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语文教学谈艺录》有感语文教学要有学生意识.docx
- 文档编号:29432527
- 上传时间:2023-07-23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20KB
读《语文教学谈艺录》有感语文教学要有学生意识.docx
《读《语文教学谈艺录》有感语文教学要有学生意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语文教学谈艺录》有感语文教学要有学生意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读《语文教学谈艺录》有感语文教学要有学生意识
读《语文教学谈艺录》有感:
语文教学要有学生意识
语文教学要有学生意识
——读《语文教学谈艺录》有感
陆丽华
于漪老师一直是我最为敬仰和钦佩的教育大家,敬仰她在耄耋高龄之时还在为上海的语文教育奔走忙碌,更钦佩她作为一个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假期里,我又一次认真拜读了于漪老师编写的《语文教学谈艺录》。
印象最深的,是于漪老师在书中说:
“教学中有三个因素,这就是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因为没有学生就没有学习,也就没有教学。
教师必须树立目中有人,也就是目中有学生的观念。
……每一个学生是具有个人特点的,有自己的理想、兴趣、爱好,有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他的长处,他的不足,他的潜力,他的发展趋向,他的语文能力和学习方法,教师都须了然在胸。
”
于是,对于老师又产生了一份感动,感动于她心中对语文教育这份事业的热爱,更感动于她整个教育生命中浓浓的学生意识。
反观自己,从教也已十年余,从一开始的踌躇满志,到现在的按部就班,上课已经成为一种固定思维却不自知。
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谈艺录》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
我考虑过课堂的起点在哪里吗?
我讲的东西是不是都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
我在上课过程中有关注过学生的反应吗?
询问过他们的需求吗?
课结束后,是因为又讲掉了一篇课文而长舒一口气,还是更在乎学生的收获如何呢?
……
于漪老师在书中传授的点点滴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
一堂课的起点,应源于学生的需求。
一堂课的过程,要解决学生的困惑。
一堂课的终点,更关注学生的收获。
拥有学生意识的语文教学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
1
学生的需求才是课堂的起点
一堂课的起点,远不只是文本解读的问题和寻找教材切入点的问题,更是对学生的理解问题。
也就是说,教师要在准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考虑学生与教材的契合点在哪里,或者说,考虑学生的个性和教材的个性如何才能共构成为课堂的教学核心。
契合点找准了,课的起点就实了,就像穿鞋一样,合脚了;反之,契合点低了或高了,都会影响后面的行走。
因此,课开始之前,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将之作为课的起点。
1
建立在语文课程性质基础上的宏观需求
于漪老师这样告诉我们,语文课程是一门多功能的育人课程,它在以语文智育为核心的同时,应融合德育和美育。
其中的智育,我将其理解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及口语交际的能力,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综合能力;其中的德育是指激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美育是指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美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美、人文美、语言美……要发展学生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因此,作为教师,要始终牢记语文学科的育人使命,牢记学生学习语文的宏观需求,首先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的综合能力,更要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社会观察与文化判断等各方面,提升他们的境界,培养他们的情操,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和道德的震撼,帮助他们成为健全的人——这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育的使命!
2
流淌在每一个语文课堂上的微观需求
宏观需求的达成,离不开每一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只有在持续、长久的教学过程中,紧扣课文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情感的激发、美育德育的渗透,才能将语言文字的力量在学生心中汇聚成千斤重量!
但是,每一篇课文都是不同的,都有着独特的文本特点和文本个性,学生都能读懂吗?
这就是针对具体课文的微观需求了。
教师在课开始的时候,必须准确把握学生的微观需求,才能将课上出真正的价值。
那么,怎样才能了解学生的微观需求呢?
我认为,学生的预习反馈很重要。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预习不仅仅只是把课文读两遍,生词抄写两遍这么简单。
预习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章法的自主学习的学习活动,教师对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可以指导学生达到以下四个步骤:
(1)扫清文字障碍。
(2)整体感知内容。
(3)写下独特理解。
(4)提出难点疑点。
这四个步骤中,尤其是第四点,是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需求的。
让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的困难和困惑,然后在课堂上一起讨论解决,将心中的问号拉成感叹号,这就是学生上课的需求,这也是“以学定教”四个字的真切含义吧。
曾有一次看到步根海老师上《合欢树》的教学实录,课的伊始,步老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看课文后的疑问,然后将这些问题归纳为内容、语言、结构三个方面的问题,开始这堂课。
步老师的课,以学生的需求为起点,在明确起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一步步解决他们内心的疑问。
这样的课堂,效果自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有空间意识。
我的导师兰保民老师说过,要行走在文本易忽略处,提升学生的思维敏锐度。
有些语言,学生知道自己不懂,可以在预习时提出来,在课堂上加以讨论解决;而有些语言,很重要,学生却容易忽略,他们不知道自己不懂。
对于这样的语言,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状况和解读可能,要知晓他们与文本的距离,要预留出学生思考和生成的空间。
2
上课的过程是解疑的过程
课堂上,首先要致力于解决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可以如步根海老师那样,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再在课堂上加以分析讨论。
其次,要引导学生去探究那些他们容易忽略但其实很重要的部分。
于漪老师说,教材对学生来说,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大堆问题。
它潜藏着需要解释、需要认知、需要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能发现一二,做肤浅的了解,而真正要洞悉底里,理解语言文字的深刻含义与表现力,教师的引导很重要。
于老师说,教师就是要善于紧扣教材的特点,提出问题,挑起矛盾,让学生置身于教材的主要矛盾冲突之中,思考、探索,寻求解决的途径。
于老师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多很好的示范。
如《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歌,诗中的“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
”一句中的“好”是个非常稀松平常的词,学生不会引起多少注意,更不会去思考,这个“好”字中包含了多少丰富的含义。
于老师就抓住这个字,要求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及平日对周总理的了解,引用名人名言或自己的语言,谈这个字的千钧分量。
学生在于老师的引导下,才真正去思考周总理“好”的深刻含义,有的学生说出了“俯首甘为孺子牛”,有的学生说出了“万古云霄一羽毛”,有的学生说出了“文能治国,无能安邦,功盖天地,万古流芳”,在交流的过程中,再次罗列了总理在政治、军事、外交、民生、文化建设等等各方面的丰功伟绩。
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仅帮助学生提出了他们自以为没有问题的问题,更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了情感的激荡!
又想起了兰保民老师上《芦花荡》一课,课文的11—13小节三段文字,没有连接上文的情节,而是宕开一笔,介绍起两个小女孩的经历身世以及遭遇,对于这样的文字,学生都没有关注到,只认为那是无关紧要的闲笔。
兰老师却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三段文字?
这三段文字对于塑造老头子有何作用?
对于孙犁小说特点的体现有何作用?
兰老师的提问,就像一个撬棒,撬开了通向文本深处的大门,也撬开了学生的心灵。
正是两个女孩子悲惨的遭遇、屡遭磨难的经历,激发了老头子对她们心疼、怜惜的,那是老头子内心情感的源头,而这种情感,正体现了孙犁小说的人性美。
兰老师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要关注文本的细节之处,更是教会了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解读文本要有整体意识,要关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整体性,并加深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第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更是教师应该及时把握的。
很多教师对课堂上的生成有着非常矛盾的态度,期望出现精彩的现场生成,把课堂推向高潮,又惧怕学生有意想不到的提问,令课堂失控。
没错,课堂上的动态生成的确是一把双刃剑,抓住并很好地利用它,它会成就一堂精彩纷呈的课;忽略甚至无视它,不仅课堂将会陷入平庸乏味的泥淖,对于提问或发言的学生,更得不到学习探究的乐趣。
因此,基于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认知,教师必须及时郑重且机智地对待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的愉悦,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尊重。
印象最深的,是于漪老师在上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时的精彩生成,以及于漪老师的精彩应对。
学生提出疑问:
别里科夫逢事必讲“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但是当事情大到差点儿要与柯瓦连科的姐姐华连卡结婚,倒反而没有一句这样的话,似乎不合情理。
再说,柯瓦连科、华连科那么活泼、好动,单是骑自行车就够吓死别里科夫了这个提问出乎意料,但于漪老师没有无视或打马虎眼,她先称赞了学生的提问,并给大家介绍,说这篇课文是节选的,只有原作的一半篇幅,并趁机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展开想象,有声有色地加以补充。
学生的想象热情被激发出来了,你一言我一语,课堂里充满了想象力。
在学生们的诉说结束后,于老师把删节的部分告诉给大家:
别里科夫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不成,婚姻是终身大事,应当先估量一下马上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免得以后出什么乱子。
这件事闹得我六神不安,我现在通宵睡不着觉。
老实说,我害怕,她和她弟弟的思想方式有点古怪,她的性情又很活泼。
一旦结了婚,以后说不定就会惹出什么麻烦来。
”学生不仅都煞有兴趣地记录了下来,那个提问的学生眼神中更投射出一种满足感和得意感。
可以想见,这个学生在这一刻,深深地爱上了语文课。
更耳熟能详的故事,是于漪老师在教《花木兰》的过程中,因为有学生质疑花木兰故事的真实性,而导致于漪老师去查阅很多资料,证实中国古代女子裹小脚的起源,在此不一一赘述。
如何对待课堂上的生成,于漪老师给了我们最好的示范。
在读于漪老师的书的整个过程中,我一直有着这样的感慨:
于漪老师给学生上课的那个年代,没有现在那么多的教学资源,没有形象生动的音频、视频,没有鲜艳亮丽的图片,更没有制作精美的所谓PPT。
但是,在于老师的课堂,师生之间的学习氛围是那样浓厚,学生学习的欲望是那样强烈,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于漪老师真正懂得学生的需求,懂得尊重学生,更懂得如何引领、提升他们的思考力和探索力。
反观我们自己,上课必用幻灯片,没有幻灯片似乎就不会上课了。
犹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那几年,备课就是制作幻灯片,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找素材,找好看的动画小图片,动画怎么出现才好看……每做好一个幻灯片,心中都会长呼一口气——备课备好了!
上课过程中,教师自己盯着电脑屏幕的时间比注视学生的时间要多得多!
现在想想,真是特别惭愧,固定模式的幻灯片,怎么能成为上课的必备?
幻灯片就如同标准化的流水生产线,按部就班,没有情感的温度,更不允许学生提出其它的疑问,偏离预先设定的轨道,所以也更扼杀了课堂生成的可能性。
这样的课,看似很标准,却最缺少对于学生需求的关注。
这样的课,真的是学生喜欢和需要的么?
语文教育的理念,强调的是对学生人生价值的守护,尊重他们对生活独特和丰富的体悟,唤醒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自觉,开发他们的潜质、扶助他们个性的成长,让学生在言语生命中张扬生命激情。
而要做到这些,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不做表面文章,踏踏实实引领着学生走在文本中、走进语言的深处,去探寻文字背后的深意;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教育智慧、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把课堂上学生的生成作为自己的教学追求,从而提升自己课堂教学的综合效益;更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学识,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第四,必须要补充的是,上课的过程是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而不仅仅是一个一个、零零散散地解决问题,这种提问回答、提问回答的“打地鼠”式的上课方式是缺乏整体性和规律性的,难以获得有效的提高。
因此,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归纳总结学生的困惑来源于哪里,是语文知识的欠缺,还是语言能力的不足,抑或是思维力或想象力的不足,再或者是对生活的认识及体验不够等等。
所以,教师还是要在平时的每一堂语文课上,在对一篇篇经典美文的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铺设学生思维的阶梯,提供学生思考和发展空间,综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越来越深,让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探究学习,自己给自己答案。
3
学生的收获是检验课堂成果的唯一标准
什么样的课算得上是一堂好课,说法有很多,如:
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板书规范、气氛热烈、重点突出、方法得到等等等等,但是,于漪老师的课堂告诉我,教学的目标、思路、方法、重点等,都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但是,如果一个教师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方法得当、重点也很突出,唯独缺少了对学生的关注和启发,教师只是自顾自地讲重点难点,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这样的课,能算是好课吗?
看了于漪老师的书,我知道了,一堂课究竟有没有成果,答案在学生。
课堂上,学生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是否踊跃参与、是否积极探索;课结束,学生是否有获得知识的满足、是否获得了求知的快乐、是否有继续探索的动力、是否有进一步学习的渴望等等。
而这所有的一切,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于漪老师说:
“课堂教学要进行改革,改革陈旧的不符合全面培养人的低效率做法,须转换立足点,要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生的‘学’出发。
学生是学语文的主人,‘教’是为学生服务的,‘教’不是统治‘学’,也不是代替学生去‘学’。
教师的‘教’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
施教之功在于启发、引导、点拨、开窍。
”
于老师的话让我深受启发,更多时候,我们备课,备的是教材,上课,上的是教案;似乎从来没有想过,学生能接受吗?
学生能受到启发吗?
学生能有收获吗?
从今天开始,做一个“胸中有书,目中有人”的语文教师,引导学生的学,把学生学有收获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
最后,再次用于漪老师的话勉励自己:
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提供知识,而且给学生以良好的教育。
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
(感谢育人中学陆丽华老师供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教学谈艺录 语文 教学 谈艺录 有感 要有 学生 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