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二综合测试1.docx
- 文档编号:29598301
- 上传时间:2023-07-25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220.06KB
高一化学必修二综合测试1.docx
《高一化学必修二综合测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必修二综合测试1.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化学必修二综合测试1
高一化学必修二综合测试1
一、单选题
1.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两种为非金属元素。
W的气态氢化物遇到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产生“白烟”,Z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的2倍,W和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的族序数。
在含X和Y的可溶性盐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产生沉淀的质量与CO2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
X>Y>Z>W
B.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C.含Y的阴离子溶液与含Y的阳离子溶液能够发生反应
D.工业上可用电解法或热还原法制备X和Y的单质
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使酚酞变红,W与X可形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W原子的电子总数相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W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为强酸B.简单离子半径:
W<X<Y
C.简单氢化物沸点:
Z<WD.Y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3.X、Y、Z、Q、W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是组成空气的主要元素,Y2-与Z+核外电子排布相同,Q的原子序数为Y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
1和1:
2的两种化合物均是共价化合物
B.Y和Z可组成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
1和1:
2的两种物质
C.Y、Q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Q>Y
D.X、Q、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X>W>Q
4.Ⅹ、Y、Z、W、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Ⅹ、Y、Z、W是短周期元素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r(M)>r(Y)>r(Z)>r(W)>r(X)B.W和M形成的化合物不能与强碱反应
C.Ⅹ、Z、W三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为共价化合物D.Y、Z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Y>Z
5.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
四种原了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
下列说法止确的是
A.元索Ⅹ和元Z的最高正化合价相同
B.单核阴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
r(W)>r(X)
C.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
Y D.元素Z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都是强酸 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W原子的核电荷数等于X、Z原子核电荷数之和,X和Z同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用电解熔融W的氯化物制备W的单质B.单质Z着火,可以用泡沫灭火器进行扑灭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W>ZD.X、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N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和M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周期数的二倍,Y、Z、M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 M、N、X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少到多的顺序: Y、Z、X、M、N C.电解熔融的N和Z形成的化合物可得到对应的N和Z的单质D.单质Y的熔点高于单质Z的熔点 8.产于我国福建的中华瑰宝一寿山石M4[N4Y10(YX)8]是我国四大印章石之首,被称为国石。 寿山石由X、Y、M、N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组成,M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N元素的单质常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X3Y+和YX-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 C.含M的一种盐常用于净水消毒D.X和M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显酸性 9.若短周期中的两种元素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的化合物,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为( ) A.1B.3C.5D.6 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Y、Z位于同一主族。 X的气态氢化物常用作制冷剂。 ZYW2能与水剧烈反应,可观察到液面上有雾生成,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该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Z>YB.原子半径: W>Z>Y>X C.把ZY2通入石蕊试液中先变红后褪色D.向ZYW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电池中的负极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是负极 C.原电池中的电极一定要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D.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做正极 12.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 B.图b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 C.图c中,接通开关时Zn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 D.图d中,Zn-MnO2干电池自放电腐蚀主要是由MnO2的氧化作用引起的 13.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 Zn-2e-=Zn2+ B.一段时间后铜片增重,盐桥中K+移向CuSO4溶液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电池工作时Zn2+和Cu2+的浓度保持不变 14.芬兰籍华人科学家张霞昌研制的“超薄型软电池”获2009年中国科技创业大赛最高奖。 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总反应为: Zn+2MnO2+H2O=ZnO+2MnO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中Zn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该电池反应中MnO2起催化作用 C.该电池工作时电流由Zn经导线流向MnO2D.该电池正极反应式为: 2MnO2+2e-+2H2O=2MnOOH+2OH- 15.某新型电池,以NaBH4(B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作原料,负极材料采用pt,正极材料采用MnO2(既作电极材料又对该极的电极反应具有催化作用),该电池可用作卫星、深水勘探等无空气环境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消耗3molH2O2,转移6mole— B.电池工作时Na+从b极区移向a极区 C.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BH4—+8OH—-8e—===BO2—+6H2O D.b极材料是MnO2,该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NaBH4+4H2O2===NaBO2+6H2O 16.联盟学校某教师为了让学生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将教材铜锌单池原电池改为如图所示的双池电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电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电池工作过程中甲池中c(Zn2+)几乎不变 C.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是Cu2++Zn===Cu+Zn2+ D.电子从锌电极经溶液流向铜电极 17.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铝片和镁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NaOH溶液中,镁片较活泼,作负极 B.铁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硝酸中,铜作负极 C.镀锌铁和镀锡铁的镀层破损后,前者较易被腐蚀 D.将反应2Fe3++Fe=3Fe2+设计为原电池,则可用锌片作负极,铁片作正极,FeCl3溶液作电解质 18.控制合适的条件,将反应2Fe3++2I- 2Fe2++I2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B.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19.新型锂-空气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的优点,可以用作新能源汽车的电源,其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固体电解质只允许Li+通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穿过固体电解质向正极移动而得到LiOH溶液 B.放电时,当外电路中有1mole-转移时,水性电解液离子总数增加NA C.应用该电池电镀铜,阴极质量增加64g,理论上将消耗11.2LO2 D.放电时,负极反应式: Li-e-+OH-=LiOH 20.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等质量的红磷和白磷完全燃烧生成P2O3(s)放出热量相同 B.2Na+2H2O=2NaOH+H2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C.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有化学键断裂的是吸热过程,并且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Li7C12N14O16S32Cl35.5K39Zn65Fe56CU64Ag108 二、填空题 21.I.被誉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新科技之一的燃料电池。 右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极材料为疏松多孔石墨棒.当氧气和氢气分别连续不断地从正、负两极通入燃料电池时,便可在闭合回路中不断地产生电流.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燃料电池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质溶液中的OH -移向__________极(填“负”或“正”). (2)写出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此电池改为以甲烷和氧气为原料进行时,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该装置可以处理氮的氧化物和NH 3尾气,总反应为: 6NO 2 +8NH 3=7N 2+12H 2O, 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将锌片和银片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若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80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和银片洗净干燥后称重,总质量为41g,试计算: (1)产生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 (2)通过导线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 N A表示). 22.电池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验证Fe2+与Cu2+氧化性强弱,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写出正极的 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构建原电池时两个电极的质量相等, 当导线中通过0.05 mol电子时,两个电极的质量差为__________________克。 (2)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如图所示(A、B为多孔碳棒)。 实验测得OH−定问移向B 电极,则_____________(填“A”或“B”)处电极入口通甲 烷,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消耗甲院的体积为33.6L(标准状况下)时,假设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80%,则导线中转移电子为________mol。 23.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G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元素周期表中A的原子半径最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B与C相邻且C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C、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G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___族;G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 (2)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C与D组成的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电子式是_________。 (2)E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上述六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某种盐,水溶液显碱性,将该盐溶液滴入硫酸酸化的KI淀粉溶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A、B、C、E中的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Y、Z、W有如下转化关系: X、Y、Z、W中均由三种元素组成,Z是一种强酸,则Z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Y溶液与过量W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解析】NH3遇HNO3会生成白色固体,产生“白烟",W为氮元素;短周期元素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2倍的元素有C、S元素,Z的原子序数大于7,所以Z为硫元素;又因为W和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的最外层电子数,所以X为钠元素;由图知,通入CO2产生沉淀。 且沉淀不溶于过量的CO2,NaAlO2、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产生沉淀,且硅酸、氢氧化铝不溶于CO2,但四种元素中有两种非金属元素,故Y为铝元素,不是硅元素,据此分析。 2.C【解析】W与X形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NO2,且W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使酚酞变红,则W为N,X为O,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则Y为Na,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W电子总数相同,则Z为Cl。 综上,W、X、Y、Z分别为N、O、Na、Cl。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W、X、Y、Z分别为N、O、Na、Cl, A项,W为N,N的氧化物N2O3对应水化物HNO2为弱酸,故A项错误;B项,N3-、O2-、Na+三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简单离子半径: N3->O2->Na+,故B项错误;C项,Z为Cl,W为N,由于氨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较高,简单氢化物沸点: Cl<N,故C项正确;D项,Y为Na,Z为Cl,Y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为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水溶液呈中性,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3.AX、Y、Z、Q、W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是组成空气的主要元素,原子序数Y>X,所以X是N元素,Y是O元素;Y2-与Z+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Z是Na元素;Y是O元素,原子序数是8,Q的原子序数为Y的2倍,则Q是16号元素S,则W是C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4.A【解析】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X是H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C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M是Al元素;Z、W原子序数大于6、小于13,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Z、W分别属于N、O。 据此解答。 5.C【解析】通过图中信息及四种元素为短周期,可确定,X、W为第二周期相邻元素,Y、Z为第三周期相邻元素,且X、Z同主族,四种原了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设X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x+x+1+x+x-1=24,x=6,X为O,W为F,Y为P,Z为S。 【详解】A.O和S为同主族,但由于O的氧化性较强,无正价,A错误;B.O2-、F-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r(X)>r(W),B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律,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 F>O>S>P,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W>X>Z>Y,C正确; D.S元素+4价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亚硫酸,为弱酸,D错误; 6.A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故X是氢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故Y是氧元素,X和Z同主族,故Z是钠元素,W原子的核电荷数等于X、Z原子核电荷数之和,故W是镁元素。 7.B 【解析】 【详解】 X和M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周期数的二倍,说明X为第二周期最外层有4个电子,即为碳元素,M为第三周期最外层有6个电子,为硫元素,Y、Z、M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反应,说明为钠、铝和氯元素。 X、Y、Z、M、N分别为C、Na、Al、S、Cl。 A项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X、M、N,A错; B五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4、1、3、6、7,所以顺序为Y、Z、X、M、N,故正确; C项AlCl3属共价化合物,熔融态不导电,C错; D项单质钠的熔点低于单质铝的熔点,D错。 故选B。 【点睛】 熟悉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并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注意特殊的性质如氢氧化铝的两性等。 8.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M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M是Al元素;N元素的单质常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则N是Si元素;X3Y+和YX-含有相同的电子数,则X是H元素、Y是O元素。 【详解】 A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 Al>Si,故A错误; B项、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大,非金属性: O>Si,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O>Si,故B正确; C项、铝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能够因吸附作用而起到净水作用,但不能起到消毒的作用,故C错误; D项、H和Al形成的化合物为AlH3,AlH3溶于水时,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氢气,故D错误。 故选B。 9.D 【解析】 【分析】 可以用列举法,也可以考虑元素所属族的关系。 【详解】 两种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2: 3的化合物,那么一定有一种元素属于奇数族,有一种元素属于偶数族,它们的原子序数差一定为奇数,而不为偶数。 或者用列举,符合2: 3的物质有Al2O3、N2O3、Al2S3、B2O3,分别差5、1、3、3,没有出现6。 本题答案选D。 10.D 【解析】 【分析】 X的气态氢化物常用作制冷剂,所以X是N,Y和Z位于同一主族,ZYW2能与水剧烈反应,可观察到液面上有雾生成,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该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即有SO2产生,所以Y是O,Z是S,W是Cl,ZYW2是SOCl2,据此回答。 【详解】 据上所述可知X是N,Y是O,Z是S,W是Cl。 A.元素Y是O,最简单氢化物H2O是液体,Z是S,最简单氢化物H2S呈气态,由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所以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Z B.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不同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关系为: Z>W>X>Y,B错误; C.化合物ZY2是SO2,该物质与水反应产生H2SO3,H2SO3具有酸性,通入石蕊试液中只变红不褪色,C错误; D.化合物ZYW2是SOCl2,与水反应产生SO2和HC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发生反应: Ag++Cl-=AgCl↓,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点睛】 本题目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识,本题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本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难度不大。 11.B 【解析】 【详解】 A.原电池中的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项错误; B.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是负极,B项正确; C.燃料电池的正、负极都可以使用金属铂(或都用石墨),其中金属铂不仅作电极,而且还起催化转化作用。 C项错误; D.一般来说,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作原电池两极时,较活泼的金属做负极,D项错误;答案选B。 12.B 【解析】 【详解】 A.图a中,铁棒发生化学腐蚀,靠近底端的部分与氧气接触少,腐蚀程度较轻,故A错误; B.图b中,开关由M改置于N,Cu-Zn合金作正极,腐蚀速率减小,故B正确; C.图c中,接通开关时Zn作负极,腐蚀速率增大,但氢气在Pt电极上放出,故C错误; D.图d中,Zn-MnO2干电池放电时,MnO2发生还原反应,体现锌的还原性,故D错误。 故选B。 13.B 【解析】 【分析】 原电池中负极为较活泼金属,发生氧化反应,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移向正极,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反应的总方程式为: Zn+Cu2+=Zn2++Cu,据此答题。 【详解】 A.Zn是负极,正极反应为: Cu2++2e-=Cu,故A错误; B.铜片作正极得电子,溶液中的铜离子变为铜,铜片增重,盐桥中K+向CuSO4溶液方向移动,故B正确; C.锌作负极失电子,所以电流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故C错误; D.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变为离子进入溶液,使锌离子浓度增高,铜离子得电子变为单质析出,使铜离子的浓度降低,故D错误。 故选B。 14.D 【解析】 【详解】 A.从电池反应可知,锌被氧化,失去电子,所以Zn是负极,故A错误;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发生了还原反应,二氧化锰得到电子,被还原,为原电池的正极,故B错误; C.该电池中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则电流从正极二氧化锰流向锌,故C错误; D.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MnO2+H2O+e-=MnO(OH)+OH-,或2MnO2+2e-+2H2O=2MnO(OH)十2OH-,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明确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注意电解质溶液的性质,以及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移动方向,为易错点。 15.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NaBH4是还原剂,其在负极上被氧化为BO2﹣,电极反应式为BH4﹣+8OH﹣﹣8e﹣═BO2﹣+6H2O,;H2O2是氧化剂,其在正极上被还原为OH﹣,电极反应式为4H2O2+8e﹣═8OH﹣,该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NaBH4+4H2O2===NaBO2+6H2O。 所以电极a是负极、电极b是正极。 A.每消耗3molH2O2,O元素的化合价从-1降到-2,故转移6mole﹣,A正确;B.电池工作时Na+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B不正确;C.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BH4﹣+8OH﹣﹣8e﹣═BO2﹣+6H2O,C正确;D.b极材料是MnO2,该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NaBH4+4H2O2===NaBO2+6H2O,D正确。 本题选B。 16.D 【解析】 【分析】 根据原电池原理分析解答。 【详解】 A.锌比铜活泼,所以铜电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 B.电池工作过程中,锌失电子形成离子,但锌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甲池中c(Zn2+)几乎不变,故B正确; C.该装置中本质反应为锌置换铜的反应,所以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是Cu2++Zn=Cu+Zn2+,故C正确; D.电子从负极Zn经导线流向正极Cu,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17.B 【解析】 【详解】 A、铝片和镁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NaOH溶液中,铝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而镁片与NaOH溶液不反应,所以铝作负极,A错误; B、铁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硝酸中,铁发生钝化,铜能与浓硝酸反应,所以铜作负极,B正确; C、镀锌铁和镀锡铁的镀层破损后,前者锌铁形成原电池,锌作负极被腐蚀从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化学 必修 综合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