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黑臭生态治理技术方案.docx
- 文档编号:29449484
- 上传时间:2023-07-2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19MB
河道黑臭生态治理技术方案.docx
《河道黑臭生态治理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道黑臭生态治理技术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道黑臭生态治理技术方案
廊坊某河道黑臭生态治理项目
技
术
方
案
编制单位:
纳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日期:
2019年07月17日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廊坊某河道治理项目
2)项目地址
工程地点:
河北省廊坊市
3)工程内容
1.2项目现状
1.3技术要求
1.4施工及运维周期
第二章施工方案
工艺思路:
在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采用:
纳琦黑臭净快速消除黑臭技术+微孔及微纳米曝气技术+微生物净水技术。
1、快速净化消除黑臭,2、水体清澈后采用曝气+微生物生态的方法进行水体水质提升,达到治理目标。
无需清淤,原位生态修复与补偿。
长效措施保持水质,24小时应急处置(恶劣天气或者偷排)。
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2.1纳琦黑臭净天然矿物快速治理技术
本技术特点
(1)标本兼治,效果显著
三天内去除黑臭,一个月内净化水质,三个月原位修复污染底泥。
治理的目标不仅仅是水质,而且可以恢复底泥活性和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
(2)原位治理,无二次污染
原位治理避免施工清淤,既消除污染物的转移,同时杜绝因转移污染物而造成的二次污染。
(3)节能环保,投资高效
相对于传统治理方法,无需建设污水管线、处理装置和大型机械等装备材料,节约机械人力资源的投资,从根本上减轻了治理难度跟投资强度。
(4)天然材料,性能安全
材料来源为多种纯天然矿物质的综合体,经过中、日、韩长期水质监测,符合安全认证标准。
已被批准可用于饮用水源的治理和水质保护。
(5)治污广谱,适用面广
针对不同污染研发出多种修复材料,治理目标涵盖了几乎所有受污染水体,并适用于江河、湖泊、水库等水源的水质净化及保护。
(6)操作便利,施工文明
施工过程噪音低,基本不受温度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也无需大型机械和运输设备。
施工难度低、易操作,对周围生活环境影响较小。
三大效应效果
(1)对上覆水体快速净化除臭
天然矿物原位水修复材料投入水体后,其离子表面的正电荷与水体中污染有机物或上浮污泥脱附,表面的离子负电荷相互作用,能像磁铁一样吸附水体中的污染物,经吸附、凝聚、沉淀后形成块状凝聚体,并靠自重沉淀于水体底部。
水体中的有机、无机污染物能够被迅速吸附,从而达到快速长效净化水体、消除水体黑臭的目的。
可在一至三天内消除黑臭,并将水体透视度增加至60cm~150cm。
(2)对黑臭底泥原位消解并修复
修复材料投入水体后,可显著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为有益微生物及好氧性微生物创造了良好的生长附着环境,激发其活性使其快速大量繁殖,不断地对底泥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分解,从而达到了削减底泥的效果。
(3)生态系统自我修复
修复材料投入水体后,其高孔隙率、高附着率就犹如众多“悬挂空间”载体,在水体中构筑了一个良好的微生物生长附着环境,为有益微生物提供广阔的代谢增殖空间,分别形成由上而下,由外至内的不同需氧程度的微生物群体。
底泥有机污染的降解和消化,为底栖动物的着床创造了底质条件,可迅速重建严重受损的底端生物链,为上行生物链的梯次恢复奠定基础。
水底生态系统的修复,使水生植物、有益的底栖生物逐步生长起来,并逐步向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进而再现一个自然的、能自我调节的水生态系统。
实施方式:
利用推流曝气设备,将黑臭净修复剂推入坑塘及河道内。
2.2微孔曝气+微纳米曝气技术
本项目设计使用高效沉水鼓风机曝气增氧技术加微纳米射流纯氧(臭氧)曝气系统
本项目设计使用沉水鼓风机曝气增氧技术,该技术采用高压气泵产生气流,通过主、支管道到达水体底部的纳米技术处理的微孔曝气管(盘),能够产生雾化气泡,随着雾化气泡的上升,从水体底层逐步将氧气扩散到水体各个部分直至水体表面,从而达到水体从下而上全面、无死角增氧的目的。
沉水鼓风机曝气增氧设备有空压机、通气总管、支管、接头、软管和纳米技术处理的曝气管(盘)和支架等组成。
沉水鼓风机曝气增氧技术优势:
◆高效增氧。
由于从经过纳米技术处理过后的曝气管(盘)产生的气泡微小、密度高,上方流速低,与水体接触时间长,接触面积广,使得氧气的传导率极高,特别是水体底部这些极难与氧气接触的部分也能够有效增氧。
◆节约能源。
沉水鼓风机曝气增氧设备所使用的动力大,覆盖范围广,1台相对于4台普通曝气增氧设备,节能效果显著。
◆加速水体水生态系统的修复进程。
一般来说水体特别是受污染严重的水体底部会形成厚度不一的厌氧层,厚度约高的厌氧层会不断恶化水体的污染程度,特别是水体黑臭现象。
而沉水鼓风机曝气增氧技术的实施会逐步消灭水体底部的厌氧层,加速水体底部及底泥表层的有机物的分解,特别是配合微生物修复技术还可以快速激活水体底部的好氧菌群,加速水体水生态系统的修复进程,是水体自净能力得以更好的恢复和提升。
◆噪音小,无异味。
微纳米曝气增氧设备无需轮片在水体中搅动,避免了相应的噪音和黑臭水体的异味扩散。
微管纳米曝气系统包括沉水式曝气机、供气管路、微孔纳米曝气管组成,通过微管纳米曝气管将新鲜空气在水深1.5~5m均匀地在整个微管纳米曝气管上以微气泡形式溢出,微气泡与水充分接触产生气液交换,氧气溶入水中,达到高效增氧目的,有效控制水质恶化。
具体结构见下图
微孔纳米曝气管:
微孔纳米曝气管采用进口新型高分子材料制成,理性化稳定,寿命长孔均衡细小,扩散出来的气泡直径小,汽液界面积大,能拟制青苔水藻的生长不易堵塞气孔。
因次,具有较高的传质速度效率,充氧效率高,这样与其他现有的曝气管相比,可以大大降低电能耗,降低运行成。
微纳米射流纯氧(臭氧)曝气系统增加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长期改善水质。
通过微纳米射流曝气系统将纯度为93%以上的氧气及空气气体高效注入水体,提高水中溶解氧浓度,营造出适应微生物繁殖环境,通过微生物的大量繁殖,长效去除水体中污染物,降低COD,恢复水体自净能力。
本系统采用微纳米射流能高效产生大量的超微细气泡,自吸入空气中所含氧气的利用率能达到50%的极高水准。
此即使在水域面积广阔的场所也能持续远距离提供增氧。
微纳米射流曝气与传统曝气方式对比优势
微纳米射流曝气方式
传统曝气方式(曝气头曝气)
运行成本
极小,只需4KW功率水泵,只需现行曝气的几分之一,可大幅降低后期的运营成本
极大,需要几十KW大功率鼓风机,电费成为后期运营的主要成本
服务面积
极大,可达数百——数千平米
很小,只有几十平米
氧利用率
极高,能达到40%以上
很低,只能达到5~18%
溶氧深度
极深,可达水下数十米
很浅,只能达到水下1-2米左右
气泡大小
极小,达到微米级别(38~51μm),可向水下及远处移动,可在水中长时间停留达数天之久。
很大,只能达到毫米(0.3~2mm)级别,只能向水面上浮,在水中停留十几秒。
蓝藻抑制
好,能大幅降低水体中游离磷的含量,从而抑制蓝藻的繁殖
差,无法提供高溶解氧,水体中磷离子无法固化沉淀,仍为蓝藻提供营养盐
去除水体恶臭
好,能分解有机物,可用于养猪场/养牛场的粪尿池净化除臭
差,无法分解有机物,无法去除恶臭
清淤
好,能逐渐分解水体底部污泥,改变水质,使水体变得清澈透明
差,分解速度很低,无法大规模使用
安装便捷性
简单,只需安装在水体边缘即可
复杂,需要铺满水体底部,工程量大
应用范围
广泛,可用于大范围水体治理,包括有机污水处理/湿地/海淡水养殖/河川湖泊海洋/蓝藻/赤潮等
狭小,只能用于小范围水体治理,如污水曝气池
2.3微生物净水菌剂
污染水体的黑臭主要是由于水体中,特别是底泥表层中有机污染物较多,氮、磷营养元素含量较高,消耗了大量的溶解氧,河中溶解氧缺乏,使水体和底泥逐渐变为厌氧环境,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机污染物分解产生H2S、NH3、FeS等致黑致臭物质引起水体发黑、发臭。
我们结合生物载体技术,使用固体物质作为载体,负载我们的微生物菌剂。
实施后能够使得微生物直接到达底泥层,并快速作用于底泥中的有机污染物,将其分解成氮气、二氧化碳、水等,在降解、消纳底泥特别是浮泥的同时,能够形成矿化层阻断底泥和水体之间的污染物及养分的交换,并提高底泥对上覆水体的生物降解能力。
河道中自然存在着种类丰富、数量巨大的微生物菌,当中含有大量的消解河道有机污染物、促进河道净化的有益优势菌。
从河道采集底泥,并从通过河道底泥中的土著微生物菌群的分析、检测、分离、筛选、培养,从中选出各种有益优势菌。
再通过提纯复育技术,将有益优势菌的数量富集增加。
通过复合配伍特定微生物有外来微生物、土著微生物等,通过微生物定向扩增,就地大量繁殖,利用土著微生物分离、筛选得到的本土优势菌群进行驯化、培养,生产出具有强大分解污染物能力的生态消淤菌剂及生态净水菌剂。
通过投放生态净水菌剂等剂具有较强的沉淀附着能力,载体本身及固着在载体上的微生物不易流失,即使在水流动的河流、河涌、湖沼、水库和涨潮退潮的海滩、港湾等地方,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本产品即便在很深的水域里,也能沉入底部,底泥特别是浮泥中的有机污染物被有效地分解、消纳后,污染水体的生态系统开始得到修复和重建,水生生物的食物链也逐渐得到修复,几十天后就会出现许多水生生物,达到净水、增氧、消除黑臭等效果,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在河道投放生态净水菌剂后,可激活本土优势菌群生长,微生物迅速聚集、寄生于生物基形成生物膜与水体接触,微生物生命活动快速降解河道水体的有机污染物,并强化水体的自净能力。
微生物菌剂复合配伍:
特定微生物有外来微生物、土著微生物等,通过微生物定向扩增,就地大量繁殖,利用土著微生物分离、筛选得到的本土优势菌群进行驯化、培养,生产出具有强大分解污染物能力的生态消淤菌剂(底质净化剂)(底质改良剂)及生态净水菌剂(底质、水质改良剂)。
污染水体的黑臭主要源自于底泥的污染物质,结合生物载体技术,使用固体物质作为载体,负载的微生物菌剂。
如采用的技术方案,项目实施后能够使得微生物直接到达底泥层,并快速作用于底泥中的有机污染物,将其分解成氮气、二氧化碳、水等,在降解同时,能够形成矿化层阻断底泥和水体之间的污染物及养分的交换,并提高底泥对上覆水体的生物降解能力。
使用河道流域本土优势微生物菌作为治理河道的微生物菌剂,相对于利用传统的微生物菌剂而言,不但有更好的治理效果,而且不会引入外来物种,造成二次污染。
第三章、技术应用成功案例;
3.1绿道涌水质改善项目介绍
绿道涌水质改善项目所在河涌为绿道涌,全长约660m,宽度约6-7m,水域面积约4410m2。
绿道涌治理前是一条长期黑臭,被周边居民不断投诉的河涌,绿道涌两岸完全没有截污的排污涌渠,居民的生活废水和部分工业污水会直接排放到河涌内,自从2000年起绿道涌已经历十多年的黑臭状况,村民怨声载道,治理难度较大。
该项目的治理手段是使用专利技术多元生态平衡修复方法。
首先,该河道水位长期较低,不利于生态修复的进行,因此需治理段上下游设置溢水坝,确保水位保持在1-1.5m高度。
然后投加黑臭净修复剂再在660m河道内安装2台微纳米曝气机,高效增加河道内的溶解氧,从而抑制厌氧菌的繁殖。
再投放微生物菌剂,包括生态消淤菌剂,PSB生态净水菌剂,高效脱氮菌等。
项目所有的治理措施完成了,进过7天的时间,黑臭现象得到逆转,水质已不黑不臭,10天后水体透明度已达25cm,项目实施1个月内没有出现黑臭现象。
以下是绿道涌治理前后效果对比图。
3.2其它项目治理效果
林头涌治理效果
治理前
治理后
杨家涌治理效果
治理前
治理后
绿道涌治理效果(治理三天后黑臭现象消除)
治理前
治理后
王芝涌治理效果
治理前
治理后
罗村涌治疗效果
治理前
治理后
第四章运营维护
1、定期对坑塘定期进行清淤处理以及生态河岸定期巡检、保养,包括负责堤岸防护、河床、水域、绿化及相关附属设施的日常管理、工程维修、保洁、绿化养护、干流巡查安保工作,发现河道违法、突发事件及时汇报、处理等;
2、对新建的生物坝进行运行管理。
3、坑塘保洁及垃圾入河日常管理,达到清洁河岸,杜绝垃圾污染进入河道。
4、缓冲带、水生植物的养护、景观设施的管护。
5、坑塘暴雨处理,灾害应急处置。
6、对水中曝气系统进行巡检,保证曝气系统不间断运行。
第5章工期计划
施工工期:
15天
维护保持周期:
12个月
检测频率:
施工期水质检测频率为1月5次,养护期水质检测频率为1月2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道 生态 治理 技术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