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9582387
- 上传时间:2023-07-24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4.52KB
10篇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
《10篇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篇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10篇】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1)查字典填空。
“惯”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它在字典中的意思有:
①纵容(子女等)养成不良习惯或作风;②习以为常,积久成性。
“惯”在“习惯”一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我能用它的另外一个意思组词:
________。
(2)老师傅剃头时________让小沙吃尽苦头,小沙因为________而痛,又因________而痒。
小沙剃头时的感受我们可以用“________”这个成语来概括。
(3)用画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4)文中“害人精”指的是谁?
为什么这样称呼他?
【答案】
(1)G;guan;②;娇惯
(2)推剪;常常咬住一绺头发不放;碎头发掉在脖子里;如坐针毡
(3)小弟弟喜怒无常,一会儿哇哇大哭,一会儿哈哈大笑。
(4)文中“害人精”指的是老剃头师傅。
这样称呼他是因为老剃头师傅剃头时让小沙感到很痛苦,还收取双倍的钱。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字义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惯,音节guàn,音序为G,应先查字母G,再查音节guan。
习惯的惯,应该是习以为常的意思。
可以用纵容这个义项,组词为惯坏、娇惯等。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小沙的头发被推剪夹住,所以剃头让他吃尽了苦头,碎发落进脖子里,又让他感觉很痒,根据头发像针一样刺,可以用“如坐针毡”来形容小沙的剃头感受。
(3)一会儿……一会儿……,这个关联词表示并列关系,用于描述不定时地先后发生的两件事。
可以写:
小弟弟喜怒无常,一会儿哇哇大哭,一会儿哈哈大笑。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G、guan、②、娇惯
(2)推剪、常常咬住一绺头发不放、碎头发掉在脖子里、如坐针毡(3)小弟弟喜怒无常,一会儿哇哇大哭,一会儿哈哈大笑。
(4)文中“害人精”指的是老剃头师傅。
这样称呼他是因为老剃头师傅剃头时让小沙感到很痛苦,还收取双倍的钱。
【点评】
(1)本题考查用音序法查字典的能力。
先根据所查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找到所在的音序,然后找到汉字的音节所在的页码,即可找到所查的字。
根据字典正文对汉字的解释,可以得到字义、组词等帮助信息。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本题考查造句的能力。
先明白划线词语的意思,根据文中的用法,写出一个形式相仿、内容合理的句子即可。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海底世界(节选)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
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听器一听,就能听见冬科声音:
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的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快。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1)用横线画出文中表示声音的词语,自己再仿写两个:
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窃窃私语”的总思。
________
(3)语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请你接着想象,再写一句________。
(4)这段话中介绍了海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活动特点。
(5)选择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A.打比方 B.做比较 C.列数字
①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________
②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________
【答案】
(1)嗡嗡、啾啾、汪汪;咯咯、喵喵
(2)背地里小声说话。
(3)列举的省略
;有的像小鸡一样咯咯
(4)梭子鱼
;乌贼
;章鱼
;贝类
(5)A
;ABC
【解析】【分析】
(1)考查对文中表示声音的词语的掌握。
寻找文句中的表示声音的词语相对简单,从文中挑出来即可。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省略号的作用:
①表明省略的话②列举的省略③表明说话断断续续。
做题时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依据句意进步去分析句子。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
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
(1)嗡嗡、啾啾、汪汪;咯咯、喵喵
(2)背地里小声说话。
(3)列举的省略;有的像小鸡一样咯咯。
(4)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
(5)①A;②ABC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表示声音的词语的掌握能力。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此题主要考查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剪枝的学问
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满怀好_______(hàohǎo)奇地走进桃园,只见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正忙着剪枝。
“咔嚓,咔嚓”,随着剪刀挥舞,一根根枝条被剪了下来。
我着_______(zhuó zháo)急地问:
“王大伯,您怎么啦?
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
看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王大伯拿起一根剪下的枝条,笑了笑,对我说:
“你别看这根枝条长得粗壮,其实它只吸收营养,不结_______(jiéjiē)果实。
这种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夺走。
”接着,王大伯抚摸着那些留下的枝条,充满信心地说:
来年就靠它们结桃子啰!
我将信将疑:
剪去这些枝条.来年真的能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
春天到了,桃花开了。
远远望去,王大伯的桃园红云片片。
浓郁的花香引来了无数的蜜蜂,它们欢天喜地地在花间飞舞。
我和小伙伴们在桃园里奔_______(bèn bēn)跑着,嬉戏着。
看着满树的桃花,我盼望着这朵朵桃花能早日变成又大又甜的桃子。
暑假里,我又一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
啊,只见一棵棵树上挂满了桃子。
。
我又惊又喜,不禁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
还真有道理呢!
(1)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读音。
(2)认真读短文第二自然段,概括剪枝的学问。
剪枝要________,保留________
(3)找出与第三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相对应的句子。
(4)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在最后一自然段横线上写写树上桃子的样子。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金子
那是许多年前发生的故事,我一直都没有忘记。
因为在这件事中我也看到了金子。
那一年的春(cūn chūn)天,村里的两个小女孩小琴和英子提着篮子,拿着小铲子去南村(cūn chūn)挖野菜。
呀!
这里有好大一片野菜。
孩子们的手又快又巧,不一会儿,小篮子里装(zhuāng zuāng)满了野菜。
小琴挖着挖着,突然,刀尖碰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
她用小铲子一挑(tiāo tiǎo),从松软的土里挑出了一个黄澄澄的、亮晶晶的圆片。
“哎,这是什么呀?
”小琴叫起来。
“这是不是金子?
”英子把圆片掂一掂说,“我看肯定是金子!
”于是她们急忙向村里跑。
孩子们飞快地进了村,找到正在开会的村长,抢着说捡金子的经过。
老村长笑着,看了看孩子们说:
“这不是金子,是装饰马鞍用的铜钉帽。
”孩子们不好意思地笑了。
老村长笑呵呵地继续说:
“可我发现了更多的、更珍贵的、闪闪发亮的金子。
”
(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春________(cūn chūn)天 南村________(cūn chūn)
装________(zhuāng zuāng)满 挑________(tiāo tiǎo)
(2)全文共________个自然段。
(3)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事。
(4)照样子,写词语。
黄澄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老村长发现的“金子”指的是什么?
5.【答案】
(1)A
(2)作者忘了带公交卡,而且身上也找不到一个硬币的零钱。
(3)老太太告诉作者,如果他真的要还钱,以后在车上遇见像他一样的粗心人,就替他投一块钱,就算还给老太太。
(4)好心的姑娘帮老太太投了一块钱
;好心的老太太为“我“投了一块钱
;“我“要为像自己一样粗心的人投一块钱
(5)C
【解析】【分析】
(1)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1)A;
(2)作者忘了带公交卡,而且身上也找不到一个硬币的零钱。
(3)老太太告诉作者,如果他真的要还钱,以后在车上遇见像他一样的粗心人,就替他投一块钱,就算还给老太太。
(4)①好心的姑娘帮老太太投了一块钱;②好心的老太太为“我“投了一块钱;③“我“要为像自己一样粗心的人投一块钱
(5)C
【点评】
(1)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
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6.【答案】
(1)蒙蒙;甜润
;逗人喜爱
;银色
(2)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
;淡绿色
;颜色变黄了
(3)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4)五月
;中秋时节
(5)家乡的银梨
(6)赞不绝口:
老师对我的作文赞不绝口。
【解析】【分析】
(1)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横线上应填上形容词(或限制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即可找到关键词语。
(5)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6)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
故答案为:
(1)蒙蒙;甜润;逗人喜爱;银色
(2)①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
②淡绿色;颜色变黄了
(3)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4)五月、中秋时节
(5)家乡的银梨
(6)赞不绝口:
老师对我的作文赞不绝口。
【点评】
(1)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
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
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5)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6)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正确,说完整的话。
7.【答案】
(1)借花献佛;满心欢喜
(2)那位盲人夜晚行路提着灯笼,是为了让别人容易看到自己,不会误撞;同时也帮助了别人。
(3)开车经过隧(suì)道,不开车灯,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撞了个正着,险些命丧黄泉。
(4)礼物;收礼物的人。
;好事,对别人好的事。
;自己心里得到快乐。
(5)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会帮助你。
【解析】【分析】
(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2)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要求学生结合词语境理解字义。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
(1)借花献佛;满心欢喜
(2)那位盲人夜晚行路提着灯笼,是为了让别人容易看到自己,不会误撞;同时也帮助了别人。
(3)开车经过隧(suì)道,不开车灯,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撞了个正着,险些命丧黄泉。
(4)借花献佛:
“花”指礼物。
“佛”指收礼物的人。
为善至乐:
“善”指好事,对别人好的事。
“乐”指自己心里得到快乐。
(5)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会帮助你。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
(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8.【答案】
(1)着急;悲伤;高兴;快乐
(2)和太阳赛跑;和西北风比赛;十天做完一个暑假的作业;三年级时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名句即可。
故答案为:
(1)着急;悲伤;高兴;快乐
(2)和太阳赛跑、和西北风比赛、十天做完一个暑假的作业、三年级时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点评】
(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名句的意思。
9.类文阅读。
长河落日扁
落日为什么是扁的呢?
这是光的折(zhé shé)_____射现象在捣鬼。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验:
把筷子插入一只盛水的杯子里,看起来筷子是折(zhé shé)_____成两段的。
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在空气中光线会不会曲折呢?
也会。
为什么呢?
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接近地球表面的地方大气浓厚,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bó báo)_____。
这种差别并不大,所以我们通常觉察不到光线由此产生的曲折。
但是,太阳落山时,阳光斜着通过大气,距离很远,产生的折射已经可以使人明显地感觉到。
这种折射越贴近地面越强。
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线曲折得不一样,看起来就成扁的了。
光的折射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倒是实实在在的。
三四百年来,利用这种现象设计制造的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使人们看到了秋毫之微末、天体之宏大,大大地扩展了我们的眼界,为发展人类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看来,天天见到的落日之中还有一些道理呢!
(1)给文中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本文提到的两种现象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都是光的________造成的。
(3)通常说“长河落日圆”,可在本文中为什么说落日是扁的?
用横线在文中标出。
(4)光的折射现象对人类有哪些帮助?
(5)读短文最后一句话,你有哪些感受或想法?
【答案】
(1)zhé;shé;bó
(2)插入水中的筷子变折了;看到的落日是扁的;折射
(3)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接近地球表面的地方大气浓厚,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
这种差别并不大,所以我们通常觉察不到光线由此产生的曲折。
但是,太阳落山时,阳光斜着通过大气,距离很远,产生的折射已经可以使人明显地感觉到。
这种折射越贴近地面越强。
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线曲折得不一样,看起来就成扁的了。
(4)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现象设计制造了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使人们看到了秋毫之微末、天体之宏大,大大地扩展了人们的眼界。
(5)例:
大自然中到处都有奥秘,需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发现。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
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文的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
(1)zhé;shé;bó;
(2)插入水中的筷子变折了、看到的落日是扁的、折射;(3)画:
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接近地球表面的地方大气浓厚,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
这种差别并不大,所以我们通常觉察不到光线由此产生的曲折。
但是,太阳落山时,阳光斜着通过大气,距离很远,产生的折射已经可以使人明显地感觉到。
这种折射越贴近地面越强。
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线曲折得不一样,看起来就成扁的了。
(4)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现象设计制造了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使人们看到了秋毫之微末、天体之宏大,大大地扩展了人们的眼界。
(5)例:
大自然中到处都有奥秘,需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发现。
【点评】
(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
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0.类文阅读。
海中变色龙
说起变色龙,谁都知道那是描述蜥蜴。
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海里也有变色龙,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章鱼。
章鱼挺着个圆圆的大肚子,长在头上的8条腕足在水中随波摇曳,翩翩起舞,远远看去,像一朵花在海里翻动,非常美丽。
章鱼其实不是鱼,它属于软体动物。
章鱼和蜥蜴一样,皮肤下布满了各种色素细胞,红橙黄绿,样样齐备。
它可以利用细胞的伸缩来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便和周围环境的颜色保持一致。
章鱼遇上敌人,会先施展“变色术”,一会儿变成白色,一会儿变成红色,几种颜色不停地变换,以此来吓唬敌人。
如果这招不行,它才会动用自己肚子里的墨囊,急剧收缩身体,喷出墨汁状的“烟雾弹”,把周围的海水染成一片漆黑,趁进攻的鱼儿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之机,逃之夭夭。
当章鱼见到猎物的时候,全身会变成令人恐怖的鲜红色;它用腕足抓住猎物,送到嘴边。
章鱼的唾液腺能分泌出高效麻醉液,很快将猎物麻醉,然后就可以慢慢享用美餐了。
章鱼非常警觉,即便在洞中或礁石下栖息时,也会留两条腕足在外面轻轻摇动。
一旦有什么情况,章鱼会立刻警觉起来,或躲避得更深,或用腕足牢牢缠住对方,把它缠死或毒死。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赫赫有名—________ 警惕—________
(2)章鱼是怎样捕捉猎物的?
请你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来。
(3)读了短文,你了解到章鱼的哪些特点(至少写两点)?
(4)为什么把章鱼称为“海中变色龙”?
(5)短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是( )。
A. 章鱼脾气暴躁 B. 章鱼身体的变色机制 C. 章鱼擒获猎物 D. 章鱼施展变色术擒敌
【答案】
(1)大名鼎鼎;警觉
(2)当章鱼见到猎物的时候,全身会变成令人恐怖的鲜红色;它用腕足抓住猎物,送到嘴边。
章鱼的唾液腺能分泌出高效麻醉液,很快将猎物麻醉,然后就可以慢慢享用美餐了。
(3)章鱼能施展变色术,章鱼非常警觉。
(4)因为章鱼的皮肤能像变色龙那样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5)B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赫赫有名—声名非常显赫。
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等保持警觉。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
⑴大名鼎鼎;警觉;⑵画:
当章鱼见到猎物的时候,全身会变成令人恐怖的鲜红色;它用腕足抓住猎物,送到嘴边。
章鱼的唾液腺能分泌出高效麻醉液,很快将猎物麻醉,然后就可以慢慢享用美餐了。
⑶章鱼能施展变色术,章鱼非常警觉。
⑷因为章鱼的皮肤能像变色龙那样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⑸B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此题考查学生对第三自然段的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篇新部编版 小学语文 三年级 下册 内外 阅读 理解 专项 训练 完整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