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抗施工总方案.docx
- 文档编号:29616765
- 上传时间:2023-07-25
- 格式:DOCX
- 页数:201
- 大小:240.84KB
福抗施工总方案.docx
《福抗施工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抗施工总方案.docx(20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抗施工总方案
6.2.1.2土方开挖施工……………………………………………………………….……………..27
6.2.1.3支护施工…………………………………………………………………….……………….28
8.4主要分部(分项)工程量131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施工进度总计划
1.编制说明及依据
1.1编制说明
1.1.1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福抗创投中心工程的直接依据,编制时围绕质量、工期和安全目标,针对本工程的特点,从项目施工管理力量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置、主要施工技术方案、质量、安全和工期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成品保护等方面考虑,作出统筹安排,体现其科学合理性和可行性。
1.1.2本《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长度单位除特别注明外均为毫米。
1.2编制依据
1.2.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报告名称:
《福抗创投中心一期、二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勘察单位:
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
1.2.2经过有关部门审批的有效施工图
施工图名称:
《福抗创投中心工程施工图》
设计单位: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出图时间:
2011年02月
1.2.3本工程所涉及的主要的国家或行业规范、标准、规程、法规、图集、地方标准。
规范、标准、文件一览表表1.2.3
类别
名称
编号或文号
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国标
《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002年版
国标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国标
《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50328-2001
国标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
国标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国标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类别
名称
编号或文号
国标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国标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国标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
国标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国标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国标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国标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行规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
行规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行规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T27-2001
行规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03
行规
《房屋建筑外墙和屋面防水技术规范》
行规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
行规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98-2000
行规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8-07
地方标准
《建筑外墙涂料施工及验收规范》
DBJB-27-1999
行规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行规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标准图集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03G329-1
标准图集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构造详图》
03G101-1
标准图集
《楼地面》
03J930
续表2
类别
名称
编号或文号
标准图集
《室外工程》
02J003
标准图集
《楼梯栏杆》
闽98J04
标准图集
《楼梯建筑构造》
99SJ403
标准图集
《卫生设备安装》
99S304
标准图集
《室内消火栓安装》
04S202
标准图集
《自动喷水与水喷雾灭火设施安装》
04S206
标准图集
《建筑排水设备附件选用安装》
04S301
标准图集
《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
03S402
标准图集
《防水套管》
02S404
标准图集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道安装》
96S406
标准图集
《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
05S502
标准图集
《风管支吊架》
03K132
标准图集
《防、排烟设备安装》
99K103
标准图集
《35KV及以下电缆敷设》
94D101
标准图集
《等电位联结安装》
02D501
国标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国标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国标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
国标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
GB50166-92
续表2
类别
名称
编号或文号
国标
《消防应急灯具》
GB17945
国标
《消防安全标志》
GB13495
国标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5年版)
GB50057-94
地方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
DBJ13-23-99
地方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
DBJ13-22-99
地方标准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
DBJ13-45-2002
行规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质量验收规程》
CJJ/T29-98
行规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CJ164-2002
行规
《热气溶胶灭火装置》
GA499.1-2004
行规
《通风管道技术规程》
JGJ141-2004
1.2.4现有符合GB/T19001-2000—ISO9001:
2000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文件,符合GB/T28001-2001标准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文件,符合GB/T24001-2004—ISO14001:
2004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文件。
2.工程概况
2.1工程建设概况
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表2.1
工程名称
福抗创投中心
工程地址
闽侯县上街镇海西高新科技园内
建设单位
福建省福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
设计单位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
福州市建筑设计院
总包单位
千易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造价
约13000万元
工程主要功能
研发、办公大楼
建设工期
800日历天
2.2工程建筑设计概况
建筑设计概况一览表表2.2
楼号
层数
建筑总高度(M)
面积
M2
A座
27F
99.6
总建筑面积
86850.2M2
地下室面积
13353.7M2
B座
23F
地上面积
73496.5M2
人防面积
3814M2
C座
5F,局部3F
建筑占地面积
4830.2M2
地下室一层
4.5米
建筑等级
一级
耐火等级
一级
抗震设防烈度
七度
建筑使用年限
50年
装
饰
外墙面
玻璃幕墙
楼地面
采用水泥砂浆面层,防滑地砖面层
门窗
门窗采用无色透明玻璃,铝合金框;当玻璃面积大于1.5平方米或有框门玻璃面积大于等于0.5平方米或玻璃底边距最终装修面小于500或位于7层以上的外开窗时,采用安全玻璃,其它为普通玻璃.
内墙面
人防地下室人员掩蔽区顶棚板底清理凿平后刷白,车库为细石混凝土地面,其余均做水泥砂浆地面,防空地下室顶板不做抹灰。
上部住宅内墙面水泥砂浆找底,地面均为水泥砂浆楼地面,留待住户二次装修;公共部分为内墙面和天棚面为白色涂料,地面为防滑地砖。
顶棚
除高压配电房外均为中等抹灰天棚,白色罩面。
防
水
地下
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设备用房为一级。
采用防水涂料加防水卷材进行地下室结构设防,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6。
屋面
1、屋面设计为钢筋砼屋面:
上人平屋面采用20厚1:
3水泥砂浆,防水层采用二道设防:
一道3㎜厚自粘性橡胶沥青防水卷材,一道1.5厚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
节能
屋面保温层采用挤塑泡沫板,厚度25mm;外墙填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
铝合金无色透明玻璃平开、推拉窗,外窗可开启面积均大于或等于外墙所在房间地面面积的8%或外窗面积的50%,建筑窗户的气密性9层不应低于3级水平,9层及以上不低于4级,公共建筑为4级。
本工程禁止采用0类灯具,所有光源为节能型光源,荧光灯、金卤灯均均要求采用电子镇流器或节能电感镇流器,单灯功率因数不低于0.9
续表1
2.3工程结构设计概况
结构设计概况一览表表2.3
地基
与
基础
桩基
1、静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桩尖形式为十字钢桩尖。
桩端持力层为5层卵石层;要求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少于2.0米,桩停止锤击的控制原则为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标高作为参考。
2、工程桩全面施工前应进行试压桩并进行静载试验,以验证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
本工程基坑支护采用砼喷锚面支护结构。
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为1.0。
现在场地设计标高为-2.000m,开挖深度为3.05m
承台及
地下室
地下室底板厚度为350mm;顶板厚度:
250;地下室底板梁:
300×700(800、900)mm,400×800(900、1000)mm,450×900mm,500×900mm;
地下室剪力墙:
300mm、350mm;。
主体结构
结构
形式
A座、B座为核心筒----框剪结构。
主要
结构尺寸
柱:
600×600、700×700、800×800、900×900、1000×1000;
墙:
200、300、400;梁:
200×500、350×700、400×700;
板厚:
100、110、120;
抗震设防
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场地类别:
Ⅲ类。
混凝土强度等级
类别
等级
楼号及部位
柱墙
混凝土
C50
地下室-5层柱、墙
C45
6至9层柱、墙
C40
10至13层柱、墙
C35
14至17层柱、墙;18层及以上C30
梁板混凝土
C30
地下室承台、地梁及4层梁板,5层及以上C25
钢筋
类别:
HPB235级、HRB335级、H0RB400级钢筋;
后浇带
详地下室平面图
其他
1、C35和C35以上混凝土,应采用碎石级配,不许采用碎卵石代替。
2、所有人防墙体(含外墙、隔墙等)在施工支模时,若采用螺杆拉结模板,只可使用一次性螺杆,不允许采用PVC管或竹套管。
穿越此类墙体的所有管线应设密闭套管。
2.4建筑设备安装
设备安装概况一览表表2.4
给
水
生活给水
水源:
由市政自来水管引入一路DN200的进水管。
最高日用水量为716.66M3/d,最大时用水量为86M3/h。
小区采用竖向分3区供水,地下层至3层利用市政压力直接供水,4层以上由变频设备加压分区供水(4~15层为中区,16~27层为高区)
消防栓系统
在地下室设480T消防水池一个,屋顶设一个20T消防水箱。
①室外设DN150消防给水管网,管网上设室外消防栓,室内消防栓用水量40L/S。
②室内消防栓管网成环状,用水量40L/S,消防泵房设消防栓加压泵一用一备二台,并在室外设有消防水泵接合器。
消防栓箱采用铝合金箱体,内设消防栓加压泵按钮和25米水带。
4至21层采用减压稳压消防栓。
③管材采用镀锌钢管,管径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本工程火灾危险等级按中危险Ⅰ级设计,灭火用水量为40L/S。 2一层报警阀间设置湿式报警阀组。 3每个分区最不利点喷头处均设DN25试验放水阀和压力表。 水 喷雾 系统 设置于地下室发电机房及储油间。 在一层报警阀间设置一个雨淋阀组,泵房设消防喷雾加压泵一用一备二台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共用。 气体灭火系统 对本工程变配电房设气体灭火系统。 防护区采用全淹没灭火方式。 排 水 污、 废水 ①采用雨、污水分流制,污水排总水量为644.99T/d。 ②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地下室污废水排入集水坑,由潜污泵提升至室外污水系统。 雨水 地下室坡道雨水排入集水坑,由潜污泵提升至室外雨水系统;屋面雨水及阳台雨水和空调水通过雨水管或雨水明沟排入室外雨水系统。 强 电 高压 ①本工程10KV双电源供电,另设一台800KW自启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 变配电系统及柴油发电机组由甲方另委托设计施工。 ②变电所及发电机房设在地下一层。 低压 ①供电电压为380/220V,照明电压为220V。 ②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均采用耐火电线电缆。 ③电力电缆及配电干线均沿电缆桥架或穿钢管敷设;动力配电箱分支导线均沿金属线槽或金属管沿墙、现浇楼板或吊顶暗敷设;户内照明等二次装修设计,本次只设计公共照明 接地 ①利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之桩基、承台及地梁两根主筋连续焊接相连做综合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欧姆。 ②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变压器及发电机组中性点接地、弱电接地及总等电位联结MEB箱接地共用该综合接地装置。 1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S接地保护。 2卫生间等作局部等电位联结。 防雷 ①二类防雷建筑设计。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按C级设置。 ②进出建筑物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金属管道等应在入户端就近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屋面敷设的金属管道、设备及其它金属物的顶端应就近与防雷装置相连。 固定在建筑物上的投光灯、节日彩灯及设备等就近与屋顶防雷装置连接。 3电源进线配电箱和屋顶重要配电箱设电源电涌保护器。 建筑 智能 电视 1有线电视系统接自城市广电网络,设小区有线电视设备间。 2竖直干线电缆采用线槽沿竖井敷设,电视层端箱装于楼层配电间挂墙明装,每个有线电视终端线号线缆由层端箱直接引出。 电话通信及宽带网络系统 接自城市有关网络,一层设通信机房。 竖向分别采用金属线槽敷设,系统在楼层设有分配线架,在一层设有总配线架,本次只设计至办公室及研发室终端箱,系统终端待二次装修定。 建 筑 智 能 安防 系统 本系统在各楼层电梯前室、主要出入口等处设置摄像机。 系统由前端、传输、控制及显示录像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实现对目标的监视和录像。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1消控中心设在本栋楼一层,设置有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应急广播设备、CRT显示器、电梯运行控制盘、消防专用电话及“119”专线电话等。 2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包括消火栓控制系统、自动喷水系统、正压送风系统、排烟系统、防火卷帘及防火门控制系统、火灾应急照明灯、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电梯的监视及控制、声光报警装置及防排烟系统等。 暖 通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 地下室变配电房、泵房分别设置独立机械送、排风系统;地下层车库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机械排风,或车道自然进风。 大楼防排烟系统采用就地手动控制和消控中心控制相结合方式。 通风风管采用镀锌钢板加工制作、法兰连接。 2.5自然条件 2.5.1气象条件 本工程位于福州市区,属温湿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9.6℃,雨量充沛,平均湿度77%,年均降水量1342.5毫米。 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偏南风为主。 3、4月阴凉多雨,5~8月常有雷阵雨和台风,7~9月为台风季节,台风过后必有大雨或暴雨。 2.5.2工程地形、地质及水文条件 2.5.2.1工程地形 工程位于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海西高新科技园內,高新大道西侧,交通便利。 2.5.2.2工程地质 根据钻孔揭露,在钻孔深度范围内,场地内岩土层可分为10大层。 按地层分布,自上而下为: ①杂填土 ②中砂 ③淤泥 ④中砂 ⑤卵石 ⑥粉质粘土 ⑦残积粘性土 ⑧全风化花岗岩 ⑨砂土状強风化花岗岩 ⑩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 各地质层厚度及特征详地质报告。 2.5.2.3地下水埋藏条件与性质 场地水位埋深2.00~5.50米,混合稳定水位埋深为2.16~5.90米。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及承压水类型。 各岩土层相互间水力联系较差,大气降水为其主要补给来源,侧向排泄于含水层下游,地下水随季节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约为1.00米,近期内年最高水位约为7.50米(罗零标高)。 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不具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 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海西高新科技区內,交通比较便利。 2.5.4场区及周边地下管线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不具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对地下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2.5.3周边道路及交通条件 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显示场地无地下管线。 2.6工程特点和难点 工程重要性: 本工程建筑面积大,位于海西科技高新产业园内且为政府重点项目工程,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地理位置: 本工程位于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海西高新科技园內,高新大道西侧,交通便利。 施工质量标准: 合格并达到福建省优质工程标准。 两个冬期及两个雨期的影响: 施工建设期内逢两个冬期及两个雨期,施工组织具有一定的难度。 地质复杂: 本工程所处场地地质情况复杂,对桩基施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基坑支护: 本工程采用放坡加钢筋网砼喷锚支护结构。 地下室面积大: 本工程楼共用一个连体地下室,地下室面积达9806.4M2,地下室一层。 垂直度控制: 本工程均为高层建筑,建筑的垂直度控制是一个关键点。 安全危险源: 本工程安全危险源量大、面广,施工参与人员多,须加强临边、洞口、电器、机械及高空坠落物等的防护与控制。 新技术的应用: 如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新型模板支撑及脚手架. 3.施工部署 3.1工程目标 3.1.1质量目标 (1)质量目标: 合格并达到福建省优质工程标准。 (2)确保单位工程质量合格率100%。 (3)专项达到: 卫生间、屋面不渗漏; 3.1.2工期目标 按合同工期800日历天完成施工任务。 3.1.3安全目标 (1)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2)无重大安全事故,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8‰以内,杜绝死亡和重伤事故。 3.1.4文明施工目标 达到福州市文明工地标准。 3.1.5科技目标 根据建设部新颁布的十项新技术并结合工程实际,本工程应用以下新技术: 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新型防水卷材应用技术、建筑防水涂料、施工过程测量技术、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 3.1.6成本目标 通过科学管理,严格过程控制及新工艺、新材料,节约直接工程费1.6%。 3.2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由公司总部授权管理,按照企业项目管理模式—GB/T19001—2000、GB/T24001—2004、GB/T28001—2001标准编制的第2006版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来运行,使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3.2.1管理人员组成情况 本项目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由项目经理、项目执行经理、项目生产副经理、项目技术副经理、商务副经理等组成管理班子。 拟派本项目组织机构如下图所示: 项目经理: 鄢庄礼 项目技术负责人: 陈云 生产负责人: 林茂光 试验员: 黄善基 机管员: 连而权 材料员: 林国贞 安全员: 沈雅钦、郑烽、程方秋 员 黄雨光 质检员: 郑卫国、郑加彬 造价员: 谢俊宏 施工员: 张福安、林乾海 根据管理体系图,项目经理部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责任,各岗位各行其职。 3.2.2职能分工及职责 详见公司《项目管理手册》。 3.3任务划分及总包管理 3.3.1业主发包施工范围 久策大厦土建及安装工程施工土建(含桩基)、水电工程(含室外总体工程)施工(详按工程量单及施工图纸)。 3.3.2业主发包范围内施工与业主分包之间交叉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本公司将在承包权限范围内,与业主及各分包商积极配合,使工程进展顺利,尽量避免出现返工、返修现象,以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完成该工程的施工任务。 3.3.3施工组织协调 工程施工过程是通过业主、设计、监理、总包、分包、供应商等多家合作完成的,如何协调组织各方的工作和管理,是能否实现工期、质量、安全、降低成本的关键之一。 因此,为了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制定以下制度,确保将各方的工作组织协调好。 3.3.3.1周例会制度 在每周的固定时间召开由监理主持,业主、总包、各分包方参与的周例会,商讨一周的工程施工情况及下周工作计划,必要时可以邀请设计参加,统一办理洽商事宜。 若遇到急需解决的事情,可以随时找业主、设计、监理商讨解决。 3.3.3.2专题讨论会议制度 遇到较大问题时,业主、设计、监理、总包、有关分包方可随时召开专题讨论会,商讨解决。 此专题讨论会不定时召开。 3.3.3.3考察制度 根据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项目的分包、分供方要三家以上参与竞争,因此,制定考察制度,组织业主、监理共同对主要分包、分供方进行考察,经过综合评比,最终选定合格、满意的分包、分供方。 3.4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及施工工艺流程 3.4.1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根据本工程单体工程单层面积不大的特点,本工程施工流水段划分如下: 地下室: 按先后施工分为三个区,地上部分: 将各幢楼做为独立的施工区段,分别进行流水施工作业。 主体结构施工期间以土建施工为主,安装等预留预埋随土建进度及时跟上。 本着保证主体结构质量的前提下,集中力量加快主体工程进度,在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分阶段进行验收,计划在上部主体结构施工至13层、封顶时分别进行混凝土结构中间验收,之后穿插进行砌体施工。 装修工程原则按上由上至下、由外至内的顺序进行室内装修、楼面工程、门窗安装、玻璃幕墙以及其它水、电、暖通等安装工程的施工。 3.4.2施工工艺流程 3.4.2.1施工工艺总流程 室外工程 3.4.2.2土建工程施工总流程 施工准备→桩基施工→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基础结构→上部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工程→内装饰外墙幕墙→室外总体工程→工程收尾及竣工准备 3.4.2.3电气动力、照明安装工艺流程 避雷带焊接 3.4.2.4给排水设备及管道安装工艺流程 排水管 道安装 3.4.2.5暖通安装工艺流程 风管漏风检测 3.5施工准备 3.5.1施工技术准备 3.5.1.1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 组织图纸会审,施工前将施工图纸提前交给工程技术人员与项目施工员进行图纸熟悉,将施工图纸设计问题及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各专业图纸之间的相互矛盾先进行内部自审。 根据自审结果由设计单位组织各有关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尽可能把问题在图纸会审时提出解决,使工程施工顺利进行,以免出现返工现象。 工程技术人员应将图纸发放给施工班组进行交底,做到操作时能按设计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