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电解质18.docx
- 文档编号:29568280
- 上传时间:2023-07-24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19.11KB
高一化学电解质18.docx
《高一化学电解质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电解质18.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化学电解质18
高一化学电解质18
电解质第二时
典题解悟
【例1】20时,在0L02l•l-1的HA溶液中,有001l的HA电离成离子。
求该温度下HA的电离平衡常数。
解析:
该溶液中,A-和H+的平衡浓度为001l/L0L=002l•l-1。
拒电离方程式
HAA-+H+,推知HA分子的平衡浓度为:
02l•L-1-002l•L-1=018l•l-1。
HA的电离平衡常数=[H+]•[A-]/[HA]=002×002÷018=222×10-3。
答案:
=222×10-3
启示:
本题考查有关电离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应拒电离方程式HAA-+H+推知HA分子、A-和H+的平衡浓度。
注意有关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必须找出平衡时分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代入电离平衡常数公式即可求解。
【例2】欲使醋酸溶液中H3-的浓度增大,且不放出气体,可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
ANaHBNaH3H3Dg
解析:
A项加入NaH会减少H+的物质的量,使平衡向右移动;项由于加入H3
会增加H3-的物质的量,故A、均可以。
B项中加入g降低H+的物质的量浓度,使平衡向右移动,便产生了H2,故B和D错误。
答案:
A
启示:
醋酸中存在H3HH3-+H+电离平衡,欲使醋酸溶液中H3-浓度增大,应使平衡向右移动。
而我们可以利用条的改变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进行影响,从而有效地调整溶液中的离子组分。
【例3】甲溶液的pH=6,乙溶液的pH=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溶液的[H+]之比为400︰1
B甲、乙两溶液均呈酸性
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乙中水的电离程度
D甲中水的电离程度与乙中水的电离程度无法比较
解析:
甲、乙两溶液中[H+]之比为(1×10-6l•l-1)︰(1×10-2l•l-1)=1︰(1×10-4),故A错。
未指明溶液的温度,值未确定,pH<7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故B错。
若甲、乙两溶液都是酸的溶液,则甲中[H+]较小,H2电离被抑制程度小,电离程度大,乙中[H+]较大,H2电离被抑制程度大,电离程度小;若甲、乙两溶液都是强酸弱碱盐的溶液,则甲中[H+]较小,H2的电离程度小,乙中[H+]较大,H2的电离程度大。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错,D对。
启示:
水溶液呈酸性有两种情况。
一是溶液是酸溶液,此时水的电离受到抑制;二是发生水解使水的电离得到促进。
夯实双基
1对弱酸稀溶液加热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弱酸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的[H-]增大
B弱酸分子的浓度减小D溶液的导电性增强
2把00lNaH晶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L液体中,溶液导电性变化较大的是…()
A自水
B0l•L-1盐酸
0l•L-1H2S4
D0l•L-1氨水
3在硫酸的水溶液中,通入或加入少量下列物质:
①2②S2③l2④uS4
能使溶液中的[H+]增大的是………………………………()
A①③B②④③④D④
4相同温度下的01l•l-1和001l•l-1H3H溶液中H3H的电离百分率,前者与后者相比……………………………………………()
A大B小相等D不能确定
在100l01l•l-1的H3H溶液中欲使H3H的电离程度增大和[H+]降低,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少量1l•l-1的NaH溶液B加少量1l•l-1的盐酸
加100l的水D加热
6向碳酸钠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到不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为止。
则在此过程中,溶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
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D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
7NH3•H2的电离平衡常数为b=[NH4+][H-]/[NH3•H2]。
氨水中各离子和分子的浓度大小为………………………………()
A[NH4+]=[H-]=[NH3•H2]
B[NH4+]>[H-]>[NH3•H2]
[NH4+]=[H-]>[NH3•H2]
D[NH4+]<[H-]<[NH3•H2]
8在01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3HH3-+H+,如果要使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增大[H+],应采取的方法是………………………………()
A加入02l•l-1的醋酸溶液B加入H3Na
稀释D加入浓盐酸
9在01l•l-1的硫酸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
A×10-13l•l-1B002l•l-1
1×10-7l•l-1D1×10-12l•l-1
10.在1000时,水的离子积1×10-2,若该温度下某溶液中(H+)=110-7lL-1,则该溶液()
A呈碱性B呈酸性呈中性D(H+)=(H-)
11某一元弱酸HR的溶液中,H+与HR的比值为︰n,则此时HR的电离常数为()
A2︰nB2︰(+n)2︰(n-)Dn2︰2
12某温度下,可逆反应HAH++A-的电离平衡为a,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a越大,表示弱酸较易电离
Ba越大,表示弱酸较难电离
a随反应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Da随体系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13.纯水在20时的氢离子浓度比在800时的氢离子浓度()
A大B小相等D不能肯定
14.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10-4l•L-l,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A硫酸铝B醋酸钠氢氧化钠D硫酸氢钠
1.在室温下,PH=4的NH4l溶液和盐酸,则由水电离的(H+)前者是后者的()
A106B1010-6D10-
16pH相同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溶液的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仍相同,则和n的关系量是()
A=n B>n <n D无法判断
17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值的Ba(H)2、NaH和NH3•H2三种稀溶液,所用相同浓度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和V3,则()
AV3>V1=V2BV3>V2>V1V1>V2>V3DV3<V1=V2
18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值一定小于7的是( )
ApH=3的硝酸与pH=11的氢氧化钾溶液B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
pH=3的硫酸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DpH=3的醋酸与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
19常温下,已知一种(H+)=1×10-3l/L的酸和一种(H-)=1×10-3l/L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和后溶液呈酸性。
其原因可能是( )
A浓的强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B浓的弱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等浓度的强酸和弱碱溶液反应D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
20有一PH为12的NaH溶液100l,要使它的PH降到11
(1)如果加入蒸馏水,应加入l(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2)如果加入PH=10的NaH溶液,则应加入l
能力提高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式盐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B只要酸与碱的浓度和体积分别相等,它们反应后的溶液就呈中性
纯水呈中性是因为水中(H+)==(H-)D碳酸溶液中(H+)是(32-)的二倍
22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值的Ba(H)2、NaH和NH3•H2三种稀溶液,所用相同浓度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和V3,则()
AV3>V1=V2BV3>V2>V1V1>V2>V3DV3<V1=V2
23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值一定小于7的是( )
ApH=3的硝酸与pH=11的氢氧化钾溶液B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
pH=3的硫酸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DpH=3的醋酸与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
24常温下,已知一种(H+)=1×10-3l/L的酸和一种(H-)=1×10-3l/L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和后溶液呈酸性。
其原因可能是( )
A浓的强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B浓的弱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等浓度的强酸和弱碱溶液反应D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
2液氨与水的电离相似,可表示为:
2NH3NH4++NH2-,对该体系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液氨中(NH4+)与(NH2-)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B液氨达平衡时,(NH4+)=(NH2-)=(NH3)
只要不加入其他物质,液氨中(NH4+)=(NH2-)
D液氨中含有NH3、NH4+、NH2-、NH3•H2等微粒
26为了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AG=lg[(H+)/(H-)],下列有关酸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性溶液的AG=0
B酸性溶液的AG﹤0
常温下,01l/LNaH溶液AG=12
D常温下,01l/L的Hl溶液AG=12
27用水稀释01l/LH3H溶液时,溶液中随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H+)/(H3H)
B(H3H)/(H+)
(H+)/(H-)
DH+的物质的量
28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如图所示,请回答:
H+
(1)“”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是
(2)a、b、三点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a、b、三点中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4)若点溶液的[H3-]增大,溶液的PH也增大,可采取的措施为①;②③
29某二元酸(简写成H2A)溶液按下式发生一级和二级电离:
H2AH++HA-HA-A2-+H+
设有下列四种情况:
A、001l/L的H2A溶液
B、001l/L的NaHA溶液
、002l/LHl与004l/L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
D、002l/LNaH溶液与002l/L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
据此,填写下列空白;(填代号)
(1)(H+)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2)(H2A)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3)(A2-)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30在重水(D2)中存在着如下电离平衡:
D2D+D。
因此对D2可以采用同pH值一样的定义规定PD值,即PD=-lg(D+)。
已知在某温度下,D2达电离平衡时,
(D+)•(D-)=16×10-1,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用001lNaD和D2配成1L溶液,PD=12②纯净的D2在此温度下的PD>7
③用001lDl溶于D2中配成1升溶液,PD=2
④用D2配制02l/L的Fel3溶液,溶液的(l-)=3(Fe3+)
A①、②B①、④③、④D②、③
12A34BA67D8D9A10A11A12AD13B14B1A16B17A18D19B20
(1)900l
(2)1000l2122A23D24B2A26AD27B28
(1)略
(2)>b>a(3)>a>b(3)①NaH②H3Na或Na3③g、g等29
(1)A、D
(2)、D(3)D、A30D
高考聚焦:
总题数:
18题
第1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
<>
<>
第2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江苏、广东卷新程卷))
<>第3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江苏、广东卷新程卷))
<>第4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新程卷))
<>
<>
第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旧程卷))
<>
<>
第6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旧程卷))
<>
<>
第7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旧程卷))
<>
<>
第8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上海卷))
<>
<>
第9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广东卷))
<>
<>
第10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广东卷))
<>
<>
第11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广东卷))
<>
<>
第12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江苏卷))
<>
<>
第13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Ⅲ))
<>
<>
第14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旧程卷))
<>
<>
第1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Ⅳ))
<>
<>
第16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旧程卷))
<>
<>
第17题(200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化学 电解质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