幕府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宰相
10、公元8--10世纪中叶,日本逐渐形成了以武力为业的新的封建贵族阶层。
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土地和部民私有制被废除B.土地国有制的破坏
C.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国内尚武风气盛行
在学生作答过程中,积极回复和互动。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在本地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中日友好樱花园,同时还有一些历史古迹可作为课后了解日本的依据,本节课利用的技术手段为我校最为经典的pad教学。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当我们回顾七年级中国古代史,八年级中国近代史,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一直处在友好、密切、紧张、共进这样的发展氛围中,两国邦交对未来两国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日本文化进入中国,日本本土保留的非常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依旧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发展。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课题
阿拉伯帝国
课型
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阿拉伯国家的距今历史久远,目前现有22个国家和地区,对于这一地区历史具有相似性,同时阿拉伯民族也在历史潮流中不断发展。
对于古代阿拉伯如何一步步做到地跨欧亚非大陆,同时灿烂的阿拉伯文明如何影响今后历史的发展,包括伊斯兰教的发展,政教合一这一措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学习者分析
对于伊斯兰教,学生可以从本地的伊斯兰建筑中获得了解,建筑风格独特,当然在网络电视媒体中,对阿拉伯国家也可以有更多的了解。
3.学习目标确定
了解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行程,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难点
正确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的贡献。
5.学习评价设计
通过对阿拉伯帝国的学习,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发展与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帝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从学生不太了解阿拉伯国家的情况出发,可以给学生播放更多的阿拉伯国家视频。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
教师活动1
通过对世界三大宗教中已经学习的基督教、佛教两大宗教基本常识的复习,引出三大宗教中伊斯兰教这个待学的课题。
同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与本地文化历史做探究思考。
阅读书本材料,归纳阿拉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情况,概括归纳阿拉伯在6、7世纪情况。
学生活动1
三洲五海,海上贸易经济发展迅速,
各地区分裂,争夺水源土地,
1、自然条件恶劣;
2、多神崇拜,长期分裂,混战不休,社会矛盾尖锐;
3、商路不畅,商业衰落;
4、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活动意图说明:
这一环节借用本地伊斯兰教建筑的使用,探索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从而引出伊斯兰教在最开始的地方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环节二:
教师活动2
教师给出表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填表,将世界三大宗教内容进行填表。
创立时间
发源地
创立者
教义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学生活动2
创立时间
发源地
创立者
教义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古印度(亚洲)
释迦牟尼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基督教
1世纪
巴勒斯坦(亚洲)
耶稣
忍受苦难
伊斯兰教
7世纪初
阿拉伯半岛(亚洲)
穆罕默德
独尊安拉,顺从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填表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快速联系本学期出学习的两大宗教,同时概括归纳伊斯兰教相关知识内容。
环节三:
教的活动3
阅读材料和书本了解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国唐朝边境;控制中亚大部分地区;在西线,攻克埃及,横扫北非;西南占领西班牙。
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非、欧三大洲,伊斯兰教随着帝国的扩张广为传播。
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内外矛盾激化,帝国逐渐衰微。
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终告灭亡。
教师提问:
分析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有何关系。
根据书本内容归纳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阿拉伯文化繁荣给世界留下了哪些文化贡献,同学们自主学习完成表格。
学的活动3
学生:
伊斯兰教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政教合一。
1、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2、830年,设立“智慧宫”、以黄金支付稿酬等)
领域
成就
数学
阿拉伯数字、代数学(花拉子米)
医学
《医学集成》、《医典》
建筑
清真寺
文学
《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
3、阿拉伯学者吸收、消化了外来文化。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了解阿拉伯所处地理位置等。
同时了解阿拉伯文化的精彩内容,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知识要有不断求知的精神。
7.板书设计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它在8世纪中期成为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把东方和西方联系起来。
它是()
A.阿拉伯帝国B.压力山大帝国C.东罗马帝国D.奥斯曼帝国
2、花剌子米是阿拉伯杰出的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
这套数码传入欧洲,后来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贡献
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3、他引导全阿拉伯人走正道,既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和牺牲,又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文明进步的大道,他应受到人们的尊重与敬仰,“他”是()
A.汉谟拉比B.耶稣C.释迦牟尼D.穆罕默德
4、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
该书()
A.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B.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C.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D.是阿拉伯文化的瑰宝
5、中世纪时,“重大的宗教改革是一种新宗教的产生,该宗教产生后不久,便冲出阿拉伯半岛,影响遍及欧亚大陆和非洲的广大地区”这一“新宗教”是()
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犹太教
6、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都和罗马帝国的夸张有关B.都产生在西亚C.都对本地区的统一起到了推动作用D.都得到了广泛传播
7、阿拉伯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帝国时期,其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伊斯兰教的多神崇拜B.国家与社会的发展繁荣C.哈里发重视知识人才D.吸取和消化外来文化
8、阿拉伯帝国时期,哈里发掌握国家的军政大权,他也是伊斯兰教的最高领袖。
这反映出阿拉伯帝国实行()
A.封建专制统治B.奴隶制贵族统治C.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D.资产阶级统治
9、下列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按建立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罗马帝国-压力山大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
B.压力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
C.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压力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
D.压力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结合镇江本地拥有的乡土教育资源,各类清真寺建筑及其风格进行共同探讨与分享,使用pad进行资料的发送,同时在随堂问题检测时,运用pad,快速回收学生每题的正确率。
从而进行题目的分析。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阿拉伯帝国距今时代久远,如何对古代阿拉伯帝国的发展,文化繁荣等做一个引导,加深学生识读记忆。
从欧洲封建社会进入到亚洲封建社会的学习,教材选取了古代日本和阿拉伯帝国这两个国家,学生在关注古代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的了解目前亚洲发展情况,理解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从而深入了解世界文化的包容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部编版九上历史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部编版九上 历史 第四 单元 封建 时代 亚洲国家 教学 设计 精品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