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赏析及练习.docx
- 文档编号:29449538
- 上传时间:2023-07-23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8.91KB
观书有感赏析及练习.docx
《观书有感赏析及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书有感赏析及练习.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观书有感赏析及练习
观书有感赏析及练习
第一篇:
《【阅读欣赏+训练】《观书有感》
1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省婺源)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主题
本诗是一首说理诗。
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一首风景之作,实际上说的是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源头活水不断,池水才能清澈见底映照出云影。
以源头活水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人们还常常用后两句来比喻人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赏析
前两句诗写“半亩方塘”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
闪耀浮动,情态毕见。
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写得十分生动。
在此基础上,诗人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句。
诗人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题库
1、本文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作用是什么?
答案:
借景喻理。
以源头活水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2、理解性默写
(1)诗中富含哲理的是: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观书有感》阅读练习及答案
2
(2)诗中暗喻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诗句是: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2
第二篇:
《习题:
观书有感》
教育云资源中心
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古诗《观书有感》习题
洪山区武珞路小学祁玲
1.请你将第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书有感》阅读练习及答案
2.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源头活水”在诗中比喻_____________。
4.诗人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表达关于_________的。
《观书有感》阅读练习及答案
5.知诗人朱熹(1130-1200)南宋______家,______家。
字元晦,婺源(今_________)
人。
所著《晦庵先生文集》一百卷,保存至今。
6.“半亩方塘一鉴开”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诗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云资源中心
参考答案:
1.明净的小方塘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飘动的天光云影清清楚楚地在
“镜子”中荡漾。
(说明:
语言要生动、形象)
2.要使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
(或:
要保持心灵境
界的澄明,就要不断接受新事物的洗礼。
)(说明:
大意正确即可)
3.“源头活水”,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4.读书
5.思想家哲学家省婺源
6.比喻
7.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的道理。
第三篇:
《别董大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别董大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别董大》作者是()代诗人()这是一首()诗?
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2、诗的前两句是()描写?
3、诗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描写别时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唐高适送别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
2、环境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不要担心以后没有人了解你,赏识你。
天下人谁不知道你呢?
4、黄云、白日、北风、雁、雪。
古诗《石灰吟》“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意思是()。
《石灰吟》就是赞颂()。
1、《石灰吟》这首诗中最有名的诗句是(),意思是()。
2、在《石灰吟》这首诗中我最喜欢的诗句还有(),意思是说()。
3、这首诗通过赞颂石灰()的精神,表达了于谦也要像()一样,任凭千()万()、()焚烧,哪怕粉骨(),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若等闲”的意思是(),清白指石灰的()。
3、我知道诗中()和()是一对同义词,()和()是描写动作的词,我还能写出“若”的同义词是()。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阅读训练1.从格律上看,这是一首___。
作者是()朝的著名诗人__。
(3分)2.从容上看,这是一首()。
(4分)
A.送别诗B.弃妇诗C.宫怨诗D.爱情诗
3.这首诗的前两句写______时节,_________________的情境(4分)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从结构上看是本诗的______;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4分)
朱熹《观书有感》阅读练习及答案
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是写(),是借景写理的诗,所以人们称这类诗为()诗。
(3分)
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诗中的理是由塘而(),见()觉清,由清思源,自然天成。
(2分)
3、“源头活水”在诗中比喻_____________。
4、诗人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表达关于_________的心得体会。
5、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6、《观书有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品。
这首诗以_____的手法,借__________的形象来壁喻__________。
这首诗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水,哲理(理趣)2、水水3、"源头活水",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4、明净的小方塘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飘动的天光云影清清楚楚地在“镜子”中荡漾。
(说明:
语言要生动、形象)5、要使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
(或:
要保持心灵境界的澄明,就要不断接受新事物的洗礼。
)(说明:
大意正确即可)
望月怀远练习题及答案
1.说说此诗是如何做到紧扣题目的?
2.写出第三句中的情人的三种含义:
(1)________;
(2)________;(3)________。
3.此诗是如何处理景和情的关系的
4.首句“海上生明月”一句为什么用“生”,而不用“升”?
5、简析“月”的作用?
6、用一个词概括“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美,并分析这两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好处?
7、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8、“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千古名句,它好在哪里?
9、全诗是如何扣装望”和“怀”来写景抒情的?
【参考答案】
1.题目分为两个容:
“望月”和“怀远”。
第一句扣“月”;第三句扣“望”;第五、六两句扣“怀”;第七、八两句扣“怀远”。
2.好友恋人美好的理想。
3.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4.用“升”,仅表示月亮的动态,而用“生”,把大海和月亮拟人化,使月亮更加有活力,更加有生气。
5、这是一首望月怀人诗,由望月而引起相思而彻夜难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
6、雄浑阔大手法:
即景抒情,由望月而生怀远之情;虚实结合,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远在天涯的友人也对这轮明月在怀念自己,深化了怀远的深情,也留下了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7、由题目“望月怀月”可见是借助月亮怀念远人,表达思念之情。
8、“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
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海天浑融的气象。
“生”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不仅富有动感,而且点染了海和月的同生共命的缠绵。
“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转入“怀远”。
9、首联,第一句望月,第二句引发怀远之情。
颔联,望着这样一个漫长的月夜,不禁心生其“怨”,因“怨”而更加怀远。
颈联,“怜”由怀远而生,因相思难眠,便离家来到月下。
尾联,望月而生遐思,“赠”月不成,还寝求梦,在梦里与远人相会,传达深切的思念之情。
冬夜读书示子聿,练习题及答案:
《观书有感》阅读练习及答案
1.这首诗诗题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做学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俗语相近。
4.有关读书.做学问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
试写出一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读书要与实践结合
2.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四篇:
《朱熹《观书有感》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熹《观书有感》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
完成14-16题。
(8分)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阅读练习及答案】朱熹《观书有感》阅读练习及答案。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14.(3分)上面的诗或写□或写□,但都借景写理,所以人们称这类诗为□□诗。
15.(2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朱熹《观书有感》阅读练习及答案】文章朱熹《观书有感》阅读练习及答案出自水
1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
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朱熹《观书有感》阅读练习及答案】
第五篇:
《朱熹《观书有感其二》阅读答案及赏析》
现书有感(其二)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蒙冲:
古代战船名。
(1)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有什么寓意?
(2)请选择一个角度,对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作简要赏析。
【朱熹《观书有感其二》阅读答案及赏析】朱熹《观书有感其二》阅读答案及赏析。
答案:
(1)昨夜春水上涨,蒙冲巨舰在激流中如羽毛般轻快航行。
往常费尽力气不能推动的大船,此刻却能在江流中航行自如。
寓意是读书须积累,当积累到融会贯通的地步,自然就能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
(2)答题要点:
可从比喻、对比、夸等修辞手法,或寓理于景、理趣交融等角度入手分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感 赏析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