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习题阶段性测试题9.docx
- 文档编号:29423146
- 上传时间:2023-07-23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65.86KB
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习题阶段性测试题9.docx
《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习题阶段性测试题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习题阶段性测试题9.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习题阶段性测试题9
阶段性测试题九(必修二第八专题评估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4·厦门)有评论说:
“尽管形式上是多边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高度集中的。
”这里的“高度集中”意味着( )
A.美国拥有该体系的主导权
B.西欧各国仍有重大影响力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D.该体系的运作背离了经济自由化原则
[答案]A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根据成员国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投票权的多少,美国凭借自己的势力在这一体系中拥有主导权,故A项正确。
2.(2014·朝阳二模)20世纪70年代欧洲流行一幅“乞丐行乞”的漫画,反映了( )
A.美欧关系恶化
B.美元退出欧洲
C.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D.欧元的冲击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图中的文字信息“不要美元”,据此联系所学可知其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美元的贬值,美元的贬值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故选C项。
3.(2014·汕头)1963年,德法两国签订《爱丽舍协议》,协议的内容之一是两国共同为中学生编写具有一致内容的历史教科书。
这一做法的主要意图是( )
A.彻底消除两国在历史认识上的差异
B.促进法德和解
C.通过合作在北约内部对抗美国
D.提升欧盟的合作水平
[答案]B
[解析]德法两国在历史上是宿敌,二战后为摆脱美国的控制加强了联合,“两国共同为中学生编写具有一致内容的历史教科书”有利于促进法德和解,推动欧洲一体化,B项正确。
A项中的“彻底消除”、B项中的“对抗美国”(北约各国是同盟国关系)、D项中的“欧盟”(成立于1993年)表述不当,排除三项。
4.(2014·扬州模拟)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说:
“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
”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 )
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
B.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C.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答案]C
[解析]西欧各国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具备一定的联合基础。
二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受到来自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威胁。
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成为西欧各国的共识,所以选C项。
5.(2015·佛山一中)下表是“美日欧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百分比”,下列对此表解释合理的是( )
年份
美国
日本
西欧
1955年
36.3%
2.2%
17.5%
1976年
24.9%
8.1%
21.7%
A.50至70年代美国经济逐渐衰退
B.体现了市场经济模式对日本经济发展的推动
C.欧洲联合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了冲击
D.世界经济由50年代美欧两强变为70年代三足鼎立
[答案]C
[解析]A项与史实不符;B项图表无法体现;20世纪50年代,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故D项表述不正确;从图表看,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百分比下降,说明其经济霸主地位受到西欧和日本的冲击,故C项符合题意。
6.(2014·漳州)二战后,为了摆脱“华盛顿和莫斯科所控制的世界”,西欧国家采取了( )
①实行煤钢联营 ②设立“欧洲议会”
③谋求防务合作 ④发行统一货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在两极格局下,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西欧国家走向了联合之路。
①②③④都是欧洲联合的表现,但欧洲统一货币——欧元诞生于1999年,1991年两极格局宣告瓦解,故排除④,A项正确。
7.(2014·厦门)下列对下图反映的币制改革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改革发生在“二战”后初期
B.是经济全球化开端时期的产物
C.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
D.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强的表现
[答案]D
[解析]欧盟是区域集团化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1999年发行了统一的货币——欧元,2002年正式启用。
结合所学,D项最符合题意。
8.(2014·石家庄七校联考)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
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 )
A.区域统一的世界 B.多元并存的世界
C.欧美协作的世界 D.欧俄均衡的世界
[答案]B
[解析]欧共体由最先的区域经济组织发展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联盟,说明欧盟意在建立一个多元化并存的世界,B符合题意。
欧共体的建立本身就是一个区域统一的组织,排除A;欧盟的建立没有美国的参与,排除C;D说法错误。
9.(2015·唐山模拟)汤因比说:
“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
”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
A.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
B.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
C.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D.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答案]C
[解析]“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据此可知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B项材料未涉及这一内容;D项考查史实与材料无关;A项说的是历史的发展应该从多角度分析,材料并未说明这一点。
故选C项。
10.(2014·安徽皖南八校高三联考)在西欧有人将一体化进程形象地比喻为顶风骑自行车爬坡,越往上越吃力,必须奋力向前,稍一松弛便会倒下。
下列不属于“顶风”的是( )
A.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异
B.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差异
C.国际经济贸易竞争激烈
D.民族国家利己主义意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阻碍欧洲一体化的因素。
“顶风”的含义是指一体化中存在的困难,A、C、D三项都是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属于“顶风”,故A、C、D三项不符合题意;由于西欧成员国都是资本主义制度,差异很小,不是影响西欧一体化的问题,故B项符合题意。
11.(2015·湖北联考)亨廷顿曾说“欧洲的疆界结束于基督教的范围终结、伊斯兰教和东正教范围开始的地方”。
1994年春,欧盟明文规定,除信奉基督教波罗的海诸国以外,排除所有信奉东正教的前苏联共和国入盟的可能性。
上述现象共同说明( )
A.欧盟内部冷战思维严重阻碍其东扩
B.欧盟现今各成员国皆为信奉基督教国家
C.欧洲的联合具有一定的文化认同基础
D.欧盟各成员国都表现出很强的文化优越感
[答案]C
[解析]欧洲历史上曾经的联合以及共同的基督教文化是欧盟建立的重要基础。
B、D两项说法错误,A项与题意不符,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宗教文化的影响。
故选C项。
12.(2014·扬州)在欧洲联合过程中戴高乐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戴高乐的“欧洲观”是建立“祖国的欧洲”;欧洲人的欧洲。
今天欧盟基本是符合戴高乐的设想,戴高乐设想的欧洲是( )
A.邦联式的欧洲 B.联邦式的欧洲
C.美国领导下的欧洲 D.中央集权式的欧洲
[答案]A
[解析]据“祖国的欧洲”“欧洲人的欧洲”等信息可排除C项;欧盟各国虽然联系密切,但不是独立的主权国家,排除B、D两项;结合“邦联”的含义可知A项符合题意。
13.(2014·衡水模拟)作为典型的南北双方为共同发展与繁荣而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南北合作和大国主导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和“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取得的成果主要有促进了地区贸易增长和增加了直接投资、发达国家保持经济强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受益明显、合作范围不断扩大等。
该组织是( )
A.欧盟 B.东南亚国家联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C
[解析]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地区性国际经济组织,符合题意;欧盟是由发达国家组成的联合体;东盟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具有全球性。
14.(2014·青海西宁模拟)据路透社报道,世界贸易组织9月29日发布争端解决公告称,裁定美国禁止进口中国禽肉违反相关规则。
世贸组织的这份文件指出,美方实施的中国禽肉进口禁令违反了WTO有关《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以及1994年的关贸总协定的卫生检疫措施,损害了中方在此协议下的应有利益。
由此可见,世贸组织( )
A.是少数发达国家控制世界市场的工具
B.其做法严重侵犯了我国的国家主权
C.使美国攫取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D.在规范世界贸易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世贸组织的宗旨和原则是根据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手段,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规范世界贸易行为。
15.(2015·湖北)下图反映了1948年以来世界贸易组织(前身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成员国数量变化的趋势。
下列分析和评论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在世贸组织中数量越来越多
B.发达国家掌握了世界经济主导权
C.这与70年代中国重返联合国有关
D.这种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答案]D
[解析]1948年以来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后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数量从图表中工业化国家的数据几乎没有太大变化,A项说法错误;B、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选D项。
16.(2015·江西红色六校联考)2010年1月第40届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主题确定为“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新建设相关国际机构”。
三个“重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 )
A.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
B.动荡局势的加剧
C.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复杂格局
D.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答案]A
[解析]通过材料不难发现,三个“重新”足以说明原来的价值观、原来的合作体制、原来的相关国际机构均不再适应世界形势的变化,所以三个“重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
17.(2015·邯郸摸底)1994年《APEC经济领导人共同宣言》提出“不晚于2020年在亚太地区完成我们实现自由和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的目标。
执行的时间将考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各经济实体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经济不迟于201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发展中成员不晚于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
这表明APEC成员国( )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B.反对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C.坚持互利和互惠的原则
D.通过法律确立长远目标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国,在“实现自由和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的目标”的时间上并不一致,这是由于“各经济实体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所致。
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故选A项。
18.(2015·吉林一模)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西欧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超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原因是( )
A.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奉行
B.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的实行
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D.缩小“福利国家”规模的影响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奉行。
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的实行是为了解决70年代的滞涨问题的措施,70年代后福利国家制度带来了问题而缩小“福利国家”规模,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与题干无关。
故选A项。
19.(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一诊)《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
“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
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这一“时代”的开启( )
A.加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B.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合作
C.缓和了美苏争霸造成的紧张局势
D.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答案]B
[解析]美元的崛起,标志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A排除;同时,也标志着美国建立了经济霸主地位,C不正确。
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的主要是美苏两极格局,是政治、军事方面的原因。
故选B项。
20.(2015·浙江重点中学协作体)下表中列举的史实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选项是( )
史实
推论
选项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广泛的政治文化交流
A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达成一致
B
二战后,支撑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建立
消除了贸易壁垒,遏制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C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
D
[答案]D
[解析]A项的错误在于早在古代世界不同民族就已经有了联系,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与美洲开始有了联系,世界由分散状态开始形成一个整体;B项的错误,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因素、地域性的差异和民族习俗的不同等,世界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不可能达成一致;C项的错误原因是,第一,贸易壁垒没有得到清除,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第二,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事实上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通过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确实加强了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故选D项。
21.(2015·湖北)“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
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
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出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
”这段话不能说明全球化( )
A.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
B.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
C.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D.对当今美国来说是利大于弊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以分析出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受到全球化的影响是不同的。
而C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故选C项。
22.(2014·汕头)在一部著作里出现下边材料中的一系列小标题,据此推测作者主要探讨的问题是( )
用付给一个瑞士人的钱,可以雇用三个印度人
为建立世界市场,上百万人成了牺牲品
一个失信的诺言:
自由贸易会带来福利
……
美国模式:
临时工的回潮
A.世界市场确立的主要途径
B.全球化过程中的就业危机
C.自由放任政策不合时宜
D.全球化导致南北差距加大
[答案]B
[解析]所给材料与世界市场确立的主要途径无关,而“自由贸易”也与“自由放任政策”无关,材料中并未提及南北差距加大,排除A、C、D三项;“用付给一个瑞士人的钱,可以雇用三个印度人”,说明在通常状况下,很显然资本家会选择雇用三个印度人而非一个瑞士人,这就造成了欧美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就业危机,故选B项。
23.(2014·湖北武汉模拟)“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等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
……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
”对于这段材料,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
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②经济全球化加剧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
③经济区域化使经济全球化无法实现
④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现代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从题干中的“赢家”“输家”等词汇中可以看出①②符合,而③④与题干材料无关。
24.(2014·南京)下图漫画描绘了一个全身穿着中国货的外国人叫嚣着抵制中国货。
对此认识是不正确的是( )
A.漫画中的现象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B.漫画体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显著
C.漫画中现象产生的根源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D.漫画体现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引起部分国家的恐慌
[答案]C
[解析]一个叫嚣着抵制中国货的外国人却全身穿着中国货,这体现了A、B、D三项;C项把原因归咎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混淆了问题的本质,故选C项。
25.(2014·大连模拟)有人评价全球化时指出:
“以肯德基和麦当劳为例,它们不仅给国人添了一种新口味,还带来了新的变化,如快餐观念,食物包装中的环保意识,店内设厕所(有的还有儿童游乐区)、洗手池(有的还有儿童专用的)所体现的便民精神。
”这段话的核心观点是( )
A.经济全球化的范围越来越广泛
B.经济全球化给人们带来了便利
C.经济全球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D.经济全球化带来人们观念的变化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看,全球化给人们带来了“新变化”,这种变化就是人们观念、意识的变化,它包括“快餐观念”“环保意识”和“便民精神”。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
第26题13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1分,第29题15分。
共50分)
26.(2014·淄博)19世纪末以来,国际货币体系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金本位制(1815~1914)、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1)、美元本位制(1971~至今)。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二战后美国确立了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试简述其确立过程。
(2分)
材料一 美元本位制和浮动汇率对美国意味着巨大利益,意味着“超级霸权”和“超级利益”。
戴高乐1965年对美元超级霸权的批评举世知名:
“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
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1971年尼克松摧毁布雷顿森林协议、开启浮动汇率体系之后,“超级特权”和“游戏筹码”竟然像天文数字一般倍增!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思想和战略》
(2)美元获得“超级霸权”的原因是什么?
(3分)“超级霸权”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
材料二 每次金融危机必然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刻变革,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催生布雷顿森林体系,20世纪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为欧元诞生铺平道路。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思想和战略》
(3)简析欧元产生的原因和对世界货币格局的影响。
(3分)
材料三 2012年4月26日国际在线频道:
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25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共转移了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
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美国的表决权变成了15.85﹪,很显然美国仍然努力保留了否决权。
(4)世行股票权的变化说明了哪些问题?
(3分)
[答案]
(1)1945年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1947年成立了关贸总协定。
(2)原因: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掌握了世界大多数黄金储备;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影响:
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命脉;掠夺其他国家财富;造成了世界金融体系的动荡。
(3)原因:
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20世纪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
影响:
欧元对美元的国际地位将构成有力挑战。
(4)世界一超多强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经济充满活力;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27.(2015·吉林一模)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国家近几年的重要外交战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日南(越南)障塞、徐闻(广东),合浦(广西)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苏门答腊);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缅甸);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
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馀,有黄支国(印度),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壁流离、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三月,到日南象林界云。
……到日南(今越南中部)、象林(今越南广南潍川南)界云。
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汉之译使自此还矣。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
(1)根据材料一分析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特点。
(4分)
材料二 17至18世纪,广州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比唐、宋两代获得更大的发展,形成了空前的全球性大循环贸易,并且一直延续和保持到鸦片战争前夕而不衰。
这一时期,从广州起航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迅速增加到7条,抵达世界7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此之多的外国商船和商品来广州进行贸易,使珠江之滨的广州呈现出一派外贸繁荣的景象。
英国人威廉·希克为之惊奇,并发出了广州珠江的商船可以与伦敦泰晤士河相媲美的感叹:
“珠江上船舶运行忙碌的情景,就像伦敦桥下泰晤士河。
不同的是,河面的帆船形式不一,还有大帆船,在外国人眼里再没有比排列着长达几英里的帆船更为壮观的了。
”
——根据XX有关资料整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时期广州繁荣的原因。
(3分)
材料三 奥巴马上任之初对中国推行以接触为主的G2战略,无效后改而奉行“接触加防范”的战略,而且防范的力度明显加大;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与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需要为下一步的发展营造国际经济空间,改善外交环境……中国下一步的经济外交拓展方向有两个:
陆地上,主要向西扩展,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动中亚、外高加索,从而贯通欧洲;海洋上,主要向南拓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带动东盟,进而链接南亚与中东以非洲,拉美和欧洲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三大终点。
其中,通往海上丝绸之路的用于弥补亚欧路上大通道的不足。
——摘编自《世界知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加快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必要性。
(4分)
[答案]
(1)特点:
路程远(最远可达斯里兰卡);交往范围为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商品种类多;中方以黄金丝绸换取琉璃奇石等;以友好交往和海外贸易为主。
(每点1分,共4分,答出任意4点即可。
其他答案若符合题意,也得可分,但总分不能超过4分。
)
(2)原因: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政府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广州成为唯一对外开放的贸易大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每点1分,共3分。
其他答案若符合题意,也得可分,但总分不能超过3分。
)
(3)必要性:
打破美国的贸易防范政策;扩大贸易范围,实现进口多元化;迎接经济全球化浪潮;完善全方位开放格局,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每点1分,其他答案若符合题意,也得可分,但总分不能超过4分。
)
[解析]本题考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1)问,解答此问需要仔细的结合材料进行,海上丝绸之路远通南亚,路程远,同时中国的交易多是黄金等贵重金属换取海外的奇珍异货,根据所学知识还可以知道,中国与国外的交往是和平的友好的交往。
(2)问,清代前期广州繁荣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商业的繁荣,同时实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只是保留了广州一口通商,也带动了广州的繁荣。
(3)问,从材料美国奉行“接触加防范”的战略,而且防范的力度明显加大、“需要为下一步的发展营造国际经济空间,改善外交环境”、“通往海上丝绸之路的用于弥补亚欧路上大通道的不足。
”分析中国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的原因。
28.(2014·河北邯郸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福特汽车公司是一家跨国汽车企业。
第一款汽车1903年通过汽车实验室多次检验之后,福特公司进行实际检验,在22天内长途跋涉4100英里,耐用性很强,适应了美国地广人稀的特点,这款汽车在随后迅速投入了生产。
福特公司采用了以流水装配线大规模作业代替传统个体手工制作,支付员工较高薪酬来拉动市场需求等措施。
福特公司也曾推出分期付款计划辅以销售。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福特公司基本上关闭了轿车生产线,大量生产军用卡车和轻型装甲汽车,随着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国的汽车生产线恢复了民用车的生产。
大多数美国人需要新的小汽车和卡车。
1948年福特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人民 一轮 复习 习题 阶段性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