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市高二生物月考.docx
- 文档编号:29422136
- 上传时间:2023-07-23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128.72KB
河南洛阳市高二生物月考.docx
《河南洛阳市高二生物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洛阳市高二生物月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洛阳市高二生物月考
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2015.10.
一、选择题(1-30每题1分,31-45每题2分,共60分)
1.对孟德尔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B.豌豆是严格的闭花传粉植物
C.豌豆在杂交时,母本不需去雄
D.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2.正常情况下,在人的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最多为( )
A.1B.2C.3D.4
3.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
A.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
C.两亲本间的组合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组合
4.在遗传学实验中,F1与隐性类型测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应为( )
A.与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相同B.四种1∶1∶1∶1
C.两种1∶1D.两种或四种1∶1或1∶1∶1∶1
5.某种药用植物合成药物1和药物2的途径如下图所示:
基因A和基因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基因(A_) 基因(bb)
前体物
药物1
药物2
A.基因型为AAbb或Aabb的植株能同时合成两种药物
B.若某植株只能合成一种药物,则必定是药物1
C.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
D.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能合成药物2的个体占3/16
6.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
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右图所示。
下面有关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如只研究茎高度的遗传,图示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
纯合子的概率为1/2
B.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C.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
D.以乙植株为材料,通过单倍体育种可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占1/4
7.如下图表示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
假设3号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生了一个既患该病又患苯丙酮尿症(两种病独立遗传)的儿子,预测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 )
A.9/16 B.3/16C.2/3D.1/3
8.已知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在人群中的概率为1/200。
现有一表现型正常的女人,其双亲表现型均正常,但其弟弟是白化病患者,该女人和一个没有亲缘关系的男人结婚。
试问,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 )
A.1/1200B.1/9C.1/600D.1/6
9.用纯种高茎黄子叶(DDYY)和纯种矮茎绿子叶(ddyy)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在F1植株及其上结出的种子中能统计出的数据是( )
A.高茎 黄子叶占3/4B.矮茎 绿子叶占1/4
C.高茎 黄子叶占9/16D.矮茎 绿子叶占1/16
10.基因A、B、C分别控制酶Ⅰ、酶Ⅱ、酶Ⅲ的产生,这三种酶共同作用可将一原本无色的物质转变为黑色素,即无色物质
X物质
Y物质
黑色素。
若两亲本基因型均为AaBbCc,则子代中能正常合成黑色素的个体的几率是( )
A.1/64B.3/64C.9/64D.27/64
11.在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 )
①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
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于1∶1
③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
④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花、白花三种表现型
A.②③④B.③④C.②③D.③
12.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
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
A.3∶2∶1B.7∶6∶3C.5∶2∶1D.1∶2∶1
13.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儿。
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
判断下列有关白化病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起疾病的遗传因子是隐性的
B.如果夫妇双方都是携带者,他们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1/4
C.如果夫妇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们所生表现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携带者
D.白化病患者与表现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
14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是通过什么结构连接起来的()
A.氢键B.-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C.-磷酸-脱氧核糖-磷酸-D.肽键
15.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
①培养噬菌体,②35S和32P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
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④③B.④②①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16.右图为从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试问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核中四分体个数,染色体个数及DNA分子数分别是( )
A.3、3、6 B.3、6、6C.3、6、12D.6、6、12
17.下列现象是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共有的是( )
①DNA复制一次;②着丝点的分裂;③最终产生两个子细胞;④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⑤能进行非同源染色体组合;⑥有染色体、纺锤体的出现。
A.①②⑤⑥B.①②④⑥C.②③④⑥D.①②⑥
18.在白菜与萝卜的DNA分子中,下列相关比值中,哪一个是可变的()
A.A/TB.G/CC.(A+T)/(G+C)D.(A+G)/(T+C)
19.下图表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过程中含有同源染色体B.b过程细胞数目不变
C.c过程不发生细胞融合D.a过程中不含染色单体
20.人类中的Klinefelfer综合征表现为中间性别,其性染色体为XXY。
若患者的性染色体异常为父方引起,则是因为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 )
A.同源染色体不分离B.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
C.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D.两条X染色体不分离
21.某夫妇的一方表现正常,另一方是色盲。
子女中女儿的表现型与父亲相同,儿子的表现型与母亲相同。
由此可推出母亲、儿子、父亲、女儿的基因型依次是( )
①BB;②XBXB;③Bb;④XBXb;⑤bb;⑥XbXb;⑦XBY;⑧XbY。
A.①③⑤⑤B.⑥⑧⑦④
C.④⑦⑦②D.②⑦⑧②
22.右图是细胞分裂某时期示意图,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B.④是一个染色体,包含两个染色单体①、③,两个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C.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⑤和⑥
D.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无细胞壁,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23.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
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24.下列各组细胞中一定存在Y染色体的是( )
A.人的神经元、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
B.人的初级精母细胞、男性肝细胞
C.人的肝细胞、男性成熟的红细胞
D.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人的第一极体
25.右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果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种类有16种
B.基因型如右图所示的一个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种配子
C.该图表示雄性果蝇体细胞染色体D.其基因型书写为AaXWY
26.经实验测得衣藻细胞中的DNA有84%在染色体上,14%在叶绿体上,1%在线粒体上,1%游离于细胞质中。
以上数据主要说明( )
A.基因在染色体上B.衣藻细胞中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C.衣藻的遗传物质是DNAD.衣藻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27.人类中有一种性别畸形,XYY个体,外貌男性,有的智力差,有的智力高于一般人。
据说这种人常有反社会行为,富攻击性,在犯人中的比例高于正常人群,但无定论。
有生育能力,2n=47,XYY。
假定有一个XYY男人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男性产生精子有X、Y和XY三种类型
B.所生育的后代中出现XYY孩子的几率为1/2
C.所生育的后代中出现性别畸形的几率为1/2
D.所生育的后代智力都低于一般人
28.A和B是属于同种生物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DNA分子含量的测定发现,A细胞中的DNA含量是B细胞的两倍,最可能的解释是( )
A.A细胞是正常的体细胞,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B.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C.A细胞处于分裂的前期,B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
D.A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B细胞处于分裂的前期
29.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
A.雌配子数∶雄配子数=1∶1
B.含X的配子数∶含Y的配子数=1∶1
C.含X的卵细胞数∶含Y的精子数=1∶1
D.含X的精子数∶含Y的精子数=1∶1
30.右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Ⅰ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
B.位于Ⅱ区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一致
C.位于Ⅲ区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能有等位基因
D.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
31.假设动物某精原细胞的2对等位基因(Aa、Bb)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该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时,可表示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和基因变化的是( )
32.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因而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B.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等位基因也随之分开
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33.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从表可知( )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S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
①
R
蛋白质
R型
②
R
荚膜多糖
R型
③
R
DNA
R型、S型
④
R
DNA(经DNA酶处理)
R型
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4.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黑豚鼠是否是纯合子,应采取的简便方法是()
A.杂交、杂交B.杂交、测交C.测交、测交D.自交、测交
35.将杂合子(Aa)设为亲本,让其连续自交n代,从理论上推算,第n代中纯合子出现的概率应为()
A.1/2nB.1-1/2nC.(2n+1)/2n+1D.(2n-1)/2n+1
36.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右图。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
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
37.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
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②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③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④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38.关于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含硫元素
B.T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
C.RNA和DNA都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
39.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
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50g和270g.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中重量为190g的果实所占比例为( )
A.3/64B.5/64C.12/64D.15/64
40.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
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
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
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 )
A.甲为AAbb,乙为aaBBB.甲为aaZBZB,乙为AAZbW
C.甲为AAZbZb,乙为aaZBWD.甲为AAZbW,乙为aaZBZB
41.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植株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
A.1/4 B.1/6C.1/8D.1/16
42.水稻的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现有纯合有芒感病株与纯合无芒抗病株杂交,得到F1,再将此F1与杂合的无芒抗病株杂交,子代的四种表现型为有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抗病、无芒感病,其比例依次为( )
A.9∶3∶3∶1B.3∶1∶3∶1
C.1∶1∶1∶1D.1∶3∶1∶3
43.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44.关于双链DNA的错误叙述是()
A.若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也相等
B.若一条链上A的数目大于T,则另一条链上A的数目小于T
C.若一条链的G:
T=1:
2,则另一条链的C:
A=2:
1
D.若一条链上A:
T:
G:
C=1:
2:
3:
4,则另一条链上是A:
T:
G:
C=2:
1:
4:
3
45.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2%,若其中一条链中的鸟嘌呤与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和30%,那么在其互补链上,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分别占()
A.30%21%B.34%12%C.34%30%D.24%12%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46.下列两图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坐标图和细胞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②为__________数目变化;c阶段中除了有丝分裂过程外,还包括________过程。
(2)图乙中D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B的上一个时期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____段;C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______段。
(用大写字母表示)
47、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
B和T同时存在
(BT)
T存在,B不存在
(bbT)
T不存在
(Btt或bbtt)
性别
雌雄同株异花
雄株
雌株
(1)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F1自交,F2的性别为____________,分离比为____________。
(2)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
1。
48.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有一种属于伴性遗传。
据查3号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
据图回答:
(1)由3×4→9可知,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_性遗传;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_性遗传。
(2)Ⅳ-13只患乙病,其致病基因是由Ⅰ代的第________号→Ⅱ代________号→Ⅲ代的第________号而传来的。
(3)若Ⅲ-8和Ⅲ-11婚配,生出只患甲种病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
高一生物月考答题卷
一、单选题(1-30每题1分,31-45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46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本题每空1分,共6.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
48(本题每空2分,共12.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
(3)
高二生物月考答案
一、选择题(1-30每题1分,31-45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A
C
B
B
A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D
B
C
C
D
C
A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D
B
B
B
C
B
D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C
C
D
B
B
D
D
D
B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B
B
D
C
D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46、
(1)染色体受精作用
(2)精子或(第二)极体。
(3)CD和MNGH
47、
(1)BbTt雌雄同株异花、雄株和雌株9:
3:
4。
(2)bbTTbbtt
(3)bbTtbbtt
48、
(1)常 隐 X 隐
(2)1 6 11
(3)1/3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 洛阳市 生物 月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