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下册复习资料2.docx
- 文档编号:29627528
- 上传时间:2023-07-25
- 格式:DOCX
- 页数:47
- 大小:55.28KB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资料2.docx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资料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历史下册复习资料2.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资料2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资料2
三、双项选择题
1、下列内容属于唐玄宗在开元年间实施的改革措施的是 ( )
A、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为宰相
B、社会上一片繁荣景象,天下太平,远行走路也很安全
、唐玄宗重视地方吏治,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
D、社会经济出现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2、下列生产工具不用人力操作的是 ( )
A、水排 B、翻车 、筒车 D、曲辕犁
3、下列朝代中,有过宦官专权现象的是 ( )
A、西汉 B、唐朝 、东汉 D、西晋
4、在今x疆地区先后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的唐朝统治者是 ( )
A、唐高祖 B、唐太宗 、唐高宗 D、武则天 E、唐玄宗
、莫高窟堪称世界艺术宝库之一,是因为 ( )
A、内藏欧阳询的《九成宫碑》 B、内有绚丽多彩、精美的壁画
、内藏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 D、内有2000多尊形象生动的塑像
双项选择题答案
1、A(BD不是措施,是措施带的局面) 2、A(水排和筒车两种都是靠水力运转的,不用人力操作) 3、B 4、BD(唐太宗设置了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置了北庭都护府) 、BD
四、简答题
1、“开元盛世”是一种怎样的局面?
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包括哪些方面?
2、列举唐朝时比较繁华的大都市。
3、列举唐玄宗时期唐朝农业发展的表现。
4、简述唐都长安的特点。
、唐朝时期,我国边疆地区先后存在过哪几个强大的少数民族?
简述他们与唐朝的关系。
6、各国为什么把中国称为“唐人”?
7、从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的史实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呢?
8、为什么唐朝会对日本和新罗等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9、唐诗发展繁荣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10、唐代出现了哪两个治世局面,是怎样出现的?
11、列举隋唐时期我国名列前茅的成就。
简答题答案
1、
(1)“开元盛世”指的是唐玄宗的统治前期,当时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2)原因:
①有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②从唐太宗贞观之治到武则天时期的继续发展,为“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唐玄宗注意任用有才能的人,重视地方吏治,发展生产,励精图治;④民族关系的和睦和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等,也起了很大作用。
2、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3、表现:
①修建了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②农耕技术有很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③蔬菜有许多新品种,大多从西域传入;④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⑤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4、特点:
①长安城宏伟富丽,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是繁华的商业区。
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②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北方先后存在过突厥和回纥两个少数民族,其中东突厥曾与唐朝进行过战争,后归唐朝管辖,后兴起的回纥与唐朝关系友好,其首领被唐玄宗封为“怀仁可汗”。
东北兴起的靺鞨族,唐玄宗册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渤海政权与唐朝维持了密切的交往。
青藏高原上的吐蕃兴起后,成公主和多城公主先后嫁给其首领,密切了两族的关系,促进了吐蕃的发展。
唐玄宗还支持西南地区的南诏统一六诏,并册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6、①唐朝前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化昌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②唐政府采取比较的对外政策,使唐与亚洲各国之间的友好往出现前所未有的的盛况;③唐朝交通发达,唐朝经济、化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
所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把唐朝时的中国人称为“唐人”。
7、略(言之有理即可。
可从两人的精神、事迹及对国家的贡献回答。
)
8、①唐朝方面:
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高度发达的经济和化,对周边国家很有吸引力;②唐朝的交通四通八达,为相互往提供了便利条;③唐朝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政策,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④日本和新罗方面:
日本和新罗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经济和化与唐朝相比比较落后;日本和新罗为了吸收中国的先进的化成果,非常主动、积极地向唐朝学习,从而促进了本国的发展和进步。
9、因为唐朝时期实施科举制,其中诗赋是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这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10、⑴“贞观之治”:
①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②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他还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病,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③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因此,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
⑵”开元之治”:
①唐玄宗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②唐玄宗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的官员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③唐玄宗还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侈物品的决心。
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11、①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多年;②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③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④唐朝建筑业兴盛,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五、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
材料二:
“北达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
(1)材料一说明隋朝时经济的特点是怎样的?
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评价的对象是什么?
评价者是什么态度?
(3)这条“渠”是什么时候开凿的?
开通它的目的是什么?
开通后有什么作
用?
它的规模如何?
是哪位皇帝时期开通的?
2、材料一: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材料二:
(经过唐太宗一段治理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千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1)造成材料一中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后会出现材料二中描述的情况?
3、材料一:
“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无院不满。
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政灭亡。
此皆朕所目见。
帮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事。
”
材料二: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材料三:
“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
(3)材料二是谁说的?
它的意思是什么?
(4)他为什么要说这句话?
体现了他的什么思想?
()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
这一政治局面是怎样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局面?
(6)根据材料一说明他的统治局面与隋朝灭亡的关系怎样?
(7)要据材料三说明他“终日孜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
材料二: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1)这两首诗的作者是谁?
他的诗有什么特点?
人们如何称呼他?
他有什么代表作?
(2)材料一中的“开元”指的是谁的统治时期?
“开元全盛日”为什么能够出现?
(3)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哪一时期的战乱景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景象?
(4)从两个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在什么特殊时代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
(1)材料中提到的“中国采用的选举制度”是指我国的什么制度?
(2)这种制度最早创立于何时?
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
(3)请简述这一制度的影响。
6、“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
(1)这句话是哪位皇帝说的?
它的含意是什么?
(2)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7、“舍已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
(1)诗中“舍已为人传道艺”指的是谁?
他生活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2)他有什么主要事迹?
如何评价他?
(3)他的塑像为什么会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
(4)请用史实说明“唐风洋溢奈良城”。
8、材料一: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材料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这两个材料分别是谁的诗?
他们有什么代表作?
他们的诗各有什么特点?
9、材料一:
“顔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
材料二: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
(1)材料一“顔公”指的是谁?
他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他有什么代表作?
(2)材料二是谁说的?
他为什么说这句话?
这事使他留下什么美名?
(3)材料二的作者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代表作?
(4)后人把“顔公”和材料二的作者合称为什么?
10、材料一:
软舞和健舞
材料二:
“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
”
(1)结合材料一和二,说明这种乐舞出现于什么时期?
这一时期乐舞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所描绘的是哪个舞?
它是从哪里传的?
当时还有哪些著名舞曲?
材料分析题答案
1、
(1)①特点:
隋朝储积的粮食、布匹等,可以供应政府五六十年的开销。
②原因:
隋帝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
(2)①对象:
隋朝大运河;②态度:
肯定大运河的作用。
(3)①这条“渠”是60年开始开凿的,②开通它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③开通大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④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⑤是隋炀帝时期开通的。
2、
(1)隋末农民大起义等战争的浩劫、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得民不聊生。
(2)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实行开明的统治。
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加上人民的辛勤创业,科技的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从而出现了这种盛世局面。
3、
(1)唐太宗李世民。
意思是:
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
(2)因为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
体现了他重民的思想。
(3)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的局面为:
唐太宗“贞观”年间,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有了安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故称“贞观之治”。
原因:
唐朝时期,国家统一,政局稳定,老百姓安居乐业,广大人民辛勤劳动,为治世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客观条。
唐太宗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勤于政事,善于纳谏,善于用人,厉行节俭,戒奢从简。
所以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4)是因果关系。
即唐太宗从隋朝灭亡中吸取教训,采取调整统治的措施,是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之一。
()要维护其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及统治。
4、
(1)作者杜甫,他的诗的特点:
有的气魄雄浑,有的沉郁悲怆。
人们称他为“诗圣”。
他的代表作是“三吏”、“三别”。
(2)“开元”指唐玄宗的前期统治。
“开元全盛日”出现的原因:
因为唐初的统治者唐太宗、武则天等人,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唐玄宗初期,政治比较安定,经济便繁荣发展起。
(3)唐玄宗统治后期即平定“安史之乱”之后。
原因:
唐玄宗统治后期,他渐渐贪图享乐,导致奸臣、宦官专权,朝政混乱。
(4)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
(1)科举制。
(2)隋。
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他们都为科举制的完善做出了贡献。
(3)影响:
科举制改善了用了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
6、
(1)唐太宗。
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2)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7、
(1)鉴真。
唐玄宗时期。
(2)主要事迹:
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
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化。
他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评价:
他是最有影响的赴日使者和高僧。
(3)因为鉴真塑像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同时也因为鉴真为中日友好关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4)史实:
①日本仿唐朝的制度,进行政治改革。
②日本化受唐朝化影响很大,日本的字就是参照汉字创造的,而且日本人喜欢中国诗,也有书法艺术。
③日本的佛院寺庙与中国相同。
④日本人的饮食、风俗、服饰与唐人相近,至今还保存着唐时的某些风尚。
⑤日本京城里士大夫的活动,如爱好诗书法、吃唐式宴、饮茶、登高等与唐人相同。
8、材料一是李白的诗,他的代表作是《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
材料二是白居易的诗,他的代表作是《秦中吟》、《新乐府》,他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9、
(1)顔真卿。
他的字雄浑敦厚。
他的代表作有《顔氏家庙碑》。
(2)柳公权。
他借这句话劝谏荒唐的皇帝。
“笔谏”。
(3)他的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
代表作是《玄秘塔碑》。
(4)“顔筋柳骨”。
10、
(1)隋唐时期。
特点:
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再加以创新,呈现出气势恢宏、风格多样、优美和谐、铿锵热烈的盛世特色。
(2)《胡旋舞》。
西域。
《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曲》。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7年级下册第9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考点:
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七下P0—3能力要求:
识记
一、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
1、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2、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北宋建立后,陆续消灭了五代十国割据政权,结束了黄河流域分裂局面。
★★.联系:
七年级上册学过的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人物或政权(东汉末的曹操、氐族符坚建立的前秦、鲜卑族建立的北魏)
二、辽、宋、夏的和战
1、宋与辽──澶渊之盟
(1)背景:
宋真宗统治时,澶州之战,寇准力主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
(2)内容:
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
(3)评价:
一分为二评价。
①宋每年给辽岁币,增加了负担老百姓,对宋说也是屈辱的。
②但这个条约也使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边境和平,这样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双方在边境地区贸易的发展。
★★.榷场:
我国古代由国家为征税而设立的边境贸易场所。
★★.100年,宋辽双方刚达成和议时,内侍误传输银绢30万两时,宋真宗大吃一惊。
后听说只有30万,又沾沾自喜,认为是宋朝谈判的“胜利”。
你赞同宋真宗的态度吗?
你对“澶渊之盟”又是如何认识的?
答:
不同意,宋真宗的态度反映他的昏庸无知。
“澶渊之盟”对北宋政府而言,意味着军事上的软弱,无力从根本上抵御辽的侵扰,是个屈辱的条约,由此加重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
但利用战役的胜利和辽统治者要求议和的心理,换得了此后百余年双方的和平友好关系,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2、宋与夏和战
(1)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
(2)宋夏议和: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三、金和南宋的对峙
1、12世纪初期,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建立金,都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
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2、1127年,北宋被金灭亡,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3、抗金英雄:
岳飞郾城大捷
★★.岳飞等人领导的抗金斗争的意义:
有效的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的主要目的是讽刺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
4、宋金和议:
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杀害了岳飞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后,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今北京)。
政权建立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契丹(辽)契丹10世纪初(916年)辽太祖阿保机上京
宋(北宋)汉族960年宋太祖赵匡胤东京
大夏(西夏)党项11世纪前期(1038年)元昊兴庆
金女真12世纪初期(111年)金太祖阿骨打会宁(后迁中都)
宋(南宋)汉族1127年宋高宗赵构临安
★★.杨家将抗辽(北宋,辽);岳飞抗金(南宋,金);天祥抗元(南宋与元)
★★.南宋、北宋的共同点:
①给少数民族纳岁币(都要给金)②两宋都有:
金、西夏③都被少数民族消灭
★★.列举多元(两宋、辽、西夏、金、元)碰撞的例子。
对此,你有何认识?
答:
100年、北宋与辽和议,订立澶渊之盟1044年,北宋与夏订和约。
促进西北地区的发展。
大批汉人人北上与辽;夏人民共生活。
.西夏仿效汉字结构,创立西夏字。
金鼓励女真和汉族通婚,在生活习俗方面向汉族靠拢。
元朝效法汉制,建立行省制度等。
(2)认识:
我国自古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尽管时有矛盾、分歧、战事等,但各族人民间的友好相处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阅读下列材料
迄今牛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往,南客北客想经商。
——(宋)刘通
请回答:
(1)什么叫“榷场”?
我国古代由国家在边境上设置的收税和贸易的市场。
(2)“榷场”有何作用?
促进了贸易的往与经济化交流。
(3)如何看待诗中所叙述的历史现象?
战乱分裂不能阻挡民族间的交流,中国自古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间友好交往合作是历史的主流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修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撤《栾城集》
请回答:
①“朝廷”指什么政权?
“蕃”在这里指什么?
答:
“朝廷”指;“蕃”在这里指。
②辽与朝廷是什么时候通过什么盟约实现和好的?
答:
。
③你如何看待这盟约?
答: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对北宋而言:
在胜利的前提下,反而签定送“岁币”的和议,所以是屈辱的,它反映了北宋政治的腐败.也反映了辽宋实力的均衡;对辽而言:
因契丹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条约的签定满足了辽统治者不断的掠夺财富的欲望,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双方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化都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北宋以金钱换得了和平。
★★.请阅读下列对联和诗句:
“青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人自宋后少名荟,我到坟前愧姓秦”。
请回答:
①对联中所指的“青”在哪?
“忠骨”是谁的遗骨?
“佞臣”指谁?
答:
杭州西子湖畔栖霞岭、岳飞、秦桧。
②你能说出这幅对联和诗句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吗?
人们还用什么方式表达他们的爱憎的?
答:
表达了人们对岳飞抗金的崇敬,对秦桧之流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岳飞的愤慨。
人们除以对联诗歌表达他们对秦会的愤慨外,还在岳飞墓前用铁铸了秦桧夫妇的跪象,让他们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等。
★★.金朝为什么要变革旧俗?
金朝为此采取了那些措施?
答:
为了适应对先进的中原农耕地区的管理.学习先进的中原化,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仿宋制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机构,积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动手工业商业发展.学习汉人生活习俗。
为什么宋高宗会在岳飞抗金取得郾城大捷,抗金形式对南宋颇为有利的情况下,要下12道★★.金牌命令岳飞班师回朝?
为什么?
答:
岳飞不敢抗旨坚持抗金而只好班师回朝,你能理解岳飞的行动吗?
如果你是岳飞的幕僚,你会出什么建议?
南宋政权建立之初,投降派就左右着政局,宋高宗既怕败,又怕胜。
败了会为金所灭;胜了徽宗、钦宗回后皇帝由谁当,还有抗金力量和人民武装的发展,都不利于自己的统治。
因此,高宗始终主张投降,他只有在被金逼得走投无路时,才会用抵抗派去抵挡一阵。
岳飞当时不能也不会抗旨,因为在那个时代,国君是国家的象征,一个人爱不爱国,首先表现在忠不忠君上,岳飞要爱国就必须要忠君,而他忠于的君主并不想收复失地,只想维持半壁河的统治.这就是岳飞个人悲剧所在。
选择题
【】对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有①契丹②女真③突厥④吐蕃
A.①②B.②③.③④D.①④
[参考答案]A[08黄石学业]第7题
【】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
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A.辽B.西夏.金D.元
[参考答案][08宜昌毕业]第题
【】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个民族建立的
A党项族B契丹族蒙古族D回纥族
[参考答案]A[08东中考]第3题
7年级下册第9[08内江中考]
填空题第2题
960年,后周大将▲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
[参考答案]赵匡胤;
[08内江中考]第2题
7年级下册第10经济重心的南移
考点: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七下P6—9能力要求:
识记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原因:
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代:
①南方战乱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自然条的变化;④引进新品种──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2、表现:
①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
②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③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许多茶园。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纺织业和棉织业:
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产量高;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2、制瓷业: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浙江哥窑烧纸的冰裂纹瓷器,给人别致美感。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3、造船业:
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也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商业都市:
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其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而且还出现有早市、夜市。
2.海外贸易:
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最早的纸币: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形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纸币产生的原因:
商业的繁荣和内外贸易的兴盛。
★★.纸币产生的意义:
轻便、便于携带,有利于商业的繁荣;是世界货币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
答:
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四、结论: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自于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概述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分为几个阶段?
最终在哪一时期完成?
这些阶段的社会现状有什么相同之处?
答:
分为三个阶段:
1、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
2、唐代中叶到五代时期
3、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
最终完成时期:
南宋
相同之处:
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农民的南迁为南方带了生产技术、经验、和劳动力,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政府规定商人不许当官,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能与贵族通婚等。
材料二:
宋朝规定,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入学读书,也可参加科举考试,考中就能做官。
每到进士考试结果张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一 历史 下册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