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最可能考的题.docx
- 文档编号:29624472
- 上传时间:2023-07-25
- 格式:DOCX
- 页数:39
- 大小:920.56KB
高考历史最可能考的题.docx
《高考历史最可能考的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最可能考的题.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最可能考的题
2013年高考历史最可能考的50道题
(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1.国民党元老邵力子曾说:
“无论哪个国家,当它强盛的时候,一定是边疆安全的时候。
因为国家的强盛,必须先把边疆做成金城汤池,使敌国外患无由侵入,然后中枢权威才能巩固,整个国家的安全才有了保障。
”下列举措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辽朝的“蕃汉分治”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答案】D
【解析】考察对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解。
边疆的安全与中枢权威的巩固相互联系。
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就是稳定边疆,以巩固中央的权威。
A、B、C明显不符。
2.1959年建成的人民大会堂,是新中国成长的见证,它既是人民参政议政、处理内政外交事务的殿堂,又是一座历史丰碑。
人民大会堂见证的历史有()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C.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答案】D
【解析】A项1949年,B项1954年,C项1956年底,D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3.某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
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
从材料可知,毛泽东希望保留政协,但它已不再是权力机关。
这说明政协的职能发生重大变化,由国家权力机关演变成政治协商机构,该情景出现在1954年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后。
故选C。
4.“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穿越时空,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
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①新中国成立后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①三大战役胜利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三大宪法(文件)的背景、内容和历史地位,根据所学进行回答即可。
5.以下是在2011年春,广东某村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的宣传标语:
“搞好村委会换届选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公平竞争,接受群众监督!
”“直接选举村委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珍惜民主权利,投好庄严一票!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村“两委”换届选举是加快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
②村委会实行的是间接选举
③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
④乡村基层选举有利于激发广大农民的参政热情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考查的是对新时期中国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理解。
根据所学村委会的选举是直接选举方式。
故②错误。
6.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民主政治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下列关于三部文献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图6图7图8
A.图6颁布于1912年
B.图7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
C.图8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都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宪法。
《共同纲领》是1949年中国人民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颁布的,故选B。
7.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
“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
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
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中共对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法的变化。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反映出毛泽东由建国初50年代的武力解放已经在开始探索采取和平方式统一台湾。
8.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
传单写道:
“难道我们没有父母?
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
‘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
”这一潮流促成了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B.“九二共识”的达成
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台海关系。
注意时间1987年,故选A。
其他三项时间不吻合。
9.“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这一重要共识是()
A.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B.两岸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D.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旅游投资
【答案】C
【解析】“九二共识”指1992年11月大陆的海协会与台湾的海基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10.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实现香港顺利回归奠定了基础。
《基本法》中所蕴含的原则有()
①一国两制②港人治港③高度自治④社会主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一国两制的有关特点,根据所学,①②③项正确,第④项社会主义说法错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
11.台湾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接受台湾《中国时报》专访时说:
“光是一个徐蚌会战都是上百万人的伤亡,那是不堪回首的往事。
”对马英九的说法,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马英九认为徐州会战的牺牲实在是不值得
B.马英九反对解放战争
C.马英九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两岸问题
D.马英九认为历史的悲剧将再次上演
【答案】C
【解析】首先需要注意徐蚌会战是国民党政府对淮海战役的称法。
分析材料可以看到马英九反对国共两党类似淮海战役的战争,主张用和平的方式和方法解决问题。
联系各选项,本题选C项,ABD三项说法错误明显。
12.2005年12月24日汪道涵先生去世,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认为:
“‘汪辜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
”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
“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
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
”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B.“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
C.“汪辜会谈”受到海峡两岸的一致欢迎
D.“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台海关系。
“九二会谈”主要是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与三通的实现无直接关系,排除A。
一国两制两岸至今未达成共识,排除B。
“汪辜会谈”遭到了台湾台独势力的反对,排除C。
故选D。
13.1990年4月4日,全国人大七届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其背景是
A.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B.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C.两岸实现大三通D.澳门回归祖国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香港回归、一国两制相关知识点,可从落实各项重大事件的时间来判断。
A项——1984年;B项——1997年;C项——2008年;D项——1999年,据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背景选A项。
14.《人民日报》评论说:
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
……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它评论的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不结盟运动D.“上海五国机制”
【答案】B
【解析】考查亚非国际会议。
从“……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即可知此时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殖反霸,选择B项。
15.“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
”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我国外交政策有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④“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
①体现了只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一边倒”方针,不符合题干“克服……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的表现。
16.外交部副部长王稼祥提出外交上的“三和一少”,就是要对帝国主义和气一点,对反动派(印度尼赫鲁)和气一点,对修正主义(苏联)和气一点,对亚非拉人民斗争的援助少一点,当时被作为修正主义外交路线被批判。
这件事会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
A.20世纪50年代初期B.20世纪60年代初期
C.20世纪70年代初期D.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
根据题干“修正主义(苏联)和气一点”分,此时中苏关系恶化,处于20世纪60年代。
17.图片是“看得见”的历史。
下列两幅图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上海合作组织会徽1979年邓小平访美
A.睦邻友好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求同存异D.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答案】C
【解析】考察队新中国外交的理解。
A不符合图二;B两幅图都不能体现;D符合图一,不符合图二;C二者都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
故选C。
18.“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
”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
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对当时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态度并没有根本性变化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
C.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
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外交。
材料言语明显具有意识形态分歧,故A、B、C正确。
中美关系的改善是双方共同要求,并不是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故选D。
19.“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与邻为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答案】D_
【解析】考查新中国的外交。
抓住题干中得“邻居”这个词语,即在地里位置上和中国相近或者相邻的国家。
A选项中的美国不符合此概念,B选项错在“发起”这个词,APEC组织不是中国发起成立的,是后来1991年加入进去的;C选项中得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全球性国际组织,绝大部分国家不是中国的邻国。
故选D项。
上合组织成员国是中亚四国和俄罗斯,在地里位置上都符合题干要求。
20.邓小平在中美建交谈判时说:
“要实现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我们的观点已经很明确,那就是美国与台湾断交、废约、撤军。
”这表明
A.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B.美国愿意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
C.中美双方迫切希望建立外交关系D.在台湾问题上中国采取了灵活的方式
【答案】A
【解析】考查中美关系的核心。
材料反映邓小平以及中国人民的观点是美国与台湾断交、废约、撤军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前提,选择A项。
21.下列言论中,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有关的是①(美国外交家基辛格认为)“如果说历史能够给人什么教训的话,那就是,不可能没有均衡而取得和平,也不可能没有克制而实现正义”②(美国总统尼克松1969年认为)“在军事防务方面……将越来越多地由亚洲国家自己来处理”③(1969年中国军方讨论国际形势时提出)“东和孙权北拒曹操”④(1972年中共中央转发的毛泽东指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重大。
美国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抉择。
那时候,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
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在此背景下,中美两国积极寻求关系的正常化。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分析各选项①②③项符合题意,第④项是在1972年12月,与题意无关。
22.(一位美国总统说)对这个问题,我想很有限地谈谈。
因为我们不应该认为已经发生了比实际发生的更多的事情。
我们所做的就是把门打开──把旅行的门打开,把贸易的门打开。
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的与世隔绝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下列与美国希望中美关系正常化无关的是
A.美国出现经济萧条B.美国已陷入越南战争泥潭难以自拔
C.尼克松竞选丑闻败露D.美国在与苏联争霸过程中处于被动
【答案】C
【解析】考察中美关系正常化ABC属于中美正常化出现的背景。
23.某生在整理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史时,粗略地绘制了一个两国关系发展趋势图(图8),该生试图揭示的是
图8
A.中德关系趋势B.中美关系趋势C.中苏关系趋势D.中日关系趋势
【答案】B
【解析】美国参入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因此中美关系不断恶化;抗日战争期间,美国援助中国抗战,两国关系友好;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两国关系不断恶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关系缓缓。
24.右图所示为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一个场景。
出现此场景
的原因包括
①美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
②美国陷入侵越战争泥潭
③美遏制中国的政策失败
④中苏关系的恶化跨越太平洋的碰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尼克松访华。
根据所学,尼克松访华时,美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排除①,故选C。
25.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
“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
”其依据在于这次会议
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团结起来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C.超越了意识形态并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
D.使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打开外交新局面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和对材料的理解。
从材料可以看出,这次会议使菲律宾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敌对转为友好。
这种情况与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恰好相符。
第一次亚非会议上,很多亚非国家对中国持有敌意,周恩来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
2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的沃土中。
以下不是五项原则的思想渊源的是
A.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B.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C.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D.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
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摄伏谩以取容
【答案】D
【解析】“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大意是:
依靠武力假借仁义的,可以称霸,称霸必有大国为基础;依靠道德施行仁义的,可以称王,称王不必有大国做基础。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大意是:
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先贤流传下来的道理,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事)。
无论大事小事,如果只是死板地按照和谐执中的办法去做,有时也会行不通。
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而不依照礼制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大意是:
君子与人相处,不盲目附和,小人与人相处喜欢盲目附和。
“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
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摄伏谩以取容”大意是:
皇上喜欢用重刑、杀戮显示威严,官员们都怕获罪,都想保持住禄位,所以没有人敢真正竭诚尽忠。
皇上听不到自己的过错,因而一天更比一天骄横。
臣子们担心害怕,专事欺骗,屈从讨好。
据此本题选D项。
27.对于下图支持中国票数持续增长情况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施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美苏对中国的战略“扶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50—70年代外交关系发展概况。
根据所学,A项是新中国成立初提出的外交方针;B项1955年万隆会议中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这些因素都推动中国在恢复联合国合法权利时的票数持续增长。
D项说法错误,60年代初开始中苏关系恶化,1972年中美关系才开始正常化。
28.图4和图5所反映的外交事件的相同点在于。
图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图5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A.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B.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C.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D.顺应经济区域化的潮流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的理解。
图4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由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更是由于美国阻止中国解放台湾,我国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自身安全与苏联结盟对付美国;到了21世纪,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我国与苏联前加盟共和国和中国接壤的国家为了趋于稳定与发展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致力于共同维护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这说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都是根据自身的国家安全与主权而做出外交政策的调整。
29.解读下列表格,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
60
32
1975
304
156
1980
3755
1059
1985
3855
3840
①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②中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③中国经济总体上还很落后④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考查中美关系及中美贸易的发展。
从表中的时间跨度可知①②正确,从数据对比可知③正确,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表中则反映不出,选择A项。
30.下图是1954年河北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人庆祝公私合营的照片。
下列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B.国家对私有制经济的改造取得根本性胜利
C.当时个人崇拜已经非常突出D.国家对工商业改造的最高形式是公私合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理解。
据图片中“公私合营”可以判断是对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形式,故选D项。
31.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
【答案】B
【解析】据三幅图中“公私合营”“农业合作化”体现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开始于1958年,此时已经完成了一五计划建立了完整的工业化体系。
32.下图是我国某一“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单位:
万吨)。
在该“五年计划”时期
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B.“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C.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是对50-7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认识。
题眼在于观察材料反映的经济发展状况,这一阶段经济结构不合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农业两头好中间差,重工业和农业相反,符合十年探索时期的的经济发展状况,故属于二五计划。
故答案为B。
33.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
“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
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材料中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
A.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B.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C.加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答案】B
【解析】关键信息:
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
本题须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来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依据阶段特征,可知五十年代早期和七十年代后半期后国家政府在经济的调控作用,对经济发展的推;须认清中国是计划经济。
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34.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1957、1962、1970、1980)
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949~1957年,新中国的成立促使我国粮食人均产量逐年提高
B.1957~1962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有所下降,原因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以及三年自然灾害的发生
C.1962~1970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
稳步提高,说明“文革”对农业发展没有影响
D.1970~1980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原因是改革开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发展脉络的掌握。
1962——1970年因“左”的思想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受到影响的,如人民公社化运动,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35.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
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
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D.大家伙对他的背叛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合作化是指农村合作化运动,农村集体生产,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是指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之后,家庭经营,自负盈亏。
故B项符合题意。
A项与史实不符;C项与材料信息“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无关;D项表述与题干主旨不符。
36.有研究人员作了《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右图显示了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
它说明()
A.安徽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源地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非常适合国情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遭受严重的挫折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需要调整完善
【答案】D
【解析】A、B项不能从题干中分析出,从图中“对农村发展有不利影响”的占13%而“总体来看是好的,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占58%说明需要不断完善,说明D项正确,但不能说明C项。
37.中央电视台报道了这样一个案例:
张晓曦是个女孩,其父亲因为她是个女孩,在她读完小学后就让其辍学回家务农。
张晓曦渴望读书学习,她最后将父亲告上法庭,并最终胜诉,其父被迫同意让她继续上学。
法官的判决主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A.《义务教育法》B.《宪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D.《教育发展纲要》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