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普学科建设初探.docx
- 文档编号:29441720
- 上传时间:2023-07-23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39KB
气象科普学科建设初探.docx
《气象科普学科建设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科普学科建设初探.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气象科普学科建设初探
气象科普学科建设初探-大学语文论文
气象科普学科建设初探李忠明王东丁玉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44)[摘要]随着气候变暖和气象灾害事件的频发,气象科技普及的意义就越来越大,中国气象局、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均加大了对气象科普事业的投入,这样,就显示出气象科普专门人才的匮乏。
由此很有必要建设气象科普学,为中国气象科普事业输送高端专门人才。
建设气象科普学是社会发展、学科发展、提升气象科普实践工作等方面的需要,它有着方针政策、气象科普实践、相关学科基础等方面的支撑。
气象科普学应有它特定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培养方案。
[关键词]气象科普;气象科普学;学科建设;研究生学位[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1-0060-03气象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命财产安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当前气候变暖的时代,人们对于气象科技的依赖越来越强,对于气象科技普及活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前的气象科技普及活动,因为没有相应的学科建设队伍和专业人才建设的支撑,一直是处于产品多、理论少;活动多、规划少;重复多,体系少的不完善状况。
本文就气象科普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定位等内容作一初步探索,以作抛砖引玉之功。
一、必要性
(一)将气象科技普及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愈进步,就会要求发展新学科来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文化需要,同时也是科学地发展此项事业的路径。
对于气象科技普及来说,其工作和技术层面涉及气象学、气象史、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媒介学等学科领域,任何一个学科背景的人来从事气象科技普及工作都可能会有其局限,而愈来愈要求精细、专业的气象科普文化要求,使得气象科普学建设成为一种必要。
当前,气象科普工作基本上是大气科学工作和研究的副业,还没有专门教育培训机构将气象科普作为系统性和专门性的专业来要求。
这是明显落后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的。
所以,有必要设立一个气象科普学来培养专门从事气象科普事业的人才来满足社会的新需求。
从气象来说,我们每个人的衣食住行等活动都与此息息相关,气象科技知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质量能提供有益的保障,也能够为农业、航空、航海等专门行业提供气象技术保障和知识支持。
从我国自然社会条件来看,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于气象科普的要求和层次也不尽相同。
这都需要专门人才进行科学研究和实施。
就是说,在开展气象科普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地域差异、城乡差异以及人群差异,同时也要保持对国际上最新气象科普理念和方法的关注。
只有这样,才可能将气象科普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将气象科技普及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是学科发展的需要学科发展是自身为适应本学科不断成熟和分化的要求而进行的。
“学科分化是指对单一学科的具体细化,是为了适应社会分工愈来愈细的趋势,培养出来的是分工更加明确、更加具体的专才。
分化是否充分、是否彻底,成为学科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1]110-111对于气象科普学来说,它的分化和发展是一种横断交叉。
此种人才除了要懂得气象学、气象史等气象科技普及的内容和技术知识之外,还需懂得科技普及的对象分析、效果测评、合理布局、适时实施,以及媒介学、传播学、科普学等学科的方法和知识。
横断交叉是当前学科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最能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的学科发展方式。
当今社会,科学的发展大多依赖于多种学科的综合发展和相互渗透,学科整合交叉也是近些年来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它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和快速发展。
当前,国家鼓励不同层次的跨学科交叉与合作研究,大力支持协同创新事业,都是适应这种社会大趋势的明智作为。
气象科普学的建立,可以为中国特色的气象科普发展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提供一个理论平台和人才发展后盾。
对于前者来说,气象科普学可以研究当前中国气象科普的状况、取得了哪些经验和规律,存在哪些缺点,如何布局和发展全国的气象科普事业,如何总结气象科普的方法、形式、途径,如何与各种自然突发事件建立长效日常化联动体系,如何与世界先进气象科普进行协作交流等问题。
这可以为气象科普的理论建设提供一个平台。
对于后者来说,气象科普学可以为气象科普工作提供年轻的专门人才队伍。
(三)将气象科技普及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是气象科普实践工作的要求气象科普工作涉及诸种学科领域,这就决定了气象科普工作从规划、方法、技术、策略,到效果评估等一系列活动都可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问题,需要专门人才去观察、分析和研究。
从实践来看,我们气象科普工作中尽管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也遇到一些因为缺乏气象科普学科支撑而难以解决的问题。
第一,缺少专门从事气象科普的高素质人才。
目前,我国进行气象科普的主要人员有气象科研专家、从事气象有关事业的工作人员、与气象科技相关的教师、对气象科普感兴趣的志愿者等等,他们虽然可以投身于气象科普工作,但是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和研究领域,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同时社会总体上也存在着气象科普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高、宣传不及时和方法不恰当等问题。
现行教育培养机制还无法提供较多的气象科普工作本身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一方面,气象科普专家特别少,另一方面,因为没有气象科普学平台的支持,这些气象科普专家也不能满足培养大量气象科普人才的需求。
现行的气象科普人员完全是自然形成和发展的。
另外,从社会效果来看,在大学设立气象科普学,也是一种行业和风气引领。
它可以使人们认识到气象科普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个学科、专业或者行业只有被这个国家和社会的高学历知识人群广泛认知并且深入了解才能获得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
”[2]因为,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大学专业人才是普遍受到公众尊敬的,这对公众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更有效更直接。
所以,把气象科普提高到学科层面,设立气象科普专业和研究方向,一方面可以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专门气象科普人才,满足气象科普工作对气象科普人才在量和质上的需求。
另一方面又可以影响广大民众对于气象科普的重视,这更有利于公众气象科技素养的养成和培育。
第二,气象科普专家队伍的欠缺。
气象科普专家是指在气象科普研究、气象科技普及与宣传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专长,并具有较高学术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
目前我国还缺少这样的队伍,其主体“主要是科研机构中的科研人员或大专院校的专业人员。
”[3]即便是这一支队伍,也相当不稳定,因为没有学科平台的支撑,经费、人员、技术职称体系等都无从谈起,他们多是出于自己的兴趣或教育背景而不时地介入到这一工作中,比如王鹏飞,他的主业是大气物理、大气污染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其参与的气象词典编写、《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大众》、《大众气象》、《天气月刊》等书刊杂志撰写气象科技方面材料都是一种辅业。
基本上也不对气象科普作专门的理论分析和研究。
所以为解决气象科普人才和专家队伍的不稳定问题,提高气象科普工作的专业性,当建立气象科普学。
第三,气象科普作家群体趋向老龄化。
即便在现有的气象科普专家(以作家为多)中,也大多是建国前后几十年的人员,现在大多已经高龄。
“据统计,拥有2000多名会员的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是我国科普创作的主力军,但60%的会员在50岁以上;北京市科协2000年对本地区的750多名科普作家的调查显示,近80%的人在50岁以上;科学普及出版社对78位多产科普作家的统计表明,60岁以下的只有9人……这告诉我们:
我国的科普领域作家群体老龄化趋势的严重性。
”[3]101这里虽然说的是所有的科普专家和作家。
其实对于气象科普专家而言,也是一样适用的。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需要人才的供给与更新,科普作家群体趋向老龄化的问题亟待我们去建立一支稳定的年轻的高水平科普队伍去缓解现在这种局势。
气象科普作为科普的一个分支,更存在作家群体缺乏年轻活力的问题,只有设立气象科普学科和研究方向,才能为气象科普提供源源不断的新一代气象科普人才,为气象科普工作奠定人才基础。
二、可行性建立一个新的学科专业,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
要建立气象科普学,不仅要看到其现实需求和理论意义,而且还要考察其在当前建立的可行性基础。
(一)建立气象科普学有着方针政策的指引与支持气象科普,几乎是伴随着现代气象科学的诞生而产生的。
这一点,可能是与航空、铁路等其他领域科普活动有所差异的地方。
因为,气象是我们赖以生活的自然条件,对其的适应和因势利导,就需要对其要有科学的理解。
伴随着中国气象学近一百年的发展,气象科普工作也大致同时发生了。
现在,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包括气象科普在内的科普工作。
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气象法》,也特别规定了气象科普普及的地位,鼓励和支持各地方发展气象科普事业。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这部专门规范科普工作的法规将包括气象科普在内的我国科普事业推上了新的高度。
为此,中国气象局于2012年12月26日还印发了《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3~2016)》,提出了开展气象科普工作的任务、具体措施及其重要性,体现了中国气象局对气象科普工作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
这些法律法规和规划为气象科普工作的大力推动提供了有力保障,从而为气象科普学科建设奠定方针和政策基础。
(二)建立气象科普学有着气象科普实践的支持近一百年的气象科普活动从各方面为气象科普学科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
像在气象学草创时期,竺可桢等气象学家在建立中国现代气象学科的同时,也做了不少气象科学普及工作。
比如《气象与农业的关系》(1922年)、《航空与天气》(1929)、《航空救国和科学研究》(1933)《天气和人生》(1934)、《气象与航空之关系》(1936)和《气候与人生及其他生物之关系》(1936)等。
这些都是供大众可以看得懂的文章。
它们极大地推动了气象学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
新中国建立后,气象局都有相关部门从事气象科普管理工作。
2012年8月,中国气象局为此还专门成立了“宣传科普中心”,这是为适应新时期气象科普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作出的明智调整。
到目前为止,气象科普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出现了《气象知识》、《大众气象》等专门进行气象科普的杂志,像《天气月刊》、《山东气象》、《陕西气象》等大部分气象刊物都有科普栏目和内容,也出版了《十万个为什么》等气象科普书籍,制作了各种专题纪录片、视音频资料。
现在,还建有许多网络或网页进行气象科普工作,如中国气象科普网、中国气象网、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局网站等,它们都设置了气象科普的专题,高频率更新并宣传气象相关知识,普及的内容是彼时社会公众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且有很强的科学性。
除此之外,还建有许多气象科普场地,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10月,我国已有50多个气象科普场馆,其中包括中国气象科技展厅、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上海浦东气象科普馆等。
”[4]这些场馆为气象科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场地基础,为气象科普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了应用平台。
大量的气象科普实践工作及其较长历史的积累,使得相关气象科普的研究成果也颇有一些。
研究的问题涉及气象科普的概念和内涵、重要性和意义、气象科普写作和创作的规律和体系化、气象科普的模式方法和途径、气象科普基地建设、气象科普动画片等。
基本上涵盖了气象科普工作的各个方面。
“丰富的科普实践为科普学的确立创造了相当的条件,今天,科普学作为一门横断学科而问世,也说明科普实践的发展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一般来说,科普学是关于科普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5]51如果说,当年科普学的建立是有着丰富的科普实践基础,那么,今天,气象科普的雄厚实践也为气象科普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建立气象科普学有着相关学科基础的支持从学科来看,气象科普学有着较为扎实的学科基础。
第一,气象科普所涉及的气象学、农学、应用气象学、传播学、媒介学、社会学、统计学等都有较长的发展史,也具备很成熟的相关成果可供借鉴和使用,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前身是南京气象学院)等一些高校具备气象科普学学位点建设的基础条件。
第二,与气象科普相关的科技传播、各种科学普及研究都有相当的基础,比如中国科技大学的科技传播专业、科技史等都为气象科普学的创建提供了学科技术支持。
尤其是科普学的学科体系建设成就和方法,可以为气象科普学的创建提供直接帮助。
“我国科普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系统的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如对科普的定义、科普的活动方式、科普的特征以及科普的基本特点和规律等的总结,为科普理论奠定了基础。
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科普学术研究体系。
”[3]29一些科普理论研究成果,如《科学技术普及概论》、《科普学引论》、《科普学概论》、《科普理论与实践》、《科普效果评估理论和方法》等。
这些书籍对我国科普问题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气象科普作为科普的一个具体分支,可以为气象科普学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三、气象科普学的定位气象科普学是一门结合大气科学和科普学的新型学科,是涉及大气科学、教育学和传播学等学科的横断交叉学科。
气象科技作为气象科普学的横断面,是基础。
所以,将气象科普学确定为是大气科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则更为合适些。
应授予理学学位,定位于硕士阶段为佳。
它与科普学的关系当是子与母的关系。
科普学虽然是气象科普学的发源地之一,但气象科普学因气象科技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特别关系,使得其自身有着其他科普领域所特有的特点。
下面我们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培养方案等方面作一个初步讨论。
首先,气象科普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围绕气象科普活动的一切手段、信息和理论。
大致内容有气象科普的内涵与外延、气象科普的理念、气象科普史、气象科普的二大定律、气象科普的主体和客体研究、气象科普的功能论、气象科普的途径与平台建设、气象科普创作论、气象科普作品分析、气象科普传播论、气象科普接受论和批评、气象科普系统质量管理及质量评估研究、气象科普保障体系研究、气象科普运行机制分析、气象科普与社会协作关系研究等。
从普及内容性质上分,气象科普学研究对象可以分为气象科技史知识、气象行业业务知识规程、气象与人类生活关系等几个方面的普及活动研究。
其次,气象科普学的研究方法应立足于大气科学基础,借鉴有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文学等相关学科方法。
比如对于气象科普作品的文本分析,就需借鉴文学批评的方法,结合科普对象、传播手段、途径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评判与分析。
对于气象科普效果的研究,就需要统计学、社会学、管理学的一些方法来介入。
再次,气象科普学的培养方案应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所需的课程种类。
我们以为,气象科普学应开设的专业课应有气象科技史、科普学概论、气象科普学概论、中外气象科普历史、气象科普经典作品研究等。
此外还需要开设学科相关的选修课,包括气象科普实践方法研究、气象科普政策分析、气象科普管理、气象科普的产业研究、科普法制与伦理、气象科普与当代社会、气象科普评估研究等。
除此之外,还需开设一些基础课程,如研究生英语、气象专业英语、自然辩证法等。
气象科普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研究生层次的气象科普专业人才,“建设和稳定一支包含创作、采编、策划、理论研究等方面人才的高水平气象科普队伍”[6]。
凭借人才教育与队伍培养,来提升气象科普研究水平,扩大气象科普的社会效应,从而极大地满足气象科普工作的需要、促进气象事业的进步、推动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1]刘大椿.学科整合与交叉学科时代的到来[J].中国外语,2008,5(5).[2]王延鸿.高校大学生气象科普工作及其研究的思考[C]//中国气象学会.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200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象 科普 学科建设 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