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历史人教版甲午中日战争1精编版.docx
- 文档编号:29634465
- 上传时间:2023-07-2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46.65KB
初中八年级历史人教版甲午中日战争1精编版.docx
《初中八年级历史人教版甲午中日战争1精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八年级历史人教版甲午中日战争1精编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八年级历史人教版甲午中日战争1精编版
甲午中日战争
(1)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
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
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
在战争中,以邓世昌等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甲午战争的民族英雄;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能力培养
在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讲一讲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的英雄事迹,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思路
①重点:
a.黄海大战。
讲述黄海大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沉着应战直至舰沉以及与全体将士共存亡的英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b.《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
通过讲述《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揭露日本侵略者的贪婪、残暴和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卖国罪行。
②难点:
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教法与学法
①教学方法:
分组学导
②学习方式:
a.分组学导的方式:
将全班学生分为8个组,统称历史学习小组,各组自行命名并提出本组的口号,团结合作,争取好成绩。
b.精讲点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回答正确即给所在小组加分,累计分数,下课前对各组成绩进行讲评。
巩固方式
①自测——由组长提问本组的同学,根据回答情况及时给予鼓励或纠正,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全组同学掌握知识要点。
当老师提问时,全组同学起立,组长逐一提问组员(每个同学必须回答一次提问)或单独提问,根据情况得分。
②首尾接龙赛:
这是组与组的竞赛。
先有一位同学回答老师的提问,回答正确后,他再提问其他组的同学,当回答正确时,得分,并自动由答题者转变成提问者。
(注意:
只能提问其他组的同学,出题范围仅在本课刚学过的知识要点,答错题者扣分。
)
●○板书设计
●○教学资料
①课本相关地图及图表
②多媒体设备或实物投影
③历史学习网站:
http:
//www.pep.com.cn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但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
请同学们看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时的图片,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味中华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下面我们共同学习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一目黄海大战,主要讲述了哪些知识点?
看《马关条约》签订时的图片,清政府卖国的丑恶嘴脸,使学生回到那耻辱的年代,与老师产生共鸣,思维跟着教学的发展而发展。
学生可能说出的答案:
有的学生说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
用倒叙的方式,创设浓重的学习气氛,既对上一课内容作了小结,也给本课内容作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本课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用挂图。
)
学生积极举手,小组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
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和战争的名称为什么是甲午中日战争?
有的学生读课本15页的第一段。
有的学生读课文黄海大战的经过。
有的学生说邓世昌为国捐躯,并介绍邓世昌。
(凡回答对的各加一颗星)
学生在课本上找出明确的答案:
日本为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而发动的甲午战争。
因为1894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称“甲午中日战争”。
(各加一颗星)
学生有条理的学习。
知识面较广的学生可能会说出1894年是甲午年的推算方法。
(给能扩展思维的学生加两颗星)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介绍黄海大战的经过。
学生甲能够简介黄海大战的经过(加一颗星)
学生乙能补充:
利用《甲午战争示意图》指出清军进军路线和日军进军路线。
(加两颗星)
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识图的能力。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请
同学们看黄海大战中,《中日双方战舰队实力对比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中日双方战舰队实力对比表》
看图表后,学生可能得出的结论:
有的学生说中日双方都投入很多的近代化的蒸汽机船进行战斗。
(加两颗星)
有的学生会分析出中日双方的优劣势力。
(加两颗星)
有的学生分析出中日两
通过看图表,提高学生视图、对比的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国势均力敌(加两颗星)
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看短剧《邓世昌殉国》。
学生甲扮演邓世昌
学生乙扮演邓世昌的部下大副陈金揆
学生丙扮演随从
学生丁扮演旁白
剧情:
旁白:
“邓世昌广东番禺人,任致远舰管带,他治军严谨,钻研海军战术。
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中,率致远舰将士首先冲锋,奋勇作战。
”(出示一幅《邓世昌》的图片)
陈金揆:
“大人,虽然我军奋力抵抗,但仍然支撑不下去了!
”
邓世昌(一脸的伤悲,拿起望远镜,悲痛地)说:
“前方是日军‘吉野号’,加快航速,向它冲去。
”
陈金揆(一脸的惊讶):
“大人啊……”
邓世昌说:
“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
”
旁白:
“致远号在追敌途中被鱼雷击中,邓世昌坠身火海。
”
随从(大声喊):
“邓大人,请接住救生圈!
”
邓世昌抱着爱犬(犬是道具),没有看救生圈一眼,向海底沉去。
旁白(在邓世昌做一系列动作时)说:
“邓世昌与二百余名战士一起沉入碧波大海……”
(给演短剧的学生所在小组各加两颗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教师鼓励演短剧的学生,并给演短剧的同学的小组,各加两颗星。
同学们,看了短剧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感想:
有的学生说:
我们应该学习邓世昌顽强的抵抗侵略的精神,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
(加一颗星)
有的学生说:
我们应该通过学习邓世昌的殉国精神,更加努力地学习,振兴祖国。
(加一颗星)
有的学生说:
邓世昌等爱国官兵,用血与泪谱写了中国可歌可泣的历史,我们应勿忘国耻。
(加一颗星)
短剧再现历史,突出邓世昌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情操,寓爱国主义教育于短剧之中。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抒发自己的感想。
教师肯定并鼓励学生,然后指出,经过五个多小时的激战,虽然日舰首先退出战场,但北洋舰队受重创,经此一战,日本控制了制海权。
此后,中国遭到日军海陆两路的夹击,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下面我们学习第二目《马关条约》。
请同学们看书,这一目主要讲述了哪些知识点?
(同学们看课本16—17页)然后回答:
有的学生说日军占领了辽东半岛。
有的学生说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有的学生说慈禧太后命李鸿章与日本议和,签订了《马关条约》。
有的学生说《马关条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鼓励学生,并用实物投影或小黑板出示《日军屠杀旅顺居民》图。
指出这幅图是亲临现场的外国记者报道,城中只有36个掩埋尸体的中国人侥幸存活下来。
此图是日本《近代百年史画报》上刊登的照片。
的内容及影响。
(给答题的学生各加一颗星)
学生看图,描述日本旅顺屠杀的情景。
(加一颗星)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更直接的揭露因为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助长了日本的嚣张屠杀的气焰。
与邓世昌等爱国官兵的英勇反侵略形成鲜明的对比。
引导学生描述威海卫战役。
学生在阅读课文后,能够总结出:
黄海海战后,李鸿章为保存自己的派系实力,命令北洋舰队“保船避战”,躲进威海卫军港。
清政府一味地向敌人妥协,致使日军肆意横行,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加一颗星)
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教师:
威海卫战役失败后,慈禧急忙派李鸿章赴日本议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签订于哪一年?
签订《马关条约》的中日双方代表分别是谁?
学生抢答:
1895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分别是什么?
学生看书,然后回答:
清政府的代表是李鸿章,日本的代表是伊藤博文。
学生看书,然后回答:
内容是: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④增辟通商口岸等。
条约影响是: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教师强调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字的写法。
指导学生划书。
教师补充:
这里的增埠通商口岸主要是指: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说明外国的侵略势力已经深入到长江流域。
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破坏了我国领土的完整。
你们知道的台湾军民反日活动的著名事件有哪些?
有的学生会利用保卫台湾的徐骧临终前的话:
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表明当时台湾民众的呼声和立场,预示清政府必将走向灭亡的命运。
有的学生会说台湾军民在新竹痛击日本侵略军。
有的学生可能会做相关的小报进行展示或画了相关的图片。
(凡答对者加一颗星)
肯定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为什么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小组讨论,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说出以下几点:
①三国时,吴国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今台湾)
②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今台湾)
③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④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各加一颗星)
用史实说明问题,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祖国领土是不可分割的;祖国的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讨论
比较《南京条约》和《马
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学生看表格,讨论
学生从割地、赔款、开埠通商、协定关税、开设工厂几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答案。
(各加一颗星)
□教师活动
□预期效果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即对表中的内容进行分析:
第一、辽东半岛是北洋门户,与山东半岛相望,环抱渤海,南端是旅顺军港,割让辽东半岛直接威胁了京津地区的安全。
台湾省是中国沿海第一大岛,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遥遥相对,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
日本占领台湾,不仅掠夺了资源的宝库,而且又把它变成侵略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的基地。
第二、两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清政府当时的财政收入,一年不足九千万两。
为了偿付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债”。
这笔巨额赔款,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其85%被日本政府充作军费。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迅速发展成为军事帝国主义,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敌人之一。
第三、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
第四、条约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攫取廉价的劳动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
总之,《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此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强。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请同学们看课本16页右下角的一句话。
1895年有人写的对联思考: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今已归日本?
颐和园又搭天棚干什么?
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看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小组之间讨论得出答案。
有的学生说《马关条约》的签订,割台湾给日本等等。
学生可能对“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句话不懂,教师应明确解释这句话。
肯定学生的答案,并解释“颐和园又搭天棚”是指以慈禧太后、李鸿章为首的投降派苟且偷安,国难当头,慈禧生日,还搞什么“万寿盛典”,这一小撮腐败、卖国的人主持国家政权哪有不败之理。
下面请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记忆《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双方的代表、主要内容及影响。
进入首尾接龙赛环节:
将本节课重点知识编成问题,各历史小组做完题目后抓紧时间记忆,时间约为3分钟;开始比赛,时间约为5分钟。
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记忆知识点,并由组长检查。
各历史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迅速完成本课练习题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记忆,为比赛热身。
落实双基。
这是组与组之间的竞争,课堂气氛相当热烈,教师一方面注意课堂纪律的稳定,另一方面提醒各组加分员及时为本组加分。
哪个小组做了小报,给大家展示一下?
展示小报。
小报内容有的是邓世昌人物专题内容的,有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有的是《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的。
(各加两颗星)
做小报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应鼓励学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下面我们一起看这节课的小结。
小结
一八九四甲午战,
割地赔款丧主权。
世昌殉国黄海间,
开设工厂增口岸。
北洋舰队全军没,
大大加深殖民地。
马关条约被迫签,
民族危机险空前。
简单概括出本课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甲午中日战争,再结合已学过的知识,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用小结的方式表达出来)
感悟
国人犹记百年前,
甲午海战败师还。
屈辱历史已铸成,
落后挨打是必然。
比赛结束,教师宣布比赛结果,并一起鼓掌鼓励这节课的优胜小组,希望其他小组继续努力。
评优胜小组,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年级 历史 人教版 甲午 中日战争 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