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服务工作交流材料.docx
- 文档编号:29479465
- 上传时间:2023-07-23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1.29KB
纳税服务工作交流材料.docx
《纳税服务工作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税服务工作交流材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纳税服务工作交流材料
纳税服务工作交流材料
各位领导:
大家好!
今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国税中心工作,把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国税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以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目标,牢固树立纳税服务“始于纳税人需求,终于纳税人满意”的服务理念,把优化纳税服务作为国税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手段,规范服务内容,为纳税人搭建起一个高效便捷的服务平台,着力打造“国税服务”品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XX年收入**亿元。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国税系统的服务面更广了,服务要求更高了,“如何适应新形势要求,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服务”一直是我们关注并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为此,通过内部学习讨论、外出学习经验、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我们达成了“三个共识”。
摆正位置,服从全市大局
经过学习讨论,我们局班子成员思想达成一致,在与地方的关系上要始终坚持“三个不变”原则,即主动接受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不变,认真履行部门工作职能不变,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不变,不能只顾眼前单考虑部门利益,即使部门利益再大,也要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服从服务于全市大局,决不能给改革和发展设障碍、出难题。
我局紧紧把握我市“发展循环经济、打造世界铜都”的经济主攻方向,做强龙头企业,做大外贸经济作为支持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利用税收监控决策管理系统,加强对重点涉税经济指标的分析,深入企业掌握本地税源分布、结构和变化情况,抓好月度、季度收入分析工作,查找征管漏洞;进一步完善重点税源、重点行业监控体系,对**行业逐月公布行业税负标准和预警区间,精确绘制“税收地图”,找准税收的每一个“座标”,使之成为每一个征管人员心中的活地图,做到依法征管不盲目。
转变职能,处理好监督与服务关系
征管和服务是国税部门的双重职责,征管是手段,服务是宗旨。
但服务不是一味地迁就、照顾,征管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服务。
转变职能,不能像翘翘板那样,踩实了“服务”,悬空了“征管”。
只有两手都硬,才能使企业筋强骨健,阔步向前。
只有改变以往部门与企业的对立关系,推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在征管中服务,在服务中实现征管,做到征管与服务的统一,才能融洽与企业的关系,拉近与企业的距离,才能营造和谐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查找差距,提高服务标准
服务水平的高低、效果的好坏,工作要求和标准至关重要。
针对以往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的问题,在全局开展了“四比照四看”活动,即比照为经济和群众服务思想是否端正,看是否把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服务经济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比照全市经济发展要求,看本部门哪些政策规定与创建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相违背;比照其它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看的政策规定有哪些还不够优惠;比照市委、市政府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要求,看还有哪些工作没有落实到位。
通过开展“四比照四看”活动,我们找到了差距,认清了不足,为端正思想、完善制度、制定政策奠定了基础。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讨论,使全局干部树立起“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人人都关心发展环境”的思想,在服务意识上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由“不能办”变为“怎么办”,由“应付做”变为“真心做”,全局上下服务企业、服务经济已形成共识,并变成自觉行动。
二、创新形式,拓展层面,提升服务档次
工作中我们注重发挥国税部门的优势和潜能,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层面,提高服务质量,赢得了地方政府、企业和群众的赞誉。
创新服务理念,实施“跟踪式”服务
我局的服务理念是:
税务机关服务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办税服务厅放方便笔、休息椅这种简单的层面上。
企业特别是新成立企业最大的苦恼是对税法掌握和运用上的不深入不全面,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甚至导致违法现象。
所以,税收服务要从企业纳税期开始,转到“无税期”即企业新项目洽谈期及投资前期就开始实施超前服务如咨询、辅导上来,在企业起步期、成熟期等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税前、税中、税后跟踪服务。
把纳税服务与政府招商引资的大目标相配合,摒弃过去税务机关那种封闭式、被动式,坐等企业上门办事的衙门作风,积极主动地为纳税人为投资者服务。
一是加强教育,注重需求。
通过思想整顿、换位思考,使国税干部增强服务的主动性;通过专题培训,提高税收业务能力,增强服务的有效性;通过岗责调整,将服务职责嵌入到税收工作的每个环节,提高服务的全面性。
二是突出个性,发挥优势。
在关注共性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服务。
去年,对招商引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通过发放税企联系卡,送税收政策到户,各种报表到户,实行每月一次的定期走访制度,并可以在一个工作日内迅速办结税务资格认定、办理退税、延期申报等涉税事项,贴近式的服务得到了的好评,今年将进一步扩展分局重点企业。
三是提速增效,落实减负。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两个减负”优化纳税服务工作的意见》,进一步简化办税程序、简并报送资料。
同时,在税收执法过程中,坚持信息共享的原则,尽量减少到企业的次数,减少调账、查账的次数。
四是深入企业,排忧解难。
局长带队为政府官员们讲税法课,对**、**等**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了走访,为企业辅导税法,解答疑难问题,了解纳税人经营发展困难,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做好下情上传的工作,将情况向市局、省局进行专项汇报,并根据实际情况争取“一企一策”的政策支持,为企业办实事、办好事。
健全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服务
优越的服务效率和质量依靠科学的、系统的服务体系作保障。
我局积极探索建立了公正公开的执法服务、简捷高效的办税服务、准确到位的政策服务、促进经济发展的培源服务组成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从多角度满足纳税人的不同需要。
为了实现执法公开公正,实行“岗责公开制”,将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主体、执法责任向社会公开,对内建立责任追究制,依托日常税收征管等考核手段和税收执法信息管理系统,对纳税服务时限、服务内容、服务效果、服务质量以及工作中的不作为、错误作为等进行测评与考核;对外邀请和接受社会各界进行监督评价,征求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税务人员的执法和服务情况,增强了税务干部在执法中的服务意识,对发现的问题由局长亲自督察督办。
我们组织中层干部开展关于做好纳税服务工作的调研,制定了税收服务工作方案,建立岗责体系,落实到人,通过考核指标进行监督和制约;同时建立一套规范的办税流程,贯穿于企业开业——经营——注销全过程,建立起顺畅、高效的工作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机制。
将科股室的分工与职责、各项办税流程、纳税人的权利等以文字和流程图的形式印制成册,发放给纳税人。
为外资企业印制了《退税审批条件》、《办税指南》。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充分发挥税收的调控职能,及时出台了增值税转型改革、出口退税率调整等“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一系列税收政策措施,**国税局及时帮助企业学习、运用、享受这些政策。
一方面广泛宣传,加强辅导。
以增值税转型改革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宣传辅导为重点,利用办税服务厅、新闻媒体、国税网站、12366纳税服务热线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专题辅导;每月定期刊发《税政法规之窗》、网上及时发布《税法公告》,及时向纳税人公开最新的税收法规、政策;设置税法咨询窗口,为纳税人提供政策解答、税务咨询服务;举办各类税法培训班,开展政策宣传和辅导,引导纳税人依法遵从,每年培训企业财务人员**余人次。
另一方面执行好增值税转型新政策,落实好各项减免税优惠。
对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等特殊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的办法,对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实行增值税抵扣,促进企业增加投资进行技术改造、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提高减免税工作的透明度和时效性,确保各项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今年来,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中,共减免各种税款**亿万元。
创新服务方式,提供“零距离”服务
我们摆脱陈旧的服务方式,创新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渠道。
还专门制定了以源头服务为核心实施的“三超、三办、四上门”税收服务工作方案,为纳税人提供面对面的“零距离”服务。
“三超”,即“超前、超常、超时”。
“超前服务”就是以促进、扶植纳税人发展为目的,对**内急需扶植发展企业,主动上门进行政策辅导,讲解税法知识。
分局在税源管理科成立专门小组,对这些企业进行分三阶段的管理:
即孵化阶段、跟踪扶植阶段、规范验收阶段,从而使企业朝着一个健康的方向快速发展。
我们以创新精神,实施个性化特色的“超常服务”———为政府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的手续一次完结;为新办企业和福利企业等特殊群体定期进行税法知识培训;有特殊困难的业户实行上门办税。
为了方便企业随时办事,我们还把工作时间按企业需要延长,实施“超时服务”。
“三办”,即符合规定的事马上办,有时间限制的事尽快办,遇到情况特殊的事协调办。
在办税服务厅实行中午轮休值班制、科长巡视制和征期局长值班制。
开展“纳税服务竞赛活动”,每季度由纳税人对税务服务人员进行测评,测评结果显示纳税人满意率在**%以上,服务质量和效率迅速提升,得到了纳税人的称赞。
“四上门”。
一是送税法上门。
及时将《企业所得税法》、《增值税转型改革文件汇编》等新税收政策法规编印成宣传材料,主动上门为纳税人送税法,积极助推**经济发展;二是纳税辅导上门。
针对新办企业、招商企业办税人员业务不熟的实际情况,在集中办培训班的基础上,税收管理员分别上门进行纳税辅导,为企业办税人员答疑解惑;三是征求意见上门。
从税收宣传和党风廉政教育的需要出发,该局领导坚持走访区管委会、纪检委等领导班子,各科室走访重点纳税人,征求各界人士对国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部门工作;四是纳税服务上门。
本着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原则,该局干部对身体残疾、行动不便的纳税人坚持急事快办、特事特办,主动上门进行纳税服务,树立了国人的良好形象。
同时,我们还注重人文情感服务,开展了“发票认证寄存服务”、“大户上门服务”,对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实行“提醒”服务,通过电话通知、手机短信等方式提醒纳税人按期申报、提醒纳税人准确运用税收政策,通过电子邮件,发布涉税信息、涉税政策、提供表证单书。
我们创造性地开展纳税服务网站群建设,在全市率先开通**国税“网上QQ群”,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纳税服务平台,将纳税服务进一步延伸。
该服务平台依托互联网QQ平台开发,主要面向该分局工业**企业用户,具有信息浏览、纳税服务、涉税办公、企业财务知识交流等服务功能,是一个集航天金税、方兴公司等税收系统提供商和**政府相关部门集体参与的综合性、一站式电子政务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具综合服务特色、全天候、零距离的网上办税大厅。
开通以来,有企业**户参与,已受理纳税人咨询事项***余条,实时在线辅导**余次,及时回复率100%,深受纳税人好评。
三、完善制度,提高效率,确保服务到位
为了更好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企业和群众服好务,我局不断完善制度,创新工作模式,加强自身建设,为服务纳税人和地方经济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完善各种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能否把各项服务措施落实落靠,变“偶尔做”为“经常做”,必须有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做保证。
我局先后制定了质量技术监督局“六项制度”、工作和管理标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一整套制度,保证了各项工作规范化运作。
为推动制度的落实,我们把各项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发到每个干部职工手中,定期进行检查督促。
为使我局始终处在全社会的监督之下,不断激发改进自身工作的责任和动力,我局在聘请行风监督员、建立定期沟通联系制度的基础上,实行了领导与企业电话联系制度,要求每名党组成员每年与企业电话联系**家次,并做到信息有反馈,咨询有答复。
通过建立领导与企业的电话联系制度,使班子成员能够了解企业的发展实情,及时掌握干部在工作、服务和遵守各项规定上的真实情况。
同时,我局还实行了“廉洁诚信服务卡”制度,公布了全局的监督举报电话。
自实行这项制度以来,我局已为**多家企业下发了“服务卡”,接听企业的咨询、求援电话**多个。
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加大了对干部职工的约束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干部职工服务态度的转变。
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中我们实行了“AB角”工作模式,即无缺位工作模式,每项工作都安排两人以上负责,当主办人不在时,第二责任人负责办理,确保时时有人在位负责,避免了办理人员不在而让企业白跑现象的发生。
过去我局代码办人员各管一摊,如果分管工作人员因公外出,正常业务便无法办理,外来办证人员只能白跑一趟。
自从实行了AB角工作模式后,若A角不在,B角立即补位,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为企业节省了时间,真正做到了让企业“少进一扇门,少跑一趟路,少见一个人”。
目前,“AB角”工作模式已在全系统全面铺开。
发挥参谋职能,积极建言献策
我局自觉地把国税工作融入到经济发展的大局之中,深入企业调研,搞好税源税基普查,充分摸清税源底数,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当好参谋。
对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采取措施,抓好贯彻落实。
同时,带好队伍,廉洁自律。
引导大家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做好本职工作,服务全市大局。
积极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岗位技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国税工作的需要。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防范各类不廉洁行为的发生,做到秉公执法、廉洁勤政,树立国税部门的良好形象。
另外,他们还将加强协调,密切配合,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积极营造内和外顺的工作环境。
“服务无止境”,纳税服务是一项长期的、需要不断优化的系统工程。
我们将进一步转变作风,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最大限度满足纳税人的合理需求,极力维护好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为国税事业和地方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纳税服务工作交流材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纳税 服务 工作 交流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