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前精刷卷专题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9646449
- 上传时间:2023-07-25
- 格式:DOCX
- 页数:56
- 大小:77.76KB
高考语文考前精刷卷专题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考前精刷卷专题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考前精刷卷专题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含答案.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考前精刷卷专题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含答案
专题十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一、(2016·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
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
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
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
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
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
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
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
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
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
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
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
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
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
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
脱下穿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
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
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
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
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
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
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
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
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
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
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
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
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
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
此后,功成名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
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
好一个拼人格!
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
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
(李满星《陈忠实:
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
B.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
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
C.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
D.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E.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
答案 AD
解析 B.张冠李戴,由原文可知,陈忠实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应是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工作单位换成陕西作协。
“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说法不准确,文中说“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这只是他个人的感觉。
C.于文无据,相关信息在原文第四段,文中只是说“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并没有说他做出了“错误判断”;结合文意可知,那应该是他受刺激后的一种觉悟。
E.“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推断错误,陈忠实在创作生涯中也有困惑曲折的时候,不能绝对地说是“一帆风顺”。
2.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答:
答案 ①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②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③他认为自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的。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回到原文,找到题目的对应信息。
细读全文可以发现,文中第三段中说“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
然后可以以此为基点从上下文中寻找关键信息。
这里的“小说”指的是《蓝袍先生》,陈忠实在《蓝袍先生》中表达了要从赵树理、柳青的作品特色中剥离出来、形成自己的风格的愿望;1985年,他出访泰国,第四段中明确说他“痛感自己需要……打开自己”。
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3.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答:
答案 ①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②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在20世纪中国是无可取代的;③他的作品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文学经典。
解析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回答本题,重点要理解这个句子。
结合文章来看,“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指的应该是陈忠实的作品;“永留人间”指的是虽然陈忠实去世了,但他的作品却永留人间。
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就要考虑陈忠实作品的重要性。
细读原文可以发现,对于陈忠实作品重要性的评价主要在第六段、第七段以及相关链接①中。
筛选其中的重要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4.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
有哪些表现?
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
(8分)
答:
答案 “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
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寻找的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
①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②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③从“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寻找到“文化心理结构”学说;④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
解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
第一问要求阐述“剥离”和“寻找”的关系,首先要通读全文,弄清陈忠实要“剥离”什么,即要把自己的作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摆脱封建残余桎梏”“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进而弄清他要通过“寻找”获得什么,即“获得精神解放”“在思想上打开自己”“重建自我”。
然后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即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回答第二问“有哪些表现”,则要纵观全文,从重点段落中筛选出相关内容并加以概括,如第三段的开头句、第四段的结尾句和第五段后半部分及相关链接。
要言之有理有据。
二、(2016·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
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
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了上海交大数学系。
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
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
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1940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1946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
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
“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
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
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
他说:
“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
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
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
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
”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
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
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
“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习数学不利。
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
”吴文俊同样清醒地认识到:
“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
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
”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
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
他说:
“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
”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
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
“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
吴文俊37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
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
“我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
”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
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功夫。
他说:
“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
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
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
相关链接
①1974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
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
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S.穆尔说:
“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
”
(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
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
②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
(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吴文俊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后来遇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
B.吴文俊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提出了用计算机实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C.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D.外国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尽管名气很大,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而是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
E.吴文俊在拓扑学、机器定理证明、数学机械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独创性成果,获得了国际数学界同行的高度认可与评价。
答案 BE
解析 A.“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不合文意,文中表述的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C.“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强调创新。
D.“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
分析错误,由原文最后一段“外国许多数学家……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可知,不认同的是“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而不是“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
2.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答:
答案 ①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能够独辟蹊径;②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③学术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题目要求分析吴文俊的数学研究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的原因,作答时要找到文中叙述、评价吴文俊数学研究事迹的相关文段,可从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奖时的评语、学生高小山对其数学研究总结的话语、吴文俊本人对数学研究的看法和做法及他广泛的兴趣对他研究的影响等内容切入,概括时要分点作答。
3.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答:
答案 ①基础教育应着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探究的兴趣;②数学教育要有利于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数学,而不是海量题目训练和追求竞赛获奖;③现行奥数教学方法太功利,且无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训练数学思维。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首先,要找到答题区间,文本第四段开头“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说明答案就在这一段。
其次,认真审读本段内容,划分层次,筛选关键词句,组织答案。
4.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广泛的兴趣。
请结合材料,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
(8分)
答:
答案 ①吴文俊广泛的阅读面,为日后的专业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科学与人文交融理念的形成;②物理与数学本来就关系密切,吴文俊对物理的兴趣,为他的数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③吴文俊兴趣广泛,视野开阔,使他的思维活跃,能够融会贯通,富有创造性;④吴文俊富有生活情趣,心胸开阔,能够保持罕见长久的学术生命。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的能力。
吴文俊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数学家,在数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本在记述吴文俊数学研究事迹和成就时,还记述了他的兴趣和爱好,并引用了他对自己“贪玩”的解释等。
探究“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可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结合吴文俊的具体事迹,从不同角度分点进行分析。
组织答案时要有明确的观点和具体的论述。
三、(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朱东润自传
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
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
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
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
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
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
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
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
《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
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
也不尽然。
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
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
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
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
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
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
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
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
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
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
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
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
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
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
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
我写谁呢?
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
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
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
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
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
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
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
(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
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
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
——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
B.“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
C.朱东润虽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但却担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
D.出于自己的现实关怀来选择传主,是朱东润传记文学创作的一贯原则。
有学者总体上对此表示理解,但在态度上略有保留。
E.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但为了避免常会发生的分类麻烦,还是在自传中采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
答案 BD
解析 A.朱东润“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除了因为“这件事”,还因为这是他的兴趣爱好。
C.“拒绝”说法不当,文中说“应当说是可以”。
E.“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错,作者只是分析传叙文学的中西方差异,并没有作出对“‘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的评价。
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答:
答案 ①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如《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并比较它们的异同;②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辨析不同概念,如阅读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分辨史传、别传、自传、传叙文学等;③进行传记文学写作实践,如给张居正写传。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题目要求对朱东润传记文学观形成的过程进行分析。
这个问题比较容易得到答案,因为整个文章就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
对全文进行相关信息的筛选、整合即可。
朱东润对一些传记作品的阅读与比较,对传记文学理论的研究,进行的传记文学的创作实践等,都是其文学观形成的过程。
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回答。
(6分)
答:
答案 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②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考前 精刷卷 专题 十二 实用 文本 阅读 传记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