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汇集第一部分.docx
- 文档编号:29595890
- 上传时间:2023-07-25
- 格式:DOCX
- 页数:53
- 大小:49.79KB
试题汇集第一部分.docx
《试题汇集第一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题汇集第一部分.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题汇集第一部分
试题汇集--第一部分
第1套涉及章节:
绪论
第2套涉及章节: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
第3套涉及章节:
呼吸
第4套涉及章节:
血液
第5套涉及章节:
血液循环
第6套涉及章节:
运动中的氧供与氧耗
第7套涉及章节:
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
第8套涉及章节:
感觉与运动
第9套涉及章节: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第10套涉及章节:
运动技能形成的学习
第11套涉及章节:
肌肉活动的激素调节
第12套涉及章节:
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功能变化的规律
第13套涉及章节:
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分析
第14套涉及章节:
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生理学分析
第15套涉及章节:
儿童少年、女子及老年人与体育运动
第16套涉及章节:
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分析以及相关章节
第17套涉及章节:
环境与运动
第1套涉及章节:
绪论
一、单选题
1.体育专业人体生理学研究的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和原理是()
A.基本生理活动B.对急性运动的反应
C.对运动训练的适应D.以上都是
2.生命现象的最一般、最显著的特征是()
A.新陈代谢B.兴奋性C.适应性D.生殖
3.在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其他参数一定的条件下,阈强度是指能引起组织兴奋()
A.最在刺激强度B.最小刺激强度
C.有限个刺激强度D.无限个刺激强度
4.机体内环境是指()
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组织间液
5.以下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因素稳定在恒定不变的水平
B. 内环境稳态是各器官系统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C. 内环境稳态依赖全身各器官系统活动的维持
D.运动可增强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
6.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
A.反应B.反射C.反馈D.以上都不是
7.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不受神经调节的控制B.不作用于神经系统
C.反应速度不如神经调节快D.作用时间不如神经调节长
8.O2与CO2跨细胞膜交换,它们的转运方式属于()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人胞与出胞
9.动作电位去极化过程形成于()
A.K+外流B.K+内流C.Na+外流D.Na+内流
10.跨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成“外正内负”称为()
A.超极化B.去极化C.反极化D.复极化
二、判断题
1.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即告结束。
()
2.组织兴奋所需刺激的阈强度越小,组织的兴奋性越低。
()
3.抑制是指受刺激时组织细胞无反应。
()
4.运动训练引起的适应可由训练后机体对运动的反应变化来反映。
()
5.稳态具有内环境理化性质不随外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含义。
()
6.反馈信息既可使调节者的活动减弱,也可使其活动增强。
()
7.被动转运过程直接消耗ATP。
()
8。
Na+-K+泵的活动是生物电产生所必需的。
()
9.动作电位早期,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降低。
()
10随动作电位传导,局部电流发展到整个细胞的细胞膜。
()
三、填空题。
1.研究机体生理功能对运动产生反应和适应的两种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和。
2.反应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和。
3.人体运动时的功能活动变化称为,运动训练引起的机体功能活动和形态结构的变化称为。
4.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其中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
5.反射弧的五个基本环节是、、、、。
6.激素的分泌可直接或间接受神经系统的控制,这时体液节可看成反射弧的延伸,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7.被调节者的反馈信息增强调节者的原发作用,称为,反之,反馈信息抑制调节者的原发作用称为
8.跨膜物质转运的基本方式包括、、和。
9.Na+-K+泵将Na+从运至,同时将K+从运至。
10从生物电角度而言,兴奋就是细胞产生。
四、名词解释
1.兴奋性2.兴奋3.反应4.适应5.内环境
6.内环境稳态7.反射8.反馈9.神经调节
10.体液调节11.静息电位12.动作电位
五、论述题
1.运动生理学中,反应和适应的概念是如何表述的?
试举例说明。
2.试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3.试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概念、特点与相互关系。
4.简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返回
第2套涉及章节: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骨骼肌具有接受刺激、产生膜电位变化的能力称为()
A.伸展性B.弹性C.粘滞性D.兴奋性
2.Huxley提出的肌肉收缩的理论是()
A.最适初长度理论B.弹性成分理论
C.肌丝滑行理论D.兴奋收缩耦联
3.在肌丝上与Ca2+结合的蛋白是()
A.肌凝蛋白B.原肌凝蛋白C.肌钙蛋白D.肌纤蛋白
4.高抬腿运动的抬腿过程中,股四头肌所做的活动收缩是()
A.向心收缩B.离心收缩C.拉长收缩D.等长收缩
5.下例收缩形式中,未能对外做功的肌肉收缩形式是()
A.跳起B.跑步C.下台阶D.悬垂
6.下例肌纤维类型属于典型的快肌纤维的是()
A.IB.IIaC.IIbD.IIc
7.有关慢肌纤维的错误叙述是()
A.毛细血管发达B.线粒体酶系统发达
C.肌红蛋白发达D.肌糖原含量高于快肌
8.关于运动对于肌纤维类型的转变,其中一种观点是训练可以改变肌纤维类型,II型可以通过何种类型转变为I型。
()
A.IB.IIaC.IIbD.IIc
(二)、多项选择题
1.骨骼肌的收缩蛋白是指()
A.肌球蛋白B.原肌球蛋白C.肌动蛋白D.肌钙蛋白
2.横桥的功能特征表现为()
A.其中具有一个能与ATP结合的位点
B.具有ATP酶的作用
C.能与肌动蛋白进行可逆性的结合
D.其摆动可使细肌丝向粗丝中部M线滑行
3.骨骼肌细胞的肌浆中含有()
A.线粒体B.肌原纤维C.肌织网D.糖原
4.下例关于快肌代谢特征的错误叙述是()
A.糖原含量多,酵解能力强
B.肌红蛋白含量高,有氧氧化能力强
C.肌激酶和M型乳酸脱氢酶含量高
D.氧化脂肪的能力强
5.训练对两类肌纤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训练可以引起肌纤维类型的互变
B.不同强度运动时,肌纤维募集的顺序和程度遵循最小体积法则
C.速度训练主要使快肌面积发生选择性肥大
D.耐力训练可以提高瑚珀酸脱氢酶的活性
6.关于等动收缩正确的叙述是()
A.又称等速收缩
B.在运动中,负荷可以调整
C.在最大等动收缩时,肌肉产生的张力不变
D.利用等动训练可以使肌肉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都得到最大锻炼
二、判断题
1.先做离心收缩后做向心收缩可以利用弹性势能,增加收缩的速度和力量。
()
2.肌肉收缩时,细肌丝向粗肌丝中部滑行,肌丝长度不变,肌小节缩短。
()
3.肌肉收缩需要能量,而肌肉舒张无需能量。
()
4.兴奋一收缩耦联是肌膜的电变化为主的兴奋过程。
()
5.等长收缩时肌肉张力等于外力,肌肉收缩成分和弹性成分的长度均不产生变化。
()
6.缓冲制动作用是由弹性成分被动伸展,吸收部分能量和收缩成分离心工作做负功共同完成的。
()
7.肌肉缩短或拉长是由于粗细肌丝相互滑行,而肌丝本身长度不变。
()
8.肌肉缩短后,暗带长度不变,明带明显缩短,H带不变。
()
9.整个肌肉的收缩过程包括兴奋收缩耦联;肌肉的收缩和舒张3个环节。
()
10.神经冲动由肌质网传到纵管,然后传到肌肉纵深。
()
11.钙离子与原肌球蛋白结合,可将肌动蛋白与横桥相结合的因素解除。
()
12.横桥上的ATP在胞浆中的ATP水解酶的作用下释放能力;释放能量,引起横桥向暗带中央方向摆动。
()
13.肌肉舒张无须消耗能量,只需停止神经冲动,将Ca2+收回。
()
14.从刺激开始到肌肉产生收缩的间隙时间称为潜伏期。
()
15.在强直收缩中,收缩可以完全融合,但动作电位并不融合,而是各自分离的峰电位。
()
16.肌肉缩短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加阻力时,肌肉牵拉它附着的骨杠杆做离心运动,这种收缩又叫缩短收缩。
()
17.在最大等速收缩时,肌肉产生的张力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往往总是其相应关节角度收缩能力的100%。
()
I8.在立定跳远中,预蹲的目的之一是使横桥处于最佳的重叠状态。
()
19.动力性工作是指向心收缩。
()
20.耐力训练可以提高慢肌的有氧氧化能力,却不能提高快肌的有氧氧化能力。
()
三、填空题
1.解释肌肉收缩的理论为,肌肉收缩是由神经冲动传来的引起的,经神经-肌肉传到肌膜,由传到肌纤维纵深,触发横桥,引起肌肉收缩。
2.Ca2+由肌浆网与终末池中释放出来,与细丝上的蛋白结合,形成Ca2+离子复合体,并引起此蛋白构像变化,这种改变又传递给具有双螺旋结构的
蛋白,最终使细丝上的肌动蛋白与粗丝横桥结合的位点暴露;进而横桥上的酶被激活,使细胞中ATP水解,引起横桥向暗带中央方向摆动。
3.按照在收缩过程中,所产生的长度变化的不同,肌肉的工作形式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4.快肌肌纤维直径较慢肌,它由a神经元支配,肌织网,糖原较慢肌,慢肌纤维线粒体数,毛细血管和肌红蛋白较快肌,氧化酶。
5.在进行递增负荷运动中,两类肌纤维的募集遵循法则,即在低强度运动时优先动用型肌纤维,随着强度的加大,型和型逐渐被动员,极限强度运动时型募集比例增加,并占主导地位。
6.不同形式的训练可以使肌纤维面积发生选择性肥大,速度训练可以使
肌纤维肥大;耐力训练可以使肌纤维发生选择性肥大。
四、名词解释
1.等张收缩2.等长收缩3.等速收缩
五、论述题
1.试述骨骼肌收缩的基本过程和收缩的细胞分子机制。
2.依据肌肉收缩时的长度和张力变化,肌肉收缩可以分为几种基本形式?
试比较它们的作用和工作特征。
3.试比较快、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和发生机制。
4.试述训练对两类肌纤维的影响。
返回
第3套涉及章节:
呼吸
一、选择题
1.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
A.呼吸B.内呼吸C.肺通气D.肺换气
2.肺通气的根本动力来自于()
A.呼吸肌的舒缩B.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C.肺的弹性回缩D.肺的舒缩
3.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A.呼吸道阻力B.胸膜腔密闭
C.吸气肌收缩D.呼气肌收缩
4.肺总容量等于()
A.肺活量加余气量B.肺活量加潮气量
C.功能余气量加潮气量D.补吸气量加余气量
5.下列评价肺通气功能最好的指标为()
A.功能余气量B.补吸气量C.肺通气量D.时问肺活量
6.呼吸频率从12次/min增加到24次/min,潮气量从500减少到250ml,则.()
A.肺通气量增加B上肺通气量减少
C.肺泡通气量增加D.肺泡通气量减少
7.潮气量500ml,呼吸频率12次/min,则肺泡通气量约为()
A.3LB.4LC.5LD.6L,
8.呼吸中枢分布在()
A.脑干和脊髓B.大脑皮质C.间脑D.以上所有部位
9.产生和维持基本正常节律性呼吸的中枢位于()
A.脊髓B.大脑C.延髓和脑桥D.下丘脑
10.缺氧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刺激(.)A.延髓呼吸中枢B.中枢化学感受器
C.长吸中枢D.外周化学感受器
二、填空题
1.外呼吸包括和两个阶段。
2.呼吸肌收缩与舒张是实现的动力,呼吸道是的通道,肺泡则是的场所。
3.人体主要的吸气肌是与;主要呼气肌是与。
4.在平静呼吸过程中,是主动的,是被动的。
5.解剖无效腔是指,其容量约为。
6.正常成年男子肺活量约为,第1、2、3s末的时间肺活量分别为、和。
7.气体交换的动力是,气体交换的方式是。
8.正常成年人安静时通气/血流比值约为,运动强度过大,其值变,这种变化可使气体交换效率。
9.CO2在血液中的运输中的化学结合有和两种形式。
10.氧分压、CO2分压、H+浓度、温度等因素均能使Hb对氧的亲和力降低,氧离曲线移。
三、是非题
1.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
2.平静呼吸主要是由于肋间肌和腹肌等呼吸肌共同舒缩完成的。
()
3.运动时,憋气时间过长,可引起胸内负压增大,从而造成静脉回心障碍,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昏旋。
()
4.平静呼吸之末尚存流在肺内的气量,称余气量。
()
5.通常,补吸气量大于补呼气量。
()
6.肺活量是反映肺通气能力的静态指标,而时间肺活量则是反映肺通气能力的动态指标。
()
7.从肺换气的角度来讲,进入肺泡的通气量才是有效的通气量。
()
8.在运动强度较小时,肺通气量的增加主要因呼吸频率的增加。
()
四、名词解释
1.内呼吸2.呼吸运动3.胸式呼吸4.胸内负压
五、问答题
1.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效果好?
2.试述正常节律性呼吸产生与维持的生理机制。
3.简述运动时肺通气功能的变化及其调节机制。
4.呈“S”形的氧离曲线有何生理意义?
返回
第4套涉及章节:
血液
一、选择题(含多选题与单选题)
1.体重60kg的正常成人一般有血液()
A.4000mlB.4200mlC.4400mlD.4600mlE.4800ml
2红细胞比容大小的直接决定因素()
A.红细胞数量B.红细胞大小
C.红细胞形状D.血浆容量E.血浆溶质浓度
3.红细胞数量和血浆蛋白含量明显影响血液的()
A.密度B.温度C.酸碱度D.黏滞度E.血氧饱和度
4.两容器被一只允许水分子透过的半透膜分隔,两容器分别为哪几对液体时,会出现渗透现象()
A.纯水与5%葡萄糖B.0.5%葡萄糖与5%葡萄糖
C.纯水与0.9%葡萄糖与NaclD.0.9%NaCL
5.碱贮备是指血浆中的()
A.NaClB.KClC.NaHCO2D.H2CO3E.以上都不是
6.Hb含有丰富的()
A.铁B.铜C.锌D.硒E.碘
7.下列溶液中,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是()
A.0.9%NaClB.5%NaClC.0.5%葡萄糖D.5%葡萄糖
E.5%NaCl与5%葡萄糖的混合溶液
8.以下有关红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细胞是最多的血细胞
B.儿童单位体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多于成人
C.Hb能运输O2和CO2
D.Hb能缓冲血液pH的变化
E.成人红细胞在肝和脾内生成
9.以下所述功能,血浆蛋白不具有的是()
A.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B.缓冲血液pH变化
C.运输O2D.参与免疫反应
E.肌肉的主要能源
10.肌肉深度过低迅速严重影响
A.脑功能B.心功能C.肺功能D.肝功能E.肾功能
二、填空题
1.大强度运动时,贮血库的血液释放出来,使增加。
2.动脉血含丰富而呈色,静脉血含较少而呈色。
3.体液晶体渗透压对内外的水分交换有重要作用,血浆胶体渗透压对
内外的水分交换有重要作用。
4.生理盐水是指,其渗透压基本上于血浆渗透压。
5.血液pH的正常范围是,其维持依赖于以及和
的调节作用。
6.我国成人血液Hb正常值:
男子为,女子为。
7.红细胞的和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保持及其数量的相对稳定。
8.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和。
9.正常人安静时,空腹血糖浓度为,静脉血乳酸浓度为。
10.血浆水分含量高,因大而能吸收大量的热,对体温变化有缓冲作用。
三、名词解释
1、循环血量2、贮存血量3、红细胞比容4、碱贮备
四、论述题
1、何谓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各有何生理作用:
2、运动时肌肉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液pH变化缓慢,为什么?
3、红细胞有何主要功能?
为什么红细胞数量或Hb含量在正常范围内较高可增强运动能力?
返回
第5套涉及章节:
血液循环
一、单选题
1、心室射血期,心瓣膜的开闭状态是()
A.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关闭B.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
C.房室瓣、动脉瓣均开放D.房室瓣、动脉瓣均关闭
2、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称为()
A.搏出量B.心输出量C.心指数D.射血分数
3.搏出量和心率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增加,在一般健康成人,搏出量达峰值时、心率约为每分钟()
A.100次B.120次C.l40次D.160次
4.应用心指数比较不同个体的心输出量,是为了排除以下何项差异的影响?
()
A.年龄B.性别C.身材大小D.活动强弱,
5.平均动脉压约等于()
A.(收缩压+舒张压)/2B.(收缩压+舒张压)/3
C.舒张压+1/2脉压-2D.舒张压+1/3脉压
6.静力性运动时()
A.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B.收缩压下降,舒张压升高
C.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D.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
7.长跑到达终点时,如运动员骤然站立不动,易发生昏倒,这是因为()
A.心收缩力减弱B.体位改变
C.肌肉挤压作用骤停D.呼吸运动减弱
8.运动加压反射的感受器位于()
A.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B.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C.骨骼肌和关节D.腹壁和腹内器官
9.肾索是一种蛋白酶,它能催化何者的水解()
A.血管紧张素原B.血管紧张索工
C.血管紧张索且D.血管紧张素田
10.亚极量耐力运动时,以下何者的血流量减少.()
A.冠脉B.脑C.皮肤D.肾
二、多选题
1.以下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属于成人安静时心率正常值范围的是()
A.60B.70C.80D.90E.100
2.房室瓣和动脉瓣均处于关闭状态的时期是()
A.房缩期B.等容收缩期C.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E.充盈期
3.下列哪些因素可起增多搏出量的作用()
A.心肌收缩力增强B.动脉血压升高C.回心血量增多
D.心舒期延长E.以上都是
4.与普通健康人相比,耐力运动员的以下哪些指标更高()
A.安静时心率B.相同运动强度时的心率
C.安静时搏出量D.相同运动强度时的搏出量
E.极量运动时的心输出量
5.动脉血压的生理变异因素有()
A.年龄B.性别C.进食D.情绪E.体位
6.假若为单独变化,以下哪些因素使动脉血压上升、脉压增大()
A.搏出量增加B.心率增快C.外周阻力增大
D.大动脉硬化E.以上都是
7.下列因素中,促进静脉血回流的是()
A心泵活动增强B.由卧位转为立位C.肌肉静力收缩
D.呼吸运动加强E.中心静脉压增高
8.以下哪些物质有舒血管作用()
A肾素B.O2C.CO2D.乳酸E.乙酰胆碱
9.神经调节起主要作用而引起的心率变化是()
A.运动前预期性增快B.运动初期陡直性增快
C.运动中期的缓慢增快D.运动结束后的陡直性减慢
E.运动后的缓慢性恢复
10.能与管外组织发生物质交换的血管是()
A.微动脉B.微静脉C.动-静脉吻合支
D.通血毛细血管E.真毛细血管
三、判断题
1.正常人心房与心室不可能同时处于收缩状态,但可同时处于舒张状态。
()
2.心缩期是指从心房收缩开始至心室收缩结束的时间。
()
3.心室充盈期开始的标志是动脉瓣的开启。
()
4.搏出量是指左右心室一次收缩射入动脉的血量之和。
()
5.心率和搏出量并不能总与运动强度成正比。
()
6.心指数不与体重成正比,也不与身高成正比。
()
7.心室一次全力收缩能将室内血液全部射入动脉。
()
8.运动员的心率贮备大于常人,造成这种现象一般是因为运动员的最大心率更高。
()
9.脉搏压是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和,它代表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变化幅度。
()
10.安静时肌肉毛细血管只有10%~20%处于开放状态。
()
11.儿童的脉压较小是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较弱之故。
()
12.循环血量增加不一定引起血压升高。
()
13.心肌收缩加强能使静永回流量增加。
()
14.安静时肌肉毛细血管只有10%~20%处于开放状态。
()
15.人体大多数血管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
16.心迷走紧张是指心迷走中枢通过心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暂时性作用。
()
17.肾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之收缩。
()
18.运动前预期性心率增快是一种条件反射性反应。
()
19.运动前预期性心率增快是一种条件反射性反应。
()
20.大强度的有氧运动时,冠脉血流量明显增多,但占心输出量的比例基本大变。
()
四、填空题
1.人体血液循环包括和,两者相互串联。
2.心率增快期间,心肌总工作时间,心肌总休息时间。
3.心输出量等于与之积。
4.心脂数是以计算的心输出量。
5.运动训练能使运动强度下的射血分数高于训练之前。
6.心力贮备的大小可用减之差表示。
7.我国青年人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收缩压为,舒张压为。
8.动脉血压的成因包括、、和。
9.决定血管总外周阻力韵主要因素是。
10.影响静脉回流量的常见因素包括、、和。
l1.一般将微循环血流分为、和三个途径。
12.组织代谢速率增高时;其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
13.基本心血管中枢位于。
14.心迷走紧张增高而心交感紧张降低时、心率。
15.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谢主要对动脉血压起重要作用。
16.血循环中的全部肾上腺素和绝大部分去用肾上腺素由分泌而来,前者主要引起心脏的效应,使心跳;后者主要对血管起作用,使除外的全身血管广泛收缩,血管总外周阻力。
17.绝大多数局部血管活性物质使微血管。
18.运动时搏出量增多是占于心肌收缩力和静脉回流量。
19.大强度耐力运动时、等器官的血流量明显减少。
20.运动时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题 汇集 第一 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