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压轴卷 语文 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9485660
- 上传时间:2023-07-23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42.98KB
高考压轴卷 语文 含答案.docx
《高考压轴卷 语文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压轴卷 语文 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压轴卷语文含答案
2021年高考压轴卷语文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知耻与慎独
徐建委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耻感文化,《中庸》曰:
“知耻近乎勇。
”《孟子·公孙丑上》曰: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礼记·哀公问》曰:
“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
”由此可知,知耻,往往是善念的发源,是事物向着美好一面转化的开端。
知耻,是一个内化的活动,不需要外在表现的张扬外露,更多是良知的进退取舍。
从这个角度说,知耻是个人化的活动,是不假外力、置身人后时的自我砥砺。
中国文化中还有一个“慎独”的理念,就是独处时,君子该如何表现。
慎独大约是孔子讲学时特别提到的概念,历来为人所传诵的是《中庸》中的那句: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
《中庸》论及“慎独”,根据朱熹的解释,日常事有着一以贯之的正道存在,因此即使自己处在“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世间的正义也是弥漫于此的,君子更要常怀知耻之心,尤加谨慎于自己的言行,不能因他人的不知而放纵自己的私欲。
这其实就是自我道德和行为的约束,故而是修身的功夫,属于孔子以来所倡导的士人自我修养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剥除其时代的因素,就其核心主旨来看,个人的慎独时至今日,仍有很高的践行价值。
具体来说,敬畏之心、独知与细微之事是我们今天仍然推重慎独的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
所谓敬畏之心,是对公平与正义,或者说天道的敬畏,现实层面还有法律。
在他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法律的约束力并不会削弱,因此我们更应该对人对事常怀敬畏之心。
自己独知之地,可以是他人不了解的地方,因此若从公共的意义上来解释它,常常处于这种位置的人多是在位之人。
在位之人相对于他者,自然有对权力、资源及其他事项的优先乃至独占之利。
那么,对于在位之人,特别是今日的领导干部而言,面对自己权责之内的己所独知之事时,是否怀有对理、法的敬畏之心,是否遏制了私欲而秉以公心,便是事关一方或多方的大事了。
细微之事,存于日用起居之间,虽然不足道,但日日与之相伴,更应有所警醒,因为离道触法的败落往往萌芽于其中。
《大学》中有传统知识分子最佳的人生路径,即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的诚心、正意,就是明乎所耻,就是“三省吾身”,反思有何不妥之处。
儒家倡导自修的目的,是在此基础上,鼓励士人去向外的治国、平天下,即所谓的内圣外王之道。
这是儒家一个很值得今天珍视的遗产,就是倡导士人从自我的修养和自律开始,进而致力于天下公事。
个人的道德水准对于其所从事的公事来说,的确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即便法律、制度再健全,强调个人修养在任何时代都有意义。
《吕氏春秋·自知》篇曰: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
”这是战国时代的论述,如果我们把“人主”替换成上级领导,这句话的意义便当代化了。
这会是慎独的重要补充之义:
即除了在自我修养的层面保持戒惧之心、知耻之心外,对于公事也当保持戒惧,一切以公益福祉为要,敢于直谏,不应时时揣测上级之意。
因此,所谓慎独之道,不仅是自我向内的道德自律,也是向外的正义追求,即不仅要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完善的人,也要成为一个直士,一个有道义、敢担当的人,而非一个只求自我保全的世故之徒。
(节选自《光明日报》xx10月14日02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耻是一个良知进退取舍的内化活动,是在内心建立起辨别善恶美丑标准、树立荣辱观念的自我砥砺活动,是善念的源泉。
B.耻感是一种注重廉耻的心态,产生于外人的观感和自我的反应,来源于外来强制。
孟子把“羞恶之心”视作“四端”之一端。
C.朱熹从道德和行为方面解释“慎独”,强调人们在独自居处时,要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言行。
D.无论是他人已知之地,还是自己独知之地、日常细微之事,我们都应该保持慎重的警戒和敬畏的态度,避免离道触法而败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传统知识分子最佳的人生路径,具有由己到家再到国到天下的递进阶次,这种人生理想的起点是从自我的修养和自律开始的。
B.自孔子以来倡导的士人自我修养主张,带有浓厚的个人功利色彩相鲜明的时代因素。
但其核心主旨,对今天仍有很高的践行价值。
C.所谓慎独之道,是一种自我的挑战与修养,也是一种价值取向:
自我向内的道德自律、为公益福祉的正义追求、有担当的责任意识。
D.要达到“慎独”境界,必须常怀知耻之心,谨慎自己的言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不依靠别人的监督,自觉地控制私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越王勾践被俘后,“知耻而后勇”。
他以耻为鉴,一方面富国强兵,一方面反求诸己,改过迁善,内省自律,最终一举灭吴,成就霸业。
勾践的“卧薪尝胆”明证了知耻的积极意义。
B.中央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儒家倡导“知耻”一脉相承。
新加坡等国至今保留的鞭刑,不仅通过刑罚惩戒罪犯,更是对罪犯进行耻感教育,令其知耻内省,慎独改过。
C.领导干部要做到清正廉洁,不仅需要上级监督、同级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等他律,更需要内省自律,在自我修养的层面保持慎独,抵制诱惑,情趣高雅,以公益福祉为要。
D.人处于世容易陷入矛盾斗争的漩涡,因此需要自我保护。
“慎独”为领导干部保全自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对下不摆架子,亲近和善;对上揣摩领导意图,强干有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倍周也。
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不称贪焉。
杀管叔,虚殷国,而天下不称戾焉。
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
教诲开导成王,使谕于道,而能掩迹于文武。
周公归周,反籍于成王,而天下不辍事周;然而周公北面而朝之。
天子也者,不可以少当也,不可以假摄为也;能则天下归之,不能则天下去之,是以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离周也。
成王冠,成人,周公归周,反籍焉,明不灭主之义也。
周公无天下矣;乡有天下,今无天下,非擅也;成王乡无天下,今有天下,非夺也;变势次序节然也。
夫是之谓大儒之效。
秦昭王问孙卿子曰:
“儒无益于人之国。
”
孙卿子曰:
“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
人主用之,则势在本朝而宜;不用,则退编百姓而悫①;必为顺下矣。
虽穷困冻馁,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
呜呼而莫之能应,然而通乎财万物,养百姓之经纪。
势在人上,则王公之材也;在人下,则社稷之臣,国君之宝也;虽隐于穷阎漏屋②,人莫不贵之,道诚存也。
“仲尼将为司寇,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溃氏踰境而徙,鲁之粥③牛马者不豫贾④,修正以待之也。
居于阙党⑤,阙党之子弟罔不分,有亲者取多,孝弟以化之也。
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
儒之为人下如是矣。
”
王曰:
“然则其为人上何如?
”
孙卿曰:
“其为人上也,广大矣!
志意定乎内,礼节修乎朝,法则度量正乎官,忠信爱利形乎下。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不为也。
此若义信乎人矣,通于四海,则天下应之如讙⑥。
是何也?
则贵名白而天下治也。
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
夫是之谓人师。
《诗》曰:
‘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此之谓也。
夫其为人下也如彼,其为人上也如此,何谓其无益于人之国也!
”
昭王曰:
“善!
”(节选自《荀子·儒效》)
注释:
①悫:
诚实。
②穷阎漏屋:
阎:
里巷。
漏:
通“陋”,狭小,简陋。
③粥:
通“鬻”,卖。
④豫贾:
虚定高价。
⑤阙党:
地名。
⑥讙:
喧哗,形容齐声回答。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子也者/不可以少当/也不可以假摄为也/能则天下归之/不能则天下去之/是以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离周也。
B.天子也/者不可以少当也/不可以假摄为也/能则天下归/之不能则天下去/之是以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离周也。
C.天子也者/不可以少当也/不可以假摄为也/能则天下归之/不能则天下去之/是以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离周也。
D.天子也者/不可以少当也/不可以假摄为也/能则天下归/之不能则天下去/之是以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离周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崩,是仅对古代帝王死后的委婉称谓。
崩、薨、卒、死、没五字都是古时对人死的称呼,它反映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严格的等级制度。
B.冠,即弱冠,又叫及冠、加冠,指男子20岁。
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
C.孙卿子,即荀卿,卿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后来为了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子。
D.《诗》是《诗经》的简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故又称“诗三百”,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
6.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武王死后,由于成王年纪尚小,周公担心天下有人会背叛周朝,于是自己登上了王位,后来,周公又把王位还给了成王。
B.孙卿子认为,作为儒者,做臣子则能效法先王,尊崇礼义,做百姓则能诚实顺服,安分守己。
C.仲尼做司寇时,用孝悌之道教育人们,结果使得商沈氏、公慎氏、慎溃氏等人都改掉了自己的不良行为,这就是大儒的作用。
D.儒者一旦为官,他们会用礼义制度修治朝廷,并用他们尊贵的名声显赫招引四方人士前来归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杀管叔,虚殷国,而天下不称戾焉。
译文:
。
(2)虽穷困冻馁,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
译文: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②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1129年,北宋灭亡,高宗即位,立足未稳,金兵南下。
苗傅、刘正彦在杭州胁迫高宗让位。
②阑干:
星光横斜参差的样子。
8.请赏析本诗写景的艺术手法。
(5分)
9.方回在《瀛奎律髓》中将本诗编入了“忠愤”门。
请结合全诗分析其缘由。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英雄业绩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自己希望像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
(2)杜牧《阿房宫赋》善用铺排,不吝笔墨,但也有的句子惜墨如金,极为精当,比如“,”两句,寥寥数字,写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造阿房宫,就相当生动传神,极富动态感和气势。
(3)《离骚》中屈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理想。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道大题中选定其中一个大题作答。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树下
铁凝
自从儿子去北京念大学,一家人得全力以赴供应儿子每月的开销,老于连烟都戒了,哪儿还能挤出取暖的煤钱。
又过了些时候,老同学项珠珠从省会调至老于的城市,做了这城市的副市长。
自此,老于和家人常在电视屏幕上看见她。
老于的老婆说,这个女市长和你不是同学么,能不能跟市长说说,给咱们找两间有暖气的房。
老于说,怕不好开这个口。
此时全家正吃晚饭,老于盯住女儿的双手,手肿着,青一块紫一块的。
再看看孩子的耳朵,也冻了。
女儿前不久刚参加全省高中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拿了个第二,回家后她对老于说,她的目标是北大、清华,非这两个学校不考。
明年女儿高中毕业,最关键的一年,老于拿什么来支持女儿的关键时刻?
也许真应该去找老同学项珠珠市长。
老于家中无电话,第二天他特意早些上班,趁同事们还没进教研室,他给项市长打了电话。
电话里的项珠珠很热情,问老于是不是有什么事找她。
这边老于连连说着没事没事真没什么事,声音挺大,就好像谁说有事谁就是诬陷了他似的。
那边项副市长说有事也没关系只要她能帮忙。
这边老于仍高声坚持说没事,只是想见面聊聊。
这晚老于骑了五十分钟自行车,从城郊赶到项副市长家。
在项副市长温暖的家中,项珠珠就穿了一件薄薄的开司米圆领衫。
老于一下子意识不到这些,他甚至看不见客厅里都摆列了些什么。
房间阔大,地板很亮,果盘里的水果鲜美,杯中的绿茶馨香……这些和老于无关,或者,越是置身此情此景,老于便越要使自己的谈话配得上这气氛和这气氛中的女市长。
他于是就谈文学。
他想起中学时的项珠珠是喜欢文学的,初次把陀思妥耶夫斯基介绍给她的正是他老于。
果然,如今的项珠珠对文学仍然保持着并不虚假的爱好,她很轻易地就说出了一大串当代作家的名字和他们的小说,并和老于探讨这些作家的作品。
老于谈着自己的见解,他发现项珠珠脸上是信服的神态,她的表情使老于很满意自己,当他满意自己的时候便也开始焦虑:
房子呢?
房子的请求他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开口呢。
他滔滔不绝地讲着,却也发现自己越来越无法对付自己,心中的另一个老于在同他捣蛋。
他的话题越是宽泛,他说出房子的可能就越是狭窄;他谈话的内容越是高雅,他的房子问题就越是俗不可耐;他越是想说出房子的事,就越是说不到房子上去。
他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他在点点滴滴、一分一寸地折磨自己枪毙自己,他同情自己又痛恨着自己,可是他必须一直往前讲。
时间已经十一点了,他的事还没说呢,可他已经没有理由再坐下去了。
他站了起来,项珠珠也站了起来。
以她的经验和洞察力,会猜出他是有求于她的,于是她又问老于真的没有别的事么?
没有没有没有真的没有……老于边摆手边大步向门口走,叫人觉得你若再问反而是你对他的不礼貌了。
项珠珠没有再问。
出得门来,老于的脑子很乱。
他解开棉袄领扣,让冷风吹一吹他那燥热的心。
他推起自行车在便道上走了几步,站在一棵龙盘槐下。
他是来求项珠珠解决两间带暖气的房子的,可他一晚上都说了些什么呀!
他不能再将这请求原封带回家去。
他应该说出来,他必得说出来,他鼓动着自己又朝龙盘槐靠近了一点儿,他把这棵树想成了项珠珠,他对着树说出了他那难以启齿的请求。
他把满心的重负卸在了这棵树下,然后骑车离开了它。
老于回到家时,已是夜半时分。
他站在院子里没有立即进屋,因为他发觉自己又把另一个难以启齿的请求带回了家来:
他准备请求老婆和女儿再也别让他去请求副市长了。
(1)下列对小说中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老于想请中学同学项市长帮忙却不好意思开口,但女儿正处于学业的关键阶段又让他觉得自己必须开口。
整个故事就在这两种心理的交叉冲突中展开。
B.作者运用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来刻画老于,如电话联系项市长时“声音挺大”,“高声坚持说没事”,显示出他说话时的自豪心理。
C.小说使用第三人称全知全能式的视角,灵活的叙述方式,平实细腻的语言描写,展现了老于内心矛盾复杂的斗争和辛酸无奈的心理。
D.看到项市长家房间阔大,地板很亮,果盘里的水果鲜美,杯中的绿茶馨香……老于自感寒碜,为迎合项市长的爱好,只好大谈文学。
E.老于最后对一棵龙盘槐倾诉,反映了知识分子维护自尊的心理,也直接批评了当今项市长之类的干部目中无人、脱离群众的现实。
(2)作品的第五段是如何表现老于的心理的?
请简要分析。
(6分)
(3)作品主人公老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6分)
(4)请结合全文,探究“树”的深刻意蕴。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叶圣陶:
教育为人生
叶圣陶1894年出生于苏州,12岁考进留日学者举办的“洋学堂”——草桥中学。
学校开设的修身、博物、历史、算学、英文、旅行等课程,让叶圣陶感到新奇不已,也让他开始关心国运,思考救国之路。
他从草桥中学毕业后,即投身教师职业,以期实现以儿童为本位的“为人生”的教育理想。
1917年,他受同学吴宾若之邀,赴甪直镇吴县第五高小任教。
在这里,他与志同道合的同事,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为人生而教育”的乡村教育改革实验。
甪直的这段经历,使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就此生根,教师情结就此深埋。
1923年,叶圣陶到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1931年,他主持开明出版社,开始致力于教材编写。
《开明国语课本》就诞生于这一时期。
叶圣陶认为:
“教育改革的工具不能不从早预备。
”他编写《开明国语课本》,就是希望把教材作为教育改革的工具与武器。
当时很多国文教材语言枯燥,插图呆板,孩子们见了就厌烦,适合儿童特点的读物极其缺乏。
叶圣陶决心改变这种现状。
此外,当时的教材偏重于劝善教孝赏善罚恶的说教,这与叶圣陶“为人生”的理念背道而驰。
他将儿童文学编入国文课本,使儿童乐于阅读,以此唤起其自我意识的觉醒。
此后,叶圣陶又陆续与夏丐尊、吕叔湘、朱自清等人共同编写出版了多套国文教材,对我国国文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1949年8月,叶圣陶主持草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及《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使用“语文”作为学科名称,拟就了新中国中小学生所学语文课本的总纲目。
新中国成立后沿用至今的语文教学体系,便由叶圣陶主持设计。
建国后,叶圣陶出任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肩负全国教育改革的重任,同时领导着中小学教材的改革和建设。
编写教材之余,叶圣陶对语文教学进行了大量论述。
1978年《教育研究》杂志连载了叶圣陶给语文教师的36封书信,总题为《语文教育书简》,凝聚了其语文教育经验,推动了新时期的教学改革。
尽管事务繁多,但叶圣陶始终没有停止对“教育为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丰子恺画过一幅名为“教育”的漫画。
画面上有个做泥人的师傅,正在认真地把一个个泥团往模子里按,“脱出来的泥人个个一模一样”。
叶圣陶对此极为赞赏,说:
“受教育的人绝非没有生命的泥团,只管把他们往模子里按,失败是肯定无疑的。
”在他看来,应该强调学生是有个性的人,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
我们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千万不可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学生,也不能用一种方法对待所有学生。
关于教育,叶圣陶思考最多的,就是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
在他看来,现代教育要培养出一个个自由的人,不能再以圣经贤传为教,把受教育者赶上利禄之途,即“中学教育的目标不外乎教给学生处理生活的一般知识,养成学生处理生活的一般能力,使他能够做一个健全的公民”。
叶圣陶说:
“教育是什么?
往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然而,上世纪70年代末,应试教育刺痛了叶圣陶。
1979年,高考刚恢复,许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只知道逼学生做功课。
叶圣陶又听到文理分科消息,他对此很不赞同。
不久之后,重点学校也在全国流行起来。
对于许多文件和通讯报道都在鼓吹“必须把重点学校办好”,叶圣陶说,这似乎含有这样一层意思——对非重点学校可以要求从宽,办好办不好都无所谓。
对此,叶圣陶指出:
“教育要为全社会而设计,教育决不能为挑选少数选手而设计,结果使这些选手光荣显要,站在众人的头顶上,伸出手来,收受众人的供养。
”
让叶圣陶遗憾的是,他于青年时期提出的“教育为人生”的理想,在他步入老年后,仍然如此遥远。
(摘编自俞水《叶圣陶:
教育为人生》)
相关链接:
①作为教育家的叶圣陶先生,在教育上虽然没有大部头的著作,不追求理论体系的构建,但他提出的一些思想和观点,如“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习惯”等,以及他对怎样做教师的论述、对语文教育的思考,紧贴教育教学实践,平实而深刻,是中国教育思想的宝贵财富。
(自《对话:
他提醒我们回到原点》)
②叶老说他在商务印书馆当过校对和编辑。
商务出过不少青少年知识读物,如《万有文库》等,还有教科书,都不容许有错别字,否则便会“误人子弟”。
(摘自彦火《与读者交心的叶圣陶》)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草桥中学开设的各种课程,极大地开阔了叶圣陶的眼界;甪直镇的工作经历也为他一生都为之努力的“为人生”的教育理想奠定了基础。
B.叶圣陶的一生都与教育事业密切相关。
他在从事出版行业时,编辑出版了很多国文教材;任职于教育部时,推动了全国的教育改革。
C.叶圣陶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时,对待出版的各种书籍都不允许出现错别字,以免“误人子弟”,他对待工作的严谨认真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D.叶圣陶十分重视教材编写工作。
他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时,开始致力于教材编写,并且倾尽全力打造了今天仍被人热捧的《开明国语课本》。
E.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不追求理论的系统性,更注重在实践中的运用。
他认为,既要教给学生处理生活的一般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2)叶圣陶为什么要编写《开明国语课本》?
请结合材料,简述其原因。
(6分)
(3)叶圣陶对中国教育有哪些贡献?
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6分)
(4)叶圣陶所倡导的“教育为人生”的教育理念在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一理念的理解。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II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上海申鑫队在源深体育中心迎战北京国安,尽管保级前景几近令人绝望,但是,申鑫队没有 ,仍以饱满的精神迎战北京国安队。
②中国政府处理南海问题证明了中国的实力,同时也表明我们依然面临着许多困难。
我们既没理由 ,也没理由妄自尊大。
③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陷入一种心理困境:
,感觉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这是非常有害的。
A.自惭形秽妄自菲薄 自暴自弃 B.妄自菲薄 自暴自弃自惭形秽
C.自暴自弃妄自菲薄 自惭形秽 D.自暴自弃自惭形秽妄自菲薄
1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在“保护优先”价值取向下制定游戏规则的创新性工作,是对现有制度安排的发展、改革与继承。
B.精准扶贫,是为了脱贫。
要完善贫困对象,建立电子档案,按照“脱贫即出,返贫纳入”原则实行动态管理。
C.中国互联网协会6日发布《xx中国互联网产业综述与xx发展趋势报告》指出,截止xx11月,我国手机上网用户数已超过9.05亿,再创新高,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突破366.5兆。
D.xx1月1日起,我国将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全国平均每千瓦时降低3分钱,打出去产能、降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结构性优化的“实招”。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发展家庭农场,。
很多家庭农场由于面积太大,人力、管理跟不上,导致土地产出率下降。
因此,各地必须综合考虑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农地资源禀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规模,切不可贪大求全、盲目扩张。
A.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效益,适度规模经营是“底线”,因为实践证明,家庭农场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
B.适度规模经营是“底线”,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效益,但实践也证明,家庭农场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
C.适度规模经营是“底线”,家庭农场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但实践也证明,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效益
D.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效益,家庭农场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因为实践证明,适度规模经营是“底线”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5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压轴卷 语文 含答案 高考 压轴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