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29485729
- 上传时间:2023-07-23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3.18KB
供应链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
《供应链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链管理》期末复习资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供应链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供应链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供应链管理基础
1、传统管理模式及其缺陷?
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会对企业带来什么好处?
2、供应链的定义及结构模型?
3、供应链的类型和特征?
4、供应链管理的涵义?
5、供应链管理的驱动因素和运营机制?
6、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方式?
第二章供应链的构建
1、供应链的结构模型?
(链状模型的方向和级)2、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
3、供应链设计的原则?
第三章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
1、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意义?
(1)对于制造商/买主:
降低成本(降低合同成本);实现数量折扣、稳定而有竞争力的价格;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库存水平;改善时间管理;交货提前期的缩短和可靠性的提高;提高面向工艺的企业规划;更好的产品设计和对产品变化更快的反应速度;强化数据信息的获取和管理控制。
(2)对于供应商/卖主:
保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对用户需求更好地了解/理解;提高运作质量;提高零部件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对买主交货期改变的反应速度和柔性;获得更高的(比非战略合作关系的供应商)利润。
(3)对于双方:
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实现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共担风险和共享利益;共同参与产品和工艺开发,实现相互之间的工艺集成、技术和物理集成;减少外在因素的影响及其造成的风险;降低投机思想和投机几率;增强矛盾冲突解决能力;订单、生产、运输上实现规模效益以降低成本;减少管理成本;提高资产利用率。
2、供应商选择的影响要素?
(1)质量因素
(2)价格因素(3)交货提前期因素(4)交货准时性因素(5)品种柔性因素(6)设计能力因素(7)可靠性(8)地理位置(9)售后服务(10)快速响应能力
3、供应商选择与评估方法
(1)评价表格法:
引入指标权重,并对不同供应商的各指标进行评估打分,按照供应商的综合得分高低进行选择。
供应商B的综合得分最高,应选择供应商B。
4、JIT的基本思想?
JIT的基本思想是库存就是浪费,消除库存就是消除浪费。
这就要求严格按照用户需求生产产品,缩短生产周期,压缩在制品占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换句话说,企业只在必要的时间、按必要的数量、生产必要的产品,不过多、过早地生产暂不需要的产品。
这种管理模式通过与供应商建立起合作关系,采取降低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库存量,控制产品质量等措施,减少对生产车间的空间占用,降低生产准备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及产品质量,促进其成本降低,缩短交货期,从而满足顾客对产品日益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5、JIT的哲理
(1)按需生产哲理
(2)全员参与哲理(3)消除浪费哲理(4)“零库存”哲理
(5)不懈追求尽善尽美质量哲理
6、JIT技术实施的条件
(1)需求拉动的思想
及时管理方法要求严格按照拉动的概念,以最终需求为起点,由后道作业向前道作业按看板所示信息提取材料(商品)。
在生产流程安排上,要求生产制造过程保持平准化,保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过程畅通无阻,不出现瓶颈现象,这样,不仅可以满足顾客需求,提高顾客服务水平,而且可以实现低水平的库存,降低成本。
(2)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包括对员工的培训使其掌握多种技能成为多能工。
要求给予作业现场员工处理问题的责任,做到不将不良品移送给下道作业,确保产品的质量,做到零缺陷。
还要求企业的所有员工具有团队精神,共同协作解决问题。
(3)小批量生产
小批量生产的优势在于能减少在制品库存,降低库存维持成本、节约库存空间,易于现场管理。
但质量发生问题时,容易查找和重新加工。
在生产进度安排上允许有一定的弹性,可按需求进行调整,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能作出迅速及时的反应。
(4)与供应商长期可靠的伙伴关系
及时管理方式要求供应商在需要的时间提供需要数量的材料。
具体地说,就是要求供应商以小批量、多频次地进行送货,严格遵守交货时间。
同时要求稳定地提供高质量的零部件以便节约检验时间,保证最终产品质量。
进一步,要求供应商能对订货的变化作出及时、迅速的反应,具有弹性,因此,必须选择少数优秀的供应商并与他们建立长期可靠的合作伙伴关系,分享信息情报,共同协作解决问题。
(5)先进的物流条件
及时管理方式要求供应商及时、迅速、小批量地配送原材料。
而拥有先进的物流设施和设备是实现及时迅速配送的必备条件。
同时,小批量配送会提高商品的运输成本,为了降低运输成本,需要各供应商的相互配合,采用集装运送方式将来自多个供应商的小批量货物集中起来作为一个运输单位进行运送。
因此,采用先进的通讯信息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章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和控制
1、预测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对未来顾客需求的预测是所有供应链的设计和规划决策的基础。
这些决策包括:
工厂和设备投资、生产计划、销售人员配置和雇员计划。
2、定性预测方法:
是主观的预测方法,依赖于人们的判断和意见做出预测。
适用范围:
缺少历史数据或专家关于市场的见解对于预测十分重要的情况。
对于一个新产业来说,要对未来几年的需求进行预测,这种方法必不可少。
比如起初对互联网的需求预测。
3、时间序列法——定量预测方法
定量预测法又称分析计算法或统计预测法,就是根据比较完备的历史统计资料,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进行科学的加工处理,对未来发展做出定量的测算。
按处理资料的不同,定量方法又可分为时间序列法和联合预测法及计量经济模型法三种。
时间序列:
指在一个给定的时期内按照固定时间间隔(例如,1小时、一周、一日或一月等)把某种变量的数值依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序列。
这些数据可能是需求、收入、利润、运输量、产量等。
尽管这种方法不能确定影响时间序列的变量,但仍然被广泛使用并常常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基于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总是假设通过过去的数值可估计它们未来的数值。
时间序列的变动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种:
(1)长期趋势。
是指数值渐进的、长期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如人口数量的改变、收入的增加或减少等常常呈现长期变动趋势。
(2)季节变动。
是指与诸如天气、节日或假日等有关的变量在短期内所呈现出的有规律变动趋势。
宾馆、剧院一般呈现以周为周期的季节变动趋势,雨伞的销售量。
(3)循环变动。
指经济变量所呈现的周期性盛衰起伏。
周期一般在一年以上。
经济形势、政治环境、农业条件的变化都有这种循环变动趋势。
(4)不规则变动。
恶劣的天气条件、罢工或产品或服务发生了重大变化常导致这种变动。
这种变动并不反映实际变动情况。
它的出现会掩盖真正的数据分布,要尽可能确定这些不规则变动并把它们排除掉。
(5)随机变动。
(1)平均方法
历史数据中有时会包含一些随机变动或“噪声”。
这些噪声使得数据的变动趋势变得模糊不清。
这种随机性是由于一些不重要影响因素相互结合而产生的,而且这种随机性又难以预测。
通过对历史数据作平均运算,序列中偏高或偏低的数据可相互抵消,因此平均法可以平滑数据序列中的波动。
这样根据平均法做出的预测变动就比原始数据呈现出的变动小,这样做是有好处的,因为数据序列中有些变动是随机变动,不是真正的变动。
平均法有助于预测真实情况。
用平均法可预测一个时间序列中的近期数值,这种方法处理数据在一个平均值附近的变动时效果最好。
一般有四种平均方法。
1)简单预测法
任何一个时期的简单预测值均等于前一个时期的实际值,需求稳定的产品可以使用这一预测方法。
优点:
成本低;不需分析数据,因而既快捷又容易。
缺点:
预测精度不高。
但如果预测的精度能被使用接受,这种方法也值得考虑。
用途:
也可用于预测呈现季节性变动或长期变动的时间序列。
例如,如果每月的销售量呈现出季度性分布,那本年度12月份的需求量可根据上一年12月份的需求量进行推算。
再如,如果6月份的需求量比5月份的需求量增加90个单位,并且这种变化呈现长期变动趋势,就可利用简单预测法来预测7月份的需求量,即把6月份的实际需求量加上90个单位就是7月份的需求量。
同样,如果7月份的实际需求量仅比6月份的需求量增加80个单位,那么8月份的需求量就是7月份的实际需求量加上80个单位。
2)滑动平均法
简单预测法有一个缺陷,就是简单地把过去某期的实际数据当作未来的预测值,而没进行数据平滑。
为克服这一缺陷,可根据过去几期的实际数据做出预测,即进行移动处理。
利用过去一系列的实际数值进行预测,将距离预测期最近几期的实际数值的平均值作为预测值。
计算公式为:
式中:
i——序时项数;
n——滑动平均中的总序时项数;
Ai——第i期的实际数值;
MAn——滑动平均数。
优点:
便于计算,易于理解。
缺点:
赋予各期相同的权重,如果在时间序列中发生了非随机性变动,滑动平均预测法对这种变化的反应不敏感。
减少滑动平均的序时项数可以提高近期数据的权重,但这样做缺忽视了距离预测相对远一点的数据的潜在影响。
企业利用滑动平均法进行产品需求预测时需要考虑滑动间隔期的长短问题。
如果产品需求长期呈现规律性变化,那么企业就需要考虑对预测需求的灵敏度要求:
移动间隔期越长,赋予最近一期产品实际需求的权重就越小,对需求变化趋势反映的灵敏性就越弱;移动间隔期越短,赋予最近一期产品实际需求的权重就越大,对需求变化趋势反映的灵敏性就越强。
如果产品需求长期呈现随机的变动,那么移动间隔期取得越长,需求预测的精度会越高。
3)加权平均法
与滑动平均法相似,不同的是赋予时间序列中距离预测期较近数据以较大的权重。
例:
某商场家电产品在前四周的需求量依次为12、17、15、13,给最近一期数据赋予权重0.4,上一期数据赋予权重0.3,上上一期数据分配权重0.2,距离预测期最远一期数据分配权重0.1。
则加权平均值为:
MAn=0.4×13+0.3×15+0.2×17+0.1×12=15
优点:
对最近一期的实际情况反应灵敏。
难点:
一个是移动间隔期的确定,企业没有办法知道多久以前的需求对预测期的需求没有影响;另一个是赋予每一期的权重没有科学的确定方法,只能依靠主观的经验进行判断。
独立需求:
某种物品的需求与企业内其他物品的需求不相关时,则称对这种物品的需求为独立需求。
独立需求物品的需求数量是不确知的,并且需求随时可能发生,因此必须经常保持库存。
相关需求:
当某种物品的需求与企业内的其他物品的需求相关时,则称对这种物品的需求为相关需求。
相关需求物品的需求数量不需预测,只要确定了它的某项物品的需求,就可准确的计算出来。
4、MRP的含义
对MRP(MaterialRequirementPlanning)比较恰当的定义是:
一种以产品为导向、通常是计算机化的方法,其目标是达到库存最小化并能维持交货进度。
它根据市场营销或销售部门提供的预测及其他输入信息,将最终产品所需原料和部件的相关要求与时间段联系起来。
5、MRP的基本任务
编制零件的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
(1)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独立需求)导出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等)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相关需求);
(2)根据物料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确定其开始生产(订货)的时间。
6、MRP的基本原理
MRP的基本原理是,由主生产进度计划MPS(MasterProductionSchedule)和主产品的层次结构逐层逐个地求出所有零部件的出产时间、出产数量。
如果是自己加工,就形成了加工任务单;如果是向外采购,就形成了采购任务单。
主生产计划:
是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生产数量的计划。
是展开物料需求计划的主要依据。
这里的最终产品是指对于企业来说最终完成、要出厂的成品,它要具体到产品的品种、型号。
这里的时间段,通常以周为单位,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是日、旬、月。
主生产计划详细规定生产什么、什么时段应该产出,它是独立需求计划。
主生产计划根据客户合同和市场预测,把经营计划或生产大纲中的产品系列具体化,使之成为展开物料需求计划的主要依据。
主产品结构清单(BillofMaterials,BOM):
准确详述了总需求和为生产最终产品所需的原材料、配件的总量,还列出了产品生产的顺序及各种“配料”必须准备好的时间。
它是MRP产品拆零的基础。
库存信息:
库存信息是保存企业所有产品、零部件、在制品、原材料等库存状态的数据。
包括:
现有库存量、计划收到量(进货在途量)、已分配量、提前期。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计算出某项物料各个时段的库存量、净需求量和计划交付量。
7、MRP的实施步骤
步骤1利用主进度找出0层次产品的总需求。
步骤2减去现有存货及将要到达的订货,找出对0层次产品的净需求,然后从满足这些净需求开始安排生产。
步骤3转入下一层次。
利用物料清单将上一层次的净需求转化为对本层次部件的总需求。
步骤4轮换处理各种物料,并
¤减去现有库存和已安排的运输,找出物料需求量;
¤利用提前期和其他相关信息找出这些订单的规模和时间;
¤如果有更多的物料层次,回到步骤3;
步骤5完成时间表,并进行具体调整。
8、计算实例
森博公司利用买进的部件组装有一个平面和四个腿的餐桌。
桌面和桌腿的前置期分别为2周和3周,组装桌子的前置期为1周。
公司收到的订单要求在第5周送20张桌子,第7周送40张。
公司存货中有2张成品餐桌、40个桌腿和22个桌面。
那么,应该如何订购零部件呢?
【解决方案】:
订单对餐桌的需求是独立需求(层次0的需求),由此派生出来的对桌面和桌腿的需求是相关需求。
订单给出了成品桌子的生产计划,用层次0的总需求予以说明。
减去成品桌子的现有存货得出净需求,然后减去一周的组装时间,得到开始时间。
1个餐桌派生出1个桌面和4个桌腿的需求。
桌子的部分物料清单如下图所示。
结论:
第1周订购32个桌腿,第3周订购160个桌腿;第4周订购36个桌面,开始组装18个桌子;第6周开始组装40张桌子。
9、MRP的优缺点
优点:
习惯上,独立需求系统预测物料的可能需求,然后持有足够高的存货来满足此需求(预测需求+安全库存),从而增加了库存成本。
而物料需求计划与物料供给与需求直接关联,从而避免了这些成本。
这种直接关联的优点包括:
(1)较低的存货成本,同时节省了资金、仓储空间等;
(2)较高的库存周转率;(3)更好的客户服务,即没有物料短缺引起的延迟;(4)花费在紧急订单上的时间较少;(5)物料需求计划进度可以用于计划其他物流活动。
缺点:
物料需求计划同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显著的是它所需要的信息及运算数量。
其缺点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了对变化的应变力;
(2)需要大量具体、可靠的信息;(3)系统变得相当复杂;(4)物料需求计划规定的订单批量可能无效率;(5)执行起来可能昂贵且耗时。
第五章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
1、基本概念
(1)库存:
是指供应链中所有的原材料、流程中的半成品和制成品。
(2)安全库存:
是指在给定时期,为了满足需求而保有的超过预测数量的库存量。
(3)库存管理:
是根据外界对库存的要求,企业订购的特点,预测、计划和执行一种补充库存的行为,并对这种行为进行控制,重点在于确定如何订货,订购多少,何时订货。
2、库存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1)解决供应链中供求在时间、方式上存在的矛盾;
(2)利用生产和销售中存在的规模效益降低成本;(3)对不确定性因素具有缓冲功能;(4)库存可以保持各环节运作的独立性。
3、需求的类型及相应的库存控制策略
按需求的重复性划分:
单周期需求和多周期需求。
按需求相关性划分:
多周期需求可分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
独立需求采用传统的库存控制策略;相关需求采用MRP方法。
4、供应链中的需求变异放大原理与库存波动?
基本思想:
当供应链中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达到最源头的供应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需求变异系数比分销商和零售商的需求变异系数大得多。
由于这种需求放大效应的影响,上游供应商往往维持比下游供应商更高的库存水平。
5、供应链中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库存的影响?
6、VMI(Vendormanagedinventory)的基本思想
定义:
VMI是一种在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架被经常性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
VMI的主要思想是供应商在客户的允许下设立库存,确定库存水平和补给策略,拥有库存控制权。
实施VMI应遵循的原则:
(1)合作原则;
(2)双赢互惠原则;(3)目标一致原则;(4)连续改进原则。
7、VMI成功实施的条件?
实施VMI策略,首先要改变订单的处理方式,建立基于标准的托付订单处理模式。
库存状态对供应商透明是实施供应商管理客户库存的关键。
企业在实施VMI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供应商和客户都必须拥有先进的信息系统;
(2)供应商和客户必须建立战略伙伴关系;(3)必须建立供应商和客户的合作框架协议;(4)企业最高管理层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8、VMI的支持技术与实施方法?
9、VMI的优点?
对于供应链下级客户来说,采用VMI库存策略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1)降低库存水平;
(2)减少缺货发生;(3)减少预测和购买活动;(4)增加销售;
(5)满足客户提高服务质量的需要。
对于上级供应商来说,采用VMI策略也可以带来不少好处,表现在:
(1)明显的改善预测结果;
(2)减少退货的发生;(3)便于供应商更好地掌握市场;
(4)协议中服务水平的改善;(5)鼓励供应链环节协作运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供应 管理 期末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