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docx
- 文档编号:29603960
- 上传时间:2023-07-25
- 格式:DOCX
- 页数:90
- 大小:93.95KB
中国教育史.docx
《中国教育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教育史.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教育史
卷头语
感觉历史,就好像感觉那遥远的星空,神秘而令人神往,人类宝藏就在其中蕴藏,研究历史,不是在故纸堆中翻翻捡捡,就像是推开一扇尘封的大门,人类的文明就在其中荧荧闪光。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周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
”
——培根
每一门科学都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如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萌芽时期、独立形态时期、迅速发展时期、理论深化时期),同样整个教育科学也是在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完善的,它不是个别人的发明创造,而是古今中外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众多教育家教育理论的结晶。
一、教育科学的分类
1、教育空间:
社会教育学、学校教育学、家庭教育学
2、教育层次:
幼儿教育学、初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继续教育学
3、教育与社会子系统的关系:
教育经济学、教育政治学、教育文化学、教育伦理学、教育法学、教育生态学、教育人类学
按不同标准,教育科学可分为不同类别。
这里介绍两种:
4、教育对象的特点:
职工教育学、农民教育学、青年教育学、妇女教育学、特殊教育学
5、教育职能:
教育管理学、教育行政学、教育督导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技术学、教育心理学
6、教育内容:
教学论、课程论、学习论、德育论、各科教学法、美育论
7、教育历史:
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国别教育史、断代教育史、专题教育史、地方教育史
8、教育比较:
比较教育学、比较高等教育学、比较教学论、中小学管理比较、比较师范教育
9、教育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教育规划、教育预测
10、教育理论:
教育原理、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
还有一种分类方法:
1、部门教育学:
研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行政机构中的教育问题,如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
2、跨学科教育学:
研究教育问题中的其他各种问题,如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政治学、教育法学、教育财政学等
3、专题教育学:
研究教育问题中的各种专项教育问题,如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
4、学科教育学:
研究各种教学中的教育问题,如语文教学论、数学教学论、外语教学论、化学教学论等
5、教育学原理:
研究一般教育问题,如教育哲学、教育原理
二、教育学的分类
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学;教育技术学
学前教育学;家庭教育学
三、教育史的性质
1、教育史是教育的发展历程,即关于教育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
2、教育史是一门研究教育发展历程的学科
交叉学科:
教育学、历史学
记载教育发展的历程,总结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发现和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为教育理论发展提供历史素材,为教育实践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对未来教育发展做出某种预测
3、教育史是一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
四、教育史的研究对象
整体上看:
教育制度、教育思想
具体而言:
教育制度、教育事件、教育实践、教育人物、教育论著、教育理论、教育思潮等。
五、教育史的功能和价值
1、展现性功能(史实性价值)
描述和再现教育历史的过程及其发展状况,还原漫长的教育发展历史,了解和把握教育历史的本来面貌
方法:
考据(考证)、注疏、训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古书中的词句)、校勘、考古等
2、思辨性功能(学术性价值)
寻求教育历史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发现教育历史现象与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教育历史发展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方法:
分析、归纳、综合等
3、应用性功能(实践性价值)
发挥教育史学对当代教育改革实践的借鉴与指导作用,为教育改革提供历史借鉴及成败经验
方法: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4、人文性功能(内在精神价值)
发挥教育史学的育人作用,在漫长的教育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理念、教育精神、教师风范和高尚人格等,经过历代教师传承已积淀成一种优秀的教育传统和教育品质。
方法:
情感陶冶、道德熏陶、心灵净化等
六、中国教育史(学科性质)
“教育是一种历史的存在”。
中国教育史是教育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中国自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特点,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探求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按中国历史的发展阶段,可划分为中国古代教育史、近代教育史、现代教育史和当代教育史。
古代部分从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到清朝中叶为止;近代部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前夕;现代部分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为止。
新中国成立后为当代教育史部分。
七、中国教育史的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
教育制度史注重研究各级各类学校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规律,探讨各种类型学校的特点和经验。
教育思想史着重研究在各个历史阶段那些重要的、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孙培青主编的《中国教育史》编写体例就是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研究各阶段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其中教育制度包括教育方针政策、教育管理措施、人才选拔及教育内容等;教育思想是通过对主要代表人物的介绍来反映各历史时期教育思想的发展。
八、学习中国教育史的意义
学习教育史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展的源流,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扩大知识视野。
尤其是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通过教育史的学习,才能更深刻地认识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
九、学习中国教育史的方法
“六k-w”学习法:
know-whatknow-whyknow-who
Know-howknow-whenknow-where
“六结合”学习法:
1、古今结合(历史与现实联系)
2、史论结合(历史与逻辑、考证与思辨)
3、中外结合(中外异同比较)
4、史实结合(历史与实践联系)
5、继承与创新结合
6、理论与实践结合
阅读书目:
1、李国均、王炳照主编:
《中国教育制度通史》(8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王炳照、阎国华主编:
《中国教育思想通史》(8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张瑞璠主编:
《中国教育哲学史》(4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下图是人类之母露西的骨骼(320万年前,埃塞俄比亚出土)
根据考古发现,约从20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华夏大地繁衍生息。
有人类便有教育,这就是中国教育史的开端。
一、我国教育的起源
关于教育的起源,是教育史不可回避的问题,因为历史研究必须确立起点或上限。
理论界主要有四种观点:
1、教育的本能起源说(生物学角度)
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法国)《各人种的教育演化》
沛·西能(英国)《教育原理》
主要观点:
教育起源于动物为保存物种而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幼小动物的本能。
2、教育的模仿起源说(心理学角度)
代表人物:
孟禄(美国)
主要观点:
教育起源于古代儿童对成年人无意识的模仿。
以上两种观点都把教育看作是一种本能,否认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3、教育的劳动起源说(哲学和社会学角度)
代表人物:
苏联学者
主要观点:
既然直立行走、人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等都是劳动的产物(恩格斯),那么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无疑也起源于生产劳动。
4、教育的需要起源说(即起源于社会生活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
代表人物:
杨贤江
主要观点:
我国的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些社会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经验、知识技能和生活规范等并非天生就有,而是经过后天习得的。
如果没有教育活动,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就不可能延续。
教育方式是通过言传和身教。
以上四种观点在宇宙生成、生命起源等重大问题尚未弄清之前显然不是结论,我们期待古人类学家、考古学家提供更多、更有说服力的资料。
三、原始社会末期学校的萌芽
“学校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学校的产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生产力的较大发展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明显分工
3、科学文化的较大进步(文字的产生)
4、阶级的形成(教育的分化)
关于学校的萌芽,在古籍中记载颇多,而且众说纷纭。
这里主要介绍两种:
1、成均
最早见于《周礼》:
“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
”
西汉时期的董仲舒认为:
“成均,均为五帝之学。
”
东汉时期的郑玄解释说:
“均,调也。
乐师主调其音。
”即“成均”是古代乐师作乐的地方。
“成均”以音乐教育为主。
2、虞庠
《礼记》称:
“米廪,有虞氏之庠也。
”郑玄解释说:
米廪“藏养人之物”,即粮仓。
《说文》指出:
庠“从广羊声”,即食羊者所居之地,养老敬老的地方。
孟子说:
“庠者,养也。
”即把有道德、有经验的老者养在那里,专门从事教育儿童的工作。
《礼记》曰: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
”虞庠以德教(孝的教育)为主。
此外,相传神农氏始设“明堂”施行社会教育,《周礼》有“六厩成校”的说法。
四、原始社会时期教育的特点
1、教育权利平等,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
2、教育内容以生活经验为主
3、教育活动在实践中进行,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4、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
5、由于分工不同,男女教育有所区别
6、教育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一、夏朝的官学
夏朝已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
文字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教育产生的重要条件。
教育是国家的重要社会活动,它由奴隶主贵族控制,由政务官之一的司徒主管。
“教育分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种社会进步”。
夏朝的官学除了沿袭“虞舜”时期的“庠”之外,还有“序”和“校”两种学校。
1、“序”
“序”是在国都设立的学校。
《礼记·王制》曰:
“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古今图书集成·学校部》曰:
“夏后氏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
”
关于“序”的内容,《孟子·滕文公上》说:
“序者,射也。
”即“序”是习射的场所。
除具有教育的职能之外,“序”后来发展为奴隶主贵族议政、祭祀和养老的场所。
2、“校”
“校”是在地方设立的学校。
《孟子·滕文公上》:
“夏曰校”,“校者,教也”
《说文》:
“校,从木,交声。
”“校”是乡学。
《史记》:
“乡里有教,夏曰校。
”同“序”一样,
“校”也是一种以习武为主的军事训练场所。
总之,教育是重要的社会活动,教育为政治服务。
夏朝官学教育目的是为奴隶主贵族培养能征善战的武士;教育内容注重军事训练、宗教教育和人伦道德教育。
(《孟子·滕文公上》说:
“皆所以明人伦也。
”,后来朱熹解释说: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此人之大伦也。
庠序学校,皆所以明此而已。
”)
夏朝文字
成都发现4千年前夏朝民居遗址
二、商朝的官学
商代的教育史料主要来源于甲骨文的发掘。
根据甲骨文的记载,商代的官学已出现“大学”、“瞽宗”、“庠”、“序”、“学”等名称。
《礼记·明唐位》说:
“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瞽宗。
”
《礼记·王制》曰:
“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
”
陶文金文
东汉时期的郑玄解释说:
“右学,大学,在西郊;左学,小学,在国中王宫之东。
”
右学和瞽宗属于大学性质,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机构。
殷人尚右尚西,将大学设在西郊,故称右学。
右学和瞽宗以乐教为主,是奴隶主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场所。
右学和瞽宗设立在王都。
商代在地方上也设有学校。
《孟子·滕文公上》: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
朱熹解释说:
“庠以养老为义,校以教民为义,序以习射为义,皆乡学也。
”商代的“庠”“序”也是从前代承袭下来的,其中“庠”以养老为主,同时对年青一代进行教化;“序”是习射和习礼相结合的教育机构。
商代的教育内容
(1)思想教育。
一是敬事鬼神,崇拜祖先,把祖先看作主宰自然界和人间祸福的神,事无大小都要占卜,乞求神的旨意。
二是“孝”的教育,“尽孝”是一种社会准则,这点从甲骨文中“教”字的写法可以看出。
孔子说: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
(2)政治教育。
学习先王的治国经验,巩固统治地位。
(3)军事教育。
主要包括射箭和驾御车马,《诗·鲁颂》中说:
上古“车兵之法,左人持弓,右人持矛,中人御。
”
(4)礼乐教育。
在祭祀活动中要伴有相应的礼仪和音乐,包括歌诗、奏乐和舞蹈等。
(5)书数教育。
即读写算教育。
以上教育内容为西周时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商朝青铜觚
商朝青铜尊
商朝青铜爵
商代青铜卣
商代早期青铜鼎
商朝青铜簋
总之,到殷商时教育逐步发展,出现了教育史料(典籍)、教育手段(文字)、教育阶段(大学、小学)、教育内容(“六艺”)。
三、西周的官学
西周是奴隶制社会发展的全盛时期。
主要特征是:
*在政治上采用分封制,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各诸侯,建立了71个诸侯国。
诸侯又把它分封给卿、大夫,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在农业上实行井田制,在此基础上又推行宗法世袭制。
为对付奴隶和平民的反抗,西周还制定了严酷的刑法(“刑不上大夫”)。
*在思想意识上,除了利用宗教迷信愚弄民众之外,还强调遵守礼制,不同的等级有相应的礼制,贵族的礼制不用于奴隶(“礼不下庶人”)。
*在文化教育上的特征是“学在官府”(或称“学术官守”),即在宫廷设立学校,用典章作教材,聘官吏为教师(即“官师合一”)。
西周的教育制度就是适应上述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统治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
西周的官学分为两类,即国学和乡学。
1、国学(设在王都)
为奴隶主贵族阶级开设,按学生年龄和程度分为小学和大学。
国学由负责宗教祭祀和国家典礼的大司乐兼管(即“官师合一”)。
小学教育:
贵族子弟经过家庭教育后进入小学,入学年龄有所不同,王室和诸侯子弟8岁入学,卿和大夫子弟10或13岁入学,部分平民子弟15岁入学。
学习年限是7年。
小学一般设在王宫东南郊,由担任王宫守卫队长的师氏和保氏兼任教师,教育内容是德、行、艺(技能)、仪(礼仪)等方面。
大学教育:
只有少数符合条件的贵族子弟和平民中经过选拔的优秀人才能进入大学。
大学分为两种:
“辟雍”和“泮(pan)宫”,也称学宫。
“辟雍”设在天子的都城,“泮宫”设在诸侯的国都。
《礼记·王制》曰:
“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辟雍有东学、西学、南学、北学(“四学”)之称。
其用途也不同,如东学是习干戈羽龠(古代一种管乐器)的场所,由乐师主持;西学是习礼的场所,由礼官主持;南学是习乐的场所,由大司乐主持;北学是习书之所,由诏书者主持。
辟雍还是习射的场所,故又称射宫。
泮宫规模简单,只有一学。
大学实行分科教学,以礼乐为主,射御次之。
《礼记·文王世子》:
“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
”
《礼记·王制》:
“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
”
《礼记·射义》:
“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
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以礼乐。
”大学教学开始有计划性,有固定的内容、时间、场所和人员。
2、乡学(设在地方)
地方乡学有四学:
校、序、庠、塾。
《礼记·学记》: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州字之误)有序,国有学。
”乡学由管理民政的大司徒兼管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三方面。
《周礼·地官司徒》:
“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
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
西周官学对学生实行考核和奖励制度,对不合格的学生采取告戒和流放的措施;对合格的学生给予官职、爵位和俸禄等奖励。
西周的教育机构和行政机关不分开,如辟雍也是祭祀、召开军事会议、召见诸侯、献俘庆功、大射选士、养老尊贤的场所;庠、序、校也是乡官议政、乡饮酒礼、乡射之礼的场所。
这种政治和教育紧密相连的现象称为“政教合一”。
“六艺”:
西周官学的基本学科,它起源于夏代,商代有所发展,到西周日益完善。
其内容包括:
礼、乐、射、御、书、数。
礼的内容包括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
乐的内容包括诗歌、音乐、舞蹈等。
礼乐是六艺教育的中心,主要培养年轻一代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
射御是贵族子弟必不可少的军事训练项目,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御马车的技术。
书数是指基本的文化知识技能训练,包括文字和算法。
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如注重思想道德、文化知识、传统文化、实用技能、文事武备、内心修养、礼仪规范等等。
它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也有许多借鉴之处。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金文——西周墙盘
眉县杨家村窖藏西周青铜器
2009年考入湖南师大生科院的12岁女神童李延(左)和2010年考入师大的13岁男神童孙云翔(右)
一、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经济上:
由于铁制工具和牛耕犁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经济形势的变化打破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孕育成熟。
政治上:
新兴地主阶级为保护自己的利益,积极要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进行政治改革。
这种经济下移和政治下移是私学产生与发展的先决条件。
文化上: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4年)是社会急剧动荡时代,官学衰废,奴隶主贵族子弟享有世袭特权,不需学习也能成为统治者,这样原来的官学失去了存在的阶级基础,官学名存实亡。
西周时期的礼乐典章制度根本不能适应“礼崩乐坏”的形势,孔子称春秋是“天下无道”时期。
各国统治者急需“贤人”辅政。
此外,战乱与官学的废弛使得文化典籍和文化职官流落民间,原来西周时“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变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开始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称为“文化下移”。
民间学者开始出现,他们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立了各种新学说,推动了私学的兴起。
即社会动荡——王权衰落——官学衰废——文化下移——私学兴起
二、私学的兴起
1、士阶层的崛起
春秋时期是私学的兴起阶段,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私学的繁荣阶段。
私学的兴起与士阶层的崛起有关。
“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处于贵族的下层和平民的上层。
它本来只是奴隶主贵族中的低级官吏,即“公卿大夫士”中的士,又是四民之首,即“士农工商”的士。
“士”有文士和武士之分。
在社会剧烈变动时期,文士的队伍不断扩大,成为有影响的阶层。
春秋时期人们大多把社会上一批不狩不猎、不农不工、不贾不商,脱离生产劳动的人称为“士”。
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他们大多能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或有一技之长,他们四处游说,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求进身之阶,成为社会上非常活跃的一股势力。
2、养士之风盛行
在诸侯争霸,七国称雄的战国时代,各国诸侯和公卿大夫为了壮大势力,扩大影响,都争相养士,于是不管王室还是私门养士之风盛行。
当时的王公大人和卿大夫都能“礼贤下士”,实行“尊贤”的政策。
采用“选士”和“养士”的办法搜罗人才。
由于各国统治者竞相养士,使得“士”成为一种受人青睐的职业,人们纷纷学习做士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
但“士”需要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才能造就,因此人们需要拜师求学,这就成为私学大发展的重要力量。
3、百家争鸣
养士之风盛行促进了私学的发展和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于民间。
私学的自由讲学、自由传授也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派的形成。
代表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不同利益的学派,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因此出现了诸子蜂起,学派纷呈,百家争鸣的学术空前繁荣局面。
百家争鸣发轫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儒墨之争,到战国时期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诸子纷争局面。
“百家”是虚指,形容学派之多。
诸子百家通常指“九流十家”,包括儒、道、阴阳、名、法、墨、纵横、杂、农、小说家。
其中影响最大并与教育关系密切的是儒、墨、道、法诸家。
各学派之间、同一学派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影响,它们在众多知识领域内都提出了不少问题和见解,不断深化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水平。
后来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实际上已经在百家争鸣中提出或萌芽了。
“坐而论道”
三、私学的发展
战国时期各学派都创办了私学,但对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私学。
1、儒家私学。
代表保守势力,注重孝悌、名分、宗法、井田、仁义等,其创始人是孔子,内分八派,其中子思、孟氏和乐正氏三派合称思孟学派,该派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2、墨家私学。
代表劳动人民和手工业者,创始人是墨翟,提倡贵俭、兼爱、舍己为人、抑强扶弱,注重传授生产和科学技术知识,在劳作中学习。
它还是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政治团体,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弟子必须绝对服从首领(称为“钜ju子”),如有违背,必依法处罚。
该派在自然科学如数学、光学、力学和逻辑学方面取得了较高的学术成就。
3、道家私学。
代表没落贵族阶级,创始人是老聃和庄周(合称老庄),提倡消极隐遁的人生观,反对学习知识,对当时的统治者抱有反感。
老庄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分析社会和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4、法家私学。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创始人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韩非、李斯,提倡变法、耕战、积极进取、实行法治。
以上各学派代表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利益,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治国方案,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多方面探讨,各学派之间既相互渗透,又展开激烈争论,促进了学术的繁荣。
墨子老子孔子
荀子
孟子
庄子
四、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高等学府,因齐国君主在都城的稷门附近设立学宫而得名。
稷下学宫历史悠久,它创办于公元前4世纪中叶,至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历时150年。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养士之风走向制度化的产物,也是各学派展开思想论战的园地。
它由官方主办,私家主持,是一所集自由讲学、著书立说、培养人才、咨政议政的高等学府。
史书记载,齐国都城西南门,曰“稷门”,稷下学宫依稷山、傍系水,就坐落于此门之外(即今临淄区齐都镇长胡村南约一公里处)。
稷下学宫的最大特色是学术自由,其办学方针是“来者不拒,包容百家”,各家各派均可在这里设坛讲学,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稷下学宫集中了各家学者,各学派的学术地位平等,它们之间相互吸收、融合,兼收并蓄,政治的多元化使得学术争鸣成为时尚。
稷下学宫的学者享有优厚的待遇,“不治而议论”是齐国君主给予他们的政治待遇,在物质上则享受上大夫的俸禄。
稷下学宫对我国古代学术、文化和教育发展均产生过重大影响。
在教育上,它所独创的官方兴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著述、育才和咨政为一体的模式,自由游学和自由讲学的教学方式,学术自由和鼓励争鸣的方针,以及尊重知识分子的政策等,都为当时树立了一个教育典范,对后世官学和私学的发展也有启发意义。
五、私学的特点(与西周官学相比)
1、私学是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基础上,其阶级基础以新兴地主阶级为主,包括农工商等自由民。
2、私学是根据社会或个人的需要而设立,它是分散的,即“学在四方”,而非“学术官守”。
3、私学是政教分离,有独立的组织机构,政治活动和教育活动分开。
4、私学向平民开放,教育对象广泛,促进了文化知识的下移。
5、私学是官师分离,教师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以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人才为谋生的途径。
6、私学是学术繁荣和百家争鸣的园地,各学派自由讲学,各有所宗。
7、私学的教育内容并不局限于“六艺”教育,它可以传授各学派的政治观点和道德思想,乃至新的知识和技能。
8、私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并不要求固定的场所,可以自由流动,设备也简单。
9、私学培养目标多样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