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基本功之学会观察生活3000字.docx
- 文档编号:29566717
- 上传时间:2023-07-24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4.45KB
作文基本功之学会观察生活3000字.docx
《作文基本功之学会观察生活3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基本功之学会观察生活3000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文基本功之学会观察生活3000字
作文基本功之学会观察生活_3000字
有些同学经常有这样的体会:
听了老师朗读一篇好作文,或者是看了《小学生优秀作文选》里的一篇好文章,便情不自禁地说:
“啊,这事我也经历过,怎么就没有想到要把它写成文章呢?
”有时,老师刚把作文题目写在黑板上,有的同学思如泉涌,挥笔成章,有的同学却望着题目干瞪眼,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叫苦说:
“嗨!
没什么可写的!
”
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想,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和积累素材,所以才感到“没的可写”。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老师。
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
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
老师听完以后,笑笑说:
“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第二天清早,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并告诉他说:
“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10天以后,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兴冲冲地找遍了全海岛,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
他心情烦躁地坐在海滩的礁石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
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10天以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声夸奖说:
“好,好,好极了!
”当时,有个名家叫钟子期,高度评价伯牙的“高山流水”曲: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从此,“高山流水”四个字就被比喻为“知音”,或者比喻为“乐曲高妙”。
伯牙学琴的故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是我们的老师,要老老实实地向生活学习。
同学们要想写好作文,就要热爱生活,学会做生活的主人。
一个不热爱生活的人,他不可能发现生活中的美;一个对集体活动不关心的人,也不可能写出精彩感人的集体活动的场面;一个对周围事物不仔细观察的人,当然也不可能把事物写具体、写生动。
我们经常在一些作文里看到这样的描写:
“她长得很漂亮”,“他非常生气”,“表演了精彩节目”,“朗诵了动人的诗篇”,“会场布置庄严大方”,“披着节日的盛装”等等。
我们如果深入一层问一问:
她哪些地方长得漂亮?
他生气时是怎么样的?
节目精彩在哪里?
诗篇是怎样感动听众的?
会场是怎样布置的?
节日的盛装又是怎么样的?
你很可能回答不出来,因为你没有切身体验,或者是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
那么,怎么观察生活呢?
第一,观察生活要尽量做到准确、细致、透彻,不要走马观花,浮光掠影。
鲁迅先生说:
“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
”比如说,人们高兴的时候要笑,伤心的时候要哭,这是人之常情,可是有时候也有特殊的情况,至深的悲痛常无眼泪,极大的欢乐却往往是热泪盈眶。
就说“笑”吧,也有各种各样的笑,如哄堂大笑,捧腹大笑,嫣然一笑,掩口而笑……表示友好、亲切的微笑;表示敌意、轻蔑的冷笑。
你都看准确了吗?
理解透彻了吗?
作文要写得真实,观察必须准确;
作文要写得具体,观察必须细致;
作文要写得深刻,观察必须透彻。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千变万化,即使是同一棵树上的两片树叶,只要仔细观察,善于抓住特点,也能找出它的细微的变化。
作家冰心在《陶奇的暑假日记》里有一段对话很有意思:
爷爷站了起来指着前面问:
“前面那些花和树都是什么颜色呀?
”我说:
“松树、柳树和草都是绿的……”爷爷说:
“绿色的深浅有不同,你看松树的绿多暗呀,这种绿叫做‘苍’;草的绿色浅多了,和那边卷着的美人蕉叶子差不多,这种绿叫做‘碧’;柳树的绿色,又比草深些,比松树浅些,这种绿叫做‘翠’……”我笑说:
“爷爷你从哪儿来的这么多字眼呀?
爷爷也笑说:
“我是从书上学来的。
”
书上写的又是从哪里来?
从生活中来。
没有仔细的观察,自然区分不清楚。
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马小余同学写的观察日记——“金皇后”罩窝。
6月27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是星期日,我一早起来就帮妈妈扫院子,还没有扫几下,就被“金皇后”带领的一群鸡给包围住了。
叽叽叽,咕咕咕!
哦,它们是向我这个小主人讨吃的呢。
我赶忙放下手中的扫帚,给它们撒了几把玉米豆,它们“呼啦”一声散了开去,拍打着翅膀,撅起屁股满院啄起来。
我正出神地看着它们吃食,忽然发现少了“金皇后”。
要知道,我可喜爱它了!
我在门口没有找见它,就向北墙脚下的鸡舍跑过去。
鸡舍分为上、中、下三层,原来“金皇后”正站在最下边的一层的外边。
我俯身急忙去抱,但被它毫不客气地啄了一下。
“妈呀!
”我尖叫一声,捂着被啄的手,愣愣地望着它。
“金皇后”耷拉着脑袋,脸孔赤红赤红的,全身的羽毛乱蓬蓬的,两翼扇子形的翅膀下垂着。
“金皇后”站了一会,低低地咕咕了两声,又钻进最下层的鸡舍里。
“妈,‘金皇后’生病了!
”我带着哭音往房子里跑,却正好撞在妈妈身上。
我踮起脚尖,把受伤的手举到妈妈的眼前哭诉着,妈妈只是轻轻抚摸着我受伤的手,笑着说:
“余余,放心吧!
‘金皇后’是罩窝哩!
”
“噢,孵小鸡,我还以为它是病了呐!
”我缠着妈妈要鸡蛋,妈妈答应了,因为“金皇后”这样子已经两天了。
妈妈端出了满满一罐子鸡蛋。
我立刻挑最大个的蛋,而妈妈说应该挑大小适中,青红皮,圆形的,还说是这样的蛋孵出的小鸡长得快。
妈妈和我把挑好的21个鸡蛋拿到鸡舍前。
妈妈先在鸡舍里铺了些麦草。
我固执地要亲自放蛋,但当我攥紧蛋的手还没伸进鸡窝时,却像被蜂蜇了似的缩了回来。
我下意识地摸了摸刚才被啄了的手。
妈妈看见了我这个样,笑着说:
“别怕,这回它再也不啄你了。
”我心有余悸地把鸡蛋平摊在手心上,慢慢送了进去。
“金皇后”忽然站起来,竖起羽毛,拉开了斗架的姿势“咕咕”叫着。
我一怕,手一松,鸡蛋便滚在麦草上。
“金皇后”立即用嘴把它拨到了肚子底下,仍然在那儿“咕咕”地叫,仿佛说:
“不够!
不够!
”我又将剩下的蛋送了进去,“金皇后”也一一“接”了过去,排在自己肚子下,但还站在那儿不肯卧。
我冲它拍了拍手,表示“完”了,它才顺从地卧下了,展开翅膀把白花花的鸡蛋罩了个严严实实。
我笑了,妈妈也笑了。
我打算继续扫院子,妈妈问我给“金皇后”吃什么呢?
我说:
“它不会出来觅食么?
”妈妈抚摸着我的头,意味深长地说:
“它要是整天去觅食吃,三心二意的,是永远也不会孵出小鸡的。
”我恍然大悟,用两个小碗分别盛了小米和水。
晚上,我由早晨的孵鸡又想到了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儿童时代搂着鸡蛋孵小鸡的有趣故事;还想起了妈妈那颇有寓意的话,在心里问着自己:
孵小鸡三心二意不行,难道我们在学习文化课上就可以三心二意吗?
看来恐怕也是不能行的。
7月17日
星期六
晴
盼啊,盼,终于盼到了第21天,这天正是小鸡出壳的日子。
一大早,我就轻手轻脚地向鸡舍摸去。
鸡舍已在眼前了。
“金皇后”仍静静地卧着,但左翼下的羽毛里有什么小东西在蠕动。
嘿,那里有只小眼睛,黑亮亮的,像个小珠子。
出来啦!
这只乳黄色的小鸡钻出翼下,蹒跚地向它母亲的前边走去,“叽,叽”,奶声奶气地叫着。
紧接着,从母鸡胸前的羽毛里,两翼下,露出了好多好多亮晶晶的小眼睛,争相看着这光明的世界。
哎呀,它们都出世啦。
这时,“金皇后”站起来,肚子下全是黄的、黑的、棕色的小鸡。
在它们母亲背后很远的地方,有一堆被打破了的蛋壳。
这喜讯得马上告诉妈妈。
不急,小鸡要吃呢,我把手伸进米碗里抓了一把就要喂时,却被一只手给拽住了。
噢,是妈妈。
她说:
“不能喂,吃了会生病的。
来,喂这个。
”说着,递给我一碗用温水浸过的米。
有几只小鸡看了看,却并没有吃。
“金皇后”咕咕叫着,啄了两粒又咕咕叫着,引来了几只小鸡。
它把啄进嘴的米粒吐了出来,又用嘴指着这些米粒一个劲地“咯咯咯”叫着,仿佛对它的孩子说:
“吃这个,吃这个。
”有两只白色的小鸡各啄了一粒,扬起脖子咽了下去。
立即有好几只小鸡围了上来,看它俩在吃什么,它们的母亲赶快啄进几粒米又吐出来,这回要吃的不是两只,而几乎是一大群。
但奇怪的是,它们无论吃哪一粒米都必须经过母亲的指点。
我想,这可能是小鸡不认识什么东西可吃,或者是做妈妈的疼爱自己的宝贝而不放心它们乱吃吧。
当金灿灿的阳光洒满院落的时候,“金皇后”领着自己这一大帮孩子,在长达21天的煎熬后,第一次来到院子里散步,沐浴着阳光,欢叫着,跳跃着,使我们这个院子弥漫着幸福和欢乐。
这是一篇观察准确、细致、透彻的好文章。
准确:
比如写“金皇后”孵小鸡前的种种“表现”,写得非常真实,活灵活现,童心可掬。
细致:
比如写“金皇后”用嘴把失落在麦草上的鸡蛋拨到了肚子底下;写小鸡出生的过程以及进食的情景,都写得非常具体,趣味盎然。
透彻:
作者通过细致观察“金皇后”罩窝的全过程,对母鸡“金皇后”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自然对它产生了喜爱的感情,并在两篇日记的结尾通过抒情与议论,把这种感受和认识表达出来了。
比如,从“金皇后”孵小鸡一心一意,悟出了学习文化课也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从“金皇后”指点小鸡吃东西,以及经过21天“煎熬”之后带着一大帮孩子出来“散步”,从而联想到“妈妈”疼爱自己的宝贝和生育后代的艰辛与欢乐,都写得极有人情味,不说教,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第二,观察生活要善于抓住特点。
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说:
“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的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比如说,写人,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必须注意观察人的活动,观察人所在的环境的特征变化。
有一次,笔者到儿童剧场看“儿艺”演出的《马兰花〉,当剧情发展到高潮的时候,剧中的“老猫”为了逃避追捕,忽然跑下舞台,逃到观众中。
这时候,笔者仔细观察不同年龄的孩子的反应:
一二年级的孩子有些害怕,躲着“老猫”,怕被“老猫”抓着;三四年级的孩子看得挺带劲,又叫又笑,有的还扔帽子,吐唾沫,吹口哨,有的干脆和演员一起去追“老猫”,恨不得把它当场逮住;五六年级的孩子,多数静静地坐着欣赏,他们心里明白,“老猫”跑不了的,一上台就要被逮住,所以并不着急。
当然,也有个别同学在一旁发表评论:
“什么呀,让老猫跑下来,乱糟糟的……”看,对待同样一件事,年龄不同,反应也不一样,更不用说性别和性格不同了。
特点抓不住,就不可能写得真实、具体、深刻。
我们建议同学们做这样的练习:
观察人物在某一时候的动作神态,并将它记下来;观察某一种动物在某一时候的动作神态,把它记下来;观察某一种植物在某一时候的颜色姿态,把它记下来;观察某一景物在某一时候的变化,把它记下来,长期进行这样的练习,抓住事物的特征也就不难了。
下面请看翁钦露小朋友在小学三年级时写的两篇观察日记。
2月16日
小猫“疯”了
我们家的小猫咪咪最近真像发了神经病一样,专门从楼上奔到楼下,又从楼下跑到楼上,有时候还窜到我的房间里来,来了以后也不安静,一会儿跳上沙发,一会儿爬上桌子,一会儿又在我放书放玩具的箱子上乱抓,箱子都被它抓坏了。
我气坏了,真想把它捉起来狠狠地揍一顿。
但是它的爪子很尖,我又不敢捉,只能对着它瞪眼睛。
可是这两天咪咪突然安静下来了。
每到傍晚,它就蹲在楼梯转弯角上,有时闭着眼睛,像睡觉;有时伸长头颈,瞪大眼睛;有时两只耳朵一动一动的,究竟它发现了什么呢?
前天晚上,阿姨下班回来,看见在咪咪的旁边躺着一只死老鼠,就高兴地大喊:
“咪咪会捉老鼠啦!
”现在我才明白,前几天咪咪不是发疯,而是在练捉老鼠的本领,咪咪真可爱!
12月16日
观察天空
在宁静的夜空中,只有星星在眨眼,月亮有时圆有时缺,云有时多有时少,看上去很平常,可是只要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许多奥秘。
我就是最喜欢观察天空的。
我发现星星并不平常,它们分成一组一组的:
有的像一个反写的“Z”〔图1〕;有的像一把雨伞〔图2〕;有的像一串葡萄〔图3〕,我总叫它“小北斗”;还有的三颗连成一线,像个1字〔图4〕;有的星星傍晚五点半就出现,有人说它是“毛星”。
还有一颗星最明亮,比北极星还亮,是不是“黄金星”呢?
最近我还发现了“小北斗”的妈妈——北斗星〔图5〕。
它由七颗星组成。
它活像一把勺子,用直线把勺形边上两颗星连结起来,向勺口方向延长约5倍距离,那里的一颗星星就是北极星,啊!
星星多么好看啊!
我还观察了月亮,它可好看啦!
有时像眉毛,还带有黑影,就像眉毛下的眼珠;有时像镰刀;有时像小船;有时像半个西瓜;有时又变得滚圆滚圆的。
这时侯,我就好像看见月亮上有传说的冰山,桂花树。
有时月亮的弯弯在右边,有时月亮的弯弯在左边,多有趣啊!
遇到云多的时候,它还在云里穿行,和我们捉迷藏!
我对夜空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时候为了看月亮的变化,晚上看不见,我就早上五点一刻爬起来看,直看到东方发白才回家。
通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初步掌握了天气的规律,晚上月亮明,星星多,第二天天气总是很好的。
晚上没有星星,月亮被云遮住了,第二天天气一定不好,还有可能会下雨。
我是多么喜欢观察夜空啊!
《小猫“疯”了》写的是观察小猫初练捉老鼠的本领时种种令人捧腹的举动,这些举动在孩子看来是反常然而又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不仅把小猫写得活泼可爱,更精彩的是写出了孩子观察小猫时的心理活动,“像发了神经病一样”,“我气坏了,真想把它捉起来狠狠地揍一顿”等等词语,给文章增添了情趣,处处流露出孩童的天真。
《观察天空》这篇日记仔细记录了小作者观察星星和月亮所见到的奇观。
文章用一系列形象的比喻,把她观察所得,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比如,把星星的组合比成“一把雨伞”、“一串葡萄”、“一把勺子”;把不同时侯不同天色出现的月亮,比成“镰刀”、“小船”、“半个西瓜”等等。
小作者为什么能把星星和月亮写得这么形象生动呢?
她在日记中写道:
“我对夜空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时候为了看月亮的变化,晚上看不见,我就早上五点一刻爬起来看,直看到东方发白才回家。
”
哦,功夫不负有心人。
原来,翁钦露同学已经养成了认真观察和经常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
由此可见,通过耐心而细致的观察生活,进而抓住事物的特征,并且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记录下来,就能较快地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
第三,观察生活还要善于思考,把观察到的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的东西,由表及里地认识,由此及彼地联想,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深度。
比如,老作家冰心在《走进人民大会堂》一文中开始写走进人民大会堂的心情:
“走进人民大会堂,使你突然地虔敬肃穆了下来,好像一滴水投进了海洋,感到一滴水的细小,感到海洋的壮阔无边。
”接着写万人大礼堂的屋顶:
“你定了神,抬头望。
你望见高高的圆穹上,饱满圆大的葵花蕊中,一颗伟大的红星,发射着条条灿烂的金光。
三重荡漾的波浪形的灯环内外,嵌满了璀璨的围拱的群星。
”下面写座位:
“在这里,看不见一根‘承天’的‘八柱’。
从上下三层九千七百多个座位上,上望庄严阔大的主席台,群众和领导者之间,没有一丝视线上的间隔。
”人民大礼堂一根柱子也没有,这是个很新颖的设计。
没有柱子,就不会挡住台上台下的视线。
冰心老人为什么要特别写到这一点呢?
她说:
“就是想象征在我们国家里,领导同人民群众之间是没有一点隔阂的。
”这种思考和联系,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如果只停留在把观察到的东西如实地写出来,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下面,请看刘燕燕同学写的《一个南国女孩眼中的北国之冬》。
一句“你好,冬天的北国!
”就那么容易地从我口中说出,这是没有想到的。
印象中的北国,总是寒风凛冽,滴水成冰的。
与我生长的南方应该是截然不同的。
南方山温水软,风润雨柔。
在姐姐读的诗中,看到的不也是“北国风雪飘飘,南国烟雨濛濛”吗?
于是,总觉得北方那该是一个怎样寒冷的世界呀。
谁知,一走近你,投入你的怀抱,就发现北国,尤其是冬天的北国,是多么有趣,多么令人神往……
北方的孩子是那么盼望下雪,雪来了,沙沙地响,好像在和你说悄悄话儿。
大雪过后,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
天地间白茫茫连成一片,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漂亮极了。
天地之间一片银白,感觉到有说不出的纯洁,这漫天的大雪呀,梦里都不曾见过,真美呀!
来到大街上,积雪足有半尺深,几位小伙伴,早已在空地上堆雪人打雪仗了。
那雪人浑圆的身子,硕大的脑袋,笑眯眯的,显得雍容富态;眼睛是两个玻璃球,鼻子是个冻胡萝卜,嘴是个红辣椒,拔掉把儿,插进去,只露红红的一圈,中间还有籽儿,真像牙。
小朋友们用手捧起雪团,你打我,我打你,打得满脸满身都是雪,样子别提有多逗。
欢声笑语,仿佛冲破了高远的天空。
北国的冬天,冬天的北国,我真爱你。
穿上冰鞋,在宽阔的冰场上翩翩起舞,在冰场上你追我赶,嬉闹玩耍。
我简直就忘了我那遥远的故乡南国,只想冬天再长一些,再长一些。
初次看冰灯,就像走进了水晶宫一样,神奇,美妙。
人们冒着严寒来到冰灯游园会。
各种各样的冰灯栩栩如生。
我远远地就看见金光一闪,怎么回事?
我赶紧跑过去,一看,啊!
原来是孙大圣驾到,火眼金睛一闪一闪的。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说:
“爸爸你看,孙大圣真的来了!
”往日的滑梯上盖了一层厚厚的雪,可是新添的冰滑梯前却吸引了不少游人,我蹦跳着,可真好玩呀,我一连玩了好几次还没玩够。
在这冰的世界里,不但有中国小朋友,还有外国的小朋友。
他们一边开心地玩儿,还一边不住地说着什么,好像在说:
“冰城真美呀。
”
往日开满了丁香花的树枝上如今挂满了白雪。
虽然是冰的世界,雪的海洋,但我的心是火热的。
我爱你,冬天的北国,你是那么美丽,就像天使一样纯洁、多姿。
我曾经非常不理解这样一句歌词:
“谁热爱寒冷的冬天,他就是慈祥的人……”而今懂得了,在你冰冷的装饰后,蕴含着怎样浓厚的热情,怎样和谐的美和怎样难以拒绝的迷人啊!
我爱你呀,北国的冬天,冬天的北国,爱得如痴如醉……
这是一篇发自心底充满真挚感情的颂歌。
小作者以自己的所见所感,改变了北风呼号、滴水成冰、寒冷难耐的北国形象,描绘出北国冬天的壮丽景色。
文章从小作者感受最深的雪和冰生发开去,写出了雪景的美丽、纯洁;写出了雪后孩子们堆雪人、打雪仗时的欢声笑语;写出了冰场上你追我赶嬉笑玩耍的乐趣;写出了神奇美妙冰灯会的令人神往。
文章中叙述和描写有机结合,观察和思考、抒情和议论融于一体,抒发了对北国之冬深深的爱恋之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文 基本功 学会 观察 生活 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