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环保课堂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9435280
- 上传时间:2023-07-23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0.47KB
三年级下册环保课堂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下册环保课堂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环保课堂教学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环保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表
姓名:
学科:
环保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金色的秋天
教学设计
批注
教学目标
1.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
2.感受活动、创作的快乐,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秋天的季节特点,观察自然、探索自然。
教学难点:
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过程
一、找秋天
秋天到了,同学们们还记得一年级语文书中的秋姑娘吗?
她为我们带来了金色的秋天,我们和她一起去找秋天吧!
(一)到植物王国找秋天
1.观察森林里的植物
植物王国里的植物在秋天有什么变化呢?
先看看森林里的植物,它们在干什么?
(课件观察图片)
2.观察农田里的植物
农民伯伯也很喜欢秋天,同学们们想知道为什么吗?
我们到农田里去看看吧!
3.观察果园里的植物
农田里,稻子熟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果园里又是什么样子呢?
同学们们去看看吧!
(二)到动物王国找秋天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我们在植物王国里看到了秋天丰富的色彩和秋收的景象,你能说说到了秋天,植物有什么变化吗?
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了,秋天一过,寒冷的冬天就来了,小动物们怎么办呢?
1.准备冬眠
青蛙、蛇:
我们要在秋天吃得饱饱的,冬天冬眠时就不会饿了!
2.换毛
老虎、绵羊:
我们在秋天换上厚厚的毛皮,冬天时就不会冷了!
3.备粮。
松鼠、蜜蜂:
我们在秋天准备好充足的粮食,留到冬天吃!
4.迁徙。
候鸟们:
我们在秋天还暖和的时候,飞到南方去过冬!
(三)秋天人们有什么变化
小动物们都在秋天准备过冬了,我们呢?
秋天到,气温降低了,同学们要多穿点衣服,以免感冒!
1、并参与秋天的收获,体验丰收的喜悦,愿意与别人分享快乐。
2、增强劳动意识和技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付出劳动的人。
3.通过各种感官观察认识几种秋天成熟的果实,初步学习用分类的方法
一、收获的季节
师:
我们在商店里看到了那么多美味可口的果实,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2.回忆语文课中学过的儿歌《秋天到》,感受秋收美景。
3.回忆讨论米饭是怎么来的?
4.请学生在书本的图片上标上箭头。
二、珍惜劳动成果
1.观看图片,回忆语文课中学过的古诗《锄禾》,唤起学生记忆,让孩子明白珍惜劳动成果的重要性。
2.你还记得哪些与珍惜粮食有关的诗句?
学习: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3.回忆一下,平时你有没有浪费粮食?
以后要怎么做?
三、快乐的丰收会
同学们,你知道秋天有哪些果实吗?
能举例说说吗?
(课件出示水果:
我们很喜欢和同学们们交朋友哦!
同学们呢?
)
1. 介绍水果的方法
要和水果交朋友,必须先了解它们。
你能介绍一种水果吗?
(让学生试着介绍,再给出方法。
课件出示介绍水果的方法。
)
2.用学到的方法对水果进行介绍。
利用课件创设情景、故事激趣。
精美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一起去找秋天。
)
带学生总结秋天的树木有什么变化,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培养表达能力
提醒孩子秋天的季节特点。
出示由画面和箭头构成的流程图更利于学生观察。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表
姓名:
学科:
环保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我们需要呼吸新鲜空气
教学设计
批注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引领学生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科学知识:
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对人体呼吸的过程有大致的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比较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
教学重点
比较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
教学难点
根据自己的体验推测参与呼吸的器官,它们是怎样进行呼吸的。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
集气瓶、玻璃片、乳胶管、水槽、火柴、细竹棒。
2.人体呼吸器官的挂图、模拟呼吸装置。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每天都在呼吸,我们为什么要呼吸?
2.我们健康成长需要新鲜空气。
出示课题。
二、体验呼吸,认识呼吸器官
1.我们先把手放在鼻子前面,用手掌对着鼻孔,感觉一下自己的呼吸。
2.如果我们不呼吸,会有什么感觉?
我们来体验一下,请用手捏住鼻子,看看能坚持多久?
如果坚持不住就停下来。
3.刚才不呼吸时,有什么感觉?
4.我们在呼吸时,胸部、腹部会有什么变化?
体验把手按在胸部或腹部,深吸一口气,再慢慢把气呼出,反复做几次,感觉一下吸气和呼气时,胸部和腹部的变化。
学生体验并汇报。
5.根据呼吸时胸部和腹部的变化,能推测我们身上有哪些器官参与呼吸吗?
学生交流。
6.出示课件或图片,教师讲解人体的各个呼吸器官。
要求学生边听边在身上指出来。
7.演示肺呼吸的过程。
(课件或模拟呼吸装置进行实验)
8.人一刻都不能停止呼吸,那么一昼夜我们需要多少新鲜空气?
出示资料,学生计算。
9.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一昼夜我们呼吸的次数达28800次,吸入的空气大约14400升,是我们每天所需食物和饮水重量的10倍。
三、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1.我们一昼夜呼吸那么多次,那我们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一样吗?
2.我们怎样来收集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呢?
怎样来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导实验操作并进行演示。
.学生分组收集气体并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做好实验记录。
4.学生汇报、交流。
实验中出现了什么不同的现象?
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5.我们吸进的气体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这句话科学吗?
课件出示资料。
6.从资料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7.课件展示呼吸过程中的换气过程或出示教材第73页的图。
四、总结
1.课件出示教材第73页的图,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气体交换,如果没有氧气,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停止。
2.如果较长时间待在人多而空气不流通的房间,会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
人体的呼吸器官有哪些?
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器官是气体的通道——呼吸道。
肺分左肺和右肺,肺里面有许多肺泡,总数有7.5亿个,如果把肺泡展开,表面积可达55平方米~70平方米。
肺泡表面密布毛细血管网。
氮气吸进与呼出没有变化,而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也就是说我们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交换,如果没有氧气,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停止。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表
姓名:
学科:
环保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我们要节约每一度电
教学设计
批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活动获得家庭用电方面的知识。
学会节约用电的小窍门。
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合作研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大胆探索、积极创新的精神。
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增强学生保护环境,节约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家庭用电知识及节约用电小窍门。
教学难点:
电费的计算。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
同学们,刚才图片中的物品你们一定都认识吧,请同学们想一想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1、生:
这些家用电器的共同特点是都必须使用电。
2、师:
如果没有了电,我们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3、学生讨论后回答。
4、师:
(课件出示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之后大家不要以为这是在搞烛光晚宴,这是2008年2月湖南省郴州市因五十年一遇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造成电网瘫痪,全市断电15天时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由于断电导致停水,市民家中所有电器无用武之地,通讯系统瘫痪,给市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铁的事实充分证明了电力是我们日常中一种重要的能源,如果没有了电的生活将会变得不可想象。
我国是一个用电大国,也是一个电力紧缺的国家。
所以,节约用电是十分必要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一个与电力有关的调查。
二、布置任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师:
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活动指南。
2、多媒体课件出示活动指南:
1调查自己家中常用电器的功率;
2连续三天记录家中各种电器的使用时间;
3调查当地居民用电的电费标准;
4制作并完成家庭用电情况调查表;
5搜集节约用电方面的小知识、小窍门;
6完成节约用电专题报告;
7为学校在节约用电方面提点合理化建议。
3、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进行活动。
4、教师巡视,并及时指导。
三、发布成果,学生互评
1、每组选派一名同学发布调查成果。
1家庭用电情况调查表
2节约用电专题报告
3学校节约用电合理化建议
2、评选出专题报告最详细、最准确的小组。
师:
对于同学们为学校提出的节约用电的合理化建议,我感觉很多提的都非常好,非常有可行性,我会将这些建议如实地上报给咱们的校领导的。
如果被采纳了,我还会建议学校给咱们班适当的奖励。
你们说行吗?
四、拓展延展,总结结束
1、师:
电力资源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但是面对我国电力资源紧缺这一现实,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节约用电。
关于节约用电同学们想说点什么吗?
(学生谈自己感想)
2、师: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觉得同学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那就是节约用电。
没有机会谈感想的同学课后可以把你的感想和收获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到老师的邮件里(邮箱地址:
)我真诚地希望同学们能把这节课学到的节约用电的小知识、小窍门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表
姓名:
学科:
环保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我们要关爱植物
教学设计
批注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在观察活动中能运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动物,观察描述常见动物的特征,会依据特定标准对不同动物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
2、能够完成简单的实验条件下的定性观察。
3、知道进行科学研究,先要选择并确定研究的题目。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观察植物,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促进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更多常见动物的名称,在对动植物进行分类的过程中体会动物分类的标准;初步意识到要抓住动物的典型特征来认识动物。
2、在对动物进行特征描述的过程中增加对动物的了解。
教学重点:
识别常见动物,观察描述常见动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依据特定标准对不同动物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知道进行科学研究,先要选择并确定研究的题目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表、放大镜、动物卡片、相关动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自然界中动物的种类很多,大约有150万种。
2、我们认识哪
教学导入
1、介绍我国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
2、李时珍认识了上千种植物,在《本草纲目》里还给植物进行了分类。
教学新课
一、给身边的植物分类
1、请同学们按照不同的标准,试着给下面这些植物分类,将同一类植物做上相同的记号。
2、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分类标准。
3、把自己上节课观察到的植物按照自己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4、学生汇报,教师记录。
5、教师小结。
二、能为我们治病的植物
1、学生了解书中介绍的三种能治病的植物。
2、学生展示搜集的三种能治病植物的资料并相互交流。
3、教师补充、
三、能为我们提供能源的植物
1、富含类似石油成分的植物。
2、富含糖、淀粉和纤维的植物。
3、富含油脂的植物。
四、小结。
拓展延伸课后继续搜集了解植物的有关资料。
五、课后读一读课本27面至28面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
身边的植物
1、认识周围的植物
2、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
3、有趣的植物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表
姓名:
学科:
环保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防不胜防的大气污染
教学设计
批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初步知道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性,防治措施。
初步了解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了解烟尘(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了解酸雨及其危害。
(二)技能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大气污染的问题,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保护空气的教学,使学生从小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知道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防治措施。
了解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了解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了解酸雨及其危害。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2、提问:
看看这些图片给我们提供了些什么信息?
生1:
工厂排放的废气污染了我们美丽的城市。
生2:
汽车排放的尾气使人看不清路。
生3:
沙尘暴污染了我们的环境。
……
师总结:
同学们刚才说了好多,也说得非常好。
这些现象就是大气污染。
(板书课题)
二.大气污染的概念:
师:
什么是大气污染?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生阅读后发言:
如果大气中的污染物达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
师总结:
人和所有的生物,都离不开新鲜的空气。
如果大气中的污染物达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
这时候我们就说大气被污染了。
三.大气污染的来源。
师: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头的图片和你平时看到的,思考空气污染的来源有那些?
请学生小组讨论发言:
生1:
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和烟尘。
生2:
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
生3:
我们生活中的炉烟。
生4:
垃圾也会释放刺鼻的气味,这也会造成大气污染。
师:
生活中燃烧香烟、建筑装饰材料等也会释放一些有毒气体也会污染大气
四、大气污染源就是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污染源:
(1)工业:
比如现在同学们拿的图片上工厂烟囱冒的浓浓的烟。
(2)生活炉灶与取暖锅炉:
比如城市里市民们取暖的锅炉和咱们农村里的炉烟等。
(3)交通运输:
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和咱们常见的摩托车排放的尾气等。
师说明:
这些废气的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比如我们听过煤烟中毒就是一氧化碳中毒)、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粉尘(又叫做可吸入颗粒物,比如沙城暴,我们擦黑板时的粉笔末和打扫教室时的灰尘等)。
生1.大气污染可以导致臭氧层破坏。
师解释:
很好。
同学们来看老师手里的这张图片,蓝色的部分就是臭氧层空洞。
臭氧层被称为是地球的保护层,它不仅可以把大部分有害的紫外线过滤掉,而且起着净化大气和杀菌的作用。
生2.大气污染可以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师解释:
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就是同学们已经熟悉了的二氧化碳,全球气候变暖可以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在地球上产生干旱、热浪等一些列眼中的自然灾害。
生3.大气污染可以导致酸雨现象。
师解释:
酸雨就是酸性的雨。
酸雨对动植物的危害是很大的,可使动植物受到死亡的威胁。
五、问题探究、思维升华
保护大气的措施有:
(1)控制污染源;
(2)发展“绿色工业”,使用洁净无污染的能源;(3)植树造林,绿化环境;(4)制订环境保护法;(5)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地铁,火车等;減少驾车出外;(6)调整能源结构:
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氢能、地热等),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7)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对废气进行回收净化;(8)政府部门:
合理规划、制定标准、加强监测。
六.课堂小结:
师:
同学们:
清洁的空气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为了保护空气不受污染,国家颁布了《环境保护法》。
工厂必须消烟除尘,废气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到空气中去;要改进汽车发动机,减少废气的排放;要大量植树造林等等措施。
要注意搞好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涂乱画。
做个文明的小公民,为社会做一份贡献。
我们应从小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板书: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自己看图片,学会从身边的资料获得信息。
课堂教学设计表
姓名:
学科:
环保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健康杀手—可吸入颗粒物
教学设计
批注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可吸入颗粒物,知道可吸入颗粒物对人身体的危害,使学生更加了解身边的环境,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性,激发讲究卫生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多媒体及图片了解可吸入颗粒物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介绍颗粒物
1、什么是颗粒物?
什么是可吸入颗粒物?
2、可吸入颗粒物的沉降特性等级是怎样分的?
二、可吸入颗粒物是怎样进入人体的呢?
学生看课本36面,
教师引导总结:
研究表明,PM10被吸入后,小于10μm(微米)大于5μm的颗粒物会被上呼吸道挡住,主要积聚在上呼吸道;小于5μm大于2μm的颗粒物会进入到呼吸道的深部,小于2μm的颗粒物会进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
三、可吸入颗粒物是从哪里来的?
主要来自烟囱与车辆的排放
一些颗粒物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烟囱与车辆。
另一些则是由环境空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细小颗粒物,它们的化学和物理组成依地点、气候、一年中的季节不同而变化很大。
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来自在未铺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使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
而在室内,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厨房,比如做饭炒菜所用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及油烟等。
此外,建筑材料中常用来作保温材料的石棉,由于长期老化磨损等原因,可释放出一定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动物或禽类的皮毛等微粒扩散到室内,也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四、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伤及你的呼吸系统乃至生殖系统
大量研究表明,PM10会引起人体呼吸系统、心脏及血液系统、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广泛的损伤。
对于健康人而言,PM10不是直接的致死因素,但是它却可以导致患有相关疾病的敏感体质患者的死亡。
研究表明,PM10日均质量浓度增加50μg/m3,死亡率平均增加4%~5%。
同时,WHO还公布了另一份数据:
PM10微粒为等于或小于10微米的微粒,能渗入肺部及血液循环,引发心脏病、肺癌、哮喘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
五、我们怎样才能防止和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
(1)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增加绿地面积,尽量减少裸露的地面
(2)日常生活尽量少用煤作为燃料。
(3)在室内,要进常保持清洁卫生。
(4)尽量少到大型商场或公共娱乐场所。
六、议一议
你还知道哪些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现象?
怎样避免或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对我们身体健康成长造成危害?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表
姓名:
学科:
环保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生态文明—进入点滴生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作用及地位。
从而让学生从小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的奋斗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什么是生态文明?
它与国家建设有什么联系。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核心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
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
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
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二、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
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
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长远生存发展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决策。
这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全社会、各民族的共同责任。
党政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民众应该如何投入到这一伟大的事业中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生态文明与政治建设
政府部门、工厂企业、学术团体和社会民众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政府部门要制定完善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并且要严格执行政策法规,才能充分发挥其行政职能。
工厂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方面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各种学术团体在人才培养、先进科学技术开发、理论创新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而且要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输送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和新的人才,在广大民众中普及生态文明知识。
社会民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必须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为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构想建立一种集政府部门、工厂企业、学术团体和社会民众为一体的“四位一体”理念模式
四、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
生态文明的内涵还可以从不同学说的角度加以理解。
从文化人类学(CulturalAnthropology)的观点来看,生态文明应该从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四个层面来理解。
高效率、高利润的工业文明,在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极大的生态环境危机(物质层面);而造成这种危机的根源就在于以高效率、高利润为终极目标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行为层面);要改变这种状态,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经济、政治和法律制度来规制人们的经济行为(制度层面),以及使人们树立文明的思想观念(精神层面),改变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生活方式。
因此,我们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综合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四个层面的主要因素,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运行机制。
五、生态文明与社会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与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因此,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改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全社会的力量。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全社会、各民族的共同责任。
党政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民众应该如何投入到这一伟大的事业中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课堂教学设计表
姓名:
学科:
环保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美丽中国之鄂州的名胜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西山、梁子湖生态湖。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并树立建设家乡的热情。
教学重点:
了解并记住家乡的名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暑假、寒假时有没有跟爸爸、妈妈一起出去旅游呀?
去过哪些地方,其实我们的家乡也有很多非常好玩的地方,大家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名胜吗?
二、教学过程
1、鄂州有哪些名胜呢?
西山风景区、梁子湖生态旅游区、红莲湖生态旅游区等等。
2、介绍西山
鄂州西山,古称樊山,因在吴王古都──今鄂州市区之西,故名西山。
西山位于长江中游南岸,距华中大都市武汉68公里。
北临长江,与黄州赤壁相望;南濒洋澜湖,同万顷碧波相连;东接繁华的闹市;西枕玉带萦回的百里樊川,襟江带湖,拔地而起。
西山一脉九曲,九峰六谷,重峦叠嶂,松柏蔽空,翠壑丹崖,飞瀑漱玉。
她有临江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下册 环保 课堂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