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文.docx
- 文档编号:29436809
- 上传时间:2023-07-23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53.16KB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文.docx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文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也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活动形式,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
长期以来,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不仅受到幼儿园、幼儿教师的重视,而且在一些大型的研讨活动中,经常会有集体教学活动观摩,这些教学活动都是经过充分准备的,是优秀的集体教学活动,具有示范作用,也用来共同交流和研讨。
提问是集体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提问是否准确得当,直接关系活动的质量,影响幼儿的发展。
因此,对公开课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研究样本和方法
公开课是优秀教师组织的活动,这些活动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某些不足。
为此,本研究选取7个公开课教学活动课例(全
国性电子白板教学活动3个,省级公开课3个,市级公开课1个)为研究样本,对活动中提问的次数、所设计的问题、幼儿回答、提问的发起人、教师的应答等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一些不足,并提出了发展性的建议,。
研究样本和研究方法见表1。
表1
二、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存在的问题
应用,但教师提问次数过多,如大班数学活动《对称王国》提问
66次,小班数学活动《鞋子找朋友》提问56次,大班手工活动《竹勺小人》提问45次,小班科学常识《它们睡着了》提问19次。
主要表现为活动过程以提问为主,从活动开始到结束都是教师在提问,给予幼儿操作的时间甚少,即使幼儿在做竹勺小人或对折纸时,教师也在旁边小声提问个别幼儿。
提问可使幼儿有了更多思考和表现的机会,使幼儿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得到体现。
但是,过多的提问又让幼儿马上回答,会减少幼儿深入思考的机会,也会导致“满堂问”或“满堂灌”的情况,结果导致教师高度控制教学活动,不能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另一方面,提问过多容易使活动的领域教育特点不明显,活动的重点不明确。
如,大班手工活动《竹勺小人》,幼儿做竹勺小人的时间较短;在中班科学活动《小熊的影子》中,幼儿自由探索、思考的机会很少,基本上都是教师通过提问来引导幼儿探索,这不利于培养幼儿探索发现的能力。
(二)设计的问题简单问题应有一定难度,才会促进幼儿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在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有的比较简单,是一些“是不是”、“对不对”等封闭性问题,幼儿只需回答“是”、“对”。
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被禁锢,更没有问题意识。
有的问题难度在同一层次,教师总是简单重复,不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久而久之,幼儿也会丧失学习兴趣。
如,在小班数学活动《鞋
子找朋友》中,教师为了让幼儿认识鞋子的特征以及鞋子朋友的特征,连续让幼儿认识4次,虽然鞋子的颜色各不相同,但问题相同处很多,如鞋子的颜色、带子、扣子等。
(三)集体提问和指定提问多
在活动中,教师害怕纪律乱,一般以集体问答和指定回答为主,偶尔也有自由回答。
教师会有意无意地避免幼儿回答问题或提问,即使有幼儿回答了,教师也不应答,仍然指定幼儿回答同样的问题。
如,在《竹勺小人》和《青花瓷瓶》中,指定回答较
多,同一个问题,有时会指定5~7名幼儿回答。
指定回答时,般会指定能力强的幼儿,能力弱的幼儿就失去了回答问题的机会。
指定回答时,教师经常会用到这样的话语:
“你说”、“你来说”、“你来说说”、“你说说看”、“请你来说”、“你哪”
显得罗嗦。
如,在大班综合素质活动《青花瓷瓶》中,教师指定
幼儿回答次数较多。
师:
他们名称是什么?
幼1:
青花瓷瓶。
师:
看到蓝色,你想到什么?
你说。
幼2:
?
?
(说不上来)师:
慢
慢想,以后再说。
师:
你说。
幼3:
想到天上白云。
师:
你说。
幼4:
大海。
师:
你说。
幼5:
湖水。
师:
你说。
幼6:
蓝色的
龙。
师:
你说。
幼7:
清澈的小河。
(四)老师提问,无幼儿提问幼儿积极有效地互动才能促进幼儿的主动发。
展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长期处于统治地位,认为幼儿在课堂中整齐划
、有秩序才是好。
教师满足于组织活动,不认真关注动态过程中的主动互动。
在这几节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提问中居于主动性、决定性的地位,都是教师提问,无幼儿提问,提问全是教师发起的,幼儿只是被动地应答。
在提问中,教师存在着话语霸权的现象,阻碍了幼儿主动性的发挥。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严格控制教育教学活动,按照预设的教学内容,按照自己的思维,牵着幼儿被动地学习。
(五)老师反馈时表扬不多、经常重复幼儿的回答教师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关注自己要讲的内容,却忽略幼儿的反应和思考,存在不健全的倾听现象。
所谓不健全的倾听,是指“教师只倾听能满足自我需要(如维护自
己的形象和尊严,产生自我成就感)的声音,对那些可能对自我构成威胁的声音却加以排斥和压制。
”[4]教师对幼儿的回答敏感性低,与自己答案一致大加表扬,一旦不一致,就把幼儿的思路拉回到既定的内容上,害怕偏离预设内容,不注重生成新的内容。
有时对幼儿的答语不做回应,好像没听见似的,这样会使幼儿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长此以往,幼儿回答得更少,或不回答。
然而,幼儿对教师的问题很敏感,并立即给予答复。
教师不加
教师应答的方式有称赞、表扬、简单重复、否定等。
通过分析发现,教师在应答幼儿时,对于幼儿的回答表扬不多,而且表扬语单一,有的教师经常用:
“嗨!
嗨!
你真棒!
”“真棒!
”“我们真棒!
”等进行表扬个别幼儿没有做正确或说错了,
以引导,还问其他幼儿:
“对不对”,其它幼儿大声说:
“不对”,这样的应答会伤害幼儿的自信心。
有的教师经常会简单重复幼儿的答语,目的是强调,是为了让其他幼儿听清楚,也是一些教师的习惯用语,这样就会导致语言不简练。
如,在《竹勺小人》活动中,教师回应时不断重复幼儿的答语。
师:
它还有那么多好朋友,你们最想把竹勺变成故事里哪个小精灵?
你说。
幼1:
爱生气。
师:
爱生气。
师:
你呢。
幼2:
小害羞。
师:
小害羞。
师:
你呢。
幼3:
小害羞。
师:
也是小害羞。
师:
还有没有?
你说。
幼4:
开心果。
师:
开心果。
三、促进幼儿园
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的策略
(一)教师应面向全体,关注个体每个幼儿都有被关注的需要,这是“因为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到',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看到'。
被‘看到'不仅仅是被认出来,对一个孩子而言,被老师‘看到'意味着被承认作为一个存在的人,一个独特的人和一个学习的人。
”[5]因此,教师要熟悉、了解每个幼儿,分析他们个性差异,发现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关注他们的需要。
应站在每个幼儿角度,用宽容的态度,充分理解幼儿。
不要急于把“真理”给幼儿,要有足够的耐心,要积极地等待,积极引导。
给幼儿充分的时间思考问题,以便获得一个满意的答案,也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创设平等的环境,使每个幼儿敢想、敢说,幼儿活动主体地位才能得到保证。
对于能力较差、性格内向等幼儿,应多提供帮助、指导和鼓
励。
要有一些自由回答的机会,也可采用轮流回答,不用总是指定回答,争取让每个幼儿都有发言的机会。
(二)发挥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幼儿主动参与是教学活动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标志。
提问是互
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确实有利于幼儿参与,发挥幼儿学习积极性。
但并不是提问次数越多,互动频繁,幼儿表现积极,气氛越热闹,
活动效果就好,要看幼儿思维是否真正地被拓展和深化。
教师不
能“为了提问而提问”。
我们都知道: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
个问题更重要。
”因此,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探索、主动发展的空间,弓I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
教师要认真倾听幼儿的话语,要“抓住幼儿抛过来的球”,并积
极应答幼儿,这是尊重幼儿、欣赏幼儿的表现,也会极大地激发幼儿的参与性。
(三)设计的问题应有挑战性
科学有效地组织活动,需考虑幼儿年龄特征、认知特点以及
已有的经验,选择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内容,设计好
预设方案,引发有价值的学习行为,使幼儿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问题的层次性,由易到难。
除设计一些普遍性问题,也应设计挑战性问题,让幼儿思考、探索,找出答案,
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应注意问题的启发性,发散性,如“为什么”的问题,也可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在活动中,应捕捉幼儿兴趣,了解幼儿关注的有价值信息,及时调整活动,不断引发新的生长点,生成新的内容,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推动学习向纵深方向发展。
(四)加强平等对话的机会幼儿教师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很注重与幼儿的对话,但在教育实践中存在教师控制倾向。
“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以世界为中介,旨在命名世界。
因此,对话不会在想要命名世界的人与不想要这种命名的人之间发生,即不可能发生在否认他人具有说出他们词的权利的人和说话权利被否认了的人之间展开。
对话不应出现在一些人代表另一些人命名世界的情况。
”[6]因此,教师应加强与幼儿平等对话,给幼儿充分言说的权利。
教师也知道幼儿与幼儿交流的重要性,但由于过于强调维护班级规则,在实践中给予幼儿合作的机会不多,就是做手工,也是各做各的,做完了,张贴展示,很少让幼儿互相交流。
因此,应安排小组活动,加强幼幼互动,支持幼儿互相合作、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五)及时给予幼儿积极地反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
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7]因此,教师要及时给予幼儿应答,不断激发幼儿回答的欲望。
在应答幼儿时,也要讲究激励策略,激发幼儿学习的内驱力,表扬比简单的反馈要好,表扬应与任务完成相关,效果更佳。
灵活运用“好、能干、你说得很完整”、“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这是一个好办法”、“你想法很独特”等语言。
要热情鼓励幼儿,批评时不宜太直接,“错”“不对”慎用,用积极性的方式提出建议,可以说:
“再想想”“相信你一定能行”,幼儿会得到极大地鼓舞。
(六)教师应树立新教育观念,及时反思
教师应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教育观念。
“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特别当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的时候。
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由于一方在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的低下与顺从的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了。
在我们当代的教育界中,这种陈腐的人类关系,已经遭到了抵抗。
”[8]因此,教师应和幼儿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转换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习的帮助者、指导着、促进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学活动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
作为教师,应有意识地反思自己提问的类型、价值以及对幼儿的影响,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提问质量,为幼儿发展创造条件。
教师提问性语言是频率较高的教学语言,会影响幼儿的语言、行为等,决定教育水平和教学效果。
教师一定要恰当地使用语言,避免过多重复语言的出现,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释:
[1]张瑜.对称王国[CD].交互式电子白板精品课例(幼儿园
部分),2009.
[2]秦磊.它们睡着了[CD].交互式电子白板精品课例(幼儿园部分),2009.
[3]熊端雅.鞋子找朋友[CD].交互式电子白板精品课例(幼儿园部分),2009.
[4]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J].教育科学,2001(4):
46.
[5]王萍.教育现象学视阈中的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5):
4.
[6][巴西]弗莱雷,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8.
[7]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7.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0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集体 教学 活动 提问 存在 问题 对策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