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培优六年级下.docx
- 文档编号:29634402
- 上传时间:2023-07-25
- 格式:DOCX
- 页数:82
- 大小:993.39KB
奥数培优六年级下.docx
《奥数培优六年级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数培优六年级下.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奥数培优六年级下
第1讲牛吃草问题.....................................
(1)
第2讲逻辑推理.......................................(15)
第3讲圆柱表面积.....................................(31)
第4讲圆柱体积.......................................(41)
第5讲圆锥体积.......................................(50)
第6讲按比例分配.....................................(60)
第7讲比和比例.......................................(72)
第8讲抽屉原理.......................................(85)
第9讲总复习
(一)..................................(96)
第10讲总复习
(二)..................................(106)
第1讲牛吃草问题
基本公式:
1)设定一头牛一天吃草量为“1”
2)草的生长速度=(对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多天数-相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少天数)÷(吃的较多天数-吃的较少天数);
3)原有草量=牛头数×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吃的天数;`
4)吃的天数=原有草量÷(牛头数-草的生长速度);
5)牛头数=原有草量÷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
〖例题1〗一片草地,每天都匀速长出青草。
这片草地可供27头牛吃6周或23头牛吃9周,那么这片草地可供21头牛吃几周?
解一:
假设每头牛每周吃青草1份,
青草的生长速度:
(23×9-27×6)÷(9-6)
=45÷3
=15(份)
草地原有的草的份数:
27×6-15×6
=162-90
=72(份)
每周生长的15份草可供15头牛去吃,那么剩下的21-15=6头牛吃72份草:
72÷(21-15)
=72÷6
=12(周)
答:
这片草地可供21头牛吃12周.
解二:
(1)假设一头牛每周吃一份草
则27头吃6周可吃:
27×6×1=162(份)
23头吃9周可吃:
23×9×1=207(份)
(2)组合类比
因为“牛吃的草量=原有草量+新增草量
所以162=原有草量+6周新增
207=原有草量+9周新增
(3)每周新增:
(207一162)/(9一6)
=45/3
=15(份)
(4)原有草量:
162一15×6
=162一90
=72(份)
(5)分牛,让一部分牛吃新增草量
则还剩21一15=6头牛
(6)可供21头牛吃:
72/(21一15)
=72/6
=12(周)
答:
可供21头牛吃12周
〖练习1〗
1.一个牧场长满青草,牛在吃草而草又在不断生长,已知牛27头,6天把草吃尽,同样一片牧场,23头牛9天把草吃尽。
如果有牛21头,几天能把草吃尽?
2.有一片牧草,草每天匀速的生长,这片牧草可供100头牛吃3周,可供50头牛吃8周,那么可供多少头牛吃两周?
3.牧场上长满了青草,而且每天还在匀速生长,这片牧场上的草可供9头牛吃20天,可供15头牛吃10天,如果要供18头牛吃,可吃几天?
〖例题2〗由于天气逐渐冷起来,牧场上的草不仅不长大,反而以固定速度在减少。
已知某块草地上的草可供20头牛吃5天,或可供15头牛吃6天。
照此计算,可供多少头牛吃10天?
解:
假设1头牛1天吃的草的数量是1份
草每天的减少量:
(100-90)÷(6-5)=10份
20×5=100份……原草量-5天的减少量原草量:
100+5×10=150或
15×6=90份……原草量-6天的减少量原草量:
90+6×10=150份
(150-10×10)÷10=5头
答:
可供5头牛吃10天?
总结:
想办法从变化中找到不变的量。
牧场上原有的草是不变的,新长出的草虽然在变化,但是因为是匀速生长,所以每天新长出的草量也是不变的。
正确计算草地上原有的草及每天新长出的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练习2〗
1.有一片草地,可供8只羊吃20天,或供14只羊吃10天.假设草的每天生长速度不变.现有羊若干只,吃了4天后又增加了6只,这样又吃了2天便将草吃完,问有羊多少只?
2.有一口水井,如果水位降低,水就不断地匀速涌出,且到了一定的水位就不再上升。
现在用水 吊水,如果每分吊4桶,则15分钟能吊干,如果每分钟吊8桶,则7分吊干。
现在需要5分钟吊干,每分钟应吊多少桶水?
3.一水库存水量一定,河水均匀入库。
5台抽水机连续20天可抽干;6台同样的抽水机连续15天可抽干。
若要6天抽干,需要多少台同样的抽水机?
〖例题3〗一个牧场上的青草每天都匀速生长。
这片青草可供27头牛吃6天,或供23头牛吃9天,现有一群牛吃了4天后卖掉2头,余下的牛又吃了4天将草吃完。
这群牛原来有多少头?
解:
设每头牛每天的吃草量为1份。
每天新生的草量为:
(23×9-27×6)÷(20-10)=15份,
原有的草量为(27-15)×6=72份。
如两头牛不卖掉,这群牛在4+4=8天内吃草量
72+15×8+2×4=200份。
所以这群牛原来有200÷8=25头
〖练习3〗
1.有一片匀速生长的牧草,可供17头牛吃30天,或可供19头牛吃24天。
原来有若干头牛在草地上吃草,吃6天后卖了4头,余下的牛再吃2天便将草吃完,问原来有牛多少头?
2.有一牧场,牧草每天匀速生长,可供9头牛吃12天,可供8头牛吃16天,现在开始只有4头牛吃,从第7天开始,又增加了若干头牛,再用6天吃光所有的草,问增加了几头牛?
3.有一片牧草,每天以均匀的速度生长,现在派17人去割草,30天才能把草割完,如果派19人去割草,则24天就能割完。
如果需要6天割完,需要派多少人去割草?
〖例题4〗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
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
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
这是一道牛吃草问题,是比较复杂的牛吃草问题。
把每头牛每天吃的草看作1份。
因为第一块草地5亩面积原有草量+5亩面积30天长的草=10×30=300份
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30天长的草是300÷5=60份
因为第二块草地15亩面积原有草量+15亩面积45天长的草=28×45=1260份
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45天长的草是1260÷15=84份
所以45-30=15天,每亩面积长84-60=24份
所以,每亩面积每天长24÷15=1.6份
所以,每亩原有草量60-30×1.6=12份
第三块地面积是24亩,所以每天要长1.6×24=38.4份,原有草就有24×12=288份
新生长的每天就要用38.4头牛去吃,其余的牛每天去吃原有的草,那么原有的草就要够吃
80天,因此288÷80=3.6头牛
所以,一共需要38.4+3.6=42头牛来吃。
解法一:
设每头牛每天的吃草量为1,则每亩30天的总草量为:
10*30/5=60;
每亩45天的总草量为:
28*45/15=84
那么每亩每天的新生长草量为(84-60)/(45-30)=1.6
每亩原有草量为60-1.6*30=12,
那么24亩原有草量为12*24=288,
24亩80天新长草量为24*1.6*80=3072,
24亩80天共有草量3072+288=3360,
所以3360/80=42(头)
解法二:
根据10头牛30天吃5亩可推出30头牛30天吃15亩,根据28头牛45天吃15亩,可以推出15亩每天新长草量(28×45-30×30)/(45-30)=24;
15亩原有草量:
28×45-24×45=180;
15亩80天所需牛180/80+24(头)
24亩需牛:
(180/80+24)*(24/15)=42头
〖练习4〗
1.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为5公顷,6公顷和8公顷。
每块地每公顷的草量相同而且长的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1头牛吃1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12头牛吃14天。
第三块草地可供19头牛吃多少天?
2.有三片草地,面积分别为4公顷,8公顷和10公顷.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片草地上的草可供24头牛吃6周,第二片草地上的草可供36头牛吃12周.问:
第三片草地上的草可供50头牛吃几天?
〖例题5〗经测算,地球上的资源可供100亿人生活100年,或可供80亿人生活300年。
假设地球新生成的资源增长速度是一样的。
那么,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发展的要求,地球最多只能养活几亿人?
解:
设1亿人1年所消耗的资源为1份
那么地球上每年新生成的资源量为:
(80×300-100×100)÷(300-100)=70(份)
只有当地球每年新生资源不少于消耗点的资源时,地球上的资源才不至于逐渐减少,才能满足人类不断发展的需要。
所以地球最多只能养活:
70÷1=70(亿人)
〖练习5〗
1.有一片牧场,操每天都在匀速生长(每天的增长量相等),如果放牧24头牛,则6天吃完草,如果放牧21头牛,则8天吃完草,设每头牛每天的吃草量相等,问:
要使草永远吃不完,最多只能放牧几头牛?
2.假设地球上新增长资源的增长速度是一定的,照此推算,地球上的资源可供110亿人生活90年,或可供90亿人生活210年,为了人类不断繁衍,那么地球最多可以养活多少亿人?
3.有一片牧场,24头牛6天可以将草吃完,或21头牛8天可以吃完。
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至多可以放牧几头牛?
课内巩固
1.一游乐场在开门前有100人排队等候,开门后每分钟来的游客是相同的,一个入口处每分钟可以放入10名游客,如果开放2个入口处20分钟就没人排队,现开放4个入口处,那么开门后多少分钟后没人排队?
2.自动扶梯以均匀速度由下往上行驶,小明和小丽从扶梯上楼,已知小明每分钟走25级台阶,小丽每分钟走20级台阶,结果小明用了5分钟,小丽用了6分钟分别到达楼上。
该扶梯共有多少级台阶?
3.一个水池,池底有水流均匀涌出.若将满池水抽干,用10台水泵需2小时,用5台同样的水泵需7小时,现要在半小时内把满池水抽干,至少要这样的水泵多少台?
4.甲、乙、丙三辆车同时从A地出发,出发后6分钟甲车超过了一名长跑运动员,过了2分钟后乙车也超过去了,又过了2分钟丙车也超了过去.已知甲车每分钟走1000米,乙车每分钟走800米,求丙车的速度.
5.一个牧场,草每天均匀生长,每头牛每天吃的草量相同,9头牛12天可以把草吃完,8头牛16天可以把草吃完,如果开始只有4头牛吃,从第7天起增加了若干头牛,再经过6天吃完所有的草,增加了多少头牛?
6.一片草地上长满了均匀生长的牧草,可供24头牛吃6天,60只羊吃10天。
如果1头牛的吃草量等于3只羊的吃草量,那么16头牛与12只羊一起吃可以吃多少天?
综合运用
1.两只蜗牛同时从一口井的井顶爬向井底。
白天往下爬,两只蜗牛的爬行速度是不同的,一只每天爬行20分米,另一只每天爬行15分米。
黑夜往下滑,两只蜗牛滑行的速度却是相同的,结果一只蜗牛恰好用了5个昼夜到达井底,另一只恰好用了6个昼夜到达井底。
那么,井深多少米?
2.水库原有存水量一定,河水每天入库。
5台抽水机连续20天抽干,6台同样的抽水机连续15天可抽干,若要6天抽干,要多少台同样的抽水机?
3.两个顽皮孩子逆着自动扶梯行驶的方向行走,男孩每秒可走3级阶梯,女孩每秒可走2级阶梯,结果从扶梯的一端到达另一端男孩走了100秒,女孩走了300秒。
问该扶梯共有多少级?
4.禁毒图片展8点开门,但很早便有人排队等候入场。
从第一个观众到达时起,每分钟来的观众人数一样多。
如果开3个入场口,8点9分就不再有人排队;如果开5个入场口,8点5分就没有人排队。
第一个观众到达时距离8点还有多少分钟?
5.有一片牧场,24头牛6天可以将草吃完,或21头牛8天可以吃完。
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至多可以放牧几头牛?
6.三块草地长满草,草每天匀速生长。
第一块草地33亩,可供22头牛吃54天,第二块草地28亩,可供17头牛吃84天,第三块草地40亩,可供多少头牛吃24天?
7.牧场上长满了牧草,牧草每天匀速生长,这片牧草可供10头牛吃20天,可供15头牛吃10天。
问:
这片牧草可供25头牛吃多少天?
8.由于天气逐渐冷起来,牧场上的草不仅不长大,反而以固定速度在减少。
已知某块
草地上的草可供20头牛吃5天,或可供15头牛吃6天。
照此计算,可供多少头牛吃10天?
9.自动扶梯以均匀速度由下往上行驶着,两位性急的孩子要从扶梯上楼。
已知男孩每分钟走20级梯级,女孩每分钟走15级梯级,结果男孩用了5分钟到达楼上,女孩用了6分钟到达楼上。
问:
该扶梯共有多少级?
10.一只船发现漏水时,已经进了一些水,水匀速进入船中。
如果10人淘水,3小时可淘完;如果5人淘水,8小时可淘完。
如果要求2小时淘完,要安排多少人淘水?
第2讲逻辑推理
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除了要进行计算外,更重要的是依据数学逻辑规律,以已知的结论为出发点,推出新的结论,这就是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中,条件繁杂交错,解题时必须根据事情的逻辑关系,找准突破口,按照基本的逻辑规律,借助直接推理、计算、假设、列表、排除……方法,层层剖析,一步步向纵深发展,解决问题。
解决逻辑推理问题的基本过程是:
先从某一个条件出发,利用其他条件进行推理,直到推出结论为止。
或者先做出一种假设,从这种假设出发,推出自相矛盾的结论,说明这一假设是不成立的,因此,与假设相反的情况是正确的。
在推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每一个条件,抓住关键穷追到底,进行层层推理,直到得出正确结论。
解答逻辑推理问题的方法:
(1)直接推理法。
(2)假设推理法,又称间接推理法。
如果提目中所涉及的情况只有有限种,我们可以先假设一个前提正确,以此为起点,根据题中条件和客观事实进行推理和判断。
如果推理没出矛盾,符合题意,说明假设正确。
如果推力导致矛盾,说明假设的前提不正确,必须重新提出一个假设,直至得到符合要求的结论为止。
这就是假设推理法或叫假设淘汰法。
(3)列表画图法。
(4)列举筛选法。
为了解决问题的方便,把问题分类归纳成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有限种情况,然后将每种情况一一列举出来,并逐个进行检验,淘汰假解,最终达到解决整个问题的目的。
除了上述四种常用的推理方法,还有如递推法、反推法、构造法、矛盾分析法、概率判断法等。
〖例题1〗张、王、李三个工人,在甲、乙、丙三个工厂里分别当车工、钳工和电工,已知:
(1)张不在甲厂;
(2)王不在乙厂;(3)在甲厂的不是钳工;(4)在乙厂的是车工;(5)王不是电工,这三个人分别在哪个厂?
干什么工作?
【分析与解】此题可用直接法解答,即直接从特殊条件出发,再结合其他条件往下推,直到推出结论为止。
由条件(5)可知,王不是电工,那么王必是车工或钳工;由条件
(2)可知,王不在乙厂,那么王必在甲厂或丙厂;又由条件(4)可知,在乙厂的是车工,所以王只能是钳工;又因为甲厂的不是钳工,则王必是丙厂的钳工;张不在甲厂,必在乙厂或丙厂,而王在丙厂,则张必在乙厂,是乙厂的车工,剩下的李是甲厂的电工。
所以,张是乙厂的车工,王是丙厂的钳工,李是甲厂的电工。
〖练习1〗
1.A、B、C、D、E五人参加乒乓球比赛,每两人都要赛一场,并且只赛一场,规定胜者得2分,负者得0分。
现在知道比赛结果是:
A和B并列第一名;C是第三名,D和E并列第四名,求C得多少分?
2.将1、2、3、4、5、6、7、8八个数分成两组,每组4个数,并且两组数之和相等。
从A组拿一个到B组后,B组五个数之和将是A组剩下三个数之和的2倍;从B组拿一个数到A组后,B组剩下的三个数之和是A组五个数之和的
。
这八个数如何分成两组?
3.某大学宿舍里A、B、C、D、E、F、G七位同学,其中两位来自哈尔滨,两位来自天津,两位来自海南,一位来自广州,还知道:
(1)D、E来自同一地方
(2)B、G、F不是北方人
(3)C没去过哈尔滨
那么A来自什么地方?
〖例题2〗星期一早晨,王老师走进教室,发现教室的坏桌凳都修了。
传达室人员告诉他:
这是班里住校学生中的一个学生做的好事。
于是王老师把许兵、李平、刘成、张明这四个住校生找来了解。
(1)许兵说:
桌凳不是我修的。
(2)李平说:
桌凳是张明修的。
(3)刘成说:
桌凳是李平修的。
(4)张明说:
我没有修过桌凳。
后经了解,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请问桌凳是谁修的?
【分析与解】根据“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可知,条件
(2)和(4)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假设条件
(2)是真话,则条件(4)为假话,即张明修过桌凳。
又根据题目条件“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真话”可知,条件
(1)和(3)为假话,则由条件
(1)为假话可推出,桌凳是许兵修的。
这样,许兵和张明都修过桌凳,这与题中只有一个人做好事相矛盾。
所以前面的假设不成立。
因此条件
(2)是假话,条件(4)是真话,则条件
(1)和(3)为假话。
所以桌凳是许兵修的。
〖练习2〗
1.五一小学举行科技知识竞赛,同学们对一贯刻苦学习、爱好读书的四名同学的成绩作了如下估计。
(1)丙得第一,乙得第二
(2)丙得第二,丁得第三 (3)甲得第二,丁得第四比赛结果一公布,果然是这些同学获得前四名。
但以上三种估计,恰好都估计对了一半,错了一半。
你知道他们的名次各是第几名吗?
2.在一次乒乓球比赛前,甲、乙、丙、丁四位选手预测各自的名次。
甲说:
我绝不会得到最后。
乙说:
我不能得第一,也不会得最后。
丙说:
我肯定得第一。
丁说:
那我是最后一名!
比赛揭晓后知道,四个人没有并列名次,而且只有一名选手预测错误,请问是谁预测错了。
3.王涛、李明、江兵三人在一起谈话,他们当中一位是校长,一位是教师,一位是学生家长。
现在只知道:
(1)江兵比家长年龄大
(2)王涛和老师不同岁
(3)老师比李明年龄小
你能确定谁是校长、谁是老师、谁是家长吗?
〖例题3〗下图是同一个标有1、2、3、4、5、6的小正方体的三种不同的摆法。
求三个正方体朝左的一面的数字之积是多少?
(1)
(2) (3)
【分析与解】我们可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条件的情形,最后剩下的情况就是所需的结果。
先判断图
(1)中3对面的数字。
从三个正方体上看得见的数字可以知道:
3对面的数字不是1、2、4、6。
因此,图
(1)中朝左一面的数字是5。
由图
(1)可知,2的对面不是1、3,由图
(2)知,2的对面不是4,因此,2的对面一定是6,则1的对面是4。
所以,图
(1)、
(2)、(3)中的朝左一面的数字分别是5、1、4,则它们的积为:
5×1×4=20
〖练习3〗
1.甲、乙、丙、丁坐在同一排的1~4号座位上,小红看着他们说:
“甲的两边不是乙,丙的两边不是丁,甲的座号比丙大。
”问坐在一号座位上的是谁?
2.下图是标有1、2、3、4、5、6的三个正方体是同一个正方体的三种不同摆法。
求三个正方体朝左的那一面的数字和是多少?
3
(1)
(2)(3)
3.某班44人,从A、B、C、D、E五位侯选人中选举班长。
A得票23张,B的选票占第二位,C、D得票相同,E的选票最少,只得了4票,那么B得选票多少张?
〖例题4〗六年级有四个班,每个班都有正、副班长各1名。
平时召开年级班长会议时,各班都只有1人参加。
参加第一次会议的是小马、小刘、小张、小林;参加第二次会议的是小宋、小刘、小朱、小马;参加第三次会议的是小宋、小陈、小马、小张。
小徐因有病,三次都没有参加,你知道他们之中,哪两个是同班的吗?
【分析与解】此题中参加会议的人员每次都在更换,头绪众多,条件纷陈,确实一时难以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因此,我们可将所有条件列在一张表格内,借助表格进行分析、推理。
姓名
会议次数
小张
小马
小林
小刘
小朱
小宋
小陈
小徐
第一次
√
√
√
√
第二次
√
√
√
√
第三次
√
√
√
√
由图可以看出,小徐三次都没参加,而小马三次都参加了会议,说明他们两人是同一班的;小张第一、第三次都参加了会议,而小朱只参加了第二次会议,说明他们是同一班的;小刘参加了第一、第二次会议,而小陈只参加了第三次会议,说明他们是同班的。
所以:
小马和小徐;小张和小朱;小刘和小陈;小林和小宋分别是同班的。
〖练习4〗
1.已知张新、李敏、王强三位同学分别在北京、苏州、南京的大学学习化学、地理、物理。
又知:
(1)张新不在北京学习
(2)李敏不在苏州学习
(3)在北京学习的同学不学物理
(4)在苏州学习的同学是学化学的
(5)李敏不学地理
请你判断一下,三位同学各在什么城市学什么?
2.李芳、陈楠和孙海是小学教师,在语文、数学、思品、社会、音乐和美术六门课中,每人各教两门,现在已知:
(1)思品老师和数学老师是邻居
(2)陈楠最年轻
(3)李芳老师常和社会还有数学老师谈心
(4)社会老师比语文老师大
(5)陈楠、音乐老师和语文老师常在一起看足球赛
试分析,李芳、陈楠、孙海三位老师每人教哪两门课。
3.某市举行家庭普法知识竞赛,有5个家庭进入决赛(每家2名成员),决赛时进行四项比赛,每项比赛各家出一名成员参加赛。
第一项参赛的吴、孙、赵、李、王;第二项参赛的是郑、孙、吴、李、周;第三项参赛的是赵、张、吴、钱、郑;第四项参赛的是周、吴、孙、张、王,另外刘某因故四次均未参赛。
你知道他们谁和谁是一家吗?
〖例题5〗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一起聚会,请根据他们各自的情况安排在圆桌旁坐下,使相邻的学生都能交谈:
A:
中国学生会讲英语
B:
法国学生会讲日语
C:
日本学生会讲汉语
D:
英国学生会讲俄语
E:
美国学生会讲俄语
F:
俄国学生会讲法语
【分析与解】如果用一个点代表一个学生(如上图),在两点间划一条线段表示两个学生能互相交谈,这样就能够得到一个示意图。
根据图上的箭头就可安排六名学生座位如右图。
【专家点评】构图示意法是解决数学竞赛问题的重要方
法,其中常用一笔画解决一些有趣的循环设计问题。
〖练习5〗
1.小华和甲、乙、丙、丁四个同学一起参加象棋比赛,每两人要比赛一盘。
到现在为止,小华已经比赛了四盘,甲赛了3盘,乙赛了2盘,丁赛了1盘,求丙赛了几盘?
2.某小学举行了一次田径运动会,人们对一贯刻苦锻炼的5名学生的成绩作出如下评估:
A说:
第二名是D,第三名是B
B说:
第二名是C,第四名是E
C说:
第一名是E,第五名是A
D说:
第三名是C,第四名是A
E说:
第二名是B,第五名是D
这五位同学每人都说对了一半。
请分析这五位同学的名次。
3.某次考试考完后,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猜测他们的考试成绩。
甲说:
我肯定考的最好
乙说:
我不会是最差的
丙说:
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奥数培优 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