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策略.docx
- 文档编号:29627525
- 上传时间:2023-07-25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9.75KB
阅读教学策略.docx
《阅读教学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教学策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阅读教学策略
关于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中学阅读教学长期以来总被理解成学生读和老师讲,其主要目的是获取知识,这实际上是对阅读教学的误解。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正如顾黄初先生所说:
“阅读,是人们通过语言符号的辨识、感知、理解,从中获取知识信息,进而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存,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语文行为和心智活动。
”而阅读教学则是完成这种复杂的智力活动的手段和过程。
阅读教学既有系统性、整体性、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一本教材或一篇文章,不仅形式上要求完整、,系统,而且要体现编者或作者的整体意图,同时又显现出教材或文章的各自特点。
目前的中学语文课本,各册教材之间,一册教材的各单元之间,彼此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衔接。
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课文的编排体系,又要注意语文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的训练体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新课程标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
新的课标、新的教学理念,应该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得以实现,获得体现。
这就需要构建一个新课标下的新课堂。
教学重心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
“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转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
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措施要围绕他们组织起来”。
所以,实现教学重心的转移,就要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言“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以上规定涉及学习兴趣、自主意识、学习习惯、学习情境、学习方式诸方面,都属于学生主体的意识和行为。
当前,对“学生主体”谈得很多,但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议而不行”,而缺乏操作层面上的“行必有果”。
如果仅此而己,实际上是把“主体”虚拟化、抽象化。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人,是一个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蕴涵着生命潜能的人。
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尽可能把学生和自己的距离拉近,使之感到亲近;和教材拉近距离,使之感到亲和;跟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拉近距离,使之共振共鸣。
而常见的语文教学却是匆忙地将具体的抽象化、感性的理性化,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一下子转化为“用符号表现的专门知识。
”这正是杜威坚决反对的把“学生知识从生活中孤立出来作为直接追求的事件。
”为此,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中介解决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教材内容的抽象性、概括性的矛盾.
语文教学就是要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
教师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使自己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只是知识的占有者和阐释者,更不是神圣殿堂里的那些冷漠的喋喋不休的“说教者”。
要真正蹲下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朋友。
教学是师生共同享有的快乐的生活,教室是师生共处的生活世界。
当前,在新理念的指导下,重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重构一种新的教学生活,是十分必要的。
语文教学要改变教学策略。
所谓策略是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达到教学目标而运用的方法、手段、途径的总称。
由于语文教学综合性强,应研究与教材和学生实际相适应的语文教学策略体系。
当前,对单个教学法的研究比较多。
应该说,这些研究各具特色。
有的是从特定的理论出发(有我国传统的教学理论,也有从前苏联和西方引进的理论)通过实证性研究使传统的现代化,国外的本土化;有的是从本地本校的带有个性色彩的成功经验出发,经过提炼、加工、推广,使个性的共性化、经验的理性化、零散的系统化。
虽然有的教学方法还缺乏理论构件,甚至还带有“经验色彩”,但由于是土生土长的,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比较容易看到效果。
也有一些教学法实验研究,既有自己的成功经验,又注意对传统的继承和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
对这些语文教学改革实验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评价。
当前对教学策略研究的着力点是把零散的个案研究体系化,把单个的教学实验研究置于一个大系统中加以整合。
可以说,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多种方法巧妙的组合。
如何组合,孰前孰后、孰多孰少,如何反映教师的教学功力和教学艺术,因此“课程标准”强调“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一、目标的发展性
(语文新教材教学目标的设置)
《新课标》中的课程定位指出:
“语文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
”在这样的前提下,课程理念有了重大变革。
课程目标呈多元化,新课程正是秉承着《新课标》的精神,应运而生。
特点是:
容量大,与传统教材相比,增加了一倍;选文新,充满着时代气息与丰富的人文内涵;单元体例一反传统,不是以体裁,而是以一种宽泛的主题组织单元。
这些变化为语文老师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为课堂教学注满了新鲜血液。
同时也迫使教师正视一个严肃的问题:
在新形势新环境下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学目标应当有何变化?
确立教学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如何调整、协调目标之间的关系?
在实践中,我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大与小
教学目标的大与小指的是与教材、学生切合的程度。
目标过大,容易流于空泛,学生不得要领。
目标过小,对文本的解读仅仅限于局部、枝节,则是教材资源的一种浪费。
也许因为单元组合体例的改变,也许因为选文内容的丰富,在改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课堂教学陷入主题内容的讨论、引申,而且离开文本中语言文字的运用,忽略对文本细部的咀嚼、思考、脱离课文空谈。
文本成了摆设,只是话题的来源。
语文课的个性被淡化乃至抹杀。
这是教学目标大而无当的的表象之一,表象之二是目标内容繁杂,教学过程无法实施,只好蜻蜓点水,草草收场。
同样两位教师上《邂逅霍金》,一位教师用《写在泥土地上的字》与之作比较阅读,教学目标是:
学习人文关怀的精神,探讨尊重人的方式。
从实际生活中体现自己的德育修养。
这个目标从学习到实践,好像面面俱到,实则大而空。
体会还不深,就要求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了。
由于目标过大,教学中失去了对文本语言细加体味的可能。
而是粗线条的概括了几件事,没有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只停留在对主体认知的层面上,无法达到感悟的目的,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另一位教师则紧扣文本,设置的目标是:
通过课文,了解“尊重”的真正含义,感受人文关怀的力量,她从文本语言着手,引导反复学生阅读感受,从而认识到真正的尊重是:
平等、自由、宽松、理解,而尊重是人文关怀的内容之一。
学生在感动之余自然拓展到生活中相关的现象,顺利地达到知、情、意的统一,有水到渠成之感。
由此可见,正因为教学目标切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教学过程才能层层深入,取得较好的成效。
传统教学过于强调工具性,把文章肢解的支零破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课改中又过分注重人文性,忽视语言的特性,这都会导致教学目标的失当,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有目标的准确定位。
二、深与浅
深与浅是指教学目标的难度而言的,因为教材选文的难度是有差别的,有的文章学生容易理解,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就要注意挖掘深度,不能只停留在浅表的认识上。
如老舍的《想北平》,学生初读便能感受到作者对北平那种深沉、真切的爱恋,然而文字“平淡从腴厚出”的风格却是要反复阅读、细加体会、非深入探究不可领悟的。
这就是难度,是教学目标应有的深度。
而柳鸣九的《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则是一片水准很高的艺术鉴赏之作。
作者深厚的艺术与美学修养,学者式严谨的阐述分析使这篇文章颇具难度。
要求艺术欣赏水准有限的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对艺术的独到见解是不现实的。
教学目标可以定位在感受雕塑艺术的魅力,提升艺术欣赏的品位上,较之深文,这是浅教。
只有适度的目标才能获取最好的学习效果,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
过深或过浅都可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毫无意义。
这是对教师教学功力的考较。
上出深度,突破难点固然是需要深厚的学识,而随机应变,知难而退不仅是教学急智的体现,更需要“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胸襟与远见。
教学上的鼠目寸光、好大喜功对学生是一种戕害。
三、隐性与显性
教学目标还应有隐性与显性之分。
显性目标是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线,使教师重点明确的指向。
而隐性目标往往是在显性目标实施过程中的衍生物:
可以是教师潜意识的流露,可以是课堂师生互动时的意外收获,也可以是教师蓄意而为,又不着痕迹的某种意图。
显然,教学目标宜简不宜繁,但是教学流程是丰富的、复杂、多变的,如果处理好两种目标的关系,学生的收获会是很丰厚的。
在学习余秋雨的《废墟》之前,我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古罗马角斗场、庞贝古城、吴高窟的资料,本意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对废墟文化意义的阐述,然而却引发了他们对废墟文化与相关历史的兴趣,这个隐性目标的达成是我始料不及的。
人类文明的力量是神秘而强大的,有时候不经意的一回首,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
而我预设的隐性目标:
要求选择性阅读余秋雨的其他作品也就有了很好的铺垫,因为余秋雨对文化、历史的思考是厚重的、多方位的,可以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向深入。
《商鞅》一课是同名大型历史剧的节选。
这出戏红遍大江南北,并获文化部十大精品奖,节选部分写的是商鞅舌战守旧派群臣中表现出来的过人胆识和凛然正气。
通过语言分析商鞅的人物形象是教学的显性目标,课前我特意从上海话剧中心借来音像资料放给学生看。
黑匣子般忽开忽合的独特的舞美设计,演员们的激情演绎深深吸引了学生,结果,不仅学生的分角色朗读十分精彩,对角色的理解也准确到位,令人欣慰的是大部分学生与话剧拉近了距离,产生了对话剧艺术的兴趣。
这正是我的隐性目标之一。
我希望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纯正趣味,使他们能在语言的神殿登堂入室,品味语言的精微奥妙。
教学的显性目标固然非常重要,而隐性目标也是万万不可忽视的。
作为教师,既可预设隐性目标,又可根据课堂情况动态生成。
隐性目标是对显性目标的支持与丰富,一正一辅,一明一暗,要相得益彰才好。
那样语文素养这棵“大树”才能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一种能力的强化、一种兴趣的引发、思想的导引、思维的训练由于目标是隐性的缘故都好似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实则是教学智慧的光芒,是教学的高境界。
四、长线与短线
股票有做长线、短线的,目的在于利益的最大化。
教学目标的长线、短线是为了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长线目标可以是学期目标。
学习目标是较长一段时间分段实现的,短线则是指一节课,一篇课文实现的目标。
譬如意蕴很深的经典名篇,往往不是几个课时就能解决问题的。
她需要学生阅历和思想认识的渐进、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断参悟。
需要较长一个时期的学习才能充分理解。
那我们不妨设置长线目标,根据教材的深度广度与学生所能体会的程度对应起来,将目标分期、分段让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体会经过努力而获得的成就感。
有时在课堂教学中,因学生的局限性而对某一问题不能理解深透,那我们也必须从长计议,暂时搁下,在今后的教学中相机而动,进一步学习领悟。
例如:
第一册第五单元《垓下之围》中我的预期目标是通过项羽这位悲剧英雄来分析悲剧美,但学生的领悟很有限,因为这是一个涉及文艺理论、美学的话题,高中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
于是我没有过多分析,而是顺势介绍了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及中国的《梁祝》、《窦娥冤》等作品,建议学生课外阅读。
当学习第二册第二单元《商鞅》时,时机到了。
之前,学生已了解项羽的悲剧是性格悲剧,有了这样的基础,对于商鞅这位令秦国一改积弱一跃而成为战国七雄之首的改革家,最后却遭车裂酷刑而死,这“法留人不留的”悲剧有更清晰的认识。
商鞅锋芒毕露的强悍性格是双刃剑,所以他的悲剧有性格悲剧的因素,但主要是历史的悲剧,人性的悲剧。
悲剧美的内涵被再次发掘,具象的人物深化了学生的理性认识。
从狭义上说,长线目标与短线目标是两个概念,它们相辅相成,既分工又合作,从广义上看,长线目标就是由短线目标连缀而成的。
灵活地调整目标的实施步骤、时间,教学才能张弛有度,强弱分明。
教学目标的设置实质就是一个因材施教的问题,这“材”是教材,是学生。
在二期课改的进程中,“以学生为本,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的呼声甚高,这是教学理念的重大转变,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也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需求,阅读心理,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把学生与老师的认识进行有机的融合,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这目标既是既定的,也是生成性的,是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动态变化的。
就如大与小、深与浅、隐性与现行、长线与短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辩证统一,可以转化的。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削弱,“平等的首席”的地位不容置疑,正常情况下与学生相比,教师的学识能力要更高一筹。
应当仁不让地充当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主导者的角色。
不能把所有权力拱手以让,走向传统的另一极端,只有把握以上的原则,教学目标的设定就会更加合理、有序、适度,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取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二、准备过程的自主性(强化预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过去语文课的预习大多是聊胜于无,书面的极少,而新教材的容量迫使教师正视这一问题。
不预习,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难以养成,课堂模式难以改变。
预习,是一次学习方式的革命!
我们的预习分四个部分:
(一)文学文化常识
指导学生从网络、书籍等渠道获取与筛选信息,主要包括作家生平、轶事、作品背景、风格特点等等。
一方面也是知识的积累(他们必须明确,各类知识是认识问题的依据,阐明观点的支持),要求学生学会把一个人放在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大坐标中审视,克服孤立、片面地看待问题,这样对于作品必定会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把握。
(二)语言积累
针对学生表达能力低下的现状,要求从作品中萃取精彩的语言进行积累,以便进一步揣摩学习。
(三)教师设计预习题
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角度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为课堂教学的实效准备条件。
(四)学生提问
试图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他们生成问题的能力。
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更加重视“问”了,这源于一种怀疑精神,一种对于创造型人才的真诚呼唤。
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有问题才有自主、创造、发现、体验。
问题的内容直接反映学生的态度与认识水准,对教师教学目标的设置大有裨益。
三、设计的开放性
我们的教学设计,大致有三类。
一是线性设计。
它比较多的是以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完成为目的组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仿佛便是一条线上的若干个点,一切依程序为准。
这种设计,则导致课堂的僵化,是典型的目中无生的表现。
二是块状设计。
与线性设计相比,已有很大的突破,他常以知识点为支撑,围绕这一点进行块状扩展,有相应的学法,也有一定的情意。
学生亦有相应的学习空间。
但在块状内,组织还是处于封闭状态,,教师个人的旨意色彩浓郁。
新课标的实施策略,更凸现设计的开放性,应更重于采用框架设计。
它更体现其弹性、空间和发展。
因为,教学设计不可能依据教师的全部智慧有一个准确的假设,学习是丰富多彩的,课堂是瞬息万变的,教师只能从学生的现状作出多种的假设、拟定一个大致的框架、轮廓或者是学习的最佳途径,以供学生运用,并在运用中得到调整。
所以,框架设计的人性化、软性化特点,减少了“刚性”的意志,教师更多的是处心积虑,即事先的丰富假设过程的灵活调整,特别是来自学生信息后的现场处理,教学之后的反思记录。
以《商鞅》为例,教学过程中的两次开放式提问。
四、过程的生成性
框架设计所带来的教学过程,更表现出课堂的生成性特点,任何课堂都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没有静止、固定的状态。
我们有比较多的空间留给学生,还给学生,学生在框架内的情感、态度、价值认识的差异无疑会很大,哪怕认知中的问题流向也不尽相同,这种生成的可能,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作出必要的现场处理。
因此,诚如“没有问题正是问题”一样,如果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滴水不漏,一切都是事先设计好的,没有节外生枝,没有现场处理的课,绝不是一堂好课。
当然现场处理不当,甚至处理不好的课,也绝不是一堂好课。
要研究的是如何促进生成,有效生成。
具备一定的心理基础,尤其是好奇心、独立性、自信感是生成性的前提。
摆脱他主学习倾向同时掌握恰当的思维方法,突破单一的聚合思维方式,更加注意横向、纵向、逆向、侧向、分合和求异思维,使思维变得畅通、变通和独特,产生领悟,诱发灵感的火花。
这种生成性的发展,可能改变了原有的教学过程,但恰恰是开放设计的一种体现,也是教学目标发展性的体现。
生成原则:
一、适当,指的是对生成内容价值的判断,即值不值得去生成。
如:
《塞翁失马》一课中学生问,这马是公马还是母马?
教师即放弃了原有的教学设计,转而讨论这个与主题没什么关系的问题,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
二、适度,是指对生成量的控制,过度的生成会喧宾夺主,影响正常教学目标的实现;生成不足,又往往难以达到生成的目的。
三、适时,意味着要把握好时机,提前的生成有生拉硬拽之嫌,滞后的生成又往往引不起学生兴趣。
对这一分寸的把握取决于教师对课堂课堂情境识别的敏锐性。
要警惕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的“过度”行为:
一、过度强调阅读的自主性,弱化了教师的主导性。
二、过度强调阅读的拓展性,淡化了文本语言的解读
五、合作的有效性
。
以《中国古代建筑的格局》为例,作为事理性说明文,它的内容不局限于单一的建筑,而是从社会制度与思想观念的角度谈对建筑格局的深远影响,有较厚重的历史、哲学内容,人文色彩很鲜明。
适合掌握了一定历史、哲学知识的高二学生学习。
他们缺乏的是对建筑美的欣赏高度,及对建筑与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关系的深入理解。
我的教学设计是通过对课文的阅读理解,扩展到课外的欣赏分析,学习从社会制度、思想观念的角度去品味建筑格局,进而了解建筑的文化历史内涵,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的共性与个性。
淡化对说明文本身特点的讲授。
幻灯片共分两组内容,一组是文字(板书),一组是建筑图片,包括故宫建筑、塔式建筑、园林建筑,当代都市建筑四组。
在制作过程中,我的设计理念是:
不能为用电脑而用电脑,流于形式。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一定要与教学的需求相吻合,而不能牵强附会。
充分调动学生们积极性。
为培养他们对建筑的感性认识,我要求他们课前上网,搜集大量有关资料,并参与制作幻灯片。
多媒体技术不能是老师单方面的使用和演示,在电脑如此普及的今天,应有学生的共同参与。
电脑技能方面,学生高于教师的比比皆是。
文字与图片既要美观,又要实用。
比如标题图片的背景我采用的是故宫平面图,均衡对称的平面是姜黄色的,标题用的是宝蓝色,隶书体,画面典雅、凝重,与文章的格调和皇宫建筑的风格非常一致。
再如现代建筑部分,我选的是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金茂大厦、东方明珠,这些都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是当代大都市建筑的范本。
学生感到非常熟悉和亲切,对于建筑中所透露出的时代气息就把握得更贴切了。
总之,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建筑独有的美引发学生的兴趣,而透过美感进而分析其中历史文化的积淀打破了日常教学的模式,把学生的思维导向深入。
这个过程显得轻松而自然,多媒体技术功不可没。
学生的全面参与也是这堂课的突破点之一。
从课前的预习上网、幻灯片的参与制作,到课堂上的质疑、讨论,课后的总结性随笔,他们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
他们搜集资料之丰富,制作幻灯片的精益求精。
讨论的深度、探求的热度,总结性随笔所达到的认识的高度,使我充分意识到学生学习潜能的巨大。
我想,除了教学设计中选题角度的新颖,有吸引力之外,关键的一点是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共同参与,平等交流,教师对学生的首肯,及时的赞扬、鼓励、这在共同探索的过程中是自然的、毫不做作的。
学生在电脑前的如鱼得水让我由衷地喜悦和赞赏,而学生则从我的文化积累中得到启示与引导。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师生之间完全的平等,形同合作伙伴,学习变得愉悦而有成效。
大面积的学生活动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这类课型的核心问题之一。
因为学生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如果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彰显,教学就会是无目的,无序而导致无效。
所以,搜集资料的范畴,幻灯片的主体格局、课堂讨论的主题是我在适当吸纳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确定的。
在课堂上,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使讨论紧紧围绕主题,不至于停留在旁枝末节上,分析才能更深透。
例如,中国园林建筑中所体现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一种哲学观念,教师必须稀释它,避免学生单纯从环保角度的理解。
在新的理念指引下,课堂模式的推陈出新成为一种必然。
有的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在优化课堂结构上有所突破。
特点是以教师设置的问题来统领教材内容,设计课堂流程;在课堂中以学生的讨论思考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注重单元的整合,以单元的主体目标来把握文本。
在区级公开课上屡获好评。
可是事物都是一体两面的,实践中我们逐渐发现,这种课型仍然存在其先天不足的弱点:
第一,小组讨论的弊端。
学生的独立思考时间不够,就直接进入小组活动,面对其他成员的发言,就很容易流于盲从,或者学生们互相推诿,早就指定一位优秀学生发言,使得小组讨论形同虚设。
即使在预习时间充分的情况下,小组讨论也会由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而产生同种情况。
因此,小组讨论必须要在组织上进行更周密的策划,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第二,教师的主体作用体现不够,尤其是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时候充当的是组织者,而非参与者、指导者,介入的时间太少,师生之间缺少思维的碰撞。
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
六、感悟的独特性
课堂既要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又要唤醒他们的情感体验。
知、行、情、意识要统整起来的;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态度价值观是要兼顾的。
问题是在教学进程中,这些东西如何安排。
如何统整?
从教学行为来看,分析、概括、鉴赏更多的指向理性,朗读、想象、感悟更多指向情感体验。
这两类教学行为在课堂的呈现要注意三点:
彼此要相对独立,要有一定的次序,两者间的过渡必须要铺垫。
相对独立分析才能到位,体验可能深入;有一定次序,更符合认知规律;过渡时有铺垫,学生有注意转移的空间和时间。
如何体味散文之美
一、教师语言之美
作品的语言很美,就对教师的语言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用与文本相协调的规范优美的语言,来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美文”的美。
二、文章的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三、通过朗读与想象创设情景与氛围
四、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文本
五、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产生一个便于激活思维的“场”,以达到一个满意的教学效果。
六、形成问题意识,增强合作意识。
学生自己质疑出的问题,经过学生自己讨论解决,才能在学生心中烙下更深的印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阅读教学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