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实习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9501615
- 上传时间:2023-07-24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261.04KB
生产实习报告.docx
《生产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实习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实习报告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
生产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
杨佳乐实习成绩:
学院:
矿业学院
专业年级:
采矿062
实习单位:
贵州林东矿业集团黄家庄煤矿
实习导师:
学院导师:
冯鹏易汉华
2009年8月27日
一、单位情况介绍
一、位置及行政隶属关系
1、地理位置
黄家庄煤矿属乐平井田高田——水坝头段,矿区范围东起下寨,西至白岩脚,南至巩固河及F1断层,北至莲花塘。
地理坐标为:
东经106°04′00″~106°07′00″,北纬26°24′42″~26°26′36″。
2、行政隶属关系
林东矿务局黄家庄煤矿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天龙镇高院村境内,距平坝县城西北滇黔铁路(新平坝站)23km,距天龙站11km、距贵黄高等级公路10km,距清(镇)——镇(宁)高速公路9km。
黄家庄煤矿矿井距安顺电厂38km,汽运可直到电厂。
矿井至乐平有2.5km准四级砂石路,从乐平至天龙交贵黄高等级公路和清(镇)镇(宁)高速公路为四级柏油县道,交通十分方便。
(见交通位置图1—1—1)
二、矿区地形地貌
本区属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大威岭背斜东南翼中段,呈一平缓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为北东——南西,倾向南东,倾角一般为5°~10°。
本区地处贵州高原中部,自中奥陶世隆起后遭受剥蚀,地层发育不全,为构造剥蚀单斜地貌,地形起伏不平,局部陡峭,多为高中山地形,井田内大部分出露煤系地层龙潭组四、五段,局部出露龙潭组一、二、三段及上覆长兴组、大冶组。
最高点在井田北中部莲花塘的跳花坡,海拔高程+1608.0m,最低点在井田南部公固河下岩脚段,标高+1336.5m。
三、电源、水源及建筑材料的来源
1、电源
距井口3km有乐平乡35kv变电站,容量2×1250KVA。
矿井电源引自乐平变电站。
电源可靠、方便。
2、水源
矿井井田内没有较大河流及溪流,只在矿井南部边界有公固河(又称为乐平河、穿洞河)自西南向东北流过,穿过矿井生活区。
其发源于安顺,最后汇入红枫湖,属次成河。
根据1964年至1965年6月观测资料,该河枯水流量0.913m3/s,最大洪水流量200m3/s,年正常流量8m3/s,最高洪水位+1336.8m(主井口高程+1373.614m,风井高程+1403.614m),由于近年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该河流量有下降趋势,夏季农业灌溉时会出现断流。
该河受季节性影响变化较大,是主要的农业灌溉水源,同时也可作为矿井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
井田内零星分布一些季节性极强的小溪和泉点,作为井田内村民生产生活用水。
3、建筑材料
矿井建设所需的石料、木材、水泥可在平坝境内就地采购,钢材可由省内外厂家供应。
四、矿区内气候特点
本区历年平均气温13.8℃,最低气温-4.1℃,最高气温34.1℃。
年平均降雨量为1056mm,主要集中在夏季,雨量充沛。
本区为全国风速最低区中心地带,一般为3m/S,风向多为西北风,霜期短,日照度为全国低值区。
五、综述矿区的开发条件
黄家庄煤矿建成后,对附近的经济发展、文化生活均有积极作用。
矿井离城镇、铁路干线较近,交通运输和生活条件都很优越,电源富足,新增土地用量少,建筑材料大部分可在当地解决。
第二节井田及其附近的地质特征
一、地质特征
黄家庄煤矿井田属黔中古陆平坝区划,属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大威岭背斜东南翼中段,呈一平缓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为北东——南西,倾向南东,倾角一般为5°~10°。
本区地处贵州高原中部,自中奥陶世隆起后遭受剥蚀,地层发育不全,为构造剥蚀单斜地貌,地形起伏不平,局部陡峭,多为高中山地形。
主要成煤期为上二叠统。
由于海水进退多次,以水平循环为主,所以在较浅部形成的煤层一般以复杂结构为主,M8煤层为主要代表,该煤层含1~3层夹矸,夹矸比较稳定;
1、煤层的总数及可采层数
(1)、煤层的总数
黄家庄煤矿井煤层为近水平煤层,倾角为8~10度。
从上到下共17层煤,其中M8、M9可采,M6、M7、M10局部可采,其它均为不可采煤层或煤线:
(2)、可采煤层数
M8煤层:
俗称大砂煤,平均厚1.4m,位于P2L3中部,煤层结构复杂(顶煤0.1m~0.15m米,粉砂岩和泥岩0.2m~1.5m,煤线0.1m~0.5m,炭质泥岩0.1~0.3m,煤层0.3~2.0m),根据开采条件划分,粉砂岩(或泥岩)以上划为伪顶,以下划为开采对象,与直接顶砂岩接触处有煤层一层,厚度较为稳定,是托护伪顶的一个不利因素,直接和老顶为灰色、深灰色厚层状凝灰质砂岩及粉砂岩,底板为泥岩或粉砂岩
二水文情况
黄家庄矿井南界有公固河,发源于安顺,最后汇入红枫湖。
最大洪水量2.7m3/S,一般为0.913m3/S,最高洪水位+1336.8m。
该井田内补给水源仅为大气降水,地表属山地边坡,植被比较好,
泄水条件好,黄家庄煤矿井开采范围内出露的最新地层(除第四系覆盖外)均为煤系地层,均在侵蚀基准面以上开采。
根据地层的含水性及分布特征,该区含水层与隔水层的相互作用,地下水不大。
第三节煤层及煤质特征
一、煤层特征
黄家庄煤矿井田,煤层走向为北东——南西,倾向南东,倾角一般为8°~10°,该区从上到下共有17层煤,其中仅M8、M9可采,M6、M7、M10局部可采,其它均为不可采煤层或煤线。
黄家庄煤矿主要设计开采M8煤层为主,M8煤层,俗称大砂煤,平均厚度1.4m,位于P2L3中部,煤层结构复杂(顶煤0.1~1.5m,粉砂岩或泥岩0.2~1.5m,煤线0.1~1.5m,炭质泥岩0.1~0.3m,煤层0.3~2.0m),根据开采条件划分,粉砂岩(或泥岩)以上为伪顶,以下为开采对象。
直接顶和老顶为灰色、深灰色厚层状凝灰质砂岩及粉砂岩,底板为泥岩或粉砂岩。
M8煤层特征见表(1—1—2)
M8煤层特征表表(1—1—2)
煤层
编号
煤层厚度(m)
夹石
层数
夹石厚
(m)
倾角
顶板
底板
最小
最大
平均
M8
0.3
2.0
1.4
2
0.3~1.8
8°~10°
砂岩、粉砂岩
泥岩、粉砂岩
二、煤质特征
从煤质化验结果可知,M8煤层均为中灰,富一高硫无烟煤。
1、煤的物理特性
M8煤层为黑色,玻璃光泽,呈块状构造和贝壳状断口,硬度大,破碎呈砂状,手工挖掘成块率60%。
2、煤的化学性质
(1)、煤种:
为无烟煤。
(2)、灰分:
该煤层原煤煤层样灰分在9.52~32.30%之间,平均为14.84%。
(3)、挥发分:
该煤层原煤煤层样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在5.55~9.79%之间,平均为7.14%。
(4)、硫分:
该煤层原煤煤层样干基硫分在2.19~10.10%之间,平均为4.38%。
(5)、发热量:
该煤层原煤煤层样干燥无灰基弹筒发热量在34.67~35.65MJ/kg之间,平均为35.24MJ/kg。
(6)、煤灰熔融性:
煤灰熔融性软化温度该煤层在1200~1500℃之间,平均为1338℃。
三、煤层的瓦斯性
煤层瓦斯含量较低,为低瓦斯矿井。
四、自燃及煤尘爆炸性
1、井田内未出现过煤尘爆炸、地温异常现象。
2、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发火期6~12个月。
五、含水性
该井田主要含水层为长兴灰岩、大冶灰岩、茅口灰岩,煤系地层中主要含水层是P2L1、P2L4。
煤系地层的砂岩、叶岩、泥岩等都可看成隔水的地层,一般上下没有水力联系,只限于水平运动。
由于F2断层以外的西北部地区才出露长兴灰岩、大冶灰岩、茅口灰岩,而黄家庄矿井开采范围内出露的最新地层(除第四系覆盖外)均为煤系地层,所以矿区的主要含水层仅为P2L1和P2L4,水源的补给只限于大气降水,矿井涌水量随季节有一定的变化,雨季稍大,旱季略小
第二章境界及埋藏量
第一节井田的境界
1、叙述井田走向边界及倾斜方向的边界
黄家庄煤矿井田属乐平井田高田——水坝头段,矿区范围东起下寨,西至白岩脚,南至巩固河及F1断层,北至莲花塘。
2、边界的方位或标高
从露头浅沿倾向下移250~300m为北部边界,南部边界标高+1275m~+1300m,浅部标高+1450m,斜长约2.1km,水平标高+1375m。
最高点在井田北中部莲花塘的跳花坡,海拔高程+1608.0m,最低点在井田南部公固河下岩脚段,标高+1336.5m。
3、井田走向及倾向尺寸及井田面积
由于东、西两翼采用人为划界,以勘探线外推一定距离作为井界,浅部以露头为界,深部以F1断层为界,井田走向长3.7km,倾斜宽2.1km,井田面积7.8km2。
4、边界煤柱的留法及尺寸
黄家庄煤矿边界煤柱留设尺寸不低于30m。
5、邻近井田的开发情况以及与本矿的关系
邻近生产小窑均在矿区井田范围内,部分开采历史较长、部分为新建矿井,主要分布于煤地层出露地段。
区内小煤矿开采均在矿区采上山浅部。
小煤矿开采均为斜井开拓,开采深度一般为300--500m。
M8煤层内现在主要采掘工作面分布在东上山,应加强探放水工作,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6、论述所定边界合理性
本区可采煤层,M8煤层均属中灰富硫无烟煤,中等变质程度易洗选的无烟煤。
按照《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储量计算规定,煤层倾角小于25°,灰分不超过40%时,参与储量计算的最低可采厚度取0.8米(见表4-4),即为设计储量计算的可采边界,用插入法划出不可采区域(薄煤区)及小窑破坏带和已动用储量的面积。
M8煤层计算储量面积为5.8km2。
由于浅部露头部份受小窑破坏严重,划出了小窑破坏带及风氧化带为边界。
对矿井边界,留设30m的边界煤柱,F1断层按煤柱留设规定,各段采用垂直剖面法留设煤柱30~70米作为保护煤柱,采空区边界以划定的采空区边界留设30m的保护煤柱。
由于公固河在矿井田内只有一小段,且在F1断层的南面,因F1断层留设了保护煤柱,故不再对公固河河床留设煤柱。
第二节井田的埋藏量
一、井田的工业储量,地质损失量,永久煤柱损失
黄家庄煤矿井田的工业储量1572.4万t。
二、井田的可采储量及开采损失
黄家庄煤矿井田的可采储量745.2万t。
第三章矿井的年产量、服务年
限及一般工作制度
第一节年产量及服务年限
黄家庄矿井的年产量设计为15kt,矿井可采储量服务年限为:
=35(年)
式中:
a——煤矿服务年限,a;
G——可采储量,745.2万t;
A——煤矿的生产能力,15万t/a;
kB——储量备用系数,该矿地质构造中等、煤层赋存条件较为稳定,开采条件较好,取1.4。
通过上述计算,该矿服务年限为35年,生产能力15万t/a,符合煤矿设计规范要求。
第二节矿井的一般工作制度
黄家庄矿井的一般工作制度:
年工作日为300天,每昼夜工作班数为三班制,出煤班数为两班,每班工作时数为8小时,每昼夜的提升时数为14小时。
第四章井田开拓
一、开拓方案
1、井筒
黄家庄矿井设计开拓方式为顶板平硐开拓。
平硐以上储量较为丰富,平硐基本位于井田储量中心附近,地面工业广场比较开阔,地面设施比较完备,交通方便。
2、首采区选择
首采区选择考虑两个方案
方案一:
一采区单一倾斜长壁采煤开采方案(见图4-1)
方案二:
二采区单一走向长壁采煤开采方案(见图4-2)
方案一优点:
(1)煤层倾角一般在6—100,适宜炮采;
(2)生产系统较简单可靠;(3)井巷开拓工程量少,资金投入少;(4)工期短,投产快。
缺点是:
(1)从钻孔资料来看,该采区局部煤层较薄,不稳定;
(2)掘进时需增加排水系统。
方案二的优点:
(1)从钻孔资料来看,上山煤层较厚、稳定,煤层赋存条件较好,适宜机械化开采;
(2)上山开采施工过程不影响生产系统正常运作;(3)无须排水设施。
缺点是:
(1)生产系统较为复杂;
(2)上山开采初期工程量投资较大,工期较长。
综上所述,通过比较,方案一较优,设计推荐一采区作为首采区。
第五章采区巷道布置
第一节设计采区的地质概况及煤层特征
一、采区在矿井中的位置,邻区开采情况,煤层的赋层条件,地质构造,煤质、瓦斯、含水性、发火期等,煤层顶板围岩性质
1、采区在矿井中的位置
首采面(一采区)的位于+1375m水平下山。
2、邻区开采情况
首采面东面为主平硐,南面为原煤层,西面为原煤层,北面为运输大巷。
3、煤层的赋层条件
首采面煤层的赋层稳定,瓦斯含量低,水文地质简单。
4、地质构造
根据地质报告资料,该采区地质构造较复杂,小断层较为发育。
5、煤质
该煤层为黑色,玻璃光泽,呈块状构造和贝壳状断口,硬度大,破碎后呈砂状,所以俗称大砂煤,手工挖掘成块状率60%以上。
6、瓦斯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
7、含水性
该采区直接顶为伪顶(夹厚03~1.8m),老顶为粉砂岩,隔水层比较好。
设计采区深部的标高高于公固河,但回采过程中,地表会产生缝隙,雨季稍大,旱季略小。
8、发火期
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发火期6~12个月。
9、煤层顶板围岩性质
该采区煤层平均厚度1.4m,煤层结构复杂(顶煤0.1~1.5m,粉砂岩或泥岩0.2~1.5m,煤线0.1~1.5m,炭质泥岩0.1~0.3m,煤层0.1~2.0m),根据开采条件划分,粉砂岩(或泥岩)以上为伪顶,以下为开采对象。
直接顶和老顶为灰色、深灰色厚层状凝灰质砂岩及粉砂岩,底板为泥岩或粉砂岩。
二、采区的范围、工业储量
采区范围:
走向长800m,倾斜长850m;工业储量140万吨。
三、采区能力及服务年限
采区生产能力15万吨,服务年限6(年)。
第二节采区形式、采区上(下)山的数目、位置及用途
首采区为单水平下山倾斜长壁开采,该采区下山巷道有4个,位于平硐西面,运输大巷南面,主要用于工作面运输、行人和回风。
第三节采区区段的划分,区段平巷的布置方式,层间与分层间的联系方式
黄家庄煤矿设计为单水平开采,采区区段的划分,沿煤层走向,以主平硐标高+1375水平划分为上(下)山区段,划分为五个采区,下山采区为一采区、四采区、五采区。
上山采区为二采区、三采区。
黄家庄煤矿设计位于标高+1375m水平上下开采,煤层倾角为5~8°,首采区主要布置倾斜长壁开采,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与运输大巷直接相联,该运输大巷具备矿井开拓巷道系统的功能,同时具备盘区上、下山—即准备巷道的功用。
矿井设计能力为15万吨,开采为薄煤层,可采用两条大巷的布置方式(即一进一回)。
大巷采用电机车牵引1.0t吨固定式矿车运输,通常用大巷进风,另一条回风大巷专门回风。
第四节采区车场及峒室
一、采区上、中、下部车场的形式、位置、坡度等
黄家庄煤矿首采区为下山采区,单水平平硐开采,中部车场是利用运输大巷双轨折反式的形式运行。
沿煤层走向,位于井田中部,标高+1375。
坡度为3‰。
二、采区硐室:
(绞车房、变电所、煤仓、装车站、把钩房、配电点等)设计并确定采区煤仓容量、位置、纵横端面尺寸、支护方式等主要参数)
采区硐室设有绞车窝、、煤仓、装车点等。
绞车窝断面规格:
2m×1.2m。
变电室规格:
4m×3.2m。
黄家庄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采区煤仓容量30吨,位于运输大巷中央,煤仓垂直高度4m,直径为2.6m,纵横端面尺寸5.2m2,采区煤仓容积为9.1m3,采用混凝土和工字钢支护方式。
第五节采区各生产及辅助生产系统综述
根据对黄家庄煤矿首采区生产系统的评价,其工艺、场所、设施、设备基本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回采面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采用单体液压柱、铰接顶梁和木支护,采面初次放顶制定专项措施,对采掘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以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一、矿井通风
矿井设有专人负责通风管理工作:
主要通风机及其附属设施和反风装置的安全符合规定;主要通风机的通风能力可以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矿井通风系统分配合理,进行反风救灾演习。
三、瓦斯、煤尘、火灾防治
矿井有瓦斯管理机构、人员和相应的瓦斯管理制度,配备了必要的瓦斯检测仪器;矿井有瓦斯监测监控系统,采掘工作面、硐室、主要进回风巷都设有瓦斯传感器,监控中心实行24小时实时监测监控,实时掌握井下各地点的瓦斯情况。
及时配足人员和装备,完善管理制度。
矿井设有完善的消防、防尘供水管路系统,供水管路及时满足矿井消防、防尘的需要;地面办公场所、职工宿舍等有供水管路;进行了粉尘浓度测定的工作和防治煤尘职业危害,按规定设置消防材料库。
四、矿井防治水
为了避免突透水事故的发生,配备了探放水钻机,探放水工作能正常安全生产;雨季前对输电线路全面进行检修,并对水沟进行清理;目前矿井排水设施和排水设备的排水能力可以满足矿井排水的需要;将周边小煤矿、采空区的积水情况标绘在井上、下工程对照图上,便于指导矿井安全生产。
五、矿井机电
矿井机电系统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井下供电设备的三大保护装置基本完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比较齐全。
六、运输、提升
1、该矿为主平硐开拓,主平硐、运输大巷采用7吨架线式电机车运输,机车安装声、光信号,撒砂装置等;井下使用的小绞车在前变坡点安装了阻车器,钢丝绳每天安排专人检查,执行了一坡三挡。
采区采用盘区布置,沿煤层的走向布置运输大巷,采区煤仓,然后采用ZKT-6/7/275型架线电机车牵引1.0t固定式矿车运输;掘进工作面的运输是采用25KW小绞车运输到运输大巷,运输基本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2、轨道铺设基本符合要求;
3、提升绞车应增设限速保护和保险闸,确保提升安全;
4、运输、提升能力满足目前矿井安全生产的要求;
七、爆破材料与井下爆破
黄家庄煤矿设有地面炸药库,其安全措施齐全可靠,火工品管理制度。
井下使用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电雷管。
放炮员经过当地公安部门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证。
八、矿山救护
与林东矿务局局救护队签定救护协议;黄家庄煤矿配备有台自救器,基本满足入井人员的需要;应加强井口检身工作,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自救器。
九、矿井安全综合管理
黄家庄煤矿有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配有专职安全员5名;矿井配备有矿长、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有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工程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等齐全;所有从业人员经过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安全资金投入达到规定,安全综合管理基本满足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
第六节采区开采顺序
黄家庄煤矿开采煤层(8号煤层),均属地下开采,回采工作面是沿倾向长壁后退式开采,采用放炮落煤,溜子、皮带运输到井煤仓,然后用加线机车运输到地面煤仓,回采工艺是打眼、放炮、洒水防降尘、携煤、移溜、打柱,顶板管理采用全垮落法管理。
先开采下山,后开采上山。
第七节采区巷道断面尺寸、支护方式、
采区准备工程量
一、采区巷道断面尺寸
设计采区巷道断面尺寸:
运输巷,毛断面积为6.09m2,净断面积4.5m2;回风巷,毛断面积为5.25m2,净断面积3.78m2。
二、支护方式
设计采区巷道支护方式采用架棚支护和架工字钢棚支护。
三、采区准备工程量
设计采区准备工程量为23.2万吨。
第八节采区巷道掘进率、采区回采率
采区巷道掘进率
A′=M′/Q′=1820m/15kt=1.2%
式中:
A′—矿井设计掘进率,m/kt;
M′—矿井设计井巷工程总量,m;
Q′—矿井设计生产能力,kt
采区回采率:
采区回采率86%。
第六章采煤方法
第一节概述重点设计层的煤层赋存条件、煤层结构及围岩情况
该采区煤层赋存条件属于稳定性,煤层平均厚度1.6m,煤层结构复杂(顶煤0.1~1.5m,粉砂岩或泥岩0.2~1.5m,煤线0.1~1.5m,炭质泥岩0.1~0.3m,煤层0.3~2.0m),根据开采条件划分,粉砂岩(或泥岩)以上为伪顶,以下为开采对象。
直接顶和老顶为灰色、深灰色厚层状凝灰质砂岩及粉砂岩,底板为泥岩或粉砂岩。
第二节采煤方法的选择
1、采煤方法确定
根据生产地质报告资料,黄家庄煤矿井田属黔中古陆平坝区划,属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大威岭背斜东南翼中段,呈一平缓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为北东——南西,倾向南东,倾角一般为5°~10°。
本区地处贵州高原中部,自中奥陶世隆起后遭受剥蚀,地层发育不全,为构造剥蚀单斜地貌,地形起伏不平,局部陡峭,多为高中山地形。
主要成煤期为上二叠统,结构复杂类型。
首采区工作面位于平硐西侧,设计采区工作面首先考虑两个方案,即倾向长壁开采煤法和走向长壁开采煤法
(1)、设计倾向长壁开采煤法:
优点:
①、掘进工程量少,工期短;②、资金投入少,见效快;③、巷道维修费用低;④、运输环节简单,转折点少。
⑤通风系统简单。
缺点:
①、从钻孔资料来看,该采区局部煤层较薄,不稳定;②、掘进时需增加排水系统。
(2)、设计走向长壁开采煤法
优点:
①、掘进工程量大(下山运输巷、下山回风巷、下山提升巷),工期较长;②、资金投入多,见效慢;③、巷道维修费用高;④、运输环节复杂,转折点较多;⑤通风系统简单;⑥采区掘进无需排水设施。
缺点:
下山掘进时需增加排水管路系统。
所以,首采区工作面设计为倾向长壁开采煤法。
2、采煤方法说明选择依据
⑴、井巷初期工程量较短,投资少。
⑵、生产系统简单。
⑶、煤炭运输转折较少。
第三节工作面长度的确定(按通风条件、采煤机械能力、运输机能力等检验工作面长度和合理性)
根据煤层赋存情况及瓦斯等条件,结合工作面技术装备水平,本设计工作面长度为120m,年推进度为648m。
第四节回采工作面机电设备的选择及回采工艺方式的确定
一、采煤机电设备选型
本设计采用应用广泛、适应性强的MG150—AW采煤机,配套可弯曲刮板输送机SGB630/180W,运输顺槽配备SSJ800/2×40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和SZB—730/40刮板转折机。
根据采高选用DZ25/100型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配合HDJA—1000型绞接顶梁来支出护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
二、回采工艺简述
该工作面回采工艺为:
安全检查打眼爆破挂梁(临时支护)人工攉煤(装煤)刮板输送机运煤移置输送机人工支护(支护维护)—回柱放顶等主要工序。
三、爆破说明书
爆破落煤,由打眼、装药、填炮泥、联炮线及放炮等工序组成。
要求保证规定进度,工作面平直,不留顶煤和底煤,不破坏顶板,不崩倒支柱和不崩翻工作面输机,尽量降低炸药和雷管消耗。
要根据煤层的硬度、厚度、节理和裂隙的发育状及顶板条件,正确确定钻眼爆破参数,包括炮眼排列、角度、深度、装药量、一次起爆的爆眼数量以及爆破次序等。
四、顶板管理方法(控顶距、放顶方式、所采用机械及方法等)
顶板管理方法主要采取正悬臂齐梁直线柱管理顶板。
落煤时,爆深应与铰接顶梁长度相等。
最小控顶拒时应有3排支柱,以保证有足够的工作空间,最大控顶拒时一般不宜超过5排支柱。
通常推进一或二排柱放一次顶,即三四排或三五排控顶。
在周期来压时,当工作空间达到最大控顶拒时,为加强对放顶处顶板的支撑作用,回柱之前,常在放顶处另架设一些加强支护,如丛柱、密集支柱、木垛、斜撑支架以及切顶墩柱等。
放顶方式常用全部垮落法。
由于M8煤层顶板有伪顶,厚0.3~1.8m,为砂泥岩、泥岩、碳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直接顶为0.8m砂岩、灰岩,直接底为细砂岩,厚约2.6米,底板有时存在厚约0.2米的粘土岩伪底。
顶板支护方式为单体液压柱配合绞接顶梁支护,顶板比较破碎,压力较大,在二、三排之间加木垛支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由于顶板破碎,随采随落,管理难度较M9困难。
回柱放顶时,回柱应按由下而上、由采空区向煤壁方向的顺序进行,并遵守安全规程各项规定,以保证回柱放顶工作的安全
第七章开采计划
第一节开采顺序及配产的原则
黄家庄煤矿设计开采煤层,均属地下开采,回采工作面采用单一倾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 实习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