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全寿命管理的措施及方案专题报告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9531289
- 上传时间:2023-07-24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46.74KB
13全寿命管理的措施及方案专题报告解析.docx
《13全寿命管理的措施及方案专题报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全寿命管理的措施及方案专题报告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全寿命管理的措施及方案专题报告解析
1概述
1.1全寿命周期管理简介
全寿命周期成本(LifeCycleCosts,简称LCC)管理,是国际上目前较为前沿的建设成本管理理论,它的基本涵义就是在满足可靠性要求的基础上,使设备、项目或系统在全寿命周期内拥有成本(OwningCost)最低的管理。
全寿命周期管理,包括对设备、项目或系统的规划、设计、制作、采购、安装、运行、维护、改造和退役等整个寿命周期的管理,其核心内容就是对设备、项目或系统的LCC运行分析,并进行决策。
全寿命周期管理追求的是成本优化、资源合理利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投资效益。
全寿命周期管理能够在标准化建设中起引领作用,提高资产质量,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使用成本,优化各项管理流程,统一标准、规范,加强专业协调和配合,提高资产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1.2全寿命周期管理研究现状
全寿命周期管理最早由美国军方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提出,主要应用于美军重要的军用器材系统的采购中,从开始提出到20世纪70年代,许多国家和民间组织在设备管理中也着力推行全寿命周期管理,如日本设立了专门委员会推广应用全寿命周期管理办法。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全寿命周期管理在广泛应用的基础上走向成熟和国际化。
1987年,由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将该项技术带入我国,并成立了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委员会。
虽然我国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全寿命周期管理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
目前仅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将LCC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较集中的是美国和瑞典,主要用于核电站、发电机、发配电线路等建设项目。
随着我国对LCC工作的重视,国内电力行业在21世纪初开始探索尝试应用LCC技术,国家电网公司更于2008年提出整个公司系统全面推行实施资产全寿命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电网资产管理方式,力求通过LCC管理,在满足工程基本功能的条件下,将工程全过程中各个阶段有机结合、统一实施,使其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使用方便,达到最佳的投入产出比。
1.3全寿命周期管理应用于输电线路的意义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运行可靠性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
因此,分析研究影响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因素,对保证输电线路能够安全、稳定、连续带电运行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分析优化输电线路的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对整个电网的投资具有很重要的经济意义。
2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费用计算方法
2.1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费用组成
工程项目的寿命周期成本,包括项目的研究、试验、设计、施工、运营到报废淘汰为止的整个使用期间的成本,是建设成本(含决策设计和施工阶段的成本)与使用成本(包括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损耗、运行维护费用、管理费用)的总和。
输电线路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可靠性的基础上,使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其核心内容是对项目和系统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进行分析计算,以量化值为基础进行决策。
输电线路LCC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一次投资成本(InvestmentCosts,简称IC)
IC指在输电线路正式投入运行以前,所付出的一次性成本。
包括导线、地线、绝缘子、杆塔、基础、房屋拆迁、工厂、采石场、各种企业等补偿成本林木砍伐成本、人工费和运输成本以及其他辅助设备成本等。
(2)运行成本(OperationCosts,简称OC)
OC指输电线路运行期间所花费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包括:
能耗费、人工费、环境费用、维护保养费以及其他费用。
(3)故障引起的中断供电损失成本(FailureCosts,简称FC)
FC指在故障发生后中断供电造成的损失。
(4)工期变化引起的时间成本(TimeCosts,简称TC)
下面方案LCC分析中对TC作简化处理,认为各比选方案的TC相同,即TC不影响最终的比选结果,故在LCC分析中将其省略,但在实际LCC成本中应该计及TC费用。
(5)报废成本(DiscardCosts,简称DC)
TC指工程寿命周期结束后,清理、销毁该工程所需支付的费用。
部分设备还具有残值,可以冲销有关的费用,这种报废成本应为负值。
因此输电线路寿命周期成本可写成:
LCC=IC+OC+FC+TC+DC
由于成本发生在不同的年份,上式中的费用都需要用费用现值或年费用法折算后才能比较。
2.2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费用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
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计算一般包括LCC估算、LCC分析、LCC评价、LCC管理等内容。
LCC计算是所有工作的基础。
LCC计算方法包括:
参数法、类比法、分析估算法、工程估算法等等。
从输电线路工程建设的特点看,比较适用的LCC计算方法为工程估算法。
工程估算法是将工程寿命周期中的各阶段所需费用细分后进行估算的方法。
从基本费用单元开始,用工程上的方法对每项费用进行估算,然后逐项迭加得到上一级费用单元的值,最后求得LCC费用。
其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C=C1+C2+C3+…Cn
其中,C为寿命周期费用,后面各项为不同阶段的单元费用,各单元费用还可继续分成子单元,形成产品的一个完整的费用结构分析图,从而得出总的估算值。
输电线路进行LCC分析,比较直接的效益是自身的财务成本及产出分析,拟采用“寿命期相同的互斥方案比选法”。
所谓“寿命期相同”指的是设计方案的寿命期应与整个线路的寿命期相同;所谓“互斥”是指在参与比较的方案中只能选择一个,其余的必须放弃。
对于寿命期相同的互斥方案,计算期通常设定为其寿命期,以满足可比性要求。
寿命期互斥的方案比选方法一般有净现值法、净现值率法、差额内部收益率法以及最小费用法等。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为最小费用法。
根据效益极大化目标的要求,以及依据费用较小的项目比之费用较大的项目更为可取的原则来选择最佳方案,这种方法称为最小费用法。
最小费用法包括费用现值(Cp)比较法和年费用比较法(Ca)。
2.2.1费用现值(Cp)比较法
费用现值比较法实际上是净现值法的一个特例。
净现值是指把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照一个指定的折现率折算到建设初期(即项目计算期第一年年初)的现值之和。
费用现值的含义是指利用此方法所计算出的净现值只包括费用(即支出)部分(各方案收益视为相同)。
对各备选方案的Cp进行对比,以Cp较低的方案为最佳。
其计算表达式为:
式中:
Cp为费用现值;F为终值,其含义是指初期投入或产出的资金转换为计算期末的期终值,即期末本利和的价值;t为计息次数,即寿命期;P为现值,它表示建设初期的投资额或折算到建设初期的金额;Ct为寿命期(包括建设期及运行期)内各年度的费用支出;ic为折现率。
2.2.2年费用(Ca)比较法
年费用比较法是指通过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将项目的净现值换算为项目计算期内各备选方案各年的等额年费用Ca,并进行比较,以年费用较低的方案为最佳方案的一种方法,其表达式为:
影响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因素很多,例如线路建设的路径、导线的型号、杆塔的类型、地形地貌以及气候条件等等。
为了通过LCC评估不同输电线路方案的优劣,需要计算不同方案的LCC。
2.3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费用计算步骤
从输电线路LCC组成看,LCC的计算方法需大量的详细、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为此必须掌握有关设备、维护、检修等费用的历史数据。
由于输电线路LCC研究还处于起步、探讨阶段,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有待生产、管理中总结、深化和完善。
在缺乏部分数据的现状下,输电线路LCC的计算可作以下的简化处理:
允许不考虑共同拥有的费用。
尽管LCC是产品一生费用的总和,但LCC技术的目标并不是全面、完整、准确地计算费用,而是通过计算各方案间LCC的差别,为选择最佳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即LCC技术更重要的作用是方案优选。
借用LCC技术对“已支费用”的解释,通过不考虑“各方案所共同拥有的费用”来简化优选的过程。
通过分析得知,输电线路方案的全寿命周期评估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
收资,确定待选的可行性方案;
第二步:
导线、地线LCC估算比较,选择导线和地线型号;
第三步:
绝缘子LCC估算比较,选择绝缘子及组装型式方案;
第四步:
杆塔、基础LCC估算比较,选择杆塔、基础方案;
第五步:
路径方案LCC估算比较,选择路径方案;
……
第N步:
工程的总体评价。
3对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建议
3.1重视设计阶段在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作用
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按费用的发生,可以划分为“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维护、报废回收”等阶段,覆盖了工程项目的整个寿命管理过程。
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管理不是片面地要求控制单个环节投资最省,而是要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全面合理地进行投资分布,从长远考虑工程总费用,更合理地评价投资的效益。
在输电线路建设阶段即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过程中,要保证符合环保要求和工程质量、工期和成本之间的平衡;在运营期间保证安全、可靠、高效益;在工程寿命终结期的拆除、处理成本最低、环境影响最小;最终实现项目全寿命周期效益的最大化。
影响输电线路投资最大的阶段是约占工程项目建设周期1/4的技术设计工作阶段。
在线路的可研设计阶段,影响工程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工程投资的可能性为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工程投资的可能性为5%~35%。
很显然,工程投资控制的重点在于施工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这两个阶段的费用成本通常不超过工程总体投资的3%,却决定着几乎全部随后的费用。
施工阶段至工程寿命期结束,即使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努力节约全寿命期费用,效果仍不明显,仅约为10%。
由此可见,在工程建设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阶段。
在传统意义的电网建设中常常发生两种偏差:
①为追求建设成本的节约造成设计标准不够或施工不达标,使工程竣工后不能安全可靠运行而导致过高的运行成本;②过度追求运行安全而造成设计施工较为保守,致使建设成本的浪费。
如图1线路工程全寿命周期费用组成曲线显示:
工程项目所实现设计标准越高,建设成本C1越大,使用成本C2越小;而工程实现设计标准越低,建设成本C1越小,其后的使用成本C2则越大;因此我们需要找到这样一个平衡点Cmin,来实现线路工程全寿命周期费用最小而设计标准最大化,即在尽可能的提高工程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实现建设成本、使用成本最小化。
为了能在工程寿命中找到这样一个合理的平衡点Cmin,我们将本线路工程的建设环节和设计方案逐一分解,确定费用因素,分析其费用比例和费用弹性,在设计方案中着重进行研究优化,从而在线路工程设计中贯彻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措施、方案,在多个设计方案的比选和优化中,从工程全寿命周期的视角,在各方案技术可行的基础上,以技术方案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费用现值最小为原则,作为技术经济优化后的推荐方案。
v全寿命周期费用C=C1+C2
vC1:
建设成本(决策、设计、施工费用)
vC2:
使用成本(管理、运行维护费用及电能损耗)。
图1线路工程全寿命周期费用组成曲线
国内外大量的统计实例表明,规划设计阶段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阶段,对建设成本(一次性设置费用)、运行成本(包括损耗和日常运维、管理费用)具有决定作用。
因此在项目做出建设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阶段。
工程项目要在建设过程中节约投资和建成后安全稳定运行,并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设计环节起着决定的作用。
因此在线路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中应引入全寿命周期设计的概念,这就意味着,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线路全寿命历程的所有环节,以求线路全寿命周期所有相关因素在设计阶段就能得到综合规划和优化。
3.2向全寿命周期设计转化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与全寿命管理的各个环节息息相关,是后期工程建设和可靠运行的基础,前期规划、方案设计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工程建设质量、造价控制和运行成本等,因此,设计阶段向全寿命周期设计转化是必要的。
在工程具体建设、设计中必须要引入全寿命周期管理和寿命周期费用评价法的主导思路,必须落实到前期规划、方案设计、设备采购、施工安装、运行维护、回收利用等环节中,才有可能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完成建设任务。
3.3设计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的细化
作为任何一种方法或理念、理论是具有时效性的,必须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贯彻和采用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为了更好、更快的完成建设任务。
所以,设计阶段应当深入理解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归纳总结以往工程的建设、设计经验,理解和执行国家政策、国网和网省公司关于全寿命管理的各项政策或指导性文件,并且在此基础上根据工程特点进行细化。
3.4明确全寿命周期设计建设目标
全寿命周期建设管理目标是实现输变电工程全寿命周期内功能匹配、寿命协调和费用平衡。
在深化理解其理念的前提下,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和网公司的文件要求,结合线路工程的特点,提出了本工程设计建设目标。
3.4.1安全可靠性
设计时要求考虑到避免人身事故、电网事故、设备事故等因素,注重功能匹配,提高整体安全可靠性。
优化线路路径方案时,避开不良地质、水文及气象地段,提高工程抵御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的能力和水平;避让危及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设施。
合理确定杆塔、基础等设计使用年限,注重结构体系安全可靠性、耐久性。
合理进行绝缘设计,保证线路在工频电压、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下安全可靠运行。
充分考虑特殊地形、微气象条件影响,避开重冰区和易发生导线舞动的地区。
根据线路所经地区特点,采用不同防盗措施;合理选用防坠落措施,保证人身安全。
3.4.2可维护性
杆塔设计时,工程量是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作为设计人员不应当仅仅着眼于在满足规程、规范前提下追求指标先进性,应当充分考虑线路检修期间的带电作业模式,方便检修维护。
路径选择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在有交通或交通便利的地区,便于今后的运行维护;采用上述手段后可明显降低长期运行费用,保障运行维护的及时性。
并且在杆塔设计时,应与施工、运行单位进行充分沟通,合理设置杆塔所需的施工用孔,方便施工和维护;塔材联接时采用可拆卸式防盗螺栓,避免运行期间塔材更换时采用切割和焊接,方便更换;上述措施对于工程造价基本无影响,但是可明显节约后期线路建设和运行检修费用。
随着国内电网建设的发展,各电压等级已建和待建线路密布各个地区,金具型式多样,各个地区的设计风格和特点具有多样性,在招标采购、施工安装和运行维护阶段造成一些不便,如果采用标准化金具及金具串型式,可有效提高金具和金具串的通用互换功能,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简化配合关系。
3.4.3可扩展性
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政府各部门对于土地使用相当重视,路径规划工作越来越困难,已经成为控制工程建设的瓶颈,尤其是国家物权法的出现,对以往计划经济下的工作模式将是巨大的冲击,从今后电网发展的角度来看,应未雨绸缪,尽可能将电网规划纳入地方政府总体规划,统筹规划输电线路走廊,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投资,降低工程造价;做好系统规划工作,尽量采用同塔多回,对于不同期投运的同塔双回线路尽量同期架线。
3.4.4节约环保性
国家政府部门提出共建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国家电网公司的基建方针也遵循上述指导思想。
作为设计单位在工程设计中必须遵照和执行。
应当采取措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达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与环境协调的效果。
首先,线路的电磁环境等指标应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路径选择和杆塔排位时应不占或少经济效益高的土地,采用占用线路走廊宽度小的塔型,节约土地资源。
采用节能导线和节能金具,降低线路损耗。
合理进行杆塔规划,应用高强钢杆塔材料,优化杆塔结构,降低钢材耗量。
优先采用原状土基础,因地制宜采用全方位长短腿杆塔和高低基础,对于林区采用高跨方式,减少树木砍伐和对生态的影响,导线放线时尽量采用悬空展放,并且进行弃渣设计,减少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
3.4.5可实施性
在工程设计建设全过程中应用标准化建设成果,杆塔按照“典型设计”的思路进行设计,合理选择材料型式和技术参数,方便采购;施工组织措施科学合理,充分考虑施工工艺、设备材料、施工器具、施工场地等要求;因地制宜选择施工材料,对于工程建设中的难点或容易偏差部分细化设计图纸,例如基础、接地设计时采用一塔一图,方便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时,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能为“新”推“新”,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科学研究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合理使用。
3.4.6可回收性
设计时应考虑土地或材料使用的可回收性,应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充分考虑土地再利用和设备、材料回收。
材料寿命周期结束时,要易于回收处理;工程寿命周期结束时,土地可再利用。
3.4.7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
统筹兼顾输电线路工程全寿命周期内功能与费用的平衡,实现安全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节约环保性、可实施性、可回收性与全寿命周期成本协调统一。
避免短期行为,路径、导线、杆塔和基础型式进行多方案比较,选出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环保节约的最佳方案,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全寿命周期管理在本工程的应用
4.1架空部分
4.1.1路径优化选择
路径选择对整个工程造价有直接影响,与线路施工和运行维护密切相关,线路路径方案对运行维护费有着较大影响,路径优化是控制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基本工作。
路径选择优化时,根据水文、气象及地质资料,尽量避开陡坡和易发生塌方、滑坡、冲沟或其它地质灾害的不良地质段,选线定位中尽量从平缓的地形走线,尽量避开重要矿产区域,避让已有的各种矿产采空区、开采区及规划开采区及险恶地形、不良地质地段,选择从地质条件好的平地,较低的山地经过,从而降低本体造价。
尽量减少树木的砍伐,减少土石方开挖量,减少水土流失,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原始地形地貌的破坏;尽可能减少房屋拆迁量。
综合考虑线路跨越河流、铁路、高速公路等重要交叉跨越的跨越方案及塔位分布进行优化,以便于运行维护,并降低工程造价。
有时即使线路绕行的费用稍高于跨越+处理费用,也要选择绕行方案,只是在具体增加的投资方案上,应由业主、运行方、设计方综合考虑未来可能发生的改造费用和收益。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本投标设计对路径的优化采取如下措施:
(1)本工程路径方案已经取得厦门市规划局等相关部门的同意,符合规划要求;
(2)线路路径不存在跨越军事区域、水源保护区、重要风景区、矿产区等敏感地区;
(3)优化后的线路路径较可研缩短0.345km,减少了线路走廊占用,从而减少投资;
(4)合理选择转角塔位置,尽量减少转角塔数量;
(5)合理利用地形,降低塔高;
(6)避让房屋密集区,减少跨越房屋数量;
(7)合理利用现有道路交通,广泛征求运行单位意见,施工、运行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和地形条件。
4.1.2科学确定气象区
设计气象条件是输电线路的基本设计参数,它直接关系到送电线路的工程造价、安全性和可靠性,若设计最大风速、覆冰厚度取值不合理,将直接影响送电线路安全可靠性,给送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留下隐患,可能发生倒塔、断线、闪络事故等,也会对工程造价及项目的经济性产生影响。
为使输电线路设计成果能够更好的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在保证安全、可靠性和降低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必须对沿线的气象条件进行科学、全面的统计分析。
本投标设计,根据收集线路周围的气象资料和参照附近220kV、110kV线路工程的设计、运行情况以及本工程可研的气象条件,工程选择的气象条件如下表:
气象条件参数表
气象要素
项目
温度℃
风速m/s
冰厚mm
设计基本风速
20
33
0
最低气温
-5
0
0
年平均气温
20
0
0
最高气温
40
0
0
内过电压
20
18
0
外过电压(有风)
15
15
0
外过电压(无风)
15
0
0
安装工况
0
10
0
年雷暴日数
50日/年
覆冰
无冰区
选择以上气象条件,可以避免因气象条件不合理造成的工程投资的浪费,线路运行不安全,不可靠等,符合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对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1.3导线选择
输电线路的导线选择是高压输电线路的重要环节,线路的输送容量、传输性能、环境影响对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管理影响较大,合理的选择导线是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投标设计,根据系统规划的要求,主要从导线的电气特性、机械特性和投资分析三个方面对各种导线截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特别在导线选型造价分析中按全寿命周期费用最小为原则分析比较,选择在技术和经济上最优的导线型号及截面。
本工程对JL/LB1A-300/25-48/7铝包钢芯铝绞线、JL/G1A-300/25-48/7钢芯铝绞线、ACSS-250/33节能型软铝导线进行全方位的对比分析,可知JL/LB1A-300/25-48/7铝包钢芯铝绞线可使工程建设成本、运行费用最低,从而实现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低,故推荐使用。
4.1.4污秽情况调查及绝缘配置
从全寿命周期费用理论出发,考虑到减少运行维护的成本,在设计时可适当提高绝缘配置标准,选择合适的绝缘介质和绝缘形式,适当的增加工程建设成本,可避免直接或间接损失,处理好工程一次投资和长期生产关系,有利于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
本投标设计,主要的绝缘配置措施如下:
(1)污秽情况调差详细,选择合理。
厦门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仅凭濒临大海这一点一般会认为厦门地区输电线路应属高污秽等级区。
实际上,通过搜集厦门地区输电线路多年外绝缘盐密测试结果表明,厦门地区输电线路污秽情况并不严重;
(2)污秽等级划分“依据污秽湿特征,运行经验并结合外绝缘表面污秽物质的等值盐密度三个因素综合考虑决定。
当三者不一致时,应按运行经验决定。
本工程选择的污秽等级,既适当留有裕度,又满足有关规范的规定,也符合本工程可研审批意见;
(3)考虑工程的重要性,正确选择和使用绝缘子,对于提高线路运行可靠性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对有瓷、玻璃、复合绝缘子三种类型的技术特性的比较,并进行LCC计算,发现性能优越的复合绝缘子可使工程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低,故推荐使用。
对比如下:
绝缘子LCC对比表
项目(元)
棒形复合绝缘子
(一串)
盘形瓷绝缘子
(8片)
盘形玻璃绝缘子
(8片)
投入成本IC
288
280
448
运行成本OC
288
360
560
维护成本MC
0
100
100
惩罚成本FC
0
0
0
废弃成本DC
0
0
0
全寿命成本LCC
576
740
1108
(4)运行部门必须加强检测、维修、巡视工作的力度,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处理。
4.1.5防风偏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多分布在荒郊野外,受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影响大。
风是自然界影响线路的主要现象之一,大风引起的导线风偏对地或对杆塔塔头构件放电是线路故障的主要形式。
随着耐张、转角塔转角度数增大,会导致跳线距离铁塔构件安全距离无法满足风偏要求,耐张塔跳线风偏跳闸是威胁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
从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理论出发,可以加大设计条件,考虑防风偏措施。
采取这种措施会加大建设成本,但会减低运行维护费用。
本工程所处地区为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较为严重。
根据省公司部门文件《110kV线路防风偏治理工作会议纪要》的相关技术原则,采用了跳线防风偏措施,可有效解决台风、暴雨等造成的跳线风偏闪络问题。
对耐张塔跳线进行优化设计,有利于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消除因跳线风偏而产生的线路跳闸事故。
在增加少量的投资下,达到了理想的收益。
4.1.6防雷及接地设计措施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是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主要内容。
随着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建设和发展的逐步加速,输电线路的覆盖面日益增大,由于雷击而引发的电力事故也渐渐呈现上升趋势,为电力行业的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带来了威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3 寿命 管理 措施 方案 专题报告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