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二复习资料与历年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9489043
- 上传时间:2023-07-23
- 格式:DOCX
- 页数:82
- 大小:71.97KB
社会心理学二复习资料与历年试题.docx
《社会心理学二复习资料与历年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二复习资料与历年试题.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二复习资料与历年试题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一)定义社会心理学的根据
(二)社会心理分类系统
建立社会心理分类系统,是为了确定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围,明确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其与其它相邻学科的关系。
社会心理分类系统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表现为个体现象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心态。
如社会知觉、态度、价值观、社会性需要、成就动机、自我概念等等。
2.表现为人际相互作用现象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如人际沟通、吸引、爱情、人际关系等等。
3.表现为个人与群体相互作用现象的社会现象。
如从众行为、社会助长、去个性化、规范形成、领导等等。
4.表现为微观群体心理现象的社会心态。
如群体凝聚力、士气、心理气氛等等。
5.表现为宏观社会现象的非系统化社会心理倾向,如传统、风俗。
时尚。
阶级与民族心理特点、国民性等等。
6.表现为宏观社会现象的系统化社会心理思想。
如哲学、宗教、道德伦理、政治、法律等等。
(三)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社会影响)来解释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而社会学、人类学、则侧重于从人的社会与文化属性,从群体的角度解释人的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背景中的个人,研究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并以个人为基点,考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社会影响,考察大社会背景与物理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
因此,归根到底,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社会的人,而不是社会本身。
社会心理学可界定为:
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的目标是科学地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社会行为。
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人际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构成社会心理学的三个主要部分。
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
(一)一般倾向
社会心理学起源于美国。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大都强调,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人际相互作用与社会影响。
(二)G.W.奥尔波特的定义
奥尔波特(G.W.Allport)1968年的定义:
认为社会心理学是“试图理解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为别人实际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的一门学科。
这是在美国社会心理学界影响最大、最广泛、最持久的定义之一。
三、社会心理学同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学和心理学基础上发展分化而来的。
在研究取向和侧重方面,社会学着眼于社会本身,注重社会、群体的结构、功能、变化等问题,而社会心理学着眼于社会、群体背景中的个人,注重社会相互作用对人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特征是实验科学,强调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方法的运用,注重行为与社会相互作用之间的因果联系。
社会调查法在社会学方法中具有特殊地位。
社会学研究较多是描述及相关性研究,较少因果关系的揭示。
(二)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
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方法论原则
(一)客观原则
(二)分析与综合原则
(三)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原则
(四)伦理性原则
第一,自愿参加原则。
第二,接近真实生活原则
第三,有利研究设计原则
第四,自由终止原则
第五,充足补救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设计
(一)研究类型
1.现象描述性研究
2.相关研究
3.验证性研究
(二)研究的变量与操作
1.变量
自变量即研究假定为原因的变量,一般为影响社会行为或心理表现的外部条件。
实验中通常以实验条件为自变量。
因变量为研究假定与自变量有因果关系的变量,一般为有关的各种社会行为与心理,如态度、自尊心、社交倾向、恐惧感或安全感等。
干涉变量为可能对因变量也具有影响作用,但在某一特定研究并不关心的变量。
但实验研究必须对干涉变量加以控制。
被研究者简称被试。
2.操作
操作指变化自变量的状况,因而也称自变量的操作。
自变量操作的基本原则,一是要使变量的集中情况之间有足够大的差异,使之能对因变量造成性质不同的影响;二是要尽可能保持每一种实验条件对被试同等地起作用。
在因变量方面,有两个因素直接影响着操作自变量的目标的实现。
其一,因变量必须有一个与其是指内涵相一致的操作定义,使得不同的自变量状况在因变量上造成的效应获得反映;其二,每个被试身上发生的作为因变量状况指标的行为或心理变化,必须有同等的被观察、被记录的机会。
(三)研究的控制与误差
1.随机分配
随机分配指每一被试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的机会是完全均等的。
2.实验误差
研究者与被试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直接导致实验的结果受到干涉变量的影响。
从实验者的角度说,至少有两方面的因素可能对被试行为发生影响。
一是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期待,一是研究者对待被试的方式。
被试方面引起实验误差的主要途径也有两条,一是实验效应,一是反应的社会赞许倾向。
三、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方法
(一)档案法
档案法是根据一定目的,搜集各种现存资料,以揭示特定社会行为与心理现象与某些社会条件之间依存关系的一种方法。
档案法涉猎的资料,包括个人作品、档案记录、报刊文章、电视报道、统计资料等等。
(二)调查法
调查法包括问卷法、测验法和访谈法三种亚型。
能同时进行大面积研究是调查法的最大优点。
它的主要不足是研究缺乏控制,有时结果中会混进任意作答的资料,影响研究精确性。
此外,社会赞许倾向对人们在访谈、问卷和测验作答时的影响,是调查法方法学上的另一严重问题。
(三)现场研究
现场研究是研究者亲临现场,对被试的某些行为作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一种方法。
其突出优点是能在自然情境中进行研究,使研究资料源于实际生活和真实的人,所获资料真实,现场研究的结果常常可以直接运用于实际生活。
其不足也很显然。
如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是被动的,无法控制研究情境。
同时各种偶发因素也易冲击研究过程,使研究难以系统化。
(四)现场实验
现场实验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
现场实验使研究具有控制的特点,因而可以缩短研究周期,摆脱被动性。
同时因在真实生活情境中研究,被试行为真实性的优点得到了保持。
现场实验的限制是对情境的控制是有限的,研究可能收到干扰。
(五)模拟实验与实验室实验
模拟实验指在实验室制造一个模拟实际生活条件的环境,并在其中进行有控制的实验的一种方法。
模拟与实验室研究的优点是使人们可以在精密控制条件下,对有关问题反复进行研究。
可以用以验证理论假设,对特定问题进行深入、细微的研究。
且所获研究资料精确、可信。
模拟实验和实验室实验的最大不足,首先是研究情境的人为特征及被试的被研究意识,另一是单因素分析的特征。
方法是为了研究服务的。
最能实现研究目标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一)史前准备
社会心理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推动社会心理学诞生的直接原因,是19世纪下半叶欧美大陆的社会和科学的发展。
此外社会学与心理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使社会心理学最终成为一个专门领域有了知识上的准备。
(二)系统社会心理学著作问世
1908年,在北美与欧洲大陆,几乎同时出现了两部专门的社会心理学系统著作。
这标志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三)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兴起
1924年,美国的奥尔波特(F.H.Allport)出版了较系统以实验材料为依据的《社会心理学》一书,宣告了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奥尔波特也被誉为科学或实验社会心理学创始人。
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社会心理学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发展迅速。
奥尔波特之后,在社会心理学发展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与研究,包括理论、实验研究与技术三个方面。
(一)理论发展
(二)最主要的实验研究
(三)重要的社会心理学技术进展
三、社会心理学的现状
(一)社会心理学在美国的地位与现状
(二)中国社会心理学的现状
第二章 印象与归因
印象与归因是人对周围世界最初的认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为是直接以它们为依据的。
第一节 印象形成
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
印象指人在最初遇到新的情境时,以自己旧有经验为基础,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
二、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选择
自然特征上,通常是根据性别、种族和外表吸引力将人们归类;
社会特征上,是根据人们所属的群体和社会角色来归类;
心理特征上,则按照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人们进行归类。
(一)自然特征的信息选择倾向
1.社会刻板印象
2.晕轮效应
(二)社会特征的信息选择倾向
(三)心理特征的信息选择倾向
三、概化印象的形成
安德森发现,人在获得各种信息的同时,会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将各种具体信息综合起来,以形成一个总的印象或概念。
不同的印象形成模式:
(一)加法模式
(二)平均模式
(三)加权平均模式
(四)中心品质
第二节 印象的定向作用与准确性
一、印象的定向作用
(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阿希(1946)曾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做过一个实验。
心理学家陆钦斯(1957)运用文字描述材料做研究,都验证了首因效应的存在。
(二)首因效应的原因
一种解释认为,最初获得的信息及由该信息形成的第一印象在总的印象形成过程中作用更大,因为最初接触陌生人时,注意的投入完全而充分,因此印象也更为鲜明、强烈。
而对后继的信息,人的注意会游离,从而使后继信息对印象的影响作用下降。
对于首因效应的更主要的解释是认为对于后继信息,人们是按照先入为主的最初印象的轨道来解释的。
(三)近因效应的产生
近因效应往往是由于在形成印象过程中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提供,或是原来的印象已经随时间的推移而淡忘产生。
二、影响印象形成及印象准确性的因素
(一)觉察者的情绪状况
觉察者的情绪状况直接影响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选择与解释,因而影响印象的准确性。
(二)投射作用
投射作用指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
投射作用使人将自己本来具有的东西看成是别人具有这些东西。
其另一效果是使人可以准确评价同他们相类似的人。
(三)内隐的人格理论
内隐人格理论出自心理学家凯利(1955)。
他认为,每一个人对人都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理解,认为人们的各种个性品质是相互联系的,只要认识了其中一个占重要位置的特征,就可以推知其它品质。
第三节 印象控制与自我表现策略
一、印象控制的概念
印象控也称为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也就是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二、自觉的印象控制——自我表现策略
(一)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方法
社会心理学家艾根(G·Egan)1977年根据研究发现,在同陌生人相遇的开初,按照SOLER模式来表现自己,可以明显增加别人对于我们的接纳性,使我们在别人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第一印象。
(二)自我表现的原则
1.角色获得
大量的科学研究揭示,准确了解别人期望的最有效途径是“角色获得”,即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体验别人的角色,了解别人在特定交往情境中的期望与情感。
2.相互支持
(三)特殊的自我表现策略
琼斯等人1982年总结了人们主要的特殊自我表现策略,包括逢迎、恫吓,自我抬高,
显示,恳求等五种。
第四节 归 因
一、什么是归因与归因理论
(一)归因的概念
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称为归因,也叫归因过程。
根据各种研究提出的有关归因的不同概念与观点,统称归因理论。
(二)行为的原因
行为的内因指存在于个人内部的原因,包括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能力、努力程度等。
相应的,如果将行为原因归之于个人特征,就称作本性归因。
行为的外因指与时间或行为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各种背景因素、机遇、他人的影响、工作的难度、特异性及其它非人为的因素等。
相应的,如果将行为的原因归之于外部因素,则称作情境归因。
(三)行为原因的稳定性
心理学家维纳(1974)发现,学生在某项作业或考试上的成功或失败,倾向于将原因归于能力、努力、运气、和工作难度四种原因。
这四种原因可以按照内外和稳定—不稳定分为四类。
维纳还提出归因的第三个维度——可控性。
即行为动因能否为行动者个人所控制。
控制点是由罗特于五、六十年代提出的,控制点的思想认为,个人对于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的后果有不同倾向的归因,即对生活后果的控制力量的位置有不同的见解。
相信后果决定于自己在相关事情上的投入,相信自己对于事情发展与后果,称为内控者。
相信社会的安排,命运和运气等因素决定自己的状况,而自己的努力无济于事。
称为外控者。
内控者相信自己可以发挥作用,所以其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积极。
外控者面对失败和困难时倾向于把责任推向外部原因,倾向于以无助、被动的方式面对生活,被认为是不可取的。
维纳等人研究发现,内控者倾向于有高成就动机,而外控者倾向于低成就动机。
二、归因原则
(一)不变性原则
海德(1958)认为,人对行为归因时,通常都使用不变性原则。
即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之间的不变联系。
(二)折扣原则
折扣原则是凯利(1972年)提出的。
他指出:
“如果也存在其它看起来合理的原因,则某一原因在引起某一特定效应上的作用上就被折扣了。
”
(三)协变性原则
凯利认为,人们时常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进行归因的,三个维度分别是①刺激客体;②行为主体(个人);③背景。
该理论也被称为三维理论。
从凯利的三维理论,可以引伸出因果归因时的三种不同类型的信息。
①特异性信息。
②共同性信息。
③一致性信息。
三、影响归因的因素
(一)社会视角
(二)观察位置
(三)自我价值保护
在人的归因的过程中,对于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
即归因朝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面倾斜。
第三章 态度及其测量
第一节 态度的实质
一、什么是态度
(一)态度的定义
态度定义较为典型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认为态度是一种评价或情感反应。
第二,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与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人们对于一定对象的反应,起着指导性或能动性的作用。
第三,将态度笼统看成是认知、情感和意动成分的复合体,它影响人们理解、感受事物和对事物作出反应的方式。
本书定义是:
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动三个成分构成。
二、态度的特点
(一)态度是习得的心理状态
(二)态度有具体的指向
(三)态度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三、态度的维度
(一)指向
指向即态度的方向,指人对于态度客体的态度是肯定指向还是否定指向。
(二)强度
强度指一种特定态度倾向于某一指向对象的程度。
(三)深度
深度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
(四)向中度
也称向中性。
指一种态度在个人态度系统和相关的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态度。
(五)外显度
也称明显度。
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上所表现出的外露程度。
四、态度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一)态度与情感
(二)态度与意见
(三)态度与价值观
第二节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一、拉皮埃尔对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挑战
二、态度与行为确实一致的证明
佩因罗德1983年,原则性地概括了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他提出三个原则包括:
(1)总的的态度预言总的行为;
(2)具体态度预言具体行为;
(3)态度测量与行为的时间间隔越短,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越高。
三、有关态度功能的进一步研究
(一)态度对社会理解的影响
(二)态度的记忆过滤效应
(三)态度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
(四)态度的激励作用
四、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基本命题是:
行为与态度选择决定于有关行为和态度对于个人的价值。
人们的行为受制约于二个方面因素:
一是态度,二是外部情境压力。
第三节 态度的形成
一、学习经验与态度的形成
环境刺激的重复,可使人对一定事物产生较为稳定的态度体验。
如果新的刺激与既有态度的对象相联系,那么新刺激也可引起同样的态度体验。
强化是影响态度学习的重要因素。
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过程,同样影响态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模仿性的观察学习,也是人们态度获得的一个途径。
二、态度的功能与态度的选择
社会心理学家卡茨(1960)提出态度的心理功能有四个方面。
(一)工具性、调整性和功利性功能
(二)自我防御功能
(三)价值表现功能
(四)认识功能
三、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一)经验的情绪后果
(二)需要的满足
(三)知识
(四)家庭
(五)参照群体
(六)文化因素
第四节 态度的测量
一、瑟斯通量表
瑟斯通1928年最先提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态度是可以被测量的。
二、李凯特量表
1932年,李凯特为了避免瑟斯通量表编制过程过于复杂,提出一种类似于瑟斯通量表,但更为简便的方法。
三、语义差异量表
语义差异量表是由心理学家奥斯古德等人于1957年发展起来的。
四、投射测验
第四章 态度的改变
态度改变是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在既有的态度背景上形成新的态度的过程。
其实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
第一节 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
一、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1958)通过分析典型的态度变化例证,提出态度变化是分三个阶段的。
这三个阶段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
(一)依从
依从指人由于外在压力,为了达到一个更重要的目标,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反应或表面行为。
(二)认同
认同指个人的自我同一性与他人或群体存在依赖关系,或者个人情感存在与别人与群体的密切联系,从而接受某些观念、态度或行为方式。
(三)内化
内化指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评判自己的价值时所发生的完全的态度改变。
二、认知不协调理论
(一)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基本假设
认知不协调理论最初由费斯廷杰于1957年完成的。
该理论认为,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的主体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
这种不协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使个人去改变有关的观念或行为,来减少或避免这种不协调。
观念与行为的改变亦即态度的改变。
(二)认知不协调的条件与强度:
认知不协调通常在四种情况下出现
1.逻辑的违背;2.文化价值的冲突;3.观念层次的冲突;4.新旧经验的矛盾。
(三)减少和消除认知不协调的途径
1.改变或否定不协调认知因素的一方。
2.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3.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改变原有认知因素间的不协调关系。
三、平衡理论
平衡理论是海德于1946提出的。
平衡理论的基本思想与认知不协调理论很相近。
海德认为,相互联系的事物组成一个单元或系统。
如果单元内各个方面的动力特征都是相同的,则它处于平衡状态,不存在引发变化的压力。
如果单元内各成分不能协同存在,则单元处于不平衡状态。
状态不平衡的单元内会存在的压力,使认知组织发生变化,以实现平衡状态。
海德提出了一个著名的P-O-X模型,来解释P-O-X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平衡。
第二节 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
一、态度改变情境模型
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与詹尼斯于1959年提出态度改变情境模型:
二、态度主体方面的影响
(一)既有态度系统的自我防卫倾向
研究发现,至少三个方面的心理倾向会使人们拒绝接受他人的影响。
1.抗拒反应。
2.心理惯性。
3.“保留面子”。
人们通常运用的自我我防卫策略主要有:
1.笼统拒绝
2.贬损来源
3.歪曲信息
4.论点辩驳
5.合理化作用及其它防御方式
(二)既有态度系统本身的特征
1.高强度态度难于改变
2.高向中态度不易变化
3.有强烈情绪基础的态度不易转变
4.与个人需要关联密切的态度不易变化
(三)个人的个性因素
1.智力的影响
2.性格特征的作用
3.自我防卫倾向
(四)个人同群体的关系
第一,个人对群体成员身份的重视程度影响态度改变。
第二,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影响态度变化。
第三,个人对群体的看法或评价影响态度改变。
三、传达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传达者威信
(二)传达者立场
(三)传达者的目的指向
(四)传达者的吸引力
四、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信息的差异
博克纳等人1966年研究发现,对于高权威的传达者,发出的信息与个人原有态度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改变量最大。
而对于低权威的传达者,则发出的信息与人们原有态度差异适中时,引发的态度改变量最大。
(二)信息对情绪的唤起
(三)信息的倾向性
(四)信息提供方式
五、沟通背景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注意分散
(二)情境的强化因素
第三节 态度改变的方法
一、沟通影响规律的利用
(一)态度改变影响因素向方法的引申
(二)“睡眠者效应”
凯尔曼与霍夫兰(1953)通过严格的实验研究发现,从长远眼光看,没有任何态度改变的努力是无效的。
事实上,更多的时候,人们都是从普通人那里获得信息,并为其所影响。
高威信与一般信息源所造成的态度变化总的趋势是随时间推移减少。
但低威信信息源所引发的态度变化,反而随时间推移增加。
实验证明三周以后,低威信沟通者引发的态度变化已与其它沟通者没有显着差别。
这种低威信来源信息一段时间后态度改变作用比先前更大的现象,即称为“睡眠者效应”。
)
(三)信息的适当重复
较为复杂的事物,重复可以增加人们好感。
而对于较为简单的事物,重复则没有积极的效应。
二、参照群体引导
研究证明,群体的规范会对其成员上造成明显的参照效应,使人们在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倾向于选择与群体相一致的态度与行为。
三、通过改变行为实现态度改变
态度与行为之间,不存在长期不一致的关系。
因此,一种态度的存在,必定会以种种方式从行为中体现出来,而一种新行为的出现与保持,最终也必定引发内在态度的改变。
(一)暂时性行为改变与过度理由效应
研究证明,即便暂时性的行为改变,也会引起人的态度变化。
人在一种行为上的理由不充分时,会有一种自动寻求补充理由,以维持自己的认知协调。
这种心理反应被称为“理由不充分效应”。
如果人的一种行为的理由本来是充分的,但外界给予更大吸引力的刺激如金钱,即额外增加了更多的理由,那么人对自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心理学 复习资料 历年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