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docx
- 文档编号:29525741
- 上传时间:2023-07-24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543.61KB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docx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
一、选择题
1.在密闭的锥形瓶里发生下列变化:
①浓硫酸溶于水②酸碱溶液混合③铝粉加入稀硫酸溶液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生石灰溶于水,其中能使U形管(如图所示)内的滴有红墨水的水面左低右高,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⑤D.①③⑤
答案:
C
【分析】
U形管(如图所示)内的滴有红墨水的水面左低右高,则表明锥形瓶内温度升高,气体的体积发生了膨胀。
【详解】
①浓硫酸溶于水时释放热量,使锥形瓶内气体的温度升高,但未发生化学反应;
②酸碱溶液混合,发生中和反应,且放出热量;
③铝粉加入稀硫酸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且放出热量;
④固体NaOH溶于水,虽然放出热量,但未发生化学反应;
⑤生石灰溶于水时,与水发生化合反应,且反应放出热量;
综合以上分析,②③⑤符合题意,故选C。
2.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mol/(L·s)B.v(B)=0.3mol/(L·s)
C.v(C)=0.8mol/(L·s)D.v(D)=1mol/(L·s)
答案:
B
【分析】
对于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不同,所以,比较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转化为同一种物质。
为便于比较,我们将各物质表示的速率都转化为C物质表示的速率。
【详解】
A.v(A)=0.5mol/(L·s),v(C)=0.75mol/(L·s);
B.v(B)=0.3mol/(L·s),v(C)=0.9mol/(L·s);
C.v(C)=0.8mol/(L·s);
D.v(D)=1mol/(L·s),v(C)=0.75mol/(L·s);
比较以上数据可以看出,v(C)=0.9mol/(L·s)时反应速率最快,故选B。
3.实验室用锌和2mol·L-1硫酸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用锌粉代替锌粒B.用浓硫酸代替2mol·L-1硫酸
C.给硫酸溶液加热D.滴加几滴2mol·L-1CuSO4溶液
答案:
B
【详解】
A.用锌粉代替锌粒,固体的表面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
B.用浓硫酸代替2mol·L-1硫酸,锌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不能增大反应生成氢气的化学反应速率,故B符合题意;
C.给硫酸溶液加热,反应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C不符合题意;
D.滴加几滴2mol·L-1硫酸铜溶液,锌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铜与锌在稀硫酸溶液中构成锌铜原电池,原电池反应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资料显示:
自催化作用是指反应产物之一使该反应速率加快的作用。
用稀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0.01mol/LH2C2O4溶液进行下列三组实验,一段时间后溶液均褪色(0.01mol/L可以记做0.01M)。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1mL0.01M的KMnO4溶液和1mL0.01M的H2C2O4溶液混合
1mL0.01M的KMnO4溶液和1mL0.01M的H2C2O4溶液混合
1mL0.01M的KMnO4溶液和1mL0.01M的H2C2O4溶液混合
褪色
比实验①褪色快
比实验①褪色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2C2O4是还原剂
B.若用1mL0.2M的H2C2O4做实验①,推测比实验①褪色快
C.实验②褪色比实验①快,是因为MnSO4的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应速率
D.实验③褪色比实验①快,是因为Cl-起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应速率
答案:
D
【详解】
A.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且锰离子可作催化剂,则实验①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2C2O4 是还原剂,故A正确;
B.增大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则用1mL0.2M 的H2C2O4做实验①,推测比实验①褪色快,故B正确;
C.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则实验②褪色比①快,是因为 MnSO4的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应速率,故C正确;
D.高锰酸钾可氧化氯离子,则实验③褪色比①快,与催化作用无关,故D错误;
故选D。
5.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图示的是
A.由Zn和稀H2SO4制氢气
B.甲烷的燃烧
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搅拌
D.氧化钙和水反应
答案:
C
【分析】
能量变化图体现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详解】
A.由Zn和稀H2SO4制氢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甲烷的燃烧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
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搅拌生成氨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C正确;
D.氧化钙和水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6.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 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如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通过外电路从a极流向b极
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
D.每转移0.2 mol电子,在负极上消耗标况下1.12 L的O2
答案:
C
【详解】
A.因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a为负极,b为正极,原电池工作时,电流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故A错误;
B.该电池为酸性电池,b极为正极,氧气在此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O2+4e−+4H+=2H2O,故B错误;
C.原电池中,a极氢气失电子生成H+,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故C正确;
D.每转移0.2mol电子,负极上消耗0.1mol的H2,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正极上消耗0.05mol的O2,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判据中没有给定气体存在的外界条件下,不能计算氧气的体积一定为1.12L,故D错误;
故选:
C。
7.2SO2(g)+O2(g)
2SO3(g)△H=-196.6KJ/mol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SO3(g)浓度保持不变B.催化剂V2O5能够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
C.增加O2的浓度有利于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D.采用450℃高温可以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答案:
B
【详解】
A.反应达平衡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所以SO3(g)的浓度不变,A正确;
B.催化剂V2O5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改变SO2的平衡转化率,B不正确;
C.增加O2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并能使平衡正向移动,从而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C正确;
D.采用450℃高温,能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加快反应速率,从而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正确;
故选B。
8.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B不易腐蚀,将A与D用导线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电流从A流向D,无明显变化,若将B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D>C>A>BB.D>A>B>CC.D>B>A>CD.B>A>D>C
答案:
B
【详解】
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上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腐蚀,较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所以A的活动性大于B;
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原电池中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将A与D用导线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电流从A流向D,所以D的活动性大于A;
金属的置换反应中,较活泼金属能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若将B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说明B的活动性大于C,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D>A>B>C;
答案选B。
9.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构成原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
此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清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从左侧电极A经过负载后流向右侧电极B
B.电极B上发生氧化反应
C.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
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NO2-8e-+4H2O==N2+8OH-
答案:
C
【分析】
由反应6NO2+8NH3═7N2+12H2O可知,反应中NO2为氧化剂,NH3为还原剂,则A为负极,B为正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结合电解质溶液呈碱性解答该题。
【详解】
原电池反应6NO2+8NH3═7N2+12H2O中,NO2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为正极,NH3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为负极。
A.该原电池中,通入NH3的A电极为负极,通入NO2的B电极为正极,则电流从右侧B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A电极,故A错误;
B.该原电池中,通入NO2的B电极上,NO2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生成N2,故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电极A为负极,由于电解质溶液呈碱性,则负极电极方程式为2NH3−6e−+6OH−=N2+6H2O,反应需OH-离子参加,则需溶液中的OH-不断的通过离子交换膜向A极移动,故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故C正确;
D.通入NO2的B电极为正极,NO2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生成N2,电极反应式为2NO2+8e-+4H2O=N2+8OH-,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10.探究MnO2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影响的流程图如下。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从图II漏斗处加入,实验进行更顺利
B.I、III处均可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余烬木条复燃
C.实验中先加入H2O2,后加MnO2有利于增大固液接触面
D.上述流程中,先加MnO2再插入带余烬的木条,实验效果更佳
答案:
C
【详解】
A.若连接好装置后,从装置Ⅱ的漏斗无法直接加入双氧水,为使实验顺利进行,H2O2应该从图Ⅰ漏斗处加入,故A错误;
B.在I处产生气泡较少或者基本没有,带余烬木条不会复燃,在Ⅲ处产生大量气泡,带余烬木条复燃,故B错误;
C.实验过程中先加入H2O2后加入二氧化锰,能使二氧化锰和双氧水充分接触,可以增大固液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故C正确;
D.上述流程中,应该先加入带余烬木条,证明双氧水分解速率较慢,然后加入催化剂,证明催化剂加快了双氧水的分解速率,故D错误;
故选:
C。
11.某小组用如下装置测定100mL、4.5mol·L-1的H2SO4与稍过量的锌粒反应的速率,当针筒活塞到达刻度10.0mL时,用时为20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定针筒活塞,用分液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50.0mL水,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可将图中“分液漏斗”换为“长颈漏斗”,也不影响实验测定
C.用气体体积表示产生H2速率,v(H2)=0.5mL/s
D.若改用25mL、18mol·L-1的H2SO4,则产生H2速率更快,且不影响最终得到H2总量
答案:
A
【详解】
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可知,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正确方法是将注射器活塞固定,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蒸馏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如果分液漏斗颈部能形成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A正确;
B.将图中“分液漏斗”换为“长颈漏斗”,容易造成气体损失,且不易控制液体流量,会影响实验测定,B错误;
C.反应前针筒活塞的刻度未知,因此无法计算反应速率,C错误;
D.浓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的是二氧化硫,得不到氢气,D错误;答案选A。
12.反应A→C分两步进行,①A→B△H1;②B→C△H2。
反应过程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E1、E2、E3、E4表示活化能,且E1>E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步反应的△H均大于0B.A→B反应的△H1=E1-E2
C.三种物质的稳定性:
B>A>CD.反应速率:
A→B>B→C
答案:
B
【详解】
A.根据图示可知,反应①为吸热反应,反应②为放热反应,A错误;
B.根据图示可知,A→B反应的△H1=E1-E2,B正确;
C.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则三种物质的稳定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中化学 必修 第六 化学反应 能量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