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目精.docx
- 文档编号:29553458
- 上传时间:2023-07-24
- 格式:DOCX
- 页数:52
- 大小:83KB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目精.docx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目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目精.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目精
第一章项目概要··································4
1.1项目背景·······································4
1.2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5
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5
1.4效益···········································5
1.5组织领导和管理·································6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7
2.1自然概况·······································7
2.1.1地理位置及范围·······························7
2.1.2水文气象·····································7
2.1.3地形、地貌及土壤·····························9
2.1.4水资源······································10
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11
2.1.6自然灾害····································12
2.2社会经济状况··································12
2.2.1人口及劳力··································12
2.2.2土地利用现状································13
2.2.3农业生产水平································13
2.2.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13
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14
2.3基础设施······································14
2.3.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14
2.3.2田间工程现状································15
2.3.3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15
2.3.4交通与电力··································16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7
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17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7
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9
第四章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21
4.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21
4.2供需平衡分析··································22
4.3项目区现有水利和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
供需平衡情况·································29
4.4项目区设计水平年(P﹦50%,P﹦75%)可供
水量、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32
第五章规划设计·································35
5.1指导思想······································35
5.2选项原则······································35
5.3建设标准······································37
5.4建设规模······································39
5.5规划布局······································39
5.6最佳方案选定··································40
第六章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48
6.1开发任务······································48
6.2建设内容······································48
6.2.1水利措施····································48
6.2.2农业措施····································49
6.2.3林业措施····································50
6.2.4科技措施····································50
第七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51
7.1投资估算······································51
7.1.1估算依据····································51
7.1.2投资估算····································53
7.2资金筹措方案、资金的构成、来源及筹措可能性····53
7.3群众投工投劳··································54
7.4整合资金方案··································55
第八章综合效益分析·····························57
8.1经济效益······································57
8.2社会效益······································59
8.3生态效益······································60
第九章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64
9.1组织机构设置··································64
9.2实施管理······································65
9.3运行管理与维护································66
第十章结论和建议·······························70
10.1可行性研究结论·······························70
10.2问题与建议···································70
附件:
············································72
1、基本情况表及补充表
2、项目计划表
3、县级配套资金承诺书
4、农民筹资投劳汇总情况审查意见
5、项目乡村立项申请书及村民代表签字表
固始县2007年度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要
1.1项目背景
固始县是河南省农业大县,也是河南省人口大县,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条件,使之成为豫东南区域性中心城市。
但多年来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人口众多,生产条件差,地方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造成当地经济发展滞后。
自1988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特别是2005年被确定为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以来,国家和省政府加大了对我县投入,累计投入近亿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涉及20多个乡镇、120多个行政村、人口40余万人。
改变了项目区的生产面貌,增加了粮食生产能力,2006年我县粮食总产突破百万吨大关,实现总产10.35亿公斤,粮食总产位于全国县级第32位,在河南省名列第3位,极大地促进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固始县农业综合开发20年来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我县中低产田面积较大,目前已开发的面积不足全县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远远不能满足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对农业综合开发的迫切要求。
要彻底改变我县农业生产状况,依然任重道远。
1.2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
项目范围:
项目区位于我县东南部,距县城20km,涉及石佛、分水、张广、泉河4个乡,13个行政村,3.17万人,耕地面积5.08万亩。
项目规模:
改造中低产田4.8万亩。
建设内容:
新建电灌站3座,开挖疏浚渠道114公里,衬砌渠道26公里,新建大塘8口,配套渠系建筑物1272座;改良土壤0.55万亩,建设机耕路100公里;营造防护林网0.26万亩;开展技术培训10000人次,示范推广优质超级水稻4万亩,优质紫云英0.8万亩。
同时通过整合涉农项目实施渠道衬砌防渗处理5.55公里,补贴农民购置大中型农机具74台,新修“村村通”四级油路(或水泥路)27公里,新建农村沼气550座。
项目工期:
计划于2007年9月中旬开工,工期6个月,于2008年3月中旬全面竣工。
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项目计划总投资2532.10万元,其中:
中央财政投资714.0万元,省财政投资367.10万元,县财政配套79.0万元,群众以劳折资472.0万元,整合资金900.0万元。
1.4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新增灌溉面积0.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10万亩,新增除涝面积1.0万亩,改善除涝面积3.4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73万亩,年节约水量109.5万m³,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00万公斤,油料50万公斤,新增农业总产值950万元,项目区农民纯收入增加总额1086万元。
1.5组织领导和管理
成立“固始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指挥部”,由县政府县长任指挥长,主管农业副县长任副指挥长,具体抓。
县农开办、财政局等相关单位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工程科、质检科、资金科。
同时,石佛、分水、张广、泉河4乡成立项目建设指挥所,乡长任指挥长,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项目建设积极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并做到建设管理、资金管理、运行和维护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确保项目工程的建设标准、质量、工期。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2.1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及范围
固始县位于豫东南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南、东、北三方与安徽省毗邻,北隔淮河与安徽阜南县相望,东与霍邱县为邻,南以长江河与金寨县分界,西与我省的淮滨、潢川、商城三县接壤。
全县土地总面积2946k㎡,辖32个乡镇,人口161.1万人。
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土石浅山区,北部是沿淮洼地,山区、丘岗、平原及低洼滩地并存。
固始县治水历史悠久,早在春秋中期,楚相孙叔敖就曾“决期思之水,而灌云娄之野(今陈淋子镇古城村)”。
修堰蓄水、筑坝拦水、挖渠引水、建闸管水,形成闸名于世的“固始水利甲中州”的灌溉系统。
固始县2007年度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位于县城东南,距县城关20km,与2005年、2006年项目区相连,涉及石佛、分水、张广和泉河4个乡,13个行政村,3.17万人,土地面积42.50K㎡,耕地面积5.08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面积4.80万亩。
地面高程在35.0-45.0m之间,属史河、泉河、城涧河冲积平原地带,灌溉为梅山灌区中干渠、东干渠效益区。
2.1.2水文气象
项目区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湿润区,四季分明,冷暖适中,雨水丰沛,雨热同季。
年平均气温15.3℃,年降水量1058.4mm,无霜期22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50.6小时,水面蒸发量874.3mm,干旱指数0.96。
适宜的气候条件为项目区农业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区内年平均降水量为1058.4mm最大年份为1798.5mm,最小年份为543.7mm,详见表2.1
项目区四季雨量表2.1
季节
项目
春
3-5月
夏
6-8月
秋
9-11月
冬
12-2月
全年
平均雨量(mm)
283.5
484.1
190.0
100.9
1058.4
占年雨量%
26.8
45.7
20.0
9.5
最多年雨量(mm)
585.5
1124.9
383.4
230.6
1798.5
占年雨量%
55.3
106.3
36.2
21.8
最少年雨量(mm)
80.0
137.0
37.9
30.2
543.7
占年雨量%
7.6
12.9
3.6
2.9
75%保证率时的年降水量为801-900mm。
0℃期间降水量为1018.3mm,占全年降水量的96.2%,10℃以上期间降水量为851.6mm,占全年降水量的80.5%。
项目区内雨量充沛,且雨热同季,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丰富,对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极为有利。
2.1.3地形、地貌及土壤
2.1.3.1地形、地貌
固始县地势南高北低,地面起伏较大。
地形比较复杂。
自南向北依次为低山、孤陵残丘、倾斜垄岗、冲积平原、沿河洼地及河道行洪滩地。
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位于县东南部,312国道以东,高程在35.0-45.0m之间,地势比较平坦,起伏不大。
土质为潜育型水稻土和黄棕壤土,地基承载力大,适宜多种农作物及经济作物的生长发育,是固始县的重点产粮区之一。
2.1.3.2土壤条件
土壤类型:
项目区地处南北过渡地区,由于气候、生物、地形、地貌、母岩、母质较为复杂。
据土壤普查数据分析,除少量堆垫土外,水田主要是潜育型和渗育型水稻土,旱地主要为黄棕壤土。
土壤速效性养分含量:
据测样结果初步分析,项目区耕地有机质含量状况是:
大于1.5%的高肥力土壤占总耕地的37.8%,1-1.5%的中肥力土壤占51.65%,小于1%的低肥力土壤占总耕地的10.54%。
水解氮大于60ppm的高肥力土壤占总耕地的39.7%,40-60ppm的中肥力土壤占49.29%,小于40ppm的低肥力土壤占11.01%。
速效磷高于30ppm的高肥力土壤占总耕地的20.89%,10-30ppm的中肥力土壤占22.44%,小于100ppm的高肥力土壤占总耕地的16.86%,50-100ppm的中肥力土壤占52.65%,低于50ppm的低肥力土壤占30.49%。
土壤质量等级:
根据土壤类型分布、质量优劣、农业性状好坏,项目区耕地可分为三种类型。
高产土壤:
主要有壤黄泥田、壤黄土田、壤黄土、两合土、两合土田、小两合土、小两合土田、活白散土、活白散土田、活白散泥田、壤质老泥田等,合计占耕地面积的31.13%。
特点是土壤质地好,宜耕期长,保水保肥,且供水供肥较好。
多分布在平原地带,适宜多种作物种植;低产土壤:
主要有灰砂土、浅位厚层黄胶土、浅位厚层黄胶泥田、死白散土、粘质老土、表潜青泥田等,合计占耕地的30.45%,多分布在沿河、丘岗等,占耕地的38.4%。
2.1.4水资源
项目区内水资源主要有梅山灌区中干渠、东干渠供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三种,农业生产用水主要是干渠和地表径流,地下水资源虽然比较丰富,水质也较好,但主要用于调节工业和生活用水。
中干渠、东干渠供水和地表径流是项目区内农灌的主要水源。
据计算,75%年份区内可引用水量为2236.44万m³,其余部分采用提取河道径流水或由大塘蓄水补充灌溉。
2.1.4.1梅山灌区供水
梅山灌区由梅山水库供水,水源可靠,水库于1954年建成,控制流域面积2100k㎡,总库容22.75亿m³,兴利库容7.8亿m³。
豫皖两省配水比例为1:
2.7,根据多年供水水量统计75%年份可供固始县梅山灌区水量2.106亿m³。
项目区主要灌溉水源为梅山灌区中干渠和东干渠。
梅山灌区中干渠:
梅山灌区中干渠总长36.6km,设计引水流量35.50m³/s,项目区的石佛、分水乡位于中干渠的中段,渠道流量为15.0-25.0m³/s,水源可靠。
梅山灌区东干渠:
梅山灌区东干渠总长57.10km,设计引水流量21.59m³/s,项目区的张广、泉河乡位于东干渠的中下段,渠道流量为10.0-12.0m³/s,水源可靠。
2.1.4.2地表径流补充水源
项目区内现有大塘13口,规划新建大塘8口,蓄水面积0.25km,75%灌溉保证率时的降雨量为850mm,地面径流为340mm,可有效补充灌溉水量。
2.1.4.3电灌站提水补充水源
规划在分水、张广和泉河项目区新建电灌3座,装机3台90kw,分别提取泉河和城涧河水,可有效补充灌溉水量。
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
项目区现耕地面积5.08万亩,其中:
水田占71%,为3.61万亩,旱地占29%,为1.47万亩,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使水田面积扩大到85%,达到4.32万亩,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下基础。
目前,项目区内农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兼种油菜、大豆、花生、红麻、棉花等,据2006年统计资料反映,粮经作物种植比例为4:
1,复种指数为150%,通过项目的实施,粮经作物种植比例可调整为2.5:
1,复种指数可达175%。
促进项目区经济发展,开发潜力明显。
2.1.6自然灾害
由于项目区所处地理位置的原因,季风环流一年之中变换较大,进入6月,季风雨带多停滞在江淮一带,冷暖空气相遇,受季风、气压强弱的影响,而造成干旱洪涝,先旱后涝,旱后又涝,涝后改旱,旱涝交错,形成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高频灾害区。
雨灾:
据统计,公元960-1949年989年间,发生雨涝灾害占270年,平均3-4年发生一次。
春季低温阴雨危害小麦生长和水稻育秧,秋季连阴雨影响水稻收割和小麦适时播种。
旱灾:
频率略低于水灾。
多发生在丘陵岗地,农作物受灾减产面积不大,影响较小。
2.2社会经济状况
2.2.1人口及劳力
固始县2007年度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涉及4个乡,13个行政村,其中:
石佛项目区涉及石佛乡的中闸、胡洼、瓦坊3个行政村,分水(张广)项目区涉及分水乡的王堂、盘龙、罗集3个行政村,张广乡的张街、九龙、平楼3个行政村,泉河项目区涉及泉河乡的大坝桥、徐大营、王集、吴小庙4个行政村。
项目区涉及总人口3.17万人,其中劳动力1.36万人。
2.2.2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总土地面积42.50k㎡。
其中,耕地面积5.08万亩(其中中低产田改造面积4.80万亩),占79.7%,水域面积0.32万亩,占5%;道路0.38万亩,占6%;村庄0.595万亩,占9.3%。
该项目规划面积4.80万亩。
2.2.3农业生产水平
项目区为史河、泉河、城涧河冲积平原地带,农作物以水稻、水麦为主,兼作杂粮及油菜等经济作物,土壤为水稻土和黄棕壤土,土壤肥力差,产量不高,效益不理想。
现有农作物种植比例为:
水稻占62%,小麦占32%,其他夏、秋作物占6%,复种指数为150%。
常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1万亩,总产3100万公斤左右。
多年来,项目区中干渠、东干渠大型水利骨干工程已通过梅山技改配套,恢复了输水能力,但田间工程不配套,水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粮食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只能达到全县平均水平。
2.2.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
项目区涉及石佛、分水、张广、泉河4个乡,13个行政村,据2006年度统计资料反映,13个村农业总产值120万元,乡镇企业产值118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126.80万元,固定资产累计投入919.3万元,上缴国家税金22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
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
固始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是基础产业,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比较完善。
目前,我县成立有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配合农业综合开发专门负责项目区农业科技的推广、指导和服务,项目区成立有农业技术服务站,具体负责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2.3基础设施
2.3.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
2.3.1.1灌溉工程
项目区现有中干渠、东干渠2条,中干二分支渠、东干一支渠2条。
通过梅山技改工程配套后,水利骨干工程建筑物已新建,解决了引水困难问题,但田间工程没有系统规划,部分配套的田间工程年久失修,建筑物老化损毁严重,出现跑、漏、冒水现象,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灌溉管理制度的需要。
2.3.1.2排水工程
项目区没有与灌溉相配套的排水体系,汛期多余的水可直接汇入排涝干沟和泉河、城涧河。
排水格局基本为灌溉尾水或田面涝水→排涝干沟→河道。
2.3.1.3防洪工程:
项目区内的干、支渠堤防和外河堤防均较坚固,可达到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不需要进行整修加固,区内的排水沟和与之相配套的建筑物急需疏通和整修、开挖,以有效抵御汛期洪水浸袭。
2.3.1.4水土保持
项目区地势较为平坦,目前没有大的水土流失现象。
灌溉期间,因田间工程不配套,形成大水串灌,使部分田块肥、土流失,通过规划改造后即可解决。
2.3.2工程现状
项目区地势较为平坦,除泉河、张广项目区有部分岗坡地外,其它均为河道冲积平原地带。
由于中干渠、东干渠开挖于六十年代,受资金限制,又经过40年的运行,大部分建筑物损毁老化严重,现有斗农渠141条,长201.1km,建筑物279座,亟待整修配套。
2.3.3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项目区现有田间道路狭窄,硬化道路极少,除乡村道路已形成外,村与组、组与组道路均未开通。
一遇雨季,多为泥泞通行,部分农户只能购置一些小型耕种和播种机械,大型农机根本无法正常进入田间。
项目区现有小型农机53台。
项目区乡镇成立有农机服务站,并配备有专人进行服务和管理,但服务设施不健全,技术设备落后,不能适应目前农业机械化的需要,有待更新。
2.3.4交通电力
项目区距县城仅20km,312国道切边而过,乡村公路纵横其中,周边交通较为便利,通过电业部门农村电网整改后,对项目区的电力供应十分有利,电力资源十分丰富,可为项目工程的实施提供便利。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由于项目区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滞后,加之水资源缺口较大,农业灌溉受到限制,农作物产量不稳,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旱涝灾害频繁,粮食生产不稳;二是农田标准化程度低,田间道路通车里程短,农机作业水平不高;三是土壤耕层浅,肥力低,有机质含量仅为1.2%,碱解氮125.1ppm,速效磷8.8ppm,速效钾65.5ppm;四是林木覆盖率低,路渠绿化率低,农田林网控制率低;五是农业科技水平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另外,由于农业灌溉多由省外引水,灌溉成本较高。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2.1固始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常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00万亩,其中水稻140万亩。
2006年我县粮食总产突破百万吨大关,实现总产10.35亿公斤,粮食总产位于全国县级第32位,在河南省名列第3位,极大地促进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由于我县中低产田面积较大,农田基本建设欠账较多,仍有98万亩中低产田等待开发,目前的开发规模远远不能满足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对农业综合开发的迫切要求,农业增产的潜力十分巨大,要彻底改变我县农业生产状况,依然任重道远。
3.2.2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的必然途径。
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持续稳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建设社会主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围绕 建设 社会主义 新农村 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