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管理信息系统课后题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9493917
- 上传时间:2023-07-24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29.66KB
东北财经大学管理信息系统课后题答案.docx
《东北财经大学管理信息系统课后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财经大学管理信息系统课后题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北财经大学管理信息系统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1、何为数据?
何为信息?
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
所谓数据是由原始事实组成的。
要表示数据通常有三个方面事情要做:
数据名称、数据类型、数据长度。
当原始事实按照具有一定意义的方式组织和安排在一起时,它就成了信息。
信息是按一定的规则组织在一起的数据集合,是对数据进行处理而产生的。
这种组织规则和方式具有超出数据本身以外的额外价值。
2、什么叫系统?
有哪几类系统?
请分别对各类系统进行举例说明?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个元素(部件)有机集合而成的,能够执行特定功能的综合体。
概念系统是最抽象的系统
逻辑系统是再概念系统的基础上构造出的原理上可行得通的系统
实在系统也可以叫物理系统,它是完整的系统,是客观存在的并可以实际运行的系统
3、什么是系统方法?
什么是系统观点?
说出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
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一种立足整体、统筹兼顾、使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起来的科学方法。
所谓系统观点,就是不着眼于个别要素的优良与否,而是把一个系统内部的各个环节、各个部分,把一个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着的综合体,从整体上追求系统的功能最优。
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的主演步骤:
①定义问题:
列出一个或一组希望达到的目标
②列出资源和约束:
供选择的技术或手段以及每个系统所需的“成本”或资源
③给出方案:
一个或一组数学模型
④评估被选方案
⑤选择最佳方案并实施
⑥总结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4、什么是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可以输入、处理、输出数据和信息,并提供反馈、控制机制以实现某个目标的元素或组成部分的集合。
5、什么叫管理?
如何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管理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是管理者在一定的条件下,为了实现预定目标,对各种资源和实践环节进行规划安排、优化控制的总称。
管理信息系统是运用系统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为工具和手段,具有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存储和传递等功能,同时具有预测、控制、组织和决策等功能的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征:
①它是一个人——机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中,需要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系统的长处,一些工作由计算机系统处理,一些工作要由人进行处理,使人和计算机系统和谐工作。
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系统,它是人和信息技术的综合体,也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综合体。
③它是一个动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软件产品,因此它具有其他产品所具有的生命周期的特点。
6、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①信息处理功能。
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收集、输入、传输、存储、加工处理、输出和管理等。
这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功能。
②预测功能。
运用数学方法、管理方法和预测模型,利用历史的数据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预测。
这是管理计划和管理决策的前提。
③计划功能。
对各种具体工作合理地计划和安排,并按照不同的管理层提供相应的计划报告。
④控制功能。
通过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检查,比较执行与计划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辅助管理人员及时用各种方法加以控制。
⑤辅助决策功能。
这是指运用数学模型,为合理的配置企业的各项资源,即时推导出有关问题的最优解,辅助各级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决策。
7、事务处理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支持每日的运作
有很高的效率,能完成对大量数据的处理
逻辑关系简单
重复性强
能支持许多用户
8、你认为哪些主要学科有助于理解管理信息系统?
首先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科学的发展,它是产生本学科的直接原因
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又是依赖于现代技术而形成的,面向现代化管理活动中大量的、复杂的数据,没有现代技术的支持是难以完成数据的加工处理的。
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预测和决策功能,必须运用数学和运筹学的方法和模型来解决。
此外,管理信息系统还从哲学、系统理论、信息论、控制论和行为科学等学科吸取了有用的观点、概念和方法。
第二章信息系统与管理决策
1、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由哪些特点?
①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
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与消费倾向的全球化。
②现代技术更新加快
现代社会的技术更新周期大大缩短,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快。
③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使产品市场步入了从以生产者为导向转向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新的市场经济时代。
④“虚拟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虚拟组织是指两个以上的独立的实体,为迅速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在一定时间内结成的动态联盟。
2、试述信息系统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①管路体制和理化
MIS能使信息由分散处理转变为分布处理与集中控制相结合,从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管理需要,充分发挥信息综合利用的作用,同时还能提高信息的质量,大大增加信息量,以满足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决策所需的信息。
②管理方法科学化
一方面可以利用数学模型对企业的管理活动进行模拟,或用各种计算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以提高管理决策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可以对过去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吗、总结,利用近几年发展的数据仓库方法,找出规律,用来预测未来,做到事前有预测。
③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企业MIS是对企业内外的大量数据进行那个收集和加工处理,为企业领导提供有用信息的系统。
④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建设MIS是对企业的人、财、物资源和商品的购、销、存环节在信息处理、工作方式、管理机制、工作习惯等方面的变革。
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MIS使企业管理规范化、科学化、高速化,资源利用合理化。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它给企业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显著的。
3、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①情报阶段:
包括找出、识别和确切地表述需要做出决策的问题或情况,即确定决策目标,也就是决定要对什么做决策。
②设计阶段:
我们要寻找实现目标的各种途径,也就是要开发实现目标的替代方案。
③选择阶段:
我们要对在设计阶段开发的各种替代方案进行评估,从中选择一项。
④执行阶段:
就是将以选择的方案付诸实施的过程。
4、企业信息化如何定义?
简述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过程。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①以信息技术为基础
企业信息化从某种角度说,就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过程。
②以信息资源开发为核心
信息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开发信息资源既是企业信息化的出发点,又是企业信息化的归宿,在企业信息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③信息化涵盖企业经营活动的所有方面
信息化作为一种时代进步的推动力,突破了信息科学和技术的范畴,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
④信息化的目的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企业实施信息化的目的就在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⑤企业信息化是一个过程
企业信息化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5、什么是企业流程再造?
简述企业流程再造的内容和原则。
企业流程再造就是从根本上考虑和彻底地设计企业的业务流程,使其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的提高。
内容:
技术的再造,组织结构的再造,企业文化的再造,人的再造。
原则:
①以过程管理代替职能管理,取消不增值的管理环节。
②以事前管理代替事后监督,减少不必要的审核、检查和控制活动。
③取消不必要的信息处理环节,消除冗余信息集。
④以计算机协同处理为基础的并行过程取代串行和反馈控制管理过程。
⑤用信息技术实现过程自动化,尽可能抛弃手工管理过程。
6、为什么某些组织理论家认为有的企业不再需要中层管理者?
竞争日趋激烈和产品市场寿命周期缩短,迫使企业不得不简化管理层次,裁减管理人员。
管理层次过多,虽然管理严密、分工明确,但是信息沟通容易受阻,被管理者缺乏创造性和积极性。
也正因此,扁平化企业组织结构才应运而生,它能够实现信息迅速传递、决策准确及时,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1、数据处理经历了哪些阶段?
各有什么特点?
①人工管理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也称手工管理阶段,这是计算机数据处理的初级阶段。
每一组数据都对应一个应用程序,数据与程序不具有独立性。
②文件管理阶段
在这个阶段,数据已经组组织成文件,独立与程序而单独存在,每个数据文件都被给定一个文件名,由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管理系统”专门予以管理与维护。
③数据库管理阶段
采用复杂的数据模型表示数据结构。
数据冗余度小,能够实现数据共享,易于扩充。
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用户接口。
提供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2、简述数据库设计的过程。
①用户需求分析
进行数据库设计首先必须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它是整个数据库设计过程的基础。
②概念结构的设计
概念模型的设计是不依赖于任何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它是对用户需求的归纳,能够方便、准确地表示出信息世界的常用概念,与具体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无关。
③逻辑机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是将概念模型从E-R图转换成某种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一般是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
④物理结构设计
物理结构设计是为数据模型在可用的硬件设备上确定合适的存储结构和方法,并建立索引等。
3、什么是数据仓库?
它与传统的数据库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数据仓库是支持管路决策过程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随时间变化的,但信息本身是相对稳定的数据集合。
数据仓库将来自不同数据库的信息结合在一起。
市局仓库将企业中各个业务数据库中的信息结合起来,数据仓库只包含与用户进行决策有关的信息。
在关系数据库模型中,信息使用一系列二维表来表示的,而在数据仓库中,不是这样,大多数数据仓库都是多维度的,即它们包含若干层的行和列,称为多维数据库。
在企业中,大多数数据库是面向事务对象是我,而数据仓库不是面向事务对象的,它们是用来支持企业中各类决策任务的。
4、什么是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的过程是什么?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抽取出有效的、新颖的和潜在有用的知识的过程。
数据挖掘的过程一般由三个主要的阶段组成:
数据准备、挖掘操作、结果表达和解释。
图
5、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它有什么功能?
计算机网络是用传输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通信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分布式系统。
功能
①数据通信:
这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功能。
②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式计算机网络最具吸引力的功能,它是指进入计算机网络的用户可以共享网络中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是网络中各地区的资源互通有无、分工协作,从而大大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③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各台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彼此互为后备,一旦某台计算机出现故障,故障级的任务可由其他计算机代为处理提高系统可靠性;当网络中某台计算机负担过重时,可将任务转交给网络红椒空闲的计算机完成,这样就能均衡额台计算机的负载,提高了每台计算机的可用性。
④易于进行分布式信息处理:
用户可以根据俄问题的性质,选择网络中最适合的资源来处理,使问题得到快速而经济的解决。
6、结合当前市场状况,谈谈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7、内部网和互联网有什么区别?
企业外部网和内部网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区别在于内部网是一种企业内部网,而互联网是一种公众信息网。
互联网允许任何人从任何一个站点访问它的资源,而内部网内部信息必须严格加以保护,它必须通过防火墙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外部网是内部网的一种延伸,它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企业内部,而是把相互合作企业的内部网络连在一起,是一种广义上的企业内部网。
8、结合实际说说计算机网络在企业中有哪些应用?
第四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述
1、试述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特点?
①系统开发的技术手段复杂
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理论结合的产物,它试图用先进的手段解决社会管理问题。
②系统开发的内容复杂,目标多样
面向管理是信息系统最重要的特征,管理系统需要的信息量大面广、形式多样、来源复杂。
③系统开发的投资密度大,效益难以计算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④系统开发的环境复杂多变
管理信息系统要成为企业竞争的有力武器,必须适应企业的竞争环境。
⑤信息系统开发必须与管理变革相结合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最先进的生产力,它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必然促使管理模式、管理过程的变革。
2、试述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的基本思想和优缺点。
结构化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是:
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
优点:
整体思路清楚,能够从全局出发,步步为营,减少反工,有利于提高开发质量;设计工作中阶段性非常强,每一阶段均有工作成果出现;每一阶段的工作成果是下一阶段工作的依据,工作进度容易把握,有利于系统开发的总体管理和控制。
缺点:
①系统的开发周期太长。
②这种方法要求系统开发者在调查中就充分地掌握用户需求、管理状况以及预见可能发生的变化,这不大符合人们循序渐进地认识事物的规律。
③需要大量的文档和图表,这方面的工作劳动量非常大,有时会造成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首先要对用户提出的基本需求进行总结,然后构造哟个合适的原型并运行,此后通过系统开发人员与用户对原型运行情况进行不断分析、修改和研讨,不断扩充和完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直到符合用户的要求。
优点:
①认识论上的突破
②改进了用户和系统设计者的信息交流方式
③用户满意度提高
④开发风险降低
⑤减少了用户培训时间,简化了管理
⑥开发成本降低
缺点:
①开发工具要求高
②解决复杂系统和大系统问题很困难
③管理水平要求高
3、结构化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①系统规划阶段
系统规划阶段的任务是对企业的环境、企业目标、线性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企业的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目标和总体结构,对开发新系统的需求作出分析和预测,同时还要考虑开发新系统所受的各种约束条件,研究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给出拟开发系统的备选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确定分析阶段实施进度,最后编写系统设计任务书。
②系统分析阶段
任务是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通过对组织的线性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分析,描述线性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线性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下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③系统设计阶段
任务是根据系统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际条件,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也即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④系统实施阶段
任务包括计算机等设备的购置、按章和调试,程序的编写和调试,用户人员的培训,数据文件转换,系统调试与转换等。
⑤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
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进行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维护和评价三部分工作。
4、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成功的条件有哪些?
一是领导重视,业务人员积极性高。
二是企业必须有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需求和迫切性。
三是企业必须要有一定的可续管理基础即企业管理方法的科学化。
四是企业有必要的投资保证,并能提供系统维护人员的编制和维护费用。
五是企业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应满足系统建设的需要。
六是企业的基础数据要齐全、规范。
5、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①自行开发方式
由用户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开发的各项任务。
这种开发方式适合于有较强专业开发分析与设计队伍和程序设计人员、系统维护使用队伍的组织和单位,如大学、研究所、计算机公司、高科技公司等
②委托开发方式
使用单位通常委托有丰富开发经验的机构或专业开发人员,按照用户的需求承担系统开发的任务。
③合作开发方式
由使用单位和有丰富开发经验的机构或专业开发人员,共同完成开发任务。
双方共享开发成果,实际上是一种半委托性质的开发工作。
④利用现成的软件包开发方式
所谓软件包是预先编制好的、能完成一定功能的、共出售或出租的成套软件系统。
6、简述诺兰阶段模型。
第一阶段:
初装
初装阶段直单位购置第一台计算机并初步开发管理应用程序。
第二阶段:
蔓延
随着计算机应用初见成效,信息系统开始从最初的一些部门向各个部门扩散。
第三阶段:
控制
管理部门了解到计算机数量超出控制,计算机预算每年以30%~40%或更高的比例增长,而投资的回收却不理想。
第四阶段:
集成
在控制基础上开始按联机响应方式重新装备和设计应用系统,建立集中式数据库,逐步建设一个更有效的、为中层管理者提供辅助决策的、充分利用和统一管理各种信息资源的系统。
第五阶段:
数据管理
在集成阶段之后才会真正进入数据管理,这时,数据真正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
第六阶段:
成熟
信息系统的成熟表明它可以满足企业各个管理层次的要求,从操作层的事务处理到中间管理层的控制管理,再到高级管理层的决策支持,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管理。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
1、为什么要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的任务是什么?
信息系统规划时系统开发的前提条件。
信息系统规划时系统开发的纲领。
信息系统规划时系统开发成功的保证。
信息系统规划时系统验收、评价的标准。
任务:
①制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
②制定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安排项目开发计划。
③分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可行性。
④制定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计划。
2、总体规划有什么特点?
①系统规划是面向全局、面向长远的关键问题,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结构化程度较低。
②系统规划是高层次的系统分析,高层管理人员是工作的主体。
③系统规划不宜过细。
④系统规划是企业规划的一部分,并随环境发展而变化。
3、试述BSP方法的工作步骤?
①准备工作
成立由企业最高领导牵头的总体规划委员会,下设具体规划小组。
确定总体规划的范围,一般要延伸到高层管理。
调查研究、收集数据。
在制定计划,画出总体规划工作的计划评审技术图或甘特图。
开好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动员大会
②定义企业管理目标
需要调查了解企业的管理目标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所采取的经营方针以及实现目标的条件。
③识别管理功能
在系统初步调查基础上,进一步确定系统功能模块。
④定义企业过程
企业过程为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或活动的集合,它构成整个企业的管理活动。
⑤定义数据类
数据类是指支持业务过程所需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即业务过程产生和利用的数据。
⑥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结构
4、制定MIS总体规划时使用BSP法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
①确定出未来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整个系统的子系统的子系统组成以及开发这些子系统的先后顺序。
②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BSP法的优点在与利用它能保证MIS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使其具有对环境变更的适应性。
5、可行性的内容是什么?
信息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①技术可行性
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能否达到所提出的要求。
所需要的物理资源是否具备,能否得到。
②经济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分析要估计项目成本和效益,分析项目经济上是否合理。
③社会可行性
社会可行性是指所建立的信息系统能否在该企业实现,在当前环境下能否很好的运行,即组织内外是否具备接受和使用新系统的条件。
第六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1、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①分析用户要求
分析用户要求就是分析用户在系统功能、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及用户在硬件配置、开发周期、处理方式等方面的意向与打算。
②线性系统的详细调查
线性系统的详细调查是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对现行系统做详细、充分和全面的调查,弄清线性系统的边界、组织机构、人员分工、业务流程、各种计划、单据和报表的格式、处理过程、企业资源及约束情况等,使系统开发人员对现行系统有一个比较深刻地认识,维新系统开发做好原始资料的准备工作。
③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
详细了解各级组织的职能和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决策内容对新系统的要求,业务流程各环节的处理业务及信息的来龙去脉。
④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在对业务流程法纳西的基础上,分析数据的流动、传递、处理与存储过程,用数据流程图进行描述,建立数据字典。
⑤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⑥提出系统分析报告
对前面的分析结果进行总结,把用户的要求成文,完成系统分析报告。
2、详细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内容:
①环境及运行状况。
②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③业务流程。
④基础数据。
⑤资源。
⑥约束条件。
⑦线性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方法:
①开会调查
②个别访问
③发放调查表
④直接参加业务实践
3、绘制数据流成图的步骤是什么?
①确定与本系统有关的外部实体,即确定与本系统有关的单位、部门和人员。
②确定系统的处理逻辑。
③确定系统的存储单元,即确定系统中需要存储的文件和数据。
④绘制顶层的数据流程图。
⑤绘制低层的数据流程图
⑥组织领导、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等各方面代表反复讨论、分析、比较,直到得到一个用户和开发人员都能理解的、满意的数据流程图。
4、数据字典包括哪些内容?
①数据项。
也成数据元素,具有独立逻辑含义的最小数据单位,是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
②数据结构。
由若干数据项构成的数据组合成为数据结构,他描述了某些数据项之间的关系。
③数据流。
表明系统中数据的逻辑流向,可以是数据项或数据结构。
④处理逻辑(加工)。
进队数据流程图中最底层的处理逻辑加以说明。
⑤数据存储。
数据存储是数据流动的暂停或永久保存的地方。
⑥外部实体。
外部实体是数据的来源和去向。
5、系统分析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
①引言:
说明系统名称、目标、功能、背景、引用材料、开发单位名称、本文所用专门术语解释等。
②项目概述:
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
现行系统的的调查情况。
③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是系统分析报告的主体部分。
④运行环境规定:
软件环境、硬件环境、网络环境以及操作环境。
⑤实施计划。
第七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
1、系统设计的任务是什么?
系统设计要解决管理信息系统“怎么做”的问题,即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按逻辑模型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为下一阶段的系统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
2、结构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结构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是采用分解的方法,将系统设计成由相互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组成的结构,它是以系统的逻辑功能和数据流关系为基础,根据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借助于一套标准的设计准则和图表工具,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反复,把系统逐层划分为多个大小适当、功能明确、具有一定独立性且容易实现的模块,从而把复杂系统的设计转变为多个简单模块的设计,使系统开发的整体工作量变小。
3、何为模块?
什么是模块结构图?
把一个系统分解成若干彼此独立,且又具有一定联系,能够完成某个特定任务的组成部分。
这些组成部分就成为功能模块,简称模块。
运用结构化设计方法时,一个系统经过逐层分解,得到具有层次结构的模块,构成系统的功能结构,这就称为模块结构图。
4、结构化系统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①相对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结构。
②块内联系紧密、块间联系松散。
③采用模块结构图的描述方式
5、代码具有哪些功能?
简述代码的种类并举例说明?
①标识:
代码是鉴别编码对象的唯一标志。
②分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北财经大学 管理信息系统 课后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