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艳玲必修1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9426822
- 上传时间:2023-07-23
- 格式:DOCX
- 页数:118
- 大小:947.43KB
邢艳玲必修1教案.docx
《邢艳玲必修1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邢艳玲必修1教案.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邢艳玲必修1教案
第一章走近细胞
1.1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知识结构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组织
器官
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二、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解决方法]
(1)通过分析SARS病毒的结构组成,得到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的认识。
(2)通过4个实例的分析,得到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3)以一只龟为例,引导学生系统地理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解决方法]
同上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五、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讲述法、启示法
六、教具准备
相关图件
七、学生活动
1、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2、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回答相关问题,从具体事例上升到普遍意义,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八、教学程序
[问题探讨]2003年春夏之交,我国爆发流行非典,部分城市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商业停业的现象,很多与非典患者共同工作和生活的人被隔离在家。
为什么人们对非典这么恐惧呢?
教师展示SARS病毒的结构示意图,SARS患者肺部的X光照片。
提问:
1、结合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你认为SARS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2、SARS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
它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
3、SARS病毒主要侵害了人体哪些部位的细胞?
4、如果离开了活细胞,病毒能够很好地生活和繁殖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总结: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贮存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这就是病毒的生活和繁殖。
SARS病毒主要侵害人的肺部细胞,使人发生呼吸困难而死亡。
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生命现象。
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呢?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资料分析]教师呈现P2-4图例进行分析。
实例1提问:
1、草履虫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能完成哪些生命活动?
2、若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吗?
实例2提问:
人的个体发育是什么细胞开始的?
你和父母之间什么细胞充当了“桥梁”?
实例3提问:
1、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至少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
一个细胞能完成吗?
2、我们现在的学习活动,又有哪些细胞的参与呢?
实例4提问:
1、你了解艾滋病吗?
2、你还能举出哪些细胞受到损伤后导致疾病的例子?
总结:
这四个实例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这一基本事实。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学生看P5图
[思考与讨论]
1、生命系统分为哪几个层次?
它们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2、说出生命系统中每个层次的概念。
3、草履虫、松树、人它们构成生命系统的层次相同吗?
若不同,区别在哪里?
4、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系统吗?
是生命系统吗?
5、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生命活动最小层次是哪一个?
6、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具体的生命系统,这说明了什么呢?
总结:
由上可知,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从最小的细胞开始,到最大的系统生物圈,尽管生命系统复杂多样,大小不同,但它们层层相依,紧密联系,都离不开细胞这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四)总结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多样性。
而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五)作业布置
1、教材P6练习
(六)板书设计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物
生物类型
生命活动
基本特征
说明
草履虫
单细胞生物
运动和分裂
运动和繁殖
单细胞生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
人
多细胞生物
生殖和发育
繁殖、生长和发育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基础上的
人
多细胞生物
缩手反射
应激性
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
艾滋病病毒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
侵入人体的淋巴细胞
繁殖
病毒在活细胞中繁殖
人
人和高等动物
免疫
应激性
免疫作为机体对入侵病原微生物的一种防御反应,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结构层次
概念
举例
学生举例
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心肌细胞
组织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
心肌组织
器官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心脏
系统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循环系统
个体
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
龟
种群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该区域内同种龟的所有个体
群落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该区域内龟和其他所有生物的种群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龟生活在水生生态系统
生物圈
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知识结构
观察细胞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学说的建立
二、教学目标
1、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3、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4、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1)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解决方法]
(1)教师结合教材图示,在操作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些操作步骤,才能更好地完成观察细胞的任务;同时提供足够的材料,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引导学生认真阅读P10-11材料,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解决方法]
(1)教师先采用“顾名思义”的方法,从字面上分析这两类生物的最主要区别在于细胞核。
“原核”即原始的细胞核,“真核”即真正的细胞核。
(2)充分利用细菌、蓝藻细胞的模式图,总结出二者的区别。
四、课时安排
4课时
五、教学方法
直观法、讲述法
六、教具准备
1、各种实验仪器。
2、教师准备观察材料。
七、学生活动
1、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显微镜观察细胞,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让学生比较见异同,出真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3、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让学生领悟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八、教学程序
第一 二课时
[问题探讨]展示P7四张照片,讨论问题:
1、一共有几种细胞?
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它们共同的结构有哪些?
2、你能从中举一两个例子,说说造成细胞不同形态结构的原因吗?
(一)观察细胞
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和要求。
(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
为什么?
(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教师归纳高倍镜的使用步骤:
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将要用高倍镜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同时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小组讨论回答上述问题。
2、制作临时装片
(1)单个细胞或平层细胞制作步骤:
在载玻片上滴清水→用镊子夹起一小块材料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涂匀或展开→盖盖玻片(注意不要留有气泡)
(2)多细胞构成的器官制作步骤: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用双面刀片在叶的上表皮划一个小方块→用镊子撕取与材料中的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展开→盖上盖玻片(不留气泡)。
3、实验结果
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填表总结
细胞种类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4、讨论
(1)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
(2)归纳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的原因。
(3)出示P8大肠杆菌的电镜照片和结构模式图,与你在本实验中观察到的细胞有什么主要区别?
教师归纳总结:
通过显微观察了解了细胞的多样性,同时也看到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这反映了细胞的统一性。
(二)总结
细胞具有多样性,而不同生物的细胞又有共有的结构说明细胞又具统一性。
(三)作业布置
1、教材P12练习:
1、2
(1)
(2)(3)
2、
(1)(多选)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当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体。
可能的原因是……()
A.物体不在视野中央
B.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
C.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D.未换目镜
(2)(多选)某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见视野中有甲、乙、丙三异物。
为判断异物的位置,他先转动目镜,见甲异物动,然后转换物镜,三异物仍存在。
据此,三异物可能在………………………………………………………()
A.目镜B.物镜C.反光镜D.装片
答案:
(1)ABC
(2)AD
(四)板书设计
第1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实验: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
对光→放装片→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换高倍镜→→观察并用细准螺旋调焦
2、制作不同材料的临时装片
3、实验结果与结论
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三 四课时
引言:
上节课我们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的多样性,同时也看到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这反映了细胞的统一性。
但是像大肠杆菌这类细胞,它们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教师出示细菌细胞和蓝藻细胞的模式图,让学生识图、辨认、归纳和总结。
提问:
1、细胞核和拟核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2、拟核的成分是什么?
与真核细胞的染色体有什么不同?
3、原核细胞中有什么结构?
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哪些结构?
4、你认为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还是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列表总结。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和液泡体
生物类群
细菌、蓝藻
真菌、植物、动物
为加深学生对原核生物的认识,教师以蓝藻为例,具体说明原核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
宏观当以细胞群体出现时如
状如发丝、呈黑蓝色—发菜
蓝藻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拟核----环状DNA分子
微观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细胞质核糖体
[思考与讨论]细胞一定要有细胞核吗?
一定要有染色体吗?
拟核是什么物质呢?
学生阅读P10相关内容回答。
教师指出这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
(二)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细胞学说的内容比较简单,与初中学过的内容相比,只增加了“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教师可以和盘托出。
[资料分析]学生阅读P10-11相关内容,讨论下列问题:
1、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你领悟到科学发现只有哪些特点?
2、细胞学说主要是阐明了细胞的多样性还是生物界的统一性?
3、细胞学说的地位和意义为什么如此重要?
说说你们的理解。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从科学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三)总结
生物界存在着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细胞,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19世纪建立的细胞学说,它的基本内容阐明了动植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四)作业布置
1、教材P12:
、3,二
2、
(1)炭疽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重要区别是()
A.前者无细胞壁,后者有细胞壁
B.前者比后者结构复杂
C.前者无核膜,后者有核膜
D.前者无染色体,后者有染色体
(2)下列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A.酵母菌B.发菜C.HIVD.乳酸菌
答案
(1)D
(2)A
(五)板书设计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二者区别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二、无染色体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液泡等
生物类群
细菌、蓝藻
真菌、植物、动物
(2)原核生物的特征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
宏观当以细胞群体出现时如
状如发丝、呈黑蓝色—发菜
蓝藻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拟核----环状DNA分子
微观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细胞质核糖体
2、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细胞学说的内容。
(2)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知识结构
组成细胞的元素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二、教学目标
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3、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⑴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⑵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解决方法]
⑴让学生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观察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图,书中的表解和“思考与讨论”获得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
⑵教师先演示实验,再指导学生选择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研究。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⑴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⑵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解决方法]
⑴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碳原子核外电子分布特点,以及碳的性质,理解C元素对生命的重要作用。
⑵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开展实验研究。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五、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讲解法、实验法。
六、教具准备
挂图,实验用品
七、学生活动
1、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学习新知识。
2、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八、教学程序
(一)明确目标
见教学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问题探讨]投影教材P16《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提问:
组成生命的细胞和组成地壳的元素有没有什么不同?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投影教材P17图2—1和图2—2,提问:
1、哪些元素含量较多,哪些元素含量较少?
2、在鲜重和干重中含量都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3、在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教师总结:
1、细胞中最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各种元素的归属范围可归纳如下:
2、C为什么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这样碳原子就具有了4个能够成键的价电子。
正是这4个价电子,能够使碳原子之间,碳原子与其他原子之间结合形成更多的化学键。
由于每个碳原子可以形成4个化学键,所以就有可能形成含有成千上万个甚至更多个碳原子的物质。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什么形式存在于细胞中呢?
(学生看教材P17表格)
水
无机化合物
无机盐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糖类
有机化合物脂肪
蛋白质
核酸
[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材P17相关问题。
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检测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吧!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教师根据教材P18内容讲清实验原理、化学试剂的使用方法及实验步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在配制时,都用到NaOH和CuSO4,但配制时浓度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
1、斐林试剂
甲液:
0.1g/mL的NaOH
⑴组成
乙液:
0.05g/mL的CuSO4溶液
⑵使用时临时配制,将甲、乙两液等量混合,振荡均匀即可使用。
2、双缩脲试剂
A液:
0.1g/mL的NaOH溶液
⑴组成
B液:
0.01g/mL的CuSO4溶液
⑵使用时,向样液中先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入4滴双缩脲试剂B液。
学生将实验结果填入教材中的表格内,并完成P19讨论题。
三、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⑴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
⑵生命起源于非生物界。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
⑴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⑵无机自然界中的各种化学元素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只有在生活的机体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
(三)总结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等。
(四)作业布置
P19练习
(五)板书设计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
C、H、O、N、P、S、K、Ca、Mg等
1、分类
微量元素:
Fe、Mn、Zn、Cu、B、Mo等
2、基本元素:
C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水
无机物
无机盐
糖类
有机物脂类
蛋白质
核酸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知识结构
组成细胞的元素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二、教学目标
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3、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⑴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⑵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解决方法]
⑴让学生比较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观察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图,书中的表解和“思考与讨论”获得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
⑵教师先演示实验,再指导学生选择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研究。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⑴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⑵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解决方法]
⑴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碳原子核外电子分布特点,以及碳的性质,理解C元素对生命的重要作用。
⑵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开展实验研究。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五、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讲解法、实验法。
六、教具准备
挂图,实验用品
七、学生活动
1、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学习新知识。
2、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八、教学程序
(一)明确目标
见教学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问题探讨]投影教材P16《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提问:
组成生命的细胞和组成地壳的元素有没有什么不同?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投影教材P17图2—1和图2—2,提问:
1、哪些元素含量较多,哪些元素含量较少?
2、在鲜重和干重中含量都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3、在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教师总结:
1、细胞中最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各种元素的归属范围可归纳如下:
2、C为什么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这样碳原子就具有了4个能够成键的价电子。
正是这4个价电子,能够使碳原子之间,碳原子与其他原子之间结合形成更多的化学键。
由于每个碳原子可以形成4个化学键,所以就有可能形成含有成千上万个甚至更多个碳原子的物质。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什么形式存在于细胞中呢?
(学生看教材P17表格)
水
无机化合物
无机盐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糖类
有机化合物脂肪
蛋白质
核酸
[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材P17相关问题。
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检测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吧!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教师根据教材P18内容讲清实验原理、化学试剂的使用方法及实验步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在配制时,都用到NaOH和CuSO4,但配制时浓度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
1、斐林试剂
甲液:
0.1g/mL的NaOH
⑴组成
乙液:
0.05g/mL的CuSO4溶液
⑵使用时临时配制,将甲、乙两液等量混合,振荡均匀即可使用。
2、双缩脲试剂
A液:
0.1g/mL的NaOH溶液
⑴组成
B液:
0.01g/mL的CuSO4溶液
⑵使用时,向样液中先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入4滴双缩脲试剂B液。
学生将实验结果填入教材中的表格内,并完成P19讨论题。
三、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⑴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
⑵生命起源于非生物界。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
⑴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⑵无机自然界中的各种化学元素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只有在生活的机体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
(三)总结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等。
(四)作业布置
P19练习
(五)板书设计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
C、H、O、N、P、S、K、Ca、Mg等
1、分类
微量元素:
Fe、Mn、Zn、Cu、B、Mo等
2、基本元素:
C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水
无机物
无机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邢艳玲 必修1教案 必修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