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国市村名起源.docx
- 文档编号:29512225
- 上传时间:2023-07-24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5.82KB
河北省安国市村名起源.docx
《河北省安国市村名起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安国市村名起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安国市村名起源
安国市村名起源
民主街:
位于祁州镇内北部,建国初建村。
光明街:
位于祁州镇内中北部,建国初建村。
农民街:
位于祁州镇西南部,清代建村,原名西南关,建国初更名为农民街。
药市街:
位于祁州镇内东南部。
明清时已形成药市区,建国初建村,沿袭药市称谓。
西关街:
位于祁州镇西北部。
解放后建村。
东关街:
位于祁州镇东北部。
解放后建村。
北大街:
位于祁州镇内中部,民国时称南关西街,1950年命名为建设街,1954年改名北大街。
南大街:
位于祁州镇内南部,建国初建村。
东大街:
位于祁州镇内中东部,民国时称东升街,建国初改称东大街。
孟庄:
相传金代建村,章宗年间(1195年左右),孟姓一户因战乱逃于此定居,取名孟家庄,后简称孟庄。
八五:
相传宋时建村,位于唐河故道旁,后河床移动留下一片高地建成村庄,名留村,后演化为流村。
为纪念1958年8月5日毛泽东主席来此视察,1969年改为“八五”。
视察地建有“毛主席视察纪念馆”。
杜庄:
相传明初山西几户杜姓人家迁居到此,故名杜庄。
观音堂:
相传此地有座观音庙,吴氏人家在此建村,取名观音堂。
建村年代不详。
1966年更名为永革庄,1982年又复名观音堂。
南七公、北七公:
为纪念元初镇国大将军贾辅,改村名“齐供”后演化为“七公”,明朝分村而治,南北七公之名形成。
常庄:
相传宋时建村,明初常姓移民于此,遂名常庄。
韩村:
相传宋时韩姓移民迁于此,取名韩村。
村东有古墓5座。
路根:
相传元末山西移民至此,有部分人在路旁定居,后形成村庄,取名路根。
梨园:
原是一片梨园,由新安村迁来几户人家,居梨园一侧,故名梨园。
新安:
相传宋代建村,因辛、安两姓居于此,取名辛安,后演化为新安。
杨翟:
相传宋代建村,取村民杨、翟之姓,名杨翟。
侯村:
相传建村晚于领村“西徐”,取名后村,后演化为侯村。
西徐:
相传唐代建村,徐姓人家由安国城(今西安国城村)迁来。
因地处县城西,取名西徐。
营二里:
明末蔡姓人家由束鹿县迁来建村,取名蔡家营。
清时与相距2里的侯村在人事、经济方面来往甚密,为表示这一关系,改名营二里。
西李王庄、东李王庄:
据吕氏碑文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山西移民于此建村,因李姓较多,故名李家庄。
民国26年(1937年)由定县划归安国县,与小王庄合并,名李王庄。
1961年又分为两村,因地处西部,故名西李王庄,东部名东李王庄。
东柴、西桄、东桄:
相传明代建村,原为3小村共名“三合庄”。
清代3村分立,将村庙内一棵大树三村分之,分东树桄者名东桄村,分西树桄者名西桄村,分树枝毛柴者名柴蓠,又称柴里,后柴里分为东西两村,因方位称东柴里。
后简化为东柴。
南仕庄、北仕庄、西仕庄:
相传原名许由村,后外地移民来此,在村南建村。
村民希望多出人才,取名仕庄。
明万历间(1573-1620年)分为3村,因方位称谓。
西王奇、东王奇:
地处月明河北岸。
相传明末山西洪洞县移民来此,其中一秀才见此地草茂林丰,地势奇异,汉道:
“此地王气生,必有贵人出”,遂定居于此,取名“王气”。
后雅化为“王奇”。
清初,一部分村民东移建村,称东王奇,该村称西王奇。
王奇庄:
位于月明河故道,多为沙壤。
清初少数住户从西王奇迁出至西南1公里许建村,取名王奇庄。
北徐辛庄:
相传明中期从山西老鸹窝迁来徐、辛两家建村名徐辛庄。
小唐河从村中横穿而过。
民国初,以河界分村,此村处河北侧,故名北徐辛庄。
东河、西河:
建村年代不详,因处月明河东西两侧,称东河、西河。
舍二村:
相传有两人曾任舍人官职,在此建村,后起名舍二村。
伏村:
清时称付村,后演化为伏村。
西长仕、东长仕:
相传宋时赵氏家族有人官居长史,辞职后定居于此,称村名长史。
后分东西两村,因方位称西长史、东长史,后演化为西长仕、东长仕。
子娄:
相传唐移民时,从山西迁来井、匙诸姓建村。
当时织柳斗、柳篓者多,因名织蒌村。
明代又有山西移民补充到此,改织蒌为子娄。
霍庄:
相传明时南流村霍姓1户在村北另立1庄,取名南流霍家庄。
民国初改名霍家庄,后简称霍庄。
大南流、小南流:
相传唐朝黄巢起义时,幽州守备霍子成之子南逃,流亡于此定居,取名南流。
清道光间(1821-1850年),部分村民迁出建村,名小南流,此村故名大南流。
东固:
相传明初从山西老鸹窝迁来行色匆匆于道东侧定居,故名东固。
西固:
相传明中期从山西迁来崔氏3户建村,名崔家庄。
后有文人过此闻村名说:
“东村坚固(指东固)西被摧(指崔家庄),不祥也,莫若两固可媲美。
”于是改名西固。
宋庄:
相传明末沙窝村(原属博野县)宋氏迁来建村,名宋家庄,后简称宋庄。
刘庄:
相传明末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刘氏在此建村,名刘家庄,后简称刘庄。
贾村:
相传宋代建村,因处祁州城(今县城)南关东南里许,每年药材庙会期间,贾户常居于此,故名贾(gǔ)村,后习惯称为贾(jiǎ)村。
东张庄:
据张氏家谱记载,明末从山西洪洞县迁来6户张姓移民在此定居,名张家庄。
为与县内同名村区别,因方位称东张庄。
流霜:
西汉建村。
清末,从门东乡中阳村迁出3户人家在流霜村东北定居,称小中阳,为流霜属村。
伍仁桥:
南邻磁河,古为水陆交通要道。
盛产紫皮大蒜。
相传明初伍仁村弟兄五人在此开店,取名五人店。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朝廷拨银建成五拱石桥“万寿桥”后,改名为伍仁桥。
南章令、北章令:
原名张宁村,明初洪水暴发,该村被冲毁房屋的北半部村民迁至沙河北定居建村。
因方位,两村分别改名为南章宁、北章凝,后简化为章令。
西章令:
相传明天启间(1621-1627年)水灾后,由北章凝村迁出7户于此定居,名新立庄,后改为小章凝。
因地处北章凝西,又名西章凝,后演化为西章令。
东庄:
相传明时部分村人为避水灾,从北章凝迁出于此定居,起名东园,后演化东庄。
陈庄:
相传明天启间(1621-1627年)沙河泛滥成灾,陈姓几户从北章凝村迁出定居于此,取名陈庄。
大户:
相传明初山西戴、孟、周等姓移居于此建村,因戴姓户数较多,因名戴户村。
后谐音为大户。
流托:
北靠沙河,土质多为沙壤。
相传明初山西移民来此,于沙河淤积高地建村,故名流托。
西崔章:
相传为汉时古村,唐朝初年从外地迁来崔氏移民在此定居。
到宋朝时该村崔子玉官至知州,名重一时,死后宋真宗追封其为西宁王,在临安(今杭州)建祠赐额,彰其德于天下,老家村名遂改为崔彰,后来取谐音为崔章。
在清朝末年因村大分设两村,因方位名为东崔章和西崔章。
固城:
清乾隆本《祁州志》载,此地有“古城峰,巍然高耸,与山无异,谷中春月,有声如鼓”。
故取名鼓城,后演化为固城。
焦庄:
相传明嘉靖间(1522-1566年),崔章村焦姓几户迁来居住,起名焦家庄,后简称焦庄。
王庄:
相传明永乐三年(1405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王姓兄弟2人,各立庄,老大居此地,取名大王庄,后简称王庄。
辛庄:
原系大南流西南角一部分,距村较远,耕种不便。
明时该村霍姓兄弟3人迁于此地居住,取名新庄,后演化为辛庄。
新刘庄:
据冯氏家谱载,明永乐三年(1405年)冯子成由山西迁来,后刘姓也迁此定居。
因冯家5代单传,刘氏人口发展较快,故建村后起名刘家庄,后简称刘庄。
因与县内村庄同名,1982年更名新刘庄。
郑庄:
据郑氏家谱载,明永乐三年(1405年),郑海一家从山西迁往保定,不久迁祁州城内居住。
其后人又移于此安家,起名郑家庄,后简称郑庄。
张庄:
相传原系沙河南岸奉伯村张家土地,清康熙间(1662-1722年),为耕种方便,张姓几户暂居于此。
道光间(1821-1850年)形成村庄,取名张庄。
焦街:
地处沙河北岸,明万历间(1573-1620年),崔章焦姓几户迁居此处落户,后属郑庄村,1954年从郑庄分出立村,名焦街。
杨横:
相传明末有杨姓1户居于此地,为人蛮横,人皆惧之,当地一带人称该村为杨横。
辖自然村店上,相传明末张姓傍杨横建村,名张1家庄,后有钱势的孙姓1家迁至,更名孙家店,后演化为店上。
统一村:
由河北庄、小流托2个自然村合成。
据碑文载,明永乐三年(1405年)靳氏由山西迁来此地,取名靳家庄。
清时军诜村一赵姓人家因遭强盗抢劫,被迫迁于此地落户,抄纸为业,人称抄纸庄。
因村靠沙河北岸,后改为河北庄。
小流托因流托村部分人迁至而名。
西寇:
相传汉代建村,徐、寇两姓定居于此,起名徐寇村。
明时,村东建东寇村,徐姓已后继无人,遂改名西寇。
北流罗、南流罗:
汉代建村,原名八里庄。
后因潴泷河水涨,将村冲为南北两部分。
相传顺水冲来18个石罗汉,故改名流罗,分村时因地处河北岸,称“北流罗”,南为南流罗。
庞各庄:
相传庞各庄村建于汉朝。
该地有一白雀寺,明燕王扫北时,留百姓定居寺旁,起名旁庄,后恰是庞姓最多,故改名庞各庄。
因庞各庄村大,1958年分为东、西、南、北街4个行政村。
"
安国城:
此地系汉时所建安国县城。
北齐时撤安国县,遂为自然村镇,取名安国城村。
到明永乐间(1403—1424年),从河南二龙岗迁来部分回民,居村东半部,后分村,因方位称东、西安国城。
马固:
相传东汉建村。
南堡:
元代在古城堡南建村,取名南堡。
北堡:
相传明时南堡村北开挖运粮河,将耕地分隔两岸,耕种不便,数家丁姓村民迁至北岸定居,渐成村庄,取名北堡。
八方:
相传是明朝初年建村,当时从外地迁来刘、曹、程三姓人家。
分地时,以方位划分8方,刘、程两家各要三方,曹家要两方。
故取名八方。
伍仁村:
该村为汉古村,名东道里。
相传西汉末年刘秀与王郎打仗途经地,正遇到五个人在村旁田间赌博,问路不答,刘秀怒斩4人,1人逃走。
唐大中年间,雕无头赌博状石像四个,越墙欲逃者一个,并改为村名为五人村。
后雅化为伍仁村。
该村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故里,其墓尚存。
北店:
相传明代刘姓大户居此开店,称“刘家店”。
后建龙王庙,改村为龙王店。
建国后分成两村,因方位称北龙王店,后简称北店。
流昌:
该村为汉时古村。
村名有水长流、人昌旺之意。
寺下:
相传该村为唐时古村,原名东汪,后被洪水淹没,仅存一大寺。
明初山西移民迁居寺旁,故名寺下。
奉伯:
该村为秦汉前古村,相传西汉末年,刘秀率军驻沙河两岸。
王莽败后,刘玄称帝,深惧刘秀兄弟“功高镇主”,设计杀其兄伯升。
村人不平,暗摆伯升牌位纪念,遂改名为俸伯,后简化为奉伯。
中送:
相传该处有一富户居住,名为富家庄。
明初山西宋氏移民到此定居,改名中宋,后演化为中送。
南郭村:
相传明初建村名杨家庄。
后迁来郭姓富户,改名郭村。
明末部分村人移于村东北2公里许建村,取名北郭村(今属安国县),此地改称南郭村。
军诜:
北靠磁河、沙河、小唐河汇合处一三岔口。
为汉时古村。
因曾集结众多军队而名。
新军诜:
1978年开始,军诜村部分户陆续迁出于此建村,故名新军诜。
大章:
相传明代建村。
因村中章姓系大户,故名大章。
宋固:
相传明初建村,因村中宋姓较多,名宋村,后遭战乱,村人奋起护村,免遭劫难,故改名宋固。
沙头:
相传明初山西移民迁居于此。
因村南沙丘似人头状,故名沙头。
大五女镇:
相传西汉末年刘秀奉命镇抚河北至此,住在一家客店。
邯郸王王郎围村偷袭刘秀,店家5位姑娘用金蝉脱壳计救刘秀脱险。
刘秀感恩封村名为五女店。
此地曾建城堡,时称五女堡,后改名五女铺。
清中期该村民间贸易兴旺,俗称五女集。
民国期间又改名大五女。
西娄底:
相传南北朝时,皇帝派大臣于此修建行宫。
开工不久,大臣携资逃跑,仅存阁楼基底。
后于此建村,取名楼底。
为与县内同名村区别,改名并简称西娄底。
北张村:
明代张姓于此建村,名张村。
清时,以穿村而过的小清河为界分治,该村处河之北,故名北张村。
南张村:
明代张姓于此建村,名张村。
清时,以穿村而过的小清河为界分治,该村处河之南,故名南张村。
滩头:
明初建村,因处古唐河道沙滩旁,故名滩头。
北店:
相传明代刘姓大户居此开店,称“刘家店”。
后建龙王庙,改村为龙王店。
建国后分成两村,因方位称北龙王店,后简称北店。
南店:
村名来历见“北店”。
张店:
村名来历见“北店”。
郑村:
据碑文记载,明末有唐、魏、解、霍、吴五姓人家居此,称“五合公”。
后唐家出面与其他四姓商议联村,因之取村名“整村”,后演化为郑村。
西秋元、东秋元:
明永乐三年(1405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移民定居于此,因地处沙河北岸,夏秋之际,常被水淹,取名“秋淹”,后演化为秋元。
后分为两村,因方位称西秋元、东秋元。
明官店:
小唐河从村中流过,将村分成南北两部分。
相传该村原为北章凝村北部一角,地处沙河、小唐河中间,为水陆交通要道。
明时村人于此开店,渐成村,名明光官,后演化成明官店。
石佛:
处古唐河之南。
原多盐碱地,俗称“东大洼”,今已改造为良田。
水泵生产较发达。
明初建村,名山羊村。
相传一年唐河水涨,冲来1尊石佛像,村人修庙供奉,遂改村名石佛。
南章:
据村中天界寺碑文记载,明嘉靖间(1522-1566)为山羊村(石佛村)南一小庄,名小南庄,后谐为南章。
张乡:
地处沙河、磁河、小唐河汇合处北侧。
地势平坦肥沃,略显沙性,北部多为粘土,盛产中药材“山药”。
相传该村唐时建村,明初燕王扫北时,毁于兵火,幸存张享等户人家。
后山西移民肖、韩、袁、李姓等几户迁居于此,举颇孚众望的当地人张享名为村名,后演化为张乡。
因按姓氏聚居,习惯称为东韩、西韩、肖街、前李。
1962年设置为4个行政村。
堼头:
汉时古村,该村遗有一土筑高台。
相传西汉末年,刘秀征战获胜后于此加封将士,后起村名堼头,含列土封侯之意。
淤村、北河:
大部分为沙壤土,该村中药材生产历史悠久,尤以菊花出名,村民多加工、经营药材。
相传该村与北河为一村(村名失传),南临唐河,明初毁于洪水。
村人于北岸建1村,名北河;张、贾、齐3户在淤积的高地建1村,名淤村。
郭北庄:
相传明万历间(1573-1620)从山西迁来郭姓立村,名郭皮庄,后改郭北庄。
娄营:
相传唐朝罗成扫北时在此建走马驿,常为驻军营盘。
建村后名罗家营,后因与清苑县一村同名,娄氏便提议改村名为娄家营,后简化为娄营。
北各堡、西各堡、东各堡:
相传宋元时此处有寨堡。
明初山西移民在此建成鼎立3村,按座落分置东、西、北各堡。
民国27年(1938年)3村联合办公,统称为建国堡。
31年(1942年)日军“五一”扫荡时3村分开,恢复原名。
姬庄:
相传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由山西迁来姬、王两户建村,因姬姓人多,故名姬庄。
康庄:
相传明初从山西迁来康、李、张等4户,因康氏人口兴旺,取名康庄。
大文村:
汉朝时期,王莽赶刘秀的时候路过祁州的时候,刘秀叫士兵打探前面是啥村,士兵打探回来说;没看见人无法打听,刘秀说代问,兵又出去了一圈回来,说叫代问,后来人们代问改成大文村至今有几千年历史了。
西伯章:
相传宋朝建村,地处古唐河西岸,为重要渡口,习惯称之西摆渡,后雅化为西伯章。
南马村:
相传南马村在宋朝时为军马驯养场,因名马村。
明末在此建防御暴乱的关口1座,称“南关”。
因此后改来村名改为“南马”。
西伏落:
西伏落处于古唐河南岸,过去多盐碱地,现在已改造成良田。
相传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洪水泛滥,从河上游冲来两尊佛像,于此分落两处,乡人为之修庙供奉,称为东西佛庙。
明初乔姓人家迁来西佛庙旁居住,取名为西佛落村。
后简化为西伏落。
2009年西伏落乡改镇,复名为西佛落。
东伏落:
村东北2公里处有汉蠡吾侯墓,村名来历见“西伏落”。
张家营:
此地处于古唐河南岸,曾有码头。
相传为明军营地,有练马场和饮马坑,明名“仗营”,后谐为张家营。
中伏落:
原为东伏落属村,1953年建行政村,因处东西伏落中间,故名中伏落。
门东:
此地系西汉古城解渎亭,晋时毁于洪水,仅存东城门,后于城门东建村,故名门东。
齐村:
据庙宇碑文载,晋时此地有7个小村,宋时合为1村,名“七村”,后演化为齐村。
阎村:
该村原名不详,唐时毁于洪水,幸存阎姓几家,复村后名阎村。
河西:
据河西空堂坟临道碑文载,元朝建村,因位于唐河西岸,故河西。
曲堤:
该村曾多次发现宋币,最多一次于1980年挖出铜钱一窖,2000多公斤。
为宋以前建村,后毁于洪水。
明初复村时因地处唐河堤弯曲处,故名曲堤。
南七公、北七公:
建村年代不详。
为纪念元初镇国大将军贾辅,改村名“齐供”后演化为“七公”,明朝分村而治,因方位称南北七公。
北娄南娄:
相传秦时此地有一片楼阁,通称大楼,东晋时毁于洪水。
村民在楼南、北各建村庄。
后简化为南娄、北娄。
南娄底:
明代此地有楼阁1座,后有人迁居于楼旁,起名楼底。
分村时因方位称南楼底、北楼底,后简化之。
高业:
据塔龛石刻记载,宋元丰四年(1082年),在此建高塔1座,继有人在塔北定居,人财兴旺,故名高业。
北张各庄:
原该村多种葫芦卖葫芦瓢,今主要副业为铁编。
相传元时张姓于此同时建2村,南为南张各庄(现属深泽县),北为北张各庄。
西北马、东北马:
相传宋时曾为军马训养地,分东西两处,俗称东圈、西圈。
后于此建村,为与南马相对称,因方位而名。
卓头:
相传唐代建村,村内付氏寺中有巨钟,因名钟村。
后因周围和尚都属该寺所管,以寺中镯头(乐器钟)为禅师代号,故改名镯头,后简化为卓头。
茂山卫:
因村旁有一山状土丘,树木成林,高大茂密,俗称茂山。
明初于此建卫所,村名沿用茂山卫。
南段北、北段村:
相传唐朝建村,后迁于此地人户增多,居住较分散。
为方便管理,分成南北两段,南为南段村,北为北段村。
黄台:
大部为壤土。
相传汉朝建村,村东有一圆土高台而得名。
据说古时曾建一座大庙,非常宏伟。
可惜毁于文革时期。
北马庄:
相传此地是东汉刘秀属下武将马武的庄园。
马武卒后葬于此地,故名马庄。
因与县内村庄重名,1982年更名为北马庄。
小内:
唐朝建村,因村内有“小礼庙”,故得名小礼,后谐为小内(方言内读尼音)。
边三庄:
相传唐朝建村,因胡、臧、边姓氏名胡庄、臧庄、边家营3个自然村。
1949年合而为一,名边三庄。
翟营:
明初建村,由山西先后迁来董、翟两家,始名董家营,后翟家兴旺,改村名为翟家营。
后简化为翟营。
北都:
地势平坦,多为壤土。
相传春秋时鲜虞国王北迁,欲选此地为都城,故后人称村名北都。
该村长有千年古槐一棵,枝繁叶茂,被文物局列为重点保护对象。
大李庄:
地处沙河北岸,多为淤积沙壤。
相传明永乐间(1403-1424年),山西洪洞县移民于此定居,曾名周家店,后因李姓系大户,改名大李庄。
景中:
相传明初建村,因村人农事经验丰富,作物管理精细,为当地一带百姓称誉,故名“耕种”村。
明永乐间(1403-1424年)又从山西迁来宋、张、王姓等户,形成大村,“耕种”被村中文人雅化为“景中”。
里河:
孟良河绕村流过,因名里河。
西张庄:
明永乐三年(1405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移民于此定居,因多为张姓,故名张庄。
后为与县内同名村区别,更名西张庄。
袁李:
明永乐三年(1405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袁、田、李3姓人家于此定居,名袁庄、田庄、李庄,后3庄合村,名田袁李。
后田庄分属大李庄村,更名袁李。
杨庄:
相传明永乐间(1403-142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杨姓于此定居,故名杨庄。
西吴庄、东吴庄:
相传明永乐三年(1405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吴姓移民于此定居,故名吴庄,后因居住分散,分为两村,因方位为西吴庄、东吴庄。
路景村:
明代建村,名山羊巷。
北靠古唐河,堤头有王子坟、村旁有两大土台,俗称“琵琶金”、“摘星楼”,又有四处手机形土坡,风景幽雅宜人。
因古有四大名景,并有四个美丽传说而得名,后改名路景。
现在只记得有蝎子楼、挖心阁的传说了,现有冰神庙座落村北,古有“雹子不砸路景,蚂蚱不咬故显”之说。
留各庄:
原名固刘村,旧址在现址北1公里处,地势低洼。
明初因洪水泛滥,刘姓人家南迁建村于高地,改名流各庄。
固显:
相传该村建于元初,原名何固屯,旧址在现址正西偏南1公里处。
明初因洪水泛滥,固氏人家东迁建村于高地,取名固显。
东马庄:
相传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来马姓移民在此定居,取名马屯。
清中期改为马家庄,后简称马庄。
1982年因县内村庄重名,更名为东马庄。
米庄:
相传明初由米姓几户移民定居于此,取名米庄。
石庄:
相传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石姓移民定居于此,取名石庄。
甄庄:
相传宋时从曲阳当城迁来甄姓人家于此定居,取名甄家庄,后简称甄庄。
马村:
相传明永乐四年(1406年),由山西迁来马姓移民于此定居,为与马家庄相区别而名马村。
又传为汉代古村。
东寇:
相传明永乐间(1403-1424年)从山西迁来寇姓定居于此,因住址在徐寇村东,故为东寇。
北程各庄、南程各庄:
相传明初为陈家大村,燕王扫北荡为废墟,幸存人家分别向南北搬迁。
该村迁于村北,各北陈各庄,清末改名北程名庄、南程各庄。
郑各庄:
相传燕王扫北时,一赵姓将官,见此地临河平坦,便把郑氏家属留此定居,名郑各庄。
固西:
相传明初建村,因地处固城之西而名。
东巷:
相传宋代此地为运粮河港口。
明初由山西迁来江姓几户,并带来传家宝王玉佩环,故取名王玉港。
后演化为王玉巷,村西部含高家街、李家街、王家街3小村。
后分为东西两村,因方位称东王玉巷,后简称东巷。
高街:
明嘉年间(1522-1566年)碑文记载就有高家街、李家街、王家街之称。
后统称“西王玉巷”。
1958年分为3村,复称高街。
李街:
来历见“高街”。
王街:
村名见“高街”。
大营:
原多为盐碱地,现已改造成良田。
相传明初从山西迁来李、齐、赵等4户至些定居。
明代,该地建有10个营盘,此处营盘较大,故名大营。
小营:
明代,此地设一小营盘,故名小营。
瓦子里:
相传东汉建村,因地势较洼,故名洼子里,后演化为瓦子里。
西照中照:
据碑文载,隋时村名为南都村(因在北都之南)。
附近有一片沼泽地,唐时分为3村,以沼泽方位命名,分别为西沼、中沼、东沼,后沼演化为照。
郑章:
相传西汉末年王郎军与刘秀军在此交战多日,因系战场阵地,建村时取名“阵上”,明时演化为郑章。
边庄:
相传明初因边姓立庄,故名边家庄,后简称边庄。
谢庄:
据谢氏家谱记载,明永乐间(1403-1424年),谢姓在此建村,起名谢家庄,后简称谢庄。
北王买、南王买:
相传西汉末年王郎军与刘秀军于此交战时,此村为王郎军驻地,百姓称此村为王郎,后演化为王买。
明末该村分为两村,因方位命名北王买、南王买。
小王买:
由南王买迁出王、齐等姓人家建村,起名小王买。
行唐:
元末建村。
小清河从村南流过,因村内沟塘纵横,起村名行塘。
明初演化为行唐。
海市:
该村位于小唐河与孟良河之间,早年地势低洼,四周多水,颇有汪洋大海之势。
明时村内秀才因之起名海势。
清末,根据“海市蜃楼”的典故,改为海市。
中阳北阳:
相传汉时建村,名羊村,后因居住分散,分而立村,因方位称中羊,后演化为中阳、北阳。
(另有传说中阳村井水多苦涩,相传是光武帝刘秀金口玉言封就的缘故。
当年,刘秀从蓟州发兵,讨伐邯郸王王朗,途经中阳,在村内讨水饮马,恰巧一老婆婆端了一盆泡过萝卜的水出门倾倒,见刘秀召唤,便送他饮马。
马嗅了嗅把头歪在一边,马童向刘秀禀报:
“水苦马不饮”。
刘秀叹道:
“真乃穷乡僻壤,水都是苦的。
”从此,中阳的井水变的又苦又涩,被称作苦水中阳。
)
南阳:
村名来历见“中阳村”。
其村北有一附属小村“黄瓜园”,清初一杨姓长工于此种地定居,繁衍成聚落,因多种黄瓜而得名。
立庄:
相传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山西黎姓移民迁于此,起名黎家庄。
后又迁来李、孟等户。
清初,李、孟、黎三姓共议,将黎家庄改为立家庄,后简称立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安国市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