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docx
- 文档编号:29474211
- 上传时间:2023-07-23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4.30KB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5珍贵的教科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板凳、代替、嗓门、印刷所、俯冲、轰隆、爆炸、叨念”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道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3.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整体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入,介绍时代背景
1.“教科书”是什么?
(学习用的课本)
2.板书:
珍贵的教科书
3.怎样才称得上“珍贵”?
(意义深刻,十分宝贵,特别好的价值大的。
)
每到开学,我们都能拿到崭新的教科书,可在那战火硝烟的年代拿到一本教科书是多难呀!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所讲述的事情发生在1947年春天,蒋介石反动派为了挽救自己即将灭亡的命运,命令胡宗南部队进攻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
面对强大的敌人,党中央毛主席采取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方针,于3月份主动放弃了延安。
延安小学也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
让我们看看当时孩子们的学习条件有多艰苦吧。
(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听读课文并思考:
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读后明确:
课文主要写了延安小学的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
(三)默读课文,理解层次
1.提出默读要求:
按照“思考·练习”2的内容提示边读边想,给课文分段,
(1)明确:
第一段(第1-第4自然段)
第二段(第5-第6自然段)
第三段(第7-第10自然段)
第四段(第11自然段)
(2)引导学生把段意概括为小标题。
明确:
盼书、取书、护书、激励
(四)自学课文
1.思考:
为什么说教科书挂珍贵的呢?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边读边想。
思考老师提的问题。
2.学生读课文,按要求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读后正音。
2.讨论:
为什么教科书是珍贵的?
3.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
炮火连天:
形容炮火十分猛烈。
渴望:
像口渴的人要喝水那样迫切地希望得到。
亮开:
本课指放开嗓门,使声音响亮。
嗓门:
嗓音
振奋人心:
使人精神振作、奋发。
争先恐怕:
争着向前,惟恐落后。
恨不得:
表示一种强烈迫切的希望。
嘶叫:
马的叫声。
本课指飞机发出的尖锐刺耳的声音。
呼啸:
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盘旋:
这里指打着圈子飞行。
叨念:
因惦记或想念而不断地谈起。
课文指轻声反复地说。
(六)作业
1.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把带这些生字的句子读一读,理解词语的意思。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题1。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道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认读并说说词语的意思
2.各自小声读课文,读后指名口述本文所讲的故事。
3.导入:
为什么教科书是珍贵的?
我们打开书,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讲读第一段
1.指名学生读第一段。
2.读前提问:
在战争环境里学习,条件非常艰苦,遇到什么困难?
哪一个困难比较突出?
为什么?
读后明确:
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
最困难的是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3.讨论。
(1)学生答:
遇到困难是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书。
(2)学生答:
没有书的困难较突出。
(3)教师问:
你是从哪个字看出来的?
(4)学生答:
最困难的是没有书的“最”字。
因为他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4.教师引读:
“是啊,当时条件多艰苦啊,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
5.学生练读第一自然段。
想作者为什么要把当时艰苦条件和同学们克服困难写具体?
明确:
突出顽强学习精神,衬托教科书珍贵。
6.教师:
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孩子们多想有一本教科书啊!
请同学们自由读2、3、4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用什么语气、感情读的?
为什么这样读?
你想到了什么?
7.讨论交流
(1)这里的“渴望”是什么意思?
能不能换成“希望”或“盼望”?
为什么?
这又说明教科书怎么样?
明确:
渴望比希望、盼望的程度强烈,如果换成希望或盼望,说明教科书没有那么珍贵。
(2)“同学们知道这书是怎么来的吗?
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
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省出来的!
”
这段话如果不用问旬开头该怎么说?
张指导员为什么要用问句开头?
明确:
用设问句式引起注意。
后两句都用感叹号,表达张指导员什么心情?
这又说明教科学怎么样?
明确:
珍贵
(3)“节省”是什么意思?
“党中央……省出来的”又说明什么?
明确:
说明毛主度、党中央非常关心孩子们的学习,甚至把孩子们用的教科书看得和中央文件同样重要,体现了下一代的殷切希望。
同时也说明当时革命根据地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纸张十分缺乏,能印出教科学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些教科书确实是珍贵的。
8.练习读张指导员和“我”的对话,读出兴奋激动的感情。
(三)讲读第二段、第三段
有书的喜讯让孩子们无比幸福,我和张指导员去取书的途中又发生什么事呢?
同学们读课文第二段、第三段。
1.自由读课文,画出能体现我和张指导员高兴和急切得到书的心情的词语。
想为什么要写这些?
明确:
突出书的珍贵。
2.讨论:
(1)敌机投下炸弹以后,张指导员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我”醒来以后看到了什么?
(3)张指导员身负重伤,生命垂危时最惦记的是什么?
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明确:
“完整无缺”的意思是一点没有损坏。
可见在危险出现的一刹那,张指导员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想到的是保护那捆教科书,在他看来书比他的生命更宝贵。
表现他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也表达他对下一代殷切的希望。
这里几处省略号,它们各代表什么意思?
“快卧倒……”(表示话没喊完。
)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我已昏迷。
)
“书……书……
“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将来”后面的省略表示张指导员没说完就牺牲了。
)
“张指导员,张指导员……”(表示接连不断。
)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学生练读。
5.小结:
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而身负重伤,英勇牺牲,临终还嘱咐“我”要好好学习。
教科书上凝聚着前辈的鲜血,也寄托着他们对后代的期望。
(四)理解第四段课文
1.指名学生读这段。
2.讨论:
(1)为什么说那捆教科书是“用生命换来的”?
“激励”是什么意思?
激励“我”前进的力量是什么?
读这句话要表现出什么样的感情?
(2)为什么那捆教科书和指导员没说完的话能一直激励我前进?
明确:
张指导员以生命为代价保护教科书,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将来为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做贡献,使“我”多年来不能忘怀;每当想起就感到责任重大,必须加倍学习,努力工作。
3.指名学生练读第四段。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造句:
(1)振奋人心
(2)恨不得
(3)没有……就……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步骤:
(一)让几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读后,师生共同对朗读情况做出评价。
(主要从有感情方面考虑一定要结合课文内容说出理由。
)
(二)提问
1.课文讲了怎样的故事?
明确:
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
2.为什么说张指导员和我取回的教科书是珍贵的教科书?
明确:
教科书的珍贵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它来之不易,比如它是用党中央印文件省下来的纸印刷的,它是烈士用生命保护下来的;另一方面指在这捆教科书上,寄托着先烈们的期望,它将永远激励着后代好好学习,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
(三)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指导员关心同学的学习是通过“书”来表现的。
要求同学默读课文二至四段,按下列提纲有条理地答出:
在什么情况下?
指导员怎么样?
1.听到有书。
2.情况紧急。
3.敌机轰炸。
4.生命垂危。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以《读“珍贵的教科书”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
5 珍贵的教科书
一.盼书 渴望
二、取书 关怀
三、护书 趴 压 完整无缺
四、爱书 用生命换来
激励我们前进
教案点评:
对于这篇课文,因为和现在的学生相距时代比较久远,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刚开始,一定要向学生简单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或者,组织学生看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借此拉近彼此的距离。
然后还是以多读书为目的,让学生反复读,在多读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本课的重难点是要让学生明白叙述的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让学生做复述故事的练习来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6*爸爸和书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2.了解爸爸对子女的关怀和期望,立志做个热爱学习的人。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出示课题:
爸爸和书
2.爸爸和书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初读情况
(1)分自然段读,纠正或强调容易读错的字或多音字,轻声字的字音。
(2)讨论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
明确: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当年爸爸给我买《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的情况。
(三)深入理解课文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讨论交流
(1)我和姐姐的书多吗?
明确:
一百来本,有童话,有历史故事,还有关于作文的。
(2)小伙伴们为什么从来不翻《皇帝的悲哀》?
明确:
因为这本书很薄,又太旧了。
(3)我是怎样认为的?
为什么?
明确:
我认为这本书比任何一本书都要珍贵,因为只要一翻开这本书,当年买书的情景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4)理解:
“珍贵”、“消晰”、“浮现”
明确:
珍贵:
本文指《皇帝的悲哀》这本书是宝贵的,有很大价值,很大意义的。
清晰:
指买书的情景清楚地浮现在眼前,浮现:
指当时买书时的情最重新显现在眼前,说明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
2.指读第3自然段
(1)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
我家经济条件很差。
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用“——”在书中画出。
明确:
工厂倒闭,只好做临时工,妈妈干零活
3.默读4-13自然段,讨论交流
(1)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什么样的书?
明确:
旧的,很薄很薄
(2)我得到这样一本书心情怎样?
明确:
尽管爸爸给我买的是一本很薄很薄的旧书,捧着它我还是像捧着珍宝似的。
(3)即使这样一本旧的很薄很薄的书买下它还附加了什么条件?
明确:
不能乘汽车了,要走回家。
(4)走回家困难大吗?
仔细读8、9、10、11自然段读出感情。
明确:
路真远哪?
寒风呼啸,我还很小。
(5)看图,从爸爸和我的神情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
从爸爸和我愉快的神情中,我体会到了爸爸和我即使再冷再累,只要能有书读,心里也是热乎乎的,高兴的,也不觉得苦。
(6)买来的书我们是怎么利用的?
明确:
一遍又一遍,念几十遍。
(7)为什么说对我来说,一本薄薄的童话集比任何一本书都要珍贵?
明确:
因为在当时家里极其困难的情况卜,我和爸爸顶着呼啸的寒风,走了很远的路,省下坐汽车的钱买的这本书。
同时,是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读书的乐趣,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是最宝贵的。
4.自由读14、15、16自然段,讨论交流
(1)后来爸爸生病了,我们的生活更苦了,我们还坚持买书吗?
(2)怎样理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和爸爸一同开心地笑起来。
明确:
因为我们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在读书中获取了知识,即使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我们也开心,虽然我们的物质生活贫乏,但我们的精神生活是富有的。
(3)爸爸为什么要给我们买书?
明确:
他希望我们成为热爱学习的人。
5.你觉得读书有乐趣吗?
举个例子说一说。
(四)总结全文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板书设计
6 爸爸和书
只好、临时工 一百来本、童话、故事、作文
路远、寒风呼啸 《煌帝的悲哀》
背着我 旧的、很薄很薄
一遍又一遍(读)
节衣缩食、省吃俭用 我们成为热爱学习的人
教案点评:
在学习《珍贵的教科书》这篇精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学习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自主地学习课文。
重点还是要弄清楚叙述的顺序。
7黄继光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战役、占领、进攻、枪弹、愤怒、艰巨、牺牲、顽强、暴风雨、规定、胸膛、报仇、惊天动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3.体会比喻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
4.学习英雄的优秀品质,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教学步骤:
(一)导入,简介时代背景及人物
1.出示课题:
黄继光
2.介绍黄继光。
3.介绍“抗美援朝”。
(二)听课文寻音,思考
这篇课文写黄继光的一件什么事?
明确:
本文写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而壮烈牺牲的事。
(三)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1.字形难点:
“暴”的下方是“”不要写成“水”。
“规”的右边是“见”,不要写成“贝”。
2.理解词义。
打响:
开火,战斗开始。
持续:
延续不断。
下达:
向下级发布或传达命令、指示。
黎明:
天快要亮的时候。
主峰:
一个个连在一起的群山中最高的山峰。
火力点;战斗中,轻重机枪、火炮发射的地方,枪炮发射比较集中的点。
凶猛:
本课指火力猛烈,使人感到气势凶狠。
屡次:
多次。
突击:
突然集中兵力向敌人防御阵地猛烈而急速地攻击。
启明星:
太阳还没有出来以前,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
手雷:
大型手榴弹。
照明弹:
一种特制的炸弹或炮弹,间体内装有发光药剂和小降落伞,能在空中发出强光。
用于夜间观察或照出攻击目标。
匍匐:
爬行。
挪动:
慢慢地移动位置。
本课指黄继光的身体向前移动。
探照灯:
一种用于远距离搜索和照明的装置。
惊天动地:
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件伟大。
本课指声音响亮,连天地都震动了似的。
海涛:
海洋上掀起的巨浪。
本课比喻战士冲向敌人的气势像海涛一样不可阻挡。
597.9高地:
有些高地的军事上很重要,但它没有名字,就用高度表示。
597.9高地则表示该高地高度为597.9米。
读时,在小数点前稍加停顿,读作597.9高地。
上甘岭战径: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
我军阵地多次失而复得,战斗异常激烈,最后歼敌二万五千余人。
艰难和艰巨、战斗和战役每组词的意义相近,可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然后在分析课文时放在句子里加深理解。
艰难:
困难。
艰巨:
困难而繁重。
“他用尽全力,艰难地挪动着自己的身体。
”
“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
战斗:
敌对双方所进行的武装冲突,是达到战争目的主要手段。
战役:
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时间内进行。
(1)我军进攻屡次受挫。
(引导学生读“突然,敌人的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压了回来。
”这里的“突然”说明火力点是原来没有发现的,因而没有被火炮摧毁。
“屡次”、“都被压了回来”说明敌人火力很凶猛,我军进攻阻力很大。
)
(2)时间紧迫。
(引导学生看第3自然段文开头“东方升起了启明星”,“已经四点多了”,说明此时高黎明时间不远了。
)
3.我军在进攻597.9高地主峰时,受到敌人火力点的疯狂阻击,时间紧迫,必须很快拿下火力点,才能攻下主峰,取得战斗的胜利。
情况这么危急,黄继光怎么做呢?
请默读第3自然段。
(1)看到这种情况,黄继光是怎样做的?
明确:
主动要求指导员把拿下火力点的任务交给他去完成。
他是怎样说的,找出书中句子读一读。
(2)展开讨论,针对黄继光说的话,想想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明确:
当时,黄继光想的是整个战斗的胜利,要巩固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成果,否则这些天的心血都将白费。
还会想,自己一定要完成任务,哪怕用生命去交换。
这种想法,这种信心力量来自什么?
明确:
这种信心和力量来自对朝鲜人民的爱、对祖国人民的爱和对敌人的根。
那么,黄继光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应是怎样的?
明确:
坚定、充满信心。
(3)先指名学生用坚定的语气读这两句话。
后请学生勇敢地走到讲台前,把教师当作指导员,请求这个任务。
教师如课文中所说,紧紧握住“黄继光”的手说:
“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
4.请学生用四个字概括本段的内容。
明确:
主动请战
5.黄继光接受任务后,是怎样执行任务的?
教师范读课文4、5二个自然段。
(1)提出自学要求:
画出这两段文字中最使你感动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使你感动?
(2)学生自学课文。
(3)组织学生讨论下列句子。
“啊!
黄继光站起来了!
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
思考:
①黄继光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了?
明确:
黄继光是在一个战友牺牲,一个战友负伤,只剩下他自己一个人,而且又在身负重伤时面对敌人的密集子弹站起来的。
②找出说明黄继光已身负重伤的词句,分析黄继光站起来的困难。
明确:
“肩上腿上都负了伤”、“用尽了全力”、“艰难”、“挪动”,说明黄继光是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坚持前进的。
“挪动”说明爬得很慢。
即使爬得很慢,而且要用尽全身的力量,但是他仍在前进。
③“前进,前进!
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这里的数字和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明确:
说明黄继光每前进一步都要用尽全身的力量。
他的前进是多么不容易啊!
④小结:
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连挪动都很困难的黄继光居然站起来了。
多么顽强,多么了不起啊!
多么令人感动啊!
作者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表达这种感情。
作者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表达了这种感情。
这三个感叹号表示什么意思?
明确:
第一个的“啊!
”是惊讶的意思,黄继光能站起来,出人意料。
第二个着重讲,连挪动都很困难的黄继光居然站起来了。
多么顽强,多么了不起呀!
多么令人感动啊!
作者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表达了这种感情。
(4)指导朗读这一句话,要求读出当时黄继光顽强战斗的精神,读出对黄继光的敬佩之情。
(5)小结:
课文第4、5自然段表现了黄继光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坚持战斗的顽强精神。
请同学们读这两段课文,要读出黄继光英勇、顽强、坚持战斗的精神。
(6)学生读第4、5自然段。
6.总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第4、5自然段的?
7.请你用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6自然段。
(1)最令人感动的句子是“黄继光又站起来了!
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
(2)这句话为什么感人呢?
①黄继光在什么情况下又站起来了?
明确:
黄继光在“身负七处重伤,已经没有一件武器”、“天决亮了,规定时间马上到了”的情况下又站起来的。
②这时,黄继光想到什么?
唯独没有想到什么?
明确:
黄继光想到指导员对他的信任,想到战友的安危,祖国人民的嘱托,朝鲜人民的解放,惟独没有想到自己身负重伤,自己生命的安危。
③想到这里,黄继光全身进发出无穷的力量,他怎么做?
(全班齐谈第6自然段末句。
)
④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最后英勇献身了,这表现了他怎样的一种精神?
明确:
表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
(3)练习朗读第6自然段。
8.战斗的结果怎样?
请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战士们为什么能这么快拿下597.9高地?
明确:
战士们在黄继光大无畏的精神鼓舞下,情着为黄继光报仇的信念,所以很快占领了597.9高地。
(2)小结:
黄继光用自己的身体为战斗的胜利铺平了道路,他所在营夺取了胜利。
9.仿照第3自然段总结小标题的方法,总结4、5自然段和7自然段小标题。
明确:
执行任务 英勇献身(壮烈)
取得胜利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比喻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
2.学习英雄的优秀品质,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主动请战?
他是怎样主动请战的?
2.黄继光是怎样执行任务,英勇献身的?
(二)指导分段,概括段意
1.文章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明确: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
2.文章该怎样分段?
每段各讲什么内容?
(1)学生分组讨论。
(2)讨论后归纳。
第一段(第1自然段)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攻占597.9高地的战斗命令。
第二段(第2至3自然段)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指导员答应了他的要求。
第三段(第4至6自然段)黄继光顽强战斗,最后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胸膛堵住了敌人枪口而壮烈牺牲。
第四段(第7自然段)黄继光所在营攻占597.9高地,夺取了胜利。
①黄继光顽强战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语文 四年级 上册 第二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