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土粉砂地层盾构过钢筋砼桩基施工工法.docx
- 文档编号:29545319
- 上传时间:2023-07-24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67.44KB
粉土粉砂地层盾构过钢筋砼桩基施工工法.docx
《粉土粉砂地层盾构过钢筋砼桩基施工工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粉土粉砂地层盾构过钢筋砼桩基施工工法.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粉土粉砂地层盾构过钢筋砼桩基施工工法
粉土粉砂地层盾构过钢筋砼废桩施工工法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1.前言
在城市修建地铁,不可避免地要在地面建(构)筑物附近穿过,为了争取更好的线路运营方案,也需选择从地面建(构)筑物下方的桩基穿过,这不仅需要保证隧道工程本体施工的安全,还须妥善地解决隧道工程下穿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问题。
杭州地铁1号线工程秋涛路站至城站站区间为下穿杭州城站火车站的浅埋隧道,且需在铁路下穿越废桩,废桩位于铁路的正下方,尤其是其中的一排钢筋混凝土桩正好位于铁路4股道正线下方,一般情况下盾构过废桩都会面临地表沉降超标和机械负荷过大停机两个方面的影响。
针对地表沉降可在桩体的周边进行加固,而机械的负荷问题可通过参数的优化进行调整。
本工程盾构穿越废桩,位于城站火车站,没有地基加固的条件,如何去控制推进过程中的土体扰动,尽量减小地表沉降,是工法需要解决的问题。
该工法还解决地面无预处理条件、地层构造复杂、富水条件下需要下穿建(构)筑物桩基的盾构工程施工的难题,避免线路调线等,能够快速、安全的完成盾构施工,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2.工法特点
2.1在没有地面处理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盾构机自身性能,通过优化推进参数使盾构机直接穿越桩基,能保证按期完成工程施工
2.2无需对桩基等障碍物事先采取处理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造价,。
2.3将先进的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技术应用于施工,利用监控量测指导施工,动态修正盾构掘进参数,确保施工安全、快速。
2.4,采用先进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盾构穿越桩基等障碍物定性分析,指导优化盾构机推进参数,通过调整各分区千斤顶的推力和推进速度,使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不偏离设计轴线,保证成型隧道质量。
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地面无预处理条件、地层构造复杂粉土粉砂富水条件下需要下穿建(构)筑物桩基的盾构穿越钢筋混凝土桩基工程施工。
4.工艺原理
充分运用土压平衡盾构在掘进时,利用土仓内的土压或加注辅助材料产生的压力来平衡掌子面的土压及地下水压力,以避免掌子面坍塌或地层失水而引起地表下沉的特性。
在盾构机穿越桩基时不通过地面进行预处理,将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技术应用于盾构掘进施工,利用监控量测指导施工,动态修正盾构掘进参数,从而达到通过优化推进参数使盾构机直接穿越桩基的目的。
盾构机磨桩示意图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
5.2操作要点
盾构穿越废桩施工,最大的风险在于地表沉降的控制,做好地表沉降控制那么主要从“护头、护尾、保姿态”。
护头:
严控土压力,确保不超挖;在推进过程中必须遵循“不推进不出土”原则,确保刀盘上部地表沉降不超限。
护尾:
控制同步浆液质量,压注足量的同步浆液,遵循“不注浆不推进”原则,适宜时在盾尾后部管片压注二次浆液。
确保盾尾上部地表沉降不超限。
保姿态:
即控制盾构姿态波动,减小因姿态变化引起的土体扰动;尤其是在桩基未完全侵入隧道范围时,刀盘一侧为桩基一侧为原状土,软硬不均,盾构推进可能导致盾尾姿态偏转,引起地表沉降。
5.2.1土仓压力
盾构过废桩,上部为运营铁路,土压力不得小于外界水土压力,在穿越过程中土压力设定微高于计算土压力,并严控出土量。
正面平衡压力:
P=k0h
P:
平衡压力(包括地下水)
:
土体的平均重度(KN/m3)
h:
隧道埋深(m)
k0:
土的侧向静止平衡压力系数
盾构在掘进施工中均可参照以上方法来取得平衡压力的设定值。
具体施工设定值根据盾构埋深、所在位置的土层状况以及监测数据进行不断的调整。
k0值也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确定。
盾构穿越废桩设定值初步设定为:
2.0~2.2bar
同时也必须严格控制与切口压力有关施工参数,如推进速度、总推力、出土量等,尽量减少平衡压力的波动。
5.2.2严控土层损失率
开挖土层损失要控制在5‰以内。
出土量不得超过理论出土量(每环理论出土量=×d2×L=×3.212×1.2=38.83m3/环),即不得超过39.02m3。
施工过程中可适当欠挖,保证盾构切口上方土体能有微量的隆起,抵消一部分土体的后期沉降量。
具体控制方法:
每环盾构管片拼装完成后,在盾构的推进油缸上做好标记,推进时不停地观察推进油缸的伸出量,当盾构油缸伸出量(即油缸伸出的长度与管片拼装完成后油缸伸出的长度的差)达到1.2m时,关闭螺旋输送机闸门,盾构继续向前推进2~3cm,停止推进进行管片拼装工作。
5.2.3刀盘密封油脂
由于盾构穿越废桩,在此种状况下推进,可能使土仓温度升高,影响机械运作,故在穿越废桩推进时,要增大刀盘密封油脂的注入量,以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转。
5.2.4刀盘刀具配置
盾构过桩采用破岩能力极强的滚刀和软土切削刀结合的方式,即刀盘周边使用滚刀破除桩基、切削刀掘进的刀具配置。
5.2.5渣土改良
1、渣土改良的作用
根据相关施工经验,在盾构施工中尤其在软硬不均地层的盾构施工中,渣土改良是保证盾构施工安全、顺利、快速的一项不可缺的重要技术手段。
具体作用如下:
(1)使渣土具有较好的土压平衡效果,利于稳定开挖面,控制地表沉降。
(2)使渣土具有较好的止水性,以控制地下水流失;使切削下来的渣土顺利快速进入土舱,并利于螺旋输送机顺利排土。
(3)可有效防止土渣黏结刀盘而产生泥饼;可防止或减轻螺旋输送机排土时的喷涌现象。
(4)可有效降低刀盘扭矩,降低对刀盘、刀具和螺旋输送机的磨损。
2、膨润土渣土改良
利用盾构保压系统向刀盘、土仓注入膨润土,借助搅拌棒在密封土舱内将其与切削土混合,使之成为塑流性较好和不透水泥状土,以利于排土和使掘削面稳定。
膨润土的作用主要为:
置换土仓内碴土,保证土仓压力;以及增加土体流塑性,防止刀盘、土仓结泥饼。
3、泡沫剂渣土改良
泡沫剂是通过海瑞克盾构机上的泡沫发生系统,分别向刀盘、土仓压力板、螺旋输送机内连续均匀注入,更好地确保渣土改良效果。
由于盾构在过废桩过程中,推进速度缓慢,推进时间较长,刀盘面及土仓内形成高温高压区,容易腹壁产生“烧砖”现象及发生喷涌现象,故需要在泡沫剂里加入一定比例的分散剂和防喷涌的高分子聚合物,保障土仓渣土环境良好,从而确保地面周边环境安全可控。
5.2.6盾构姿态
影响盾构掘进姿态的主要因素:
(1)盾构机自身的因素。
盾构主机的重量分布形象的描述为“头重脚轻”,只依赖掘进推力与工作面的摩擦力不足以维持盾构的姿态,因此,往往盾构自身具有“低头”的倾向。
通过调整加大盾构下部推进力,维持盾构的平稳前行。
(2)地质因素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断面内软硬不均,推力和扭矩变化较大,盾构主机有着向地层较软一侧偏移的惯性。
即盾构机在磨桩时,遇到桩基部分侵入施工范围时主要为偏磨,此时盾构机的姿态必须保持前后的偏差变化值控制在±10mm以内,防止由于盾构机一边受力,姿态发生旋转,尾部姿态变化过大,造成地表的沉降。
(3)人员的操作水平。
由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心的不同,往往会导致掘进方向发生较大的偏差。
因此应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
(4)盾构前体与盾尾通过铰接油缸连接的中折转角影响。
通常要求盾尾与未脱离盾尾的管片环之间的空隙沿周边均匀,有利于掘进方向的控制,也有利于掘进方向的调整。
(5)导向系统的误差。
对于控制点的误差,主要是通过多级测量复核消除误差根据上述偏差控制方法进行施工。
5.2.7推进速度及刀盘转速
当盾构机掘进至废桩前50cm时,逐渐减慢掘进速度至不大于10mm/min,并边推进边密切注意盾构推力、扭矩和掘进速度的变化情况。
当出现盾构推力变化不大而掘进速度突然减低(即盾构刀盘开始碰桩)的情况时,迅速调节盾构推力,使盾构掘进速度降低至不大于3mm/min,刀盘转速尽量放慢,以0.5-0.8rpm为宜,以便将废桩尽可能磨碎以免堵塞环流系统排泥口或折断桩基。
5.2.8螺旋输送机
(1)通过控制螺旋输送机出土速度和出土口的开口度,欠压出土,在出土口形成土塞,起到良好的密封、保压以及防喷的作用。
停止推进时关闭闸门,紧急情况下,应立即关闭螺旋输送机出土口闸门。
(2)应时时观察螺旋输送机出土口土体状态,当发现出土过稀,应加大膨润土注入量或立即关闭闸门,停止盾构推进,采取出土样品,进行分析,准备下一步施工措施。
(3)在盾构穿越废桩过程中,若发现螺旋机被搅碎的钢筋卡住,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处理:
a、正反转螺旋机,使其松动返回土仓继续搅拌与泥土混合5分钟后恢复出土;b、利用螺旋机驱动伸缩系统,前后缓慢伸缩,减少螺旋机转动扭矩;c、若螺旋机被卡死,先将螺旋机闸门关闭,由专业人员打开螺旋机上应急观察孔,进行查看,再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
5.2.9拼装速度
在管片拼装过程中,安排最熟练的拼装工进行拼装,减少拼装的时间,缩短盾构停顿的时间,减少土体沉降。
拼装过程中发现前方土压力下降,立即向刀盘土仓内注入膨润土,起到维持土压力的作用。
拼装结束之后,应当尽可能快地恢复推进,减少土体沉降。
5.2.10注浆管理
由于隧道上覆土层大部分为松软砂层,盾构机在过桩掘进中很容易塌方,从而影响上部的建(构)筑物安全,因此在此地区要特别注意控制注浆的质量。
为保证注浆的质量,要增加设备,采用同步注浆和管片注浆并行。
且同步注浆必须足量,以尽量填充壁后的空隙,从而减少地表沉降。
当每推进完成1环后,采用二次补压双液注浆的措施,注浆范围为出盾尾后的第3一5环。
1、同步注浆
盾构机一般配备了一套同步注浆设备,包括2个双活塞注浆泵(共有4个独立压力出口),每个压力出口直接接在注浆管上并由压力传感器监视,每个注射点都配有一个数字压力指示器和一个注浆计数器,另外,系统注浆总数和每环注浆量都被显示出来,已保证同步注浆效果。
储浆罐最大容量为6m3,每个双活塞泵的最大输出10m3/h。
通过同步注浆及时充填建筑空隙,可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土体变形。
盾构推进施工中的注浆,选择具有和易性好、泌水性小,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浆液进行及时、均匀、足量压注,确保其建筑空隙得以及时和足量的充填。
盾构推进每环产生的建筑空隙为×(3.212-3.12)×1.2=2.62m3,刀盘外径:
Φ6420mm;管片外径:
Φ6200mm)的280%~310%,即每推进一环同步注浆量为7.3m3~8.1m3。
在推进过程中,根据地面监测数据及时调整同步注浆量及配比,必要时在每环推进时应拌制2次同步浆液,以确保同步注浆数量。
压浆量和压浆点视压浆时的压力值和地层变形监测数据而定,一般情况下采用4点注浆的方式保证注浆压力及均匀性。
施工时浆液配合如下:
名称
可硬性同步浆液配合比(kg/m3)
膨润土
粉煤灰
细砂
水
可硬性浆
100
400
900
600
由于本配合比采用了优质复合膨润土,按照以下步骤拌制同步浆液:
首先放足水量,然后将膨润土一次放入,搅拌30分钟后,再分别加入粉煤灰和细沙充分搅拌,每次搅拌时间不低于1小时。
为防止浆液在注浆系统内的硬化,在每次注浆循环的结束,注入自来水用以清洗注浆管,这样能够阻止注浆管发生堵塞。
2、二次注浆
由于盾构推进时同步注浆的浆液在填补建筑空隙时可能会存在一定间隙,且浆液的收缩变形也存在地面变形的隐患,因此视实际情况,对车架与盾尾间管片进行二次注浆。
浆液通过管片的注浆孔注入地层,并在施工时采取推进和注浆联动的方式,注浆未达到要求,盾构暂停推进,以防止土体继续变形。
根据施工中的变形监测情况,随时调整注浆量及注浆参数,壁后二次注浆根据地面监测情况随时调整,从而使地层变形量减至最小。
二次注浆配比可分为单液浆和双液浆,单液浆配比:
水泥:
水=1:
0.8,双液浆配比:
水泥:
水玻璃:
水=1:
0.06:
0.8。
为保证二次注浆的可重复性,在第一次应采用单液浆配比,在后续的二次注浆中可根据地面监测和沉降控制需要多次补浆,在应急情况发生时为快速达到沉降控制效果应采用双液浆。
A、注浆量
二次注浆由底部向上依次压注。
每环注浆量控制在2m3。
B、注浆压力
二次注浆压力为0.3~1.0Mpa
5.2.11盾尾油脂加注
为防止盾构掘进时,地下水及同步注浆浆液从盾尾窜入隧道及保护盾尾刷,须在盾尾钢板刷位置压注盾尾油脂,以达到盾构的密封功能。
在盾构出洞前,对盾尾钢板刷涂刷足量均匀的盾尾油脂。
盾尾油脂采用优质进口油脂,每环加注量控制在80-100kg。
5.2.12信息化施工
在盾构穿越废桩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跟踪监测。
跟踪监测时,现场监测人员和工程部值班人员通过对讲机进行及时联系,值班人员对地面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及时通过电话传达给盾构工作面,指导盾构施工参数的设定,然后通过地面变形量的监测进行效果的检验,从而反复循环、验证、完善,保证施工过程中铁路及栈桥的安全。
5.2.13监测技术与分析
确保工程建设安全的关键是全过程监测隧道周边建(构)筑物的变化情况,及时测量各主要工序施工阶段引起的动态沉降数值,并与分析计算值比较,及时反馈指导设计和施工。
盾构过桩基时,由专人进行铁路的24小时监测,并每15分钟通过对讲机向项目工程部值班人员汇报监测数据,每2小时制作一份监测报表,通过电子邮箱报送各单位。
监测数据到达后10分钟内,现场工作小组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并下达施工指令或启动应急处理方案。
主要的监测内容参见表5.2.5。
表5.2.5监测项目汇总表
序号
监测项目
监测仪器
监测频率
监测目的
1
地表沉降
WILD-N3精密水准仪,铟钢尺
1次/2小时
掌握隧道及地表及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2
建(构)筑物沉降与倾斜
3
隧道收敛
隧道收敛计
1次/1天
了解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结构变位情况及规律
注:
可根据施工条件和沉降情况增加或减少观测次数,随时将监测信息报告给现场技术人。
5.3劳动力组织(见表5.3)。
表5.3劳动力组织情况表
序号
单项工程(1台盾构机)
所需人数
工作内容
1
管理人员
4
组织协调,进行现场管理和指导
2
技术人员
2
负责进行监测数据收集、分析,为盾构司机提供技术支持,并负责现场质量管理和控制。
3
盾构司机
2
负责操作盾构机,控制盾构姿态,指导管片拼装
4
机修工
4
负责盾构机等机械的保养和维修
5
电工
2
负责用电管理和电气设备维修
6
管片拼装工
2
主要负责管片拼装工作和班组作业人员管理
7
注浆工
2
负责进行同住浆液压注
8
二次注浆工
12
负责进行二次注浆
9
电瓶车司机
4
负责电瓶车驾驶
10
龙门吊司机
2
负责龙门吊驾驶
11
司索工
4
负责司索和龙门吊指挥
12
拌浆工
6
负责同步浆液的拌制
13
监测及地面巡查
6
负责监测和地面巡视
14
杂工
12
负责其他辅助作业
合计
62人
6.材料与设备
本工法无需特别说明的材料,采用的机具设备见表6。
表6机具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单位
数量
用途
1
海瑞克土压平衡盾构机
Φ6390
台
2
掘进施工
2
电瓶机车
JXK45
台
4
隧道内运输
3
硅整流充电机
KCA
台
4
电瓶充电
4
龙门吊
45t/5t
台
2/1
渣土等垂直运输
5
碴土运输车
KCZ45
台
12
渣土运输
6
管片运输车
KCG20
台
8
管片运输
7
浆液运输车
KCJ7
台
4
同步浆液运输
8
材料运输车
KCC20
台
4
其他材料机具运输
9
注浆料储备罐
带搅拌轴
台
2
储备同步浆液
10
始发反力架
推力1500t
组
2
始发时为盾构提供着力点
11
移动始发托架
承重400t
组
2
始发、接收时放置盾构机
12
隧道轴流风机
VDT225M
台
2
为隧道内提供新鲜空气
13
砂浆搅拌站
HZS35AT
套
1
拌制同步浆液
14
立式多级水泵
150DL150
台
2
进行水循环
15
潜水排污泵
200WQ250
台
4
抽排隧道内污水
16
离心式水泵
ISO100-80
台
4
抽水
17
膨润土搅拌机
UBJ2
台
1
膨润土预拌
18
潜水泵
XQY-25
台
10
抽清水
7.质量控制
7.1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7.1.1区间隧道施工质量执行《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
区间隧道允许偏差按表7.1.1执行。
表7.1.1导洞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频率
检验方法
1
隧道轴线平面位置
±100
10环
用全站仪
2
隧道轴线高程
±100
用水准仪
3
衬砌环直径椭圆度
±0.6%D
用钢尺量后计算
4
相邻管片的径向错台
10
4点/环
用钢尺量
5
相邻管片的环向错台
15
1点/环
用钢尺量
7.2质量保证措施
7.2.1盾构掘进质量保证措施
掘进质量是指盾构机能按设计方向掘进,保证隧道线路的准确性,主要的控制措施有:
(1)盾构操作司机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严格按主管工程师的指令进行参数的选择和操作,遇有突发事故,立即停止掘进并迅速向值班工程师报告,没有新指令前,不得擅自开始掘进。
加强对盾构机操作手的培养和选拔,对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2)掘进过程中,值班工程师全过程监视盾构机的掘进,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发出指令。
要有主要技术人员现场值班,以保证随时解决问题。
掘进速度较快时或对盾构机方向有疑问时,要加密人工测量,对自动测量结果和人工测量结果经常进行比较,以确认其准确性。
(3)每环推进过程中,严格控制平衡土压力,使切口正面土体保持稳定状态,以减少对土体的挠动。
(4)必须及时地掌握盾构机的方向和位置,严格对盾构机进行姿态控制,确保隧道施工实际偏差控制在50mm以内。
7.2.2同步注浆质量保证措施
同步注浆质量是指在盾构机推进时能及时把足够数量符合要求的材料压入建筑空隙,保证地表沉降控制在限差之内。
主要的控制措施有:
(1)注浆前选定合适的注浆材料及浆液配比,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检查盾尾的密封性,保证浆液不泄漏;保证注浆管路的畅通。
所用砂须细砂。
(2)做好注浆设备的维修保养,注浆材料的供应,保证注浆作业顺利连续不中断的进行。
(3)停止注浆后,应及时清洗浆液运输车、储浆罐、浆液输送管路,保持管壁润滑良好,防止残留的浆液凝结引起管道堵塞等。
8.安全措施
8.1前期准备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建以作业区长为首的应急处理突击队。
(2)成立施工安全领导小组,结合工作内容做好室内外分工,各负其责。
根据施工作业时间、人员安排,制定施工作业流程图,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实行动态管理,有序可控。
提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做到精心施工,同时加强值班管理、工程监测。
(3)结合施工内容,搞好现场设备调查,做到图实相符,对于需特殊注意的设备事先做好标记;
(4)在推进前,一定要对盾构进行足够的调试,确保盾构性能的可靠性,同时配备足够的值班维修人员,及时处理盾构设备的故障,确保盾构推进顺利进行。
8.2施工过程
(1)施工中,应严格按照审订的方案作业,随时掌握进度与质量,监督施工人员执行各项安全规定,消除不安全因素,并经常保持与防护人员的联系;
(2)组织有经验的专业监测单位,在施工前、中、后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分析,并及时反馈信息;
(3)盾构穿越废桩时,若地面变形值达到警戒值,则需采取在地面跟踪注浆来抑制地表沉降;
(4)做好施工组织,优化施工方案,力求尽可能减少地面沉降,加强同相关部门的联系,密切配合,使地铁盾构施工对地面的干扰减少到最低程度。
9.环保措施
9.1成立对应的施工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下发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对施工燃油、工程材料、设备、废水、生产生活垃圾、弃渣的控制和治理,遵守有防火及废弃物处理的规章制度,做好交通环境疏导,充分满足便民要求,认真接受城市交通管理,随时接受相关单位的监督检查。
9.2将施工场地和作业限制在工程建设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布置、规范围挡,做到标牌清楚、齐全,各种标识醒目,施工场地整洁文明。
9.3对施工中可能影响到的各种公共设施制定可靠的防止损坏和移位的实施措施,加强实施中的监测、应对和验证。
同时,将相关方案和要求向全体施工人员详细交底。
10.效益分析
10.1本工法在实施过程中无需从地面对桩基进行处理,避免了对地面环境的直接影响,同时也大大节约了进行预处理的费用。
10.2本工法在实施时只需在对时间内降低施工速度,对总体工期不造成任何影响。
10.3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优化盾构机掘进参数,能够有效地控制地面建构筑物的沉降,保护周边环境,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交通出行等的影响。
10.4本工法在盾构粉土粉砂性土层中推进盾构机的选型、参数选定、沉降控制等提出了较全面的思路。
在无地面处理条件,过桩基的成功也为以后类似的工程提供较多的技术支持。
10.5本工法成果拓展了盾构法的技术领域,大大拓宽了盾构法应用的地质范围,成果丰富了隧道盾构法修建技术;为今后复杂地质隧道运用盾构法提供了理论支撑及很好的经验案例,有利于推进我国的盾构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1.应用实例
杭州地铁1号线秋涛路站至城站站区间隧道
11.1工程概况
秋涛路站至城站站区间盾构城站铁路下穿越废桩,桩包含两种类型,一为1999年城站改造废弃桩,一为城站最近改造新增桩。
图4-193城站内废桩示意图
城站1999年扩建时遗留的1m直径钻孔围护桩,部分进入地铁区间线路,造成地铁盾构无法穿越。
我公司在进行盾构区间障碍物物探及周边资料收集过程中,发现通道外围存有3排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废弃围护桩,将使盾构难以穿越。
通过雷达探测,目前已确定第一排、第二排废桩的准确位置(并经过抽芯取样,桩体强度达到了45Mpa),第三排桩由于在铁路大厦的墙体正下方,无法用雷达探测出结果。
废桩为围护桩,原工程资料显示共3排,为Φ1000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长20米,C40砼,最大主筋为Φ18,每排20根。
桩顶部以1×1.5×0.5M的钢筋混凝土锚梁联接为一整体,桩顶锚梁顶标高约在轨道标高向下50cm处。
第一排围护桩(已砸除)中心线在第八股道靠贴沙河侧,有5根侵入隧道左线,3根侵入隧道右线。
第二排围护桩中心线在第五股道正下方,紧靠第四股正线,有5根侵入隧道左线,1根侵入隧道右线。
第三排围护桩(靠近铁道大厦一侧)经过第一阶段探测,在已有资料和图纸标定的位置未能发现围护桩,经实测在隧道里程k10+937.31处雷达波有异常波动。
经放样到地面,其正好在大厦墙体的正下方,无法进一步探测,怀疑是铁道大厦的地圈梁(原二十四局施工单位人员介绍该排围护桩可能不存在)
11.1.1第一排废桩
第一排废桩在2009年城站火车站改造时进行了砸除。
11.1.2第二排废桩
第二排废桩位于里程K10+884.46,铁路第五股道(到发线)的正下方。
桩顶锚梁顶标高约在轨道标高向下50cm处,共20根。
废桩有5根侵入隧道左线,1根侵入隧道右线。
桩的排向垂直于隧道轴线。
该排桩受空间限制,轨道顶面至上部结构底净空高度为7.5m。
第二排废桩位置图
第二排废桩与隧道关系剖面图
由上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粉土粉砂 地层 盾构 钢筋 桩基 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