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 文档编号:29468832
- 上传时间:2023-07-23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18.39KB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一个最重要的课题,农业要快速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支持。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深入剖析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并借鉴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新时期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我国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一些地区仍然是手工劳动和畜力劳动并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不能适应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1-3]。
因此,探讨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比如韩国只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就达到了日本战后用40年时间达到的机械化程度。
而我国目前农机耕、种、收3项作业水平仅为35%。
小型拖拉机多、高性能动力机械少,主机多、配套机具少。
农业机械功能单一,利用效率很低,作业效率也不高。
我国1台拖拉机所能承担的作业项目平均不到种,而发达国家多采用复式作业,1台拖拉机一次进地能同时高质量完成几项作业。
我国机械化生产主要集中在粮食生产方面,在三大粮食作物中,除小麦的机播和机收水平相对较高外,水稻栽植和收获及玉米机收水平还很低。
农机产品质量差
我国农机工业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品种不全,除少数机种外,普遍存在使用性和可靠性较差的问题,与国外产品有很大差距,农民对国产农机产品的评价是“能用、爱坏、常修”。
我国农机企业多而散、规模小,大部分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动力和科研开发能力,农机产品处于低水平恶性竞争状态,制约了农机工业的发展。
目前,国内使用的牧草种植收获机械、饲草饲料青贮机械、设施农业机械、特色农产品采摘和加工包装机械等新型适用的高性能、多功能、高价值农业机械,基本上都是从国外进口的。
农机使用成本效益比不高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的使用成本普遍偏高,直接影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
一是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相比,农机价格相对较高。
二是农用柴油价格较高,农机作业服务成本增加。
三是农机户税费负担较重。
四是中介服务组织发展缓慢,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低,乡镇农机服务站也不稳定,信息服务跟不上,直接影响购机户农机利用率和作业效益。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社会化程度,仍是今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农机化投入不足
2009年中央财政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亿元,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在逐年加大。
但与农民实际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实施购机补贴政策的地区,享受补贴的农民只占申请补贴农民的几十分之一。
同时,农村机耕道路和标准化农田建设滞后,农机化推广示范专项经费投入不足,许多农机化新技术难以大面积示范推广。
2发展对策
建立财政补贴和信贷扶持为主要内容的资金保障体系
对农业机械化采取必要的扶持措施,是农业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符合公共财政的发展方向,也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则。
我国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不高,资金不足,单靠农民自己很难买得起,需要国家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
一是财政补贴措施。
实施购机补贴是促进农机化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要继续落实和完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
进一步完善补贴办法和补贴机制,扩大农机补贴的范围和规模,改进补贴方式,除国家每年的农民购机补贴专项资金向水稻生产作业机具倾斜以外,省、市、县各级政府要根据自身财政收支状况,逐步增加对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业机具购买补贴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对标准粮田建设和购机实行补贴。
二是信贷扶持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农业装备制造企业资金短缺、银行贷款困难的问题,充分利用金融政策扶持农机化发展的机制,通过银行信贷为农机制造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或技术改造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切实增强对水稻生产机械的投资能力[3-5]。
农机大户、种粮大户一般机具配套齐全,需要更新旧农具,购置更为先进、引领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新型农业机械。
但这类机械一次性投入大,为农民或经营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新型水稻生产机具提供低息、贴息贷款和保险担保政策,可以让他们尽早更新机具,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开展社会化服务。
建立政府农机部门为引导、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组织保障体系
积极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机服务信息网络。
农机合作是适应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有效形式,它不仅可以提高农机的有效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还可以解决家家买农机、重复购置严重、资源闲置浪费的问题。
一是扶持种粮大户、农机作业大户、专业化合作社、公司和专业协会等组织。
培育壮大水稻机械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主体,引导农机大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水稻生产服务,利用机械装备和技术优势扩大经营规模。
鼓励发展以营利为目的的水稻机械作业合作社或专业公司。
鼓励农机大户、水稻机械生产企业、中介组织和科研单位建立非营利性的专业协会,为会员提供信息咨询、新机具推广、技术培训等服务。
二是完善跨区作业区域规划及保障制度,创新服务模式。
实行购买大型水稻生产机具补贴与达到一定作业面积补贴相结合的政策,用利益驱动提高机具的利用率;减免水稻生产跨区作业交通和有偿服务的各种税费,提供一定的燃油补贴和开辟跨区服务的绿色通道,多方面降低作业成本;增加人员培训的补贴资金,强化培养,全方位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和经纪人经营管理能力;简化登记手续,明确法人地位,保证服务与被服务双方履行义务、遵守协议,提高服务质量,及时交纳作业费,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打击随意上路“拦机、截机”行为,维护好市场秩序;水稻主产区县级以上主管农机化工作的部门建立水稻生产机械化信息搜集、整理、发布制度,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信息服务。
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和网络等新闻媒介设置专题栏目,及时报道各地水稻生产环节的各类作业信息。
建立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保障体系
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行政驱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的新型运行机制。
农业机械本身是现代工程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同时又是其他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方面大面积应用的有效载体。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和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代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农业科技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障,而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必须通过农业推广、通过教育和培训农民,为农民所用,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必须紧密的结合起来。
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过程中,农民素质的高低构成了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内在因素,它直接影响农业机械的功能是否能够得以充分展现,相应地决定了农业机械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
农业机械的技术经济指标构成了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外在因素,它的质量、性能、维修等的优劣与否又直接影响了投资者的效益,相应地决定了投资的兴趣。
农机化技术培训与推广部门应将推广和培训的内容拓宽,改变以往单纯为推广和培训农机化技术而进行培训与推广的做法,以农机化技术的培训与推广为主线,有意识地将提高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贯穿于推广的过程之中,帮助农民较为全面地了解现代农业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开阔他们的视野。
建立机具配备和条件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支撑体系
加强农机化标准体系建设和农业机械质量监督,建立有效的技术壁垒。
尽快完善农业机械化的检测、鉴定、监控和标准化体系,提高国家对产品标准、作业质量标准的管理水平;强化质量监督体系建设,提高农机化标准实施单位的执行能力,建立有效的技术壁垒。
一方面建立农机化标准体系,促进农机产品性能、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维护农机用户的合法权益,保护农机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的质量检测体系,提高农机化标准实施单位的执行能力。
农机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特别是随着我国农机产品平均关税水平的进一步下调和国外农机产品的大量进入,如何保护农机工业发展,限制国外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劣质产品冲击性涌入,消除对我国农机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应当依托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机鉴定系统,增加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购置、更新检测仪器、设备,加强实验室建设。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农业 机械化 发展 存在 问题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