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阅读训练30篇精编版带答案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9434476
- 上传时间:2023-07-23
- 格式:DOCX
- 页数:132
- 大小:123.30KB
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阅读训练30篇精编版带答案解析.docx
《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阅读训练30篇精编版带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阅读训练30篇精编版带答案解析.docx(1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阅读训练30篇精编版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小升初语文阅读训练30篇(精编版)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
1.课外阅读。
他要感谢那双手
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
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
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是谁的手?
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
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弯腰低头问他:
“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
“这是你的手,老师。
”孩子小声答道。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
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
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
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不仅有物质上的给予,而且还有精神上的支持。
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文中小道格拉斯要感谢的是________的手?
原因是________
(2)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____。
(3)在你的生活中,有要感谢的手吗?
请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解析:
(1)老师;老师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
给他温暖和关爱
(2)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3)略。
【解析】【分析】
(1)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选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3)能结合文意或生活实际谈看法,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
(1)老师、老师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
给他温暖和关爱
(2)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3)略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选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课内阅读,我在行!
(节选)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
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
“要到夜里!
”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
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
”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
(1)本文题目是________,本文作者是________。
(2)选段写的是( )这件事。
A.做粥
B.等粥
C.喝粥
D.议粥
(3)在选段中找出一个描写腊八粥的句子。
并分析这样描写的好处。
(4)选段中的八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解析:
(1)《腊八粥》
;沈从文
(2)B
(3)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在锅里煮沸时的形态特点,给人以深刻印象。
(4)活泼可爱、馋嘴。
【解析】【分析】
(1)对作品的作者、内容的出处应该有准确地掌握,填空要根据要求和课文的内容来分析作答。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通常解题思路是:
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
(1)《腊八粥》、沈从文;
(2)B;
(3)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在锅里煮沸时的形态特点,给人以深刻印象。
(4)活泼可爱、馋嘴。
【点评】
(1)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作品和作者的掌握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画线句子的赏析能力。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3.阅读短文。
老人与海(节选)
[美]海明威
他已经在海里走了两个多钟头。
这时他又看见了两条凶残的鲨鱼。
它们来了。
一条鲨鱼______了一个身,就______到船底下看不见的地方,它把那条死鱼一______又一______,老头儿感觉到船在晃动。
另一条鲨鱼用它一条缝似的黄眼睛望着老头儿,然后飞快地游到船跟前,张着半圆形的大嘴朝死鱼身上被咬过的部分咬去。
在它那褐色的头顶和后颈上,在脑子和脊髓相连的地方,清清楚楚地现出了一条纹路,老头儿就用绑在桨上的刀子朝那里攮(nǎng)进去,又抽出来,再攮进它的猫似的黄眼睛里。
鲨鱼放开了它咬的死鱼,从鱼身上滑下去,死去的时候还吞着它咬下的鱼肉。
由于另一条鲨鱼正在撕咬死鱼的缘故,船身还在晃荡,老头儿松开了帆脚绳,让船向一边摆动,使鲨鱼从船底下出来。
一看见鲨鱼,他就从船边弯着身子把刀子朝它身上扎去。
可是鲨鱼的皮很结实,好不容易才把刀子戳进去。
这一下不仅震痛了他的手,也震痛了他的肩膀。
鲨鱼又很快地露出头来,当它的鼻子伸出水面来靠在死鱼身上的时候,老头儿对准它的扁平的脑顶中央扎去,然后把刀子拔出,又朝同一个地方扎了一下。
它依旧闭紧了嘴咬住鱼,老头儿再从它的左眼上戳进去,但它还是缠住死鱼不放。
老头儿又把刀子扎进它的脊骨和脑子中间去……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钻 扯 拉 转
(2)从老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作中,可以看出老人________。
(3)选文主要描写了________的情景,表现了老人________的精神。
(4)读了这篇文章后,有的同学批评老人太残忍,不爱惜动物。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5)在《老人与海》这本书中,作者借老人之口说出了一句名言,请把这句话补充完整。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________。
解析:
(1)转;钻;拉;扯
(2)攮;抽;扎;勇敢顽强,凭借自己的经验在与鲨鱼进行不懈的斗争
(3)老人和鲨鱼搏斗;积极奋起,永不言败
(4)我觉得老人不是不爱惜动物,而是在困难面前,他必须首先自保,否则就会有丧命的危险。
我们对不同的情况应该区别对待。
(5)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动词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考查概括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4)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5)考查对名言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补写名言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
(1)转;钻;拉;扯
(2)攮;抽;扎;勇敢顽强,凭借自己的经验在与鲨鱼进行不懈的斗争
(3)老人和鲨鱼搏斗;积极奋起,永不言败
(4)我觉得老人不是不爱惜动物,而是在困难面前,他必须首先自保,否则就会有丧命的危险。
我们对不同的情况应该区别对待。
(5)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点评】
(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填空。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5)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名言的意思,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4.课外类文阅读。
光明
赵丽宏
他是一种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
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使锃亮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
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
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旧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远的历史。
他慷慨。
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
你( )权重如山、腰缠万贯,( )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
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惜他,他( )在你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 )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人们的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淹没了他的脚印。
(1)在文中( )处填上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即使……或是就由于
B.不管……还是便因为
C.尽管……尽管便因为
D.即使……即使就由于
(2)请用四个词语概括“光阴”的特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用一句话概括第1自然段的大意。
(不超过10个字)
(4)读了这个片段,你有什么感想?
(5)你每天的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你认为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写一写。
解析:
(1)B
(2)神奇;无情;慷慨;公正
(3)光阴的神奇和无情。
(4)略
(5)略
【解析】【分析】
(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从文中选择恰当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4)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5)解答此题能结合实际谈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B
(2)神奇、无情、慷慨、公正
(3)光阴的神奇和无情。
(4)略
(5)略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5.阅读理解。
还给谁
1971年的夏天,我在A国上大学。
不知是抵达此地的第几个漫漫长日了,我从一个职业招聘的地方走回住处。
那时候我身上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居留是大问题,找工作没有着落,前途的茫然将步子压得很慢,穿过校园,头是低着的。
远远的草坪边躺着一个金发青年,好似十分注意地凝望着我。
他看着我,我也知道,没有抬头。
他站起来,还在看我。
他又蹲下去在草坪上拿了一样什么东西,于是这个人向我走过来。
他步子跨得那么大,轻轻地吹着他的口哨,不成腔调又愉快的曲子。
我不认识走过来的人,没有停步。
一片影子挡住了我的去路,那个吹口哨的青年,把右手举得高高的,手上捏着一根碧绿的青草,正向我微笑。
“来!
给你!
”他将小草当作一件珍宝似的递上来。
我接住了,讶然地望着他,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微笑,就这个样子。
嗯!
快乐些……”他轻轻地说。
说完他拍拍我的面颊,将我的头发很亲昵地弄乱,眼神送过来一丝温柔的鼓励,又对我笑了笑。
然后,他双手插在口袋里,悠悠闲闲地走了。
那是我到A国后第一次收到的礼物。
小草,被我保留了许多年,才找不到了。
那个人连名字都没有法子知道,他的脸在记忆中也模糊了,可是直到现在,我还没有法子忘记他。
很多年过去了,我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 。
我要将快乐和信心传递给另外一些人,将这份感激的心,化作一声道谢,一句轻微的赞美,一个笑容,一种鼓励的眼神……送给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
我喜爱生命,十分热爱它,只要生活中一些小事使我愉快,活下去的信念就更加热切,虽然是平凡的日子,活着总是美妙的。
这份能力,来自那根小草的延伸,将这份债,不停地还下去,就是生存的快乐了。
(1)在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凝视——________ 激励——________
(2)作者到A国后为什么情绪低落?
(3)下面哪句话适合放在文中画横线处。
A.一笔无法偿还的债。
B.一笔没有债主的债。
C.一笔可以归还的债。
(4)“很多年过去了,我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这里的“一笔债”指的是什么?
解析:
(1)凝望;鼓励
(2)生活费不够,找工作没有着落,居留成了问题。
(3)A
(4)陌生人给予“我”的快乐、信心和鼓励。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在文章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凝视:
不眨眼地看。
激励:
激发勉励,使振作。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凝望、鼓励
(2)活费不够,找工作没有着落,居留成了问题。
(3)A;
(4)陌生人给予“我”的快乐、信心和鼓励。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6.课外阅读。
能力的真谛
①能力,就是做事的本事。
什么样的人最有能力?
在一定意义上说,善于思考的人最有能力。
②为什么相似的工作条件,相当的智力状况,有的人能出类拔萃,创出骄人的业绩,有的人则工作平平,见不到特色和浪花?
其实,每个人都有能力把本职工作干好,只不过有人还没有真正把握能力的真谛,而优秀者已经在思考的小路上踏出了闪光的足迹。
③船的力量在于帆桨,人的力量在于思考。
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人因思而变。
一个善于并且会正确思考的人,才真正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拿破仑曾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剑,二是思想。
而思想比剑更有力量。
④古今中外凡是有能力创造重大成就的人,都经过了一番艰苦的思考。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就经过了“十年的思考”。
他说:
“学习知识需要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黑格尔在著书立说之前,曾缄默6年,不露锋芒。
在这6年中,他以思为主,专研哲学。
哲学史学家认为,这平静的6年,其实是黑格尔一生中最富有成效的思考时刻。
⑤现实生活中,仔细研究我们周围的成功者,无一不是善于思考者。
但也有一些人,要么整天忙忙碌碌地干这干那,要么无所事事地去东游西逛,就是不给自己留下一点思考的时间,也从来不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
到头来,时间用上了,精力耗费了,工作却没有多大起色。
⑥只有努力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形成人人思考、自觉思考、终生思考的好风气,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才能提高。
(1)本文的题目是“能力的真谛”,作者在文中告诉我们能力的真谛是什么?
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
(2)本文语言生动,意义丰富深刻。
请根据上下文说说第②段画线的句子的含义。
(3)第④自然段,作者列举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事例,说明了“________”的观点。
(4)第⑤自然段作者结合现实生活,运用________的写法,表明了________的观点。
解析:
(1)善于思考的人最有能力。
(2)优秀者通过思考在工作上已经取得了成就。
(3)爱因斯坦;黑格尔;凡是有能力创造重大成就的人,都经过了一番艰苦的思考
(4)对比;思考造就成功
【解析】【分析】
(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2)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3)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此题意在明白对比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对比”,就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故答案为:
(1)善于思考的人最有能力。
(2)优秀者通过思考在工作上已经取得了成就。
(3)1、爱因斯坦2、黑格尔3、凡是有能力创造重大成就的人,都经过了一番艰苦的思考。
(4)对比、思考造就成功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3)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考查学生对对比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7.课外阅读。
威武不屈的方志敏
①方志敏烈士在1935年8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才36岁。
为了共产主义,方志敏烈士奋斗了一生。
②1935年1月24日,方志敏在战斗中不幸被俘。
敌人如获至宝,马上在南昌豫章公园召开“庆祝大会”。
③这一天,南昌城守卫森严,方志敏戴着脚镣手铐,威武地站在一辆囚车上。
他环视四周,只见无数个枪口,正威逼着会场上的人群。
④当敌人把他推到台上示众时()他开口了()同志们()同胞们()我很高兴还能和大家见面()能和大家讲话()
⑤人们眼流热泪,惊异地望着他,敌人吓呆了。
⑥“我们中国,”方志敏大声说,“外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剥削,国已不国,民不聊生。
要救中国,要为人民谋生存,只有实现共产主义!
”
⑦“拉回去,拉回去!
”敌人吓得慌了手脚。
⑧方志敏又继续大声说:
“希望你们继续我未完成的事业,努力奋斗!
”
⑨敌人胆战心惊地把方志敏推进囚车,“庆祝大会”就这样收场了。
(1)给第④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解释词语。
惊异:
________
胆战心惊:
________
(3)用“‖”给文章分段,并写出段意。
(4)“我们中国,”方志敏大声说,“外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剥削,国已不国,民不聊生。
要救中国,要为人民谋生存,只有实现共产主义!
”
这段话是对方志敏的________描写。
这段描写说明了________
解析:
(1), :
“ !
!
, 。
”
(2)惊奇诧异。
;形容十分害怕。
(3)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第一部分:
写为了共产主义,方志敏烈士奋斗了一生。
第二部分:
写敌人抓住了方志敏,召开“庆祝大会”,方志敏在“庆祝大会”上发表演说。
第三部分:
写敌人匆匆收场。
(4)语言;说明方志敏有着坚定的信念,正是这份坚定的信念使他能在敌人面前威武不屈。
【解析】【分析】
(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3)分段就是划分文章的意义段,即在意义上可以构成一个完整单位的部分。
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4)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1), :
“ !
!
, 。
”
(2)惊奇诧异。
、形容十分害怕。
(3)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4)1、语言2、说明方志敏有着坚定的信念,正是这份坚定的信念使他能在敌人面前威武不屈。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查词典理解词义。
(3)此题主要考查给短文分段及概括段意的能力。
(4)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
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8.开心阅读。
_____________
名叫莫拉的这位老妇人嗜书如命。
她认真地对我说:
“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
”
“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
”我说。
她笑了,点点头表示同意,又说:
“我收藏了四千多本书,每天晚上必须用眼扫一遍,才肯关灯睡觉。
”
她真有趣。
我说:
“书,有时候不需要读,摸一摸就很美、很满足了。
”
她大叫:
“我也这样,常摸书——她愉快地虚拟着摸书的动作。
烁烁目光真诚地表示她是我的知音。
谈话是个相互寻找与自我寻找的过程。
这谈话使我高兴,因为既遇到知己,又发现自己一个美妙的习惯,就是摸书。
闲时,从书架抽下几本新新旧旧的书来,或许是某位哲人文字的大脑,或许是某位幻想者迷人的呓语,或许是人类某种思维兴衰全过程的记录——这全凭一时兴趣,心血来潮。
有的书早已读过,或再三读过,有的书买来就立在架上,此时也并非想读,不过翻翻、看看、摸摸而已。
未读的书是一片密封着的诱惑人的世界,里边肯定有趣味更有智慧;打开来读是种享受,放在手中不轻易去打开也是一种享受;而那些读过的书,都早已成为有生命的了,就像一个个朋友,我熟悉它们的情感与情感方式,它们每个珍贵的细节,包括曾把我熄灭的思想重新燃亮的某一句话……翻翻、看看、摸摸,回味、重温、再体验,这就够了,何必再去读呢!
当一本旧书拿在手里,它给我的感受便是另一般滋味。
不仅它的内容,一切一切,都与今天相去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部编版小升初 语文 阅读 训练 30 精编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