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表达技巧》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9537196
- 上传时间:2023-07-24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3.21KB
《诗歌的表达技巧》教案.docx
《《诗歌的表达技巧》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的表达技巧》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歌的表达技巧》教案
诗歌鉴赏专题
——诗歌的表达技巧
教案背景:
进入高二,学生开始了对《唐诗宋词选读》的学习。
没有戏剧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没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色。
诗歌以其凝炼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
在学习完唐诗部分之后,结合有关高考题,对唐诗部分进行一个规律性的总结,是一个比较好的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途径。
教学课题:
《唐诗宋词选读》
教材分析:
学习唐诗,目的有二,一是增加唐诗的储备量,二是通过学习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因此,在学习完《唐诗宋词选读》唐诗部分之后,对学生进行一次比较集中的诗歌鉴赏的专题训练,对于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适当拓展,就诗歌的表达技巧进行专题训练,以期对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有所帮助。
教学方法:
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诗歌鉴赏专题
——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刚刚结束了对《唐诗宋词选读》里唐诗部分的学习,通过学习增加了我们的唐诗存储量。
古人云: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们学习古诗也一样,不能仅仅停留在知其然的层面,更重要的是要知其所以然。
因此,我们要通过学习唐诗,提高鉴赏诗歌的水平。
高考大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是: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本节课我们的学习重点是:
1、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
2、学会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三、学习过程:
(一)表达技巧分为抒情手法、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表现手法:
衬托、虚实结合(想象、联想)、对比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
同学们能否从我们学过的唐诗里举几个例子?
(学生举例,师生共同讨论后明确。
)
投影有关诗句,让学生充分讨论后明确具体表现手法。
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
2、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李颀《送魏万之京》)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5、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序》)
6、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
7、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白居易)
8、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9、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李商隐《安定城楼》)
10、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杜甫《兵车行》)
11、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1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1、直接抒情2、直接抒情3、直接抒情4、借景抒情5、对比
6、比喻7、比喻8、象征9、用典10、夸张11、想象12、衬托
(二)在诗歌鉴赏中分析表现手法的提问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投影提问方式,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4.请赏析这首诗(或诗句)。
“………..”这几句诗吗?
请说明理由。
(三)以具体高考题目为例分析具体答题方法: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___山东卷)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
②旆(pèi),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
请作简要分析。
让学生思考后互相讨论,然后具体说说自己组织的答案。
师适当点评后投影参考答案。
这一句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
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2、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2007湖北卷)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晴去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让学生思考后互相讨论,然后具体说说自己组织的答案。
师适当点评后投影参考答案。
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手法。
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
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
第二首诗今昔(或时间)对比:
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
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感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2005全国卷)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
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让学生思考后互相讨论,然后具体说说自己组织的答案。
师适当点评后投影参考答案。
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同学们看看这几首鉴赏诗歌手法的题目,在答案的组织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发表意见后投影,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怎样用的,有何效果。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练习巩固(古人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了解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和具体的提问方式,近距离地感受了高考题目,同学们是否也想具体做几个诗歌鉴赏题来练习一下呢?
)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
闲居。
②素秋:
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
诗人借助对“青苔”、“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送别杜审言①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②,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注:
①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②孙楚:
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四十岁始参镇东军事。
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用典。
以孙楚、屈原的身世遭遇,喻友人才学之高超,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之不平,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并鉴赏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同学们应该有了一定的收获,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类似的题目要学会举一反三,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诗歌鉴赏系列之划分类别(三)——即事感怀诗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掌握即事感怀诗的鉴赏步骤。
2、熟练运用即事感怀诗的解题步骤。
重点:
掌握即事感怀诗的鉴赏步骤。
难点:
熟练运用即事感怀诗的解题步骤。
即事感怀诗(怀亲、思乡、送友、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
鉴赏技巧:
第一步:
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怀的事
第二步:
把握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引出观点
例: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
“萧萧班马”出自《诗经》。
班马:
离群之马。
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
所即之事——送友人
所感之情——惜别
答:
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一、赠别诗鉴赏的一点技巧:
1、正确理解一首赠别诗词,首先得从主题入手。
表现离别的愁思,这是最为常见的,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
2、其次要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做深入的分析,才能领悟到作者所抒何情。
如李白《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采用比喻,“白云”、“落日”,形象鲜明生动,并富有创造性,出人意外,入人意中。
且抒情豁达大度,情深而不觉悱恻,意切而不露哀伤,有恰到好处之妙。
3、领会诗词中所蕴含的典故的含义,懂得诗人怎样化用前人诗文,也是理解赠别诗词的一个关键。
如李白《送友人》中的“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化用《诗经》中“萧萧马鸣”,点石成金,把马犹如斯,人何以堪的缱绻之情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4、抓住赠别诗中的细节描写,是深入领会诗意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诗歌创作的理论上来说,细节也叫“有包孕的片刻”,也就是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刻,它可以使读者赏心悦目,得到一种美感的享受。
如李白《送友人》中的“挥手自兹去”,可以算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但遗憾的是,往往被许多人忽略了。
人们只注意“萧萧斑马鸣”这一典故的使用,称赞其达到“鬼斧神工”佳境,却只字不提“挥手”这一淡到极点的细节描写。
其实,淡到极点,也就妙到极点,你看,无论是行人还是送别的人,大家都沉浸在深深的别情中,尽管心中的有“不尽长江滚滚来”般的别情,但为如刀似的别愁所割断,心知“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却只能“欲说还休”,欲哭无泪,把千言万语都融在这一“挥手”之中,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最佳境界,要不然的话,这一细节动作何以流传至今,千年不衰?
还有,课本里柳永《雨铃霖》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则更为典型,词人以非常细腻的描写,刻画出主人公离别时愁苦的容态,凄恻的内心,极其深刻地揭示出离别时的无穷悲痛。
你看,男女主人公紧紧握住对方的手,互相注视,泪眼汪汪,他们一句话也没说,已经到了哽咽不能语的地步。
与李白的“挥手自兹去”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5、谐音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赠别诗词中能起到含蓄隽永的表达效果,这一点也很重要。
先看一下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诗的最后一句就运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诗中的“丝”是“思”的谐音。
诗人将“相送情”和“散丝”“互藏其宅”,可谓“妙合无垠”,且富有创新。
赠别诗词中最为常见的谐音字有以“柳”谐“留”,以“秋”谐“愁”等,如王维《渭城曲》中的“客舍青青柳色新”。
赠别诗练习:
1、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人归东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见日,尊酒慰离颜。
[注]首联“戍”字,名词,堡楼。
颔联“汉阳渡”系长江渡口(旧址属今武汉市),由此向西北千里,南岸有“郢门山”。
清朝有位文学批评家称这首诗的首联“起调最高”;其意思是,起笔便显露了不凡的格调。
请参考这一评价,写出你对首联(“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的理解和评价。
答案举例:
送友人东归,但见荒废的古堡,凋零的黄叶。
这本是充满别愁离绪的场景。
殊料,友人心志高远,既不悲秋也不伤离别,于是诗人便以“浩然离故关”奏响了昂扬的主旋律。
起笔写深秋送别,却意气洋洋,确实格调不凡,正所谓“起调最高”。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6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
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分)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4分)
答:
本诗抒发的的是作者离别之愁。
(2分)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
景色优美,越觉离别的难堪。
这是典型的“乐景写哀”的手法。
(答出反衬2分,答出“乐景写哀”2分)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描绘了一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的场景,句中的“吐”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
(2分)
(2)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
(4分)
答:
(1)友人相对无言,只是凝视着银青烟。
(2)精于练字,巧用衬托。
“隐”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
“没”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
二、思乡怀人类诗歌的鉴赏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
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鉴赏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 鸪 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鉴赏提示:
“杜鹃”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一个意象,它那“不如归去”的啼叫声总会引起游子思妇的无限感伤。
故抓住这一意象,就抓住了这类诗歌的抒情类别。
)
答案: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
“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最后两句是说:
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
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练习:
1、广东1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②,沈思忽自惊。
注:
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举里指田园家业。
清渭,指渭水。
(1)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
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解析:
所即之事——怀归
所感之情——思乡
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
从注释和标题可看出,这是作者离开家乡,初任巴东知县所作,“怀归”揭示了诗歌中含有思乡盼归之意。
诗歌由写景到抒怀,由“聊”到“惊”,就表现了一种由闲情到心惊思乡的感情变化过程。
答案:
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
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2、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2分)
(2)请从语言、表达技巧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5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4分)
答:
(1)A客中久滞、思乡情切,可从颔联得到答案;B年华渐老、感时伤逝,可从尾联得到答案。
(2分,每点1分)
(2)角度举例:
A、作者见景生情,由“孤云”“归鸟”疾速飞去,想到自己的久滞不归;由夕阳落山,想到自己年华老去。
联想自然,抒情真切感人。
B、对比,云、鸟行去之快于自己留滞之久形成对比,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
C、比兴,首联、颈联既兴且比,“孤云”“归鸟”既引起乡情,又是自比;由夕阳引出年老,又是以夕阳自喻。
表现了自己离家的孤寂与老去的伤感。
D、炼字潜词形象传神,“孤云”“归鸟”“微阳”“秋山”营造了秋日傍晚的萧瑟与清冷,寄托着作者的伤感之情。
“烧”字的使用,是静中有动;“远”字又写出了意境的空阔,增强了对孤寂之情的表现。
E、“不敢照”的心理描写,明抑暗扬。
照了才愁,是原本无愁;不照已知,表明愁思深重。
F、情景分写,层次鲜明。
一、三句景,二、四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
先是落日时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
有曲达其意之妙。
(角度选对2分,结合诗句分析到位2分)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秋夜怀吴中 陆游
秋夜挑灯读楚辞,昔人句句不吾欺。
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巴酒不能消客恨,蜀巫空解报归期。
灞桥烟柳知何限,谁念行人寄一枝。
(1)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这首诗尾联的思路独辟蹊径,由自己在蜀川怀吴中联想到吴中无人怀念自己,相比之下,更加显示出千里客居者的孤独与苦闷。
在写法上这一联有两重含义,试分析这两重含义的所指。
(2)诗中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他怎样的愿望?
答:
(1)一是用“柳”音谐“留”,明写留恋吴中;一是用“灞桥”暗指京都,暗示朝廷无人赏识自己的才能。
(2)借思乡之情抒不能为国尽力之恨;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能赏识自己,让自己能为国尽力的愿望。
4、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6分)
恨 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②上元元年三月,校检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
(1)分析本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2)请结合具体诗句,尤其是关键词语,分析本诗所表现了的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4分)
答:
(1)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
(2)前三联“一别”“长驱”点题,抒写了深痛忧愤之情;“衰”“老”想呼应,写自己的飘零憔悴,悲凉沉郁。
“思家”“念弟”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
最后一联以充满希望的诗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广阔。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
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
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
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景象:
原因:
(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答:
(1)秋暮、衰荷、乱雨、冷月 “无侣”(或“单栖”)
(2)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
6、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踏 莎 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⑴这首词表现了什么人的什么情感?
(3分)
⑵文字以少胜多,用一字而神态毕现,境界全出,叫炼字;使思想出众,句意警人,叫炼意。
古人评诗,有“炼字不如炼意”的说法。
请选出词中炼字或炼意的一个例子并作简析。
(3分)
答:
⑴远行客子的思乡之情。
(“远行客子”1分,写“离人”“行人”“旅人”均可,“思乡”2分,共3分)
⑵①“候馆梅残,溪桥柳细”中的“残”“细”可谓炼字精品,既写出了时令特点,又把满眼春光写得凄楚动人。
②“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比喻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让人更容易感受到行人因路程加长、时间变久而产生的离愁;③“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用叠字渲染出女性居者对男性行者的思念之深,离愁无限;④“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用对比、衬托手法,写出春山已远,而行人更在春山之外,将情景融为一体,景在想象中扩大了范围,情也在想象中增加了容量,层层深入,增加了情感的震撼力量。
(找对句子给1分,分析出了句子的作用给2分,共3分)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⑴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多种感情,请选取一种加以分析。
⑵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一种,作具体分析。
答:
(1)答案可以多种,答案示例:
①抒发了思乡之情。
萧萧寒声,衬托出诗人客居他乡心境之凄凉。
儿童夜捉促织,诗人触景生情,产生了恋乡思绪。
②抒发了客居他乡孤寂之心绪。
萧萧寒声,衬托出诗人客居他乡心境之凄凉。
儿童夜捉促织,乐景反衬悲情,更显得客居他乡的孤寂。
③流露出留恋童年生活之情。
儿童夜捉促织,勾起童年回忆,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更衬出客居他乡时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
(2)答案可以多种,答案示例:
①以景写情。
萧萧寒声,儿童夜捉促织,相互映衬,以此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之情或思乡之情。
②动静结合。
萧萧梧叶声、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
③悲欢对比。
儿童夜捉促织,乐景反衬悲情。
④通感运用。
萧萧的声音,引起秋寒之感,用听觉引起触觉。
⑤巧用典故。
诗人暗用张翰典故(秋风:
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辞官回乡),不露痕迹。
评分标准:
第
(1)
(2)两题各5分,内容3分,语言2分。
其中第
(1)题答出某种“感情”,第
(2)题答出某种“表现手法”,各给1分,有分析各给2分。
本题只要答出“答案示例”中的一种即可,如另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6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
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分)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4分)
答:
本诗抒发的的是作者离别之愁。
(2分)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
景色优美,越觉离别的难堪。
这是典型的“乐景写哀”的手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 表达 技巧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