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促和谐 财政补谱新篇.docx
- 文档编号:29423747
- 上传时间:2023-07-2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73MB
科学发展促和谐 财政补谱新篇.docx
《科学发展促和谐 财政补谱新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发展促和谐 财政补谱新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发展促和谐财政补谱新篇
科学发展促和谐财政奖补谱新篇
——三穗县一事一议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来源:
贵州民族报记者时间:
2013-12-06
这里,跃入眼帘的是满山葱郁。
这里,扑鼻而来的是瓜果飘香。
这里,村容村貌变得越来越美,干部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激情也如同火焰一样炽烈。
今天的三穗大地,路路相通,渠渠相连,便民桥飞架南北,文化活动场所遍布乡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结出了累累硕果。
青山绿水环绕的村庄,水泥路连通家家户户
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大发展
“农村税费改革启动后,村级公益事业一度陷入‘事难议、议难行’的困境。
田间小水渠被洪水冲毁了,农田灌溉陷入瘫痪,村里村外道路坑坑洼洼,无人来管,只能等待上级部门的拨款扶持。
想不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来了,我还认为在做梦。
”提起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落实,三穗县八弓镇巴王村支部书记姚元龙无不感慨的说。
巴王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全村185户,645人。
走进巴王村,映入眼帘的是依山排列的别墅式房屋,连片成块的蔬菜大棚,新颖别致的公厕,垃圾池,宽阔洁净的休闲、体育、健身文化广场,整齐划一的177盏太阳能路灯在3.5公里5.5米宽20公分厚水泥路上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傍晚时分似一颗颗夜明珠装点着这美丽的山乡,俨然一幅现代美丽家园、美丽乡村的美好画卷。
“谁说农村脏、乱、差的老样难改变?
如今我们也跟城里人一样,垃圾有人管,街道有人扫,晚上有路灯,到县城只需10多分钟,一点都不比城里差”,巴王村老民兵连长吴大新高兴地说。
记者了解到,自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在三穗县实施以来,2012年,该县一事一议常规项目共投入财政奖补资金1150.32万元,所有项目已于今年7月底全面完成。
2012年示范村项目及追加项目截止2013年9月底已开工36个,开工率100%,已完工19个,完工率53%,完成投资342万元。
2013年一事一议常规项目截止9月底,已开工57个,开工率81%,已完工29个,完工率41%,完成投资671万元。
完成了2013年5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示范村寨申报工作,项目涉及5个乡镇,5个自然寨,申报项目70个,申请财政奖补资金1079.1万元。
对2012年项目结余资金249.8万元,今年安排一事一议项目17个,项目涉及五个乡镇16个村。
到10月初已开工8个,开工率47%。
项目建设覆盖5镇4乡159个行政村,16万村民受益。
几年来,在财政奖补资金的支持带动下,三穗县农村公益事业逐步摆脱“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困境,公益事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广大农民正在深切地沐浴着公共财政的温暖阳光。
记者随机走访了三穗县长吉、八弓、台烈等乡镇的几个乡村,但见一盏盏新颖别致的节能路灯次第排列,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通往农家庭院,一个个功能齐备的文化广场舞动着村民的新生活。
这就是三穗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带给农村新变化的真实写照。
长吉乡四寨村上寨组进寨路
八弓镇泥山村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
一事一议建成的绞颇桥
托起了农民致富的希望
初冬,一场大雨过后,三穗县长吉乡机寨村龙国青老人站在村口,望着平坦的水泥路高兴地说:
“以前,这条路确实很难走,孩子们遇上雨雪天气上不了学,大家出产的经济作物拉运不出去,很是苦了好多年。
而如今,水泥路通到家门口,生活真是方便多了,都希望多活上几年。
”
在乡野村落中修路,在阡陌纵横间开渠,在人群涌动处修建文体场所。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正沐浴着各级党委、政府的阳光雨露,汇聚着各级部门的关爱与智慧,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向三穗走来。
农村税费改革十多年来,农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穗县是一个农业产业大县,农村公益事业该如何发展?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该如何实施?
公共财政的阳光如何更广泛的普照农村大地?
常常困扰着三穗县的决策者们。
为此,县四大班子领导深入基层一线调研,面对面听取镇村干部建议,心贴心收集群众意见,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县情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和配套办法,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长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由纪检监察、财政、综改、农业、人事、审计、交通、水利、民政、城建等部门为成员的组织机构。
全县各乡镇均成立了办事机构,具体负责辖区内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并纳入班子目标考核,为此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同时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固定宣传广告牌、村务公开栏、一事一议宣传条幅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大好政策。
共印发了4万余份宣传资料于赶集天发放,县、乡树立了大型永久宣传牌13个,粉刷了318条油漆标语。
组织大规模的镇村干部培训会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为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营造浓厚氛围,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抢抓政策机遇,该县为21万三穗人绘制了美好的蓝图。
据县财政局局长、县综改办主任杨昌祥介绍:
2012年三穗县县获省州批准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04个,项目总投资140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奖补资金1000万元,县级财政匹配资金400万元。
截止2013年6月30日全县开工项目104个,开工率为100%,已完工项目104个,占项目数的100%,支付项目资金1124.505万元,投资完成率为80.32%;群众已投工59300个,投工完成率为86.93%。
硬化了通组路54.756千米,串户路76.906千米。
解决了人民群众多年来想干而个人无力干的事情,在全县农村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大部分村干都在村民的支持下纷纷到县、乡镇要项目、要政策。
为了解决更多群众的实际问题,财政在奖补资金的分配上,采取了“特惠制”与“普惠制”相结合的办法,即选择少数条件好的村进行综合建设示范,放大效果;对示范村,采取村内户外道路建设先行,其他功能设施逐步完善的办法,逐步解决群众的迫切需要。
力争用5-7年时间,解决全县100人以上的自然村村内户外公益设施建设。
新政策的出台,激发了群众致富的信心,托起了农民增收的希望。
村民积极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罗传安,是长吉乡机寨村的村支书,为了项目实施的成功,从一事一议工程开工起,一心扑在路上,还要负责协调奖补物资的接收、存放、保管、领用工作,每天施工来得最早,走得最晚。
到4月底完工时,当机寨村满坡满岭的苞谷秧、水稻秧已栽完,而他家的苞谷土、秧地田却还没翻犁出来。
记者了解到,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实施以来,三穗县实现了项目管理精细化、资金使用管理规范化、项目维护常态化。
实施项目村组的村容村貌有了焕然一新的可喜变化,一事一议工作办成了“领导放心、干部支持、群众满意、成效明显”的民心工程、惠农工程。
八弓镇桥头村进寨路
颇洞村进村道路宽又畅
公益事业在“议”中扩容
“把一事一议的主动权交给群众,接受群众监督,才能提升群众对农村工作的满意度。
”这是该县县长付乐欣在实地调研时掷地有声的话语。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重在“议”字上做文章,村里公益事业建什么、怎么建、建好后怎样管,都由农民说了算。
呈现出“人人议建设、户户参建设、村村比建设”的良好氛围。
台烈镇颇洞村是2011年一事一议项目实施的示范村,项6个村民小组,项目建设涵盖水利、交通、环境、公共文体设施、公共照明设施等18个子项目,项目总投资249.97万元。
经过县、镇、村三级的共同努力,通组公路硬化了2417米,连户路硬化3000米,安装水泵75米扬程2台,建高位水池1个,铺设管网4900米等,拦河坝建设3处,提灌站建设1个,新修灌溉渠1586米新建公厕1所,种植绿化树160棵,新建消防池2个、垃圾池4个,村级文化活动场硬化850平方米,硬化篮球场660平方米,购置广播设施1套,配备农民体育健身器材1套,安装太阳能路灯140盏,建排污沟400米,修建寨门1个,房屋风貌整治1739个平方米。
受益农户202户1021人次。
为了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根据工作目标,到2015年,三穗县力争用7年时间实现100人以上的自然村寨道路硬化率达到85%;85%的行政村建有文体活动场所、垃圾定点堆放、污水定向排放系统、公共厕所等。
为此,三穗县坚持"实际需要、群众受益;量力而行、上限控制;事前预算、民主管理;群众监督、透明公开"的原则,做到不超出奖补范围,不搞集资摊派,不发包工程,不补助现金。
确保三个100%,即民主议事100%、投工投劳100%、公示公开100%。
财政奖补资金由县综改办专人、专户管理,专帐核算。
物资采购本着"符合规定、降低成本"的原则,实行县级采购与乡镇采购相结合的办法,就近就低采购。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该县严格按照规定审批建设项目,落实投入责任和管护主体,同时加强建设质量与资金监管。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养护”的原则,明确一事一议公益设施的所有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
对项目的建设内容、筹资筹劳、奖补金额等情况,通过“点题公开”制度及时向村民公示,接受社会和农民群众的监督,建设质量接受相关技术部门检查,建设资金接受纪检、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从而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有效保证了群众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评判权和监督权。
随着财政奖补制度的不断完善,公益事业建设在村民议事大会中得到扩展和延伸。
据悉,今年三穗县已经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与“十二五”规划、基层组织建设、通村油路、生态移民与扶贫搬迁安置、美丽乡村建设等紧密结合,用好“双惠”制,集中力量抓好示范村建设和村内户外道路建设,真正实现统筹城乡发展,使这项惠农政策成为提高农民生活品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
长吉机寨风雨桥
巴王风雨桥是山村里最美的景观
注入基层发展新活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相对滞后,在编制年度计划中,一是优先考虑重点村、难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优先安排村支两委得力、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寨,着力解决群众想干而无钱干的事情;三是重点安排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破解美丽乡村科学发展难题。
三穗县综改办的同志告诉记者,几年来,三穗县紧紧围绕“突出一个主题,发挥两个作用,实现三个结合,坚持四个原则”,把好“五个关口”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在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同时,结合省提出的“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村庄亮化、环境美化、管理强化”五化目标,积极推进示范村建设,并逐步形成“制度健全、透明公开、操作规范、效果明显、群众满意”的工作长效机制。
2013年,台烈镇累计实施一事一议项目9个,总投资304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24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64万元。
新硬化通组公路6.87公里,硬化村寨连户路4.24公里,新修通组桥4座总长59.12米,群众投工投劳7011个,直接受益群众达6000人以上,大大改善了群众出行难、生产生活难等问题。
在项目实施中,三穗县采取实行项目申报规范化、政策宣传多元化、组织管理制度化、项目建设公开化、奖补办法明晰化等措施。
“我县在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中,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和添加剂”,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实施,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徐锡南感触很深。
巴王风雨桥是山村里最美的景观
唱响农村发展主旋律
欢腾的舞蹈跳起来,欢快的歌谣唱起来,盼望已久的路灯亮起来,在家门口开展文体活动,在村阅览室查找农技知识……这些以前城里人才能享受的生活,如今在三穗县广大农村随处可见。
自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以来,一个个文体活动场所建成,一盏盏路灯的安装,亮了山村,乐了百姓。
三穗县长吉乡机寨村距离县城20多公里,以发展农业生态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过去,由于进寨路与串户路都是烂泥路,村民们运输物资全靠肩挑背驮,耗时耗力。
修路,一直是村民们最为迫切的愿望。
今年该村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施了全村7个组的水泥进寨路和串户路后,为村民节约了40%的运输物资成本,这个有1200多贫困人口的小山村真正连通了“致富”大道。
记者了解到,机寨村的变化,仅仅是三穗县几年来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一个缩影。
“十一五”以来,三穗县农业综合开发完成投资5465.8万元。
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共产党,爱人民,群众冷暖记在心......巴王村,700人,各级没有忘我们。
今年又来好政策,水泥砂子送上门,半月硬化进寨路,接着又来平场地、修球场、安路灯,村民有的是力气,大家还要修寨门,财政奖补立功勋,说实话,道真情,就怕项目半路停,党群一心无难事,携手共建新农村!
村民感激无以谢,写首山歌献党恩。
”巴王村村民自发写了首山歌,感谢党的恩情。
据介绍,像巴王村、机寨村、颇洞村村这样通过一事一议得到实惠的山村,全县建成、在建和计划建设的共100多个,县上通过财政资金的奖补,多途径吸纳对村级公益事业的资金扶助,逐步建立起"财政奖补引导、群众投工投劳、社会赞助捐赠"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机制。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犹如缕缕春风、绵绵细雨,吹过了三穗1035平方公里土地,滋润着16万农民的心田,改变着这里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为基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县城文化广场、各乡镇所在地、有条件的村组,都能够看到群众载歌载舞的动人场面。
作者:
特约记者姚元贵杨青贵州民族报记者杨光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发展促和谐 财政补谱新篇 科学 发展 和谐 财政 补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