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河水情简报.docx
- 文档编号:29517209
- 上传时间:2023-07-24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32KB
安徽淮河水情简报.docx
《安徽淮河水情简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淮河水情简报.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淮河水情简报
安徽淮河水情简报
1.淮河的洪灾统计数据
淮河流域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地带,降雨受季风影响,历史上洪涝灾难频繁。
据统计,从1450年到1949年的500年中,淮北豫东平原发生水灾251次,平均2年一遇;发生较大、特大洪水61次,平均8~9年一遇。
豫南发生水灾160次,平均8年一遇;发生较大、特大洪水42次,平均12年一遇。
现将建国后发生的几次大洪水分述如下:
1、1954年水灾。
1954年江淮大水,淮河流域消失了1950年以来全流域最大的一次洪水。
7月份在江淮上空有一条西南、东北向,静止少动的切变线,沿切变线不断有西南低涡东移,致使7月我省份消失了五次大范围的降雨过程,且暴雨集中。
暴雨途径先从淮南山区开头,然后向西北方向推动至洪汝河、沙颍河流域,其中:
新县熊家河站月雨量990.2毫米,商城县长竹园站月雨量921.8毫米,固始站月雨量855.2毫米,沈丘站月雨量889.3毫米,均相当于或超过本地多年平均的年雨量。
由于雨量大,持续时间长,致使山洪暴发,河水陡涨,淮河息县站连续消失7次洪峰,有4次超过保证水位(40.50米),最高水位达42.95米,相应流量为5830立方米每秒;淮滨站7月6日最高水位达30.89米,超过堤顶1.5米,相应流量6360立方米每秒。
淮南主流潢河、白露河及史灌河的最高水位均超出堤顶0.35~1.6米。
蒋集站最高水位31.30米,最大流量4600立方米每秒,上下游均漫溢决口。
洪汝河遂平站洪峰流量1710立方米每秒,为河道平安泄量的1.43倍;遂平、西平、汝南、平舆、新蔡等县均超过保证水位0.2~1.14米;班台站超过保证水位行洪达18天之久。
由于特大洪水,形成严峻水灾。
淮滨县除岗地外全部被淹;固始县三河尖水深1.5~3.6米,徐集、蒋集等地一片汪洋,平地行船;项城、沈丘、商水、新蔡、平舆等县的低凹地普遍积水1米左右,深者2米。
京广铁路以东的洪汝河,沿河堤外行洪,1~3公里米范围内的农作物多被淹死。
汾河干流自商水县秦湘湖、白寺以下,泥河自蔡沟集以下,坡地一片汪洋,沿河两岸数十里堤内水位同高,20多天水才归入河槽,凹地积水长达月余。
2、1956年水灾。
6月2~11日,暴雨中心在淮河上游和洪汝河的中部,大庙畈站降雨535.6毫米,平舆站607.6毫米,固始、淮滨、新蔡、南李店皆在300毫米以上。
此次暴雨淮河干流及淮南主流洪水均超过河道保证水位,洪水普遍漫溢。
6月8日,淮河干流息县站洪峰流量达到7270立方米每秒,淮滨站达到8000立方米每秒,由于降雨时间适值淮河上游和洪汝河地区小麦收获季节,突然山洪暴发,使已经收获的麦垛被大水冲去,消失了水中捞麦,田间尚未收割的遭到洪水的浸泡而霉烂,致使夏收严峻减产。
其次次是6月18日~25日,暴雨中心在沙颍河上游,降雨强度大,二郎庙站降雨607.3毫米,下汤站420毫米,6月21日,下汤站洪峰流量4820立方米每秒,叶县站洪峰流量8810立方米每秒,致使沙河漯河以西堤防普遍漫溢,洪水涌进叶县城内,陆地行舟。
沙河两侧湛河洼、灰河洼、唐河洼一片汪洋。
泥河洼进洪1.98亿立方米。
3、1963年水灾。
该年5月份太平洋高压势力强大,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偏到25°N四周(较历年同期的位置偏北5°~10°),冷空气又源源不断侵入省境,形成阴雨连绵。
5月7~8日,先在固始等地降雨150毫米左右,18日又在民权一带下了暴雨,民权日雨量256毫米,唐寨238毫米,以后连续阴雨到月底。
商丘市5月份雨量为255.2毫米,其中永城站为433毫米,是常年同期降水量的7倍。
当时,大部分河道尚未管理,有些阻水工程尚未处理,排水力量还很低。
这场大雨形成豫东大平原一片汪洋。
民权-睢县、太康-睢县-开封、杞县-兰考、开封-扶沟,以及豫南的罗山-淮滨、潢川-固县、泌县-南阳等大路全部中缀。
4、1964年水灾。
4月初淮南山区开头发生暴雨,光山等地日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
淮南主流及淮河干流先后消失洪峰,潢河、白露河、史灌河水位均超过保证水位,竹竿河等也接近保证水位,各河道虽未决口,但沿河岸形成了严峻的内涝,积水时间长达20余天。
4月17~20日暴雨中心在伏牛山区,降雨量近300毫米,沙河白龟山水库以上4天累计降雨量200毫米,白龟山水库水位21日22时涨到103.89米,蓄水量3.81亿立方米,将正在施工的泄洪闸围堰冲垮,最大泄量3830立方米每秒;下游泥河洼被迫于22日4时开闸分洪,最大分洪流量1700立方米每秒,最高蓄洪水位66.99米,蓄洪量1.47亿立方米,致使滞洪区内5.3公顷小麦被淹,它是历年分洪最早的一次。
9、10月,沙颍河上游在阴雨天之中,还夹有大雨、暴雨,孤石滩站的月雨量达438毫米,昭平台为374毫米。
10月份又普遍降雨100~200毫米,各地区的月雨量为常年同期的2.5~3.3倍。
导致泥河洼滞洪区于10月5日再次进洪,成为泥河洼滞洪区自建成以来历年进洪量最晚的一次。
9、10月份雨量这么大是多年来很少有的。
5、1968年水灾。
1968年水灾次要在淮河干流地区。
7月中旬,该地区消失了大暴雨,淮河干流洪水特大,是1950年以来41年中最大的一次洪水,形成了严峻的洪灾。
7月中旬,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在江淮一带,与西北南下冷空气交锋,构成低槽,稳定少变。
自7月12~17日在淮河干流。
2.淮河管理
在山丘区开展水土保持
堤防加固
扩大淮河上中游行洪通道,加固淮北大堤等堤防,使王家坝、正阳关、蚌埠和浮山水位为29.3、26.5、22.6和18.5m时,泄洪量达到7000、9000、10000和13000立方米/秒;修建临淮岗洪水掌握工程,对大洪水拦洪削峰,处理设计标准下20多亿立方米的超额洪水;开挖怀洪新河,使与已建成的茨淮新河连接,分泄淮河洪水2000立方米/秒,同时接纳豫东、皖北地区来水。
加固洪泽湖大堤,保证蓄洪;巩固入江水道,续建分淮入沭,使淮河下游入江入海达到13000(相机可达16000)立方米/秒的力量。
建设入海水道工程,近期添加淮河入海力量2270立方米/秒,近景达到7000立方米/秒。
建设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实施分沂入沭及其调尾工程,完善大官庄枢纽,扩大新沭河,修建刘家道口闸,使沂沭河洪水大部东调入海;扩大韩庄水道、中水道,加固骆马湖堤防,扩大新沂河,接纳南四湖、邳苍地区和沂沭河部分洪水入海;管理南四湖,加高加固湖西堤,修建湖东堤。
管理淮北洪汝、沙颍、汾泉、黑茨、涡、包浍、奎濉诸河;管理淮南白露、史灌、淠、池诸河;管理湖洼和主流。
实施行蓄洪区平安建设,修建庄台、避洪楼、撤离道路、通信报警系统;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行多种运营,减轻负担,加强方案生育,鼓舞人口迁出。
同时,加强防汛指挥体系建设,建立流域协调制度,建设水情监测预报、通信预警、洪水调度等非工程防洪系统。
实现以上规划,近期淮河上游可防备10年一遇,中游可防备100年一遇,下游可防备略超过100年一遇的洪水;沂沭泗水系中、下游可防备50年一遇的洪水;次要主流可防备10~20年一遇洪水,排涝标准可达到3~5年一遇。
3.安徽省无为县汛情
7月19日下午,省委召开全省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传达回良玉副总理近日视察安徽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当前全省防汛抗洪救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市领导李庆宁、薛玉苍、汤道义、罗永富、王邦怀和市防指及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担任人、各乡镇(街道)党(工)委次要担任人在明光分会场参与了会议。
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滁州市委副书记张裕发在滁州分会场强调,要统一思想,高度注重,克服麻痹松懈心情,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各项措施,确保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平安,全力夺取防汛抗洪救灾的彻底成功。
市委书记李庆宁在明光分会场讲话时指出,各级各部门要糊涂熟悉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在思想上千万不能松懈,时辰预备防大汛、防大灾;在备战上还要强化,要时辰做到防汛人员不能散、物资要备足、值班不能松、巡查要坚持;要随时预备打硬仗,确保今年平安度汛。
会上,市委副书记薛玉苍就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要求,各级各部门肯定要熟悉到当前防汛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难,要做细预案,要把措施细化到节点上,责任要进一步明确,全面做好今年防汛工作;副市长王邦怀就我市当前防汛工作做了全面部署。
受上游降雨来水影响,淮河蚌埠水位再度回涨,7月26日8时,蚌埠水位21.20米,淮河柳巷水位17.68米,超警戒水位1.18米,女山湖闸上水位16.11米,超警戒水位1.11米,池河明光水位16.36米,超警戒水位0.36米。
7月26日8时,分水岭水库水位48.53米,超汛限水位0.03米,林东水库水位64.52米,超汛限水位0.02米,燕子湾水库水位54.05米,超汛限水位0.05米。
7月27日18时,蚌埠水位21.07米,花园湖水位16.47米,超警戒水位1.47米,淮河柳巷水位17.65米,超警戒水位1.15米,女山湖闸上水位16.07米,超警戒水位1.07米,池河明光水位16.21米,超警戒水位0.21米。
7月29日8时,蚌埠水位20.83米,花园湖水位16.47米,超警戒水位1.47米,淮河柳巷水位17.46米,超警戒水位0.96米,女山湖闸上水位15.93米,超警戒水位0.93米,池河明光水位16.09米,超警戒水位0.09米。
4.将来两三天淮河至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将有暴雨
中心气象台估计,受强盛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将来两三天,淮河流域至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将先后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地区还将有短时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同时,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自西向东将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降雨量一
般有10毫米至35毫米,局部地区可达40毫米至70毫米。
26日至27日,西藏南部和东部、内蒙古自治区古中东部、华北、东北地区大部有小到中雨或雷阵雨,内蒙古自治区古东北部、河北北部以及辽宁南部有大雨,局部暴雨;黄淮、江淮、汉水流域、江南、华南、西南地区东部的大部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黄淮大部、江淮、江汉平原、江南大部地区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并有短时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中心气象台提示,将来几天的强降雨会使安徽、江苏、湖南、江西等沿江各省的汛情加剧,上述地区要亲密关注雨情和水情的变化,做好防汛抗洪的各项预备工作。
1.请写出这则消息的导语部分。
2.请写出这则消息的结语部分。
5.淮河流域具体的气候引见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区,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区,气候温柔,年平均气温为11~16℃。
气温变化由北向南、由沿海向内陆递增。
极端最高气温达44.5℃,极端最低气温为-24.1℃。
蒸发量南小北大,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900~1500毫米,无霜期200~240天。
自古以来,淮河就是我国南北方的一条自然分界线。
淮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888mm,其中淮河水系910mm,沂沭泗水系836mm。
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大致是由南向北递减,山区多于平原,沿海大于内陆。
淮河流域内有三个降水量高值区:
一是伏牛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mm以上;二是大别山区,超过1400mm;三是下游近海区,大于1000mm。
流域北部降水量最少,低于700mm。
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雨量为最小年雨量的3~4倍。
降水量的年内安排也极不匀称,汛期(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50%~80%。
淮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230mm,其中淮河水系237mm,沂沭泗水系215mm。
山东半岛多年平均径流深199mm。
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分布情况与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相像。
产生淮河流域暴雨的天气系统为台风(包括台风倒槽)、涡切变、南北向切变和冷式切变线,以前两种居多。
在雨季前期,次要是涡切变型,后期则有台风参加。
大范围长久性降水是由切变线和低涡接连消失而构成。
江淮流域6、7月份长久性大范围的降水天气称梅雨。
梅雨期长短、雨量的多寡,基本上打算了淮河全年的水情,如1931、1954年梅雨期长、雨量多,构成了全流域性大洪水。
梅雨期结束后转入盛夏,淮河流域常受台风攻击,如1965年7月24日出梅,7月27日就有台风攻击洪泽湖地区。
查近百年来的台风材料,发觉台风路径遍及全流域,亦即台风雨可以影响整个淮河流域。
台风型暴雨的特点是范围小、历时短、强度大,如"75·8"林庄暴雨,6小时雨量830mm接近世界纪录。
暴雨走向与天气系统的移动大体全都,台风暴雨的中心移动与台风路径有关,一般自南向北或自西南向东北移动。
冷峰暴雨多自西北向东南移动,低涡暴雨通常自西南向东北移动,随着南北气流交绥,切变线或锋面作南北向、东南-西北向摇摆,暴雨中心也作相应移动。
例如1954年7月几次大暴雨都是由低涡切变线形成的,暴雨首先消失在淮南山区,然后向西北方向推动至洪汝河、沙颍河流域,再折向东移至淮北地区,最终在苏北地区消逝,一次降水过程就遍及淮河全流域。
由于暴雨移动方向接近河流方向,使得淮河流域简单形成洪涝灾难。
6.淮河管理遇到那些困难
从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获悉,虽然治淮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淮河流域水情简单、管理投入资金不足等缘由,治淮工程建设总体进展不快,现有的防洪减灾体系尚不完善,淮河管理亟待处理八大关键性问题。
一是上游拦蓄力量不足。
目前,淮河流域大型水库总库容187亿m3,掌握流域面积仅占全流域山丘区面积的三分之一。
淮河干流上游尚无一座大型水库,部分病险水库尚未完成除险加固。
二是中游行洪不畅,行蓄洪区平安建设滞后。
淮河干流中游仍未达到设计行洪力量,沿淮行蓄洪区人口急剧添加,人水争地冲突突出,平安建设滞后,避洪设备建设标准低,撤离道路、预警通讯等设备尚不完善。
三是下游泄洪力量仍显不足,洪水出路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处理。
入海水道、分淮入沂和苏北浇灌总渠泄洪力量偏低,尚未达到规划确定的泄洪标准。
四是干主流堤防标准低,堤基堤身质量差,堤身断面不足,险工险段和病险穿堤建筑物多,缺少必要的基础及防渗处理。
五是平原低凹地区排涝标准低,排涝力量严峻不足,因洪致涝问题尚未处理。
在淮河遇中小洪水时,外河水位长时间居高不下,平原凹地积水无法自排,"关门淹"的现象非常严峻。
六是淮河部分重要主流尚未进行系统管理,遇中常洪水往往患病严峻损失。
19项治淮骨干工程中确定的淮河左岸6条跨省骨干排洪河道建设,目前仅完成包浍河、汾泉河初步管理,以及洪汝河、奎濉河河道近期管理部分工程,次要主流排洪依旧不畅。
七是流域洪水调度与管理手段较为落后,防汛通讯和水文基础设备相对薄弱,防汛异地会商系统尚未完全建成。
八是淮河流域洪涝干旱交叉,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非常突出。
由于来水偏少、用水量大和管理上的问题,洪泽湖和南四湖常常在死水位以下运转,2002年南四湖上级湖全湖干枯、下级湖几近干枯,对湖区生态系统和当地用水形成了严峻的影响。
淮河水污染问题非常突出,水环境承载力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尚未扭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 淮河 水情 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