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教案十课时.docx
- 文档编号:29616983
- 上传时间:2023-07-25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85KB
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教案十课时.docx
《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教案十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教案十课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教案十课时
第一课时表内除法
一、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
(一),第四单元表内除法
(二)。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清楚在什么样的问题要用除法解决。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除法计算的便捷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复习表内除法。
难点:
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四、教学步骤
二一班的16名同学在公园里尽情玩耍。
同学们来到儿童乐园打算租儿童小车,小车有2人的和四人的,如果都租2人的需要租几辆车?
租4人的需要租几辆车?
同学们,你们能帮助他们一下吗?
应该怎么租呢?
1.16名同学都乘坐2人车,需要多少辆?
(1)该如何解答,自己先试着解答。
(2)小组合作讨论出解答的方法。
2.汇报解答方法,并列式。
16÷2=8(辆)
3.16名同学都乘坐4人车,需要多少辆?
(1)该如何解答,自己先试着解答。
(2)小组合作讨论出解答的方法。
4.汇报解答方法,并列式。
16÷4=4(辆)
5.请看算式:
16÷2=816÷4=4
(1)分别说一说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以上式子说一说什么是除法?
(3)试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五、专项训练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三七()()八二十四九()八十一六()三十六五()三十
2.计算下面各题
32÷8=81÷9=15÷5=24÷6=42÷7=40÷8=24÷3=14÷2=
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2÷6=()÷8=()4×6=()32×()=()>8×2
()×8<6×524÷()>24÷()
4.解决问题
(1)二
(1)班有42人玩跳绳,每7人一组,平均分成几组?
如果每6人一组呢?
(2)小清剪了8面小旗,李东剪的小旗是小清的3倍,李东剪了多少面小旗?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并解决)
(3)同学们要去南湖划船。
大号船每条限坐6人,小号船每条限坐3人,坐大号船需要4条,如果坐小号船需要几条呢?
第二课时混合运算
一、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回顾中复习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算式中有两步计算时,就需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运算。
情感态度预交直观: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对混合运算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
难点:
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四、教学步骤
一、复习混合运算的顺序
(一)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4×6÷8=72-5×8=30÷6+29=
7×(36-30)=48-18+32=(14+21)÷7=
问题:
读题目要求,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问题:
1.你能把这6个算式分分类吗?
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分类。
2.每一类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
(1)在有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2)只含有加减(或乘除),要从左至右按顺序计算。
(3)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二)对比练习,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比较上下两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
18+27÷94×8-3
(18+27)÷94×(8-3)
问题:
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三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一、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同学通过类推,培养同学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四、教学步骤
1.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2.20以内能被3整除的数有:
3、6、()、()、()、()
3.当除数是8,余数最大是(),最小是()。
4.口算
4×()=16()×5=153×()=12()×4=202×()=10()×9=815×()=45()×4=326×()=36()×5=305
7÷7=41÷6=56÷7=29÷3=9÷5=29÷3=
48÷6=43÷5=54÷6=49÷5=79÷8=35÷7=
5.用竖式计算。
88÷9=30÷7=24÷3=52÷9=46÷6=
第四课时万以内数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组成、比较、估计等有关知识,使认识条理化、系统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整理,初步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形成整理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
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组成、比较、估计等有关知识。
四、教学步骤
1.读数复习:
你认为读数要注意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追问:
“10000”怎么读?
为什么读作“一万”?
“6006”怎么读?
四位数中间的两个0怎么读?
2、写数练习:
1235:
3456:
7007:
6030:
第五课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一、教学内容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清楚数的比较方法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直观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数学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相同位数数的大小比较
难点:
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四、教学步骤
1、比较下面的数字,按大小从小打到排序
368、589、1024、1089、2566、2799、3577
首先进行分类:
①三位数368、589
②四位数:
1024、1089、2566、2799、3577
然后同位数进行比较。
2、总结
①位数少,数就小,;位数多,数就大。
②相同位数,从最高位比较,最高位相同就从下一位比较。
五、专项训练
完成专项测试练习卷
第六课时近似数和准确数
一、教学内容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近似数的意义。
四、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记忆大比拼。
16582984701220989805
250030001000040007400
2.数一数。
(1)29982999()()()
(2)60976098()()()
(3)()90009001()()
下面那些是近似数?
那些是准确数?
三年级有417人,共有597台电脑,大约1000盆花
综合类图书2912本,学生大约1600人
近似数:
准确数:
三、知识运用
1.在下面是近似数的数据后面画“√”。
(1)从家到餐厅约有100米远。
()
(2)学校最新购买了482把椅子。
()
(3)学校每个月的水费大约是5300元。
()
(4)3月份交纳的水费是5300元。
()
2.下面的数各接近几千?
6830,5021,3900,8104,4005,2897,7053,9008.
3.
4.
第七课时万以内数的加减
一、教学内容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比较、加、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整理,初步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形成整理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
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四、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口算。
40+50=90-60=90+10=
80-50=60+30=100-70=
20+70=10+90=60-20=
2.填一填。
(1)80里面有()个十;150里面有()个十。
(2)500里面有()个百;1300里面有()个百。
(3)4000里面有()个千;10000里面有()个千。
(4)2000里面有()个千,2000里面有()个百。
3.数的加、减方法
80+50=130
方法一:
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就是130。
方法二:
想加法:
50+()=130
130-50=
130-50=80
方法:
13个十减5个十是8个十,就是80。
四、课堂作业
作业:
第97页练习十九,第3题。
第98页练习十九,第4题。
第八课时克与千克
一、教学内容
第八单元克与千克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清楚克和千克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计量单位克和千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数学思想,运用生活实际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克和千克的认识
难点:
克和千克的具体应用,如何与生活实际挂钩。
四、教学步骤
1.出示问题:
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2.知道了什么?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怎样解答呢?
苹果有大有小,要根据大小来估计。
我们刚刚称过,一般大的4个1千克,中等个儿的5个1千克。
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千克。
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千克。
五、专项训练
五个苹果是1千克,24个苹果大约是多少千克?
24÷5=4(千克)。
。
。
。
。
。
4(个)
其中四个大约是一千克,那么就是4+1=5(千克)
也可以写成:
24÷5≈5(千克)
要请的将“5个苹果=1千克”这个替换关系
第九课时图形的运动
一、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数学思考: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
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情感态度: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三、教学重点:
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
四、教学步骤
1、上面这些动物,那些事平移,哪些是旋转?
2、平移和旋转的区别是什么?
平移是一个图形或物体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方向、形状、大小不变;旋转是一个图形依着一个点或一条轴的运动。
五、专项训练
完成专项测试练习卷
第十课时数学广角
一、教学内容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借助生活中简单的事件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能按一定方式整理信息,进行推理;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通过游戏,让学生用推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感受推理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通过观察、猜测、解决问题等获得,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有条理地阐述自己推理过程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
2.运用排除、猜测等方法推算出所在方位的数字是几。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在于如何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推理过程。
四、教学步骤
1、游戏——猜图形。
信封里有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长方形。
露出一部分,你能猜猜它们是谁吗?
红色是(),绿色是(),黄色是()。
2.在下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
B应该是几?
其他方格里的数呢?
4.
四、专项训练
完成专项训练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下册 复习计划 教案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