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9417308
- 上传时间:2023-07-23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19.51KB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docx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掌握基本的新闻文体知识。
2.引导学生了解新闻作品写法,体味平实语言中蕴涵的丰富情感。
3.回顾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点:
1.掌握基本的新闻知识
2.揣摩文中关键语句的内涵,分析新闻作品中作者的情感倾向。
教学难点:
1.品味文章中含义深刻的细节之处。
2.学习本文把历史场景和现实场景相融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计:
一、 导入新课:
大家还记得香港回归是什么时候吗?
1997年7月1日。
香港既是我们的国土,它怎么就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呢?
提示:
我们中国之前施行闭关锁国政策,是什么打开了我国大门?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1842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下《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
189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条约,租借香港新界99年。
经历了无数曲折与坎坷,在1997年7月1日这一天,这个离开母亲太久的孩子,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这一刻是我们中国人盼望已久的团聚时刻,这一刻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新闻记者的脚步,一起来感受下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现在有请全班同学一起来朗读课文,4分钟)(5分钟)
二、回顾新闻文体知识
今天我们学习的《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的新闻特写。
新闻是什么?
在初中,我们学过两则新闻,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新闻的相关知识。
新闻也称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
具有时效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语言高度概括、篇幅短小,它以消息、通讯、特写等样式,向我们提供各方面最新的资讯)
1、 新闻的特点:
时效性、真实性(板书)
2、 学习新闻,我们要把握新闻六要素,组成新闻的六要素可以用……概括)
新闻六要素:
(5个“W”和1个“H”)
When、where、who、what、why、\ how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
3、 新闻的结构:
(新闻一般由……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板书)
标题:
正标题,副标题
导语:
新闻的第一段,或是开头的一两句话。
主体:
主语在导语之后,构成新闻的主要部分。
背景(背景资料是新闻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中,有时也可称为新闻的主要部分)
结尾:
新闻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构需得响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5分钟)
三、分析课文,深入探究
我们今天就从新闻的这几个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来阅读这则新闻。
1、 先看标题。
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师提问:
看标题,你知道这则新闻要写什么?
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吗?
参考:
别了,很明显有告别的意思。
“不列颠尼亚”号是一艘英国皇家游轮,而又因为“不列颠尼亚”是大英帝国的全称,所以,周树春、杨国强等记者在这里则用“不列颠尼亚”借指英国,象征英国殖民统治。
///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从字面上看,是跟这艘游轮告别,而它更深层次的历史意义,应该是别了大英英国,别了英国殖民统治。
(2分钟)
2、导语的新颖之处:
(在标题之后,第一段就是新闻导语)
提问:
大家看这则导语,它有三个特殊之处。
一篇新闻的导语常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并提示新闻主旨。
这则导语同样有这些特点。
一是点题。
点明了英国国旗降落后,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将乘坐“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
“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撤离的使命。
这里就赋予了“不列颠尼亚”号以象征意义,再一次点明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已经结束的主题。
(加黑字体板书)
二是揭示全文主旨。
在港飘扬了156年的英国米字旗即将下降。
马上升起的旗帜是五星红旗,所以这里揭示了整篇新文的主旨:
香港回归(加黑字体板书)
三是突出时间观念。
(我们一起来找一下导语中的时间词)。
150多年,最后一次,最后时刻。
这些时间词的连续运用,突出了时间观念。
同时导语结束在时间上。
为新闻主体部分的时序顺序奠定基础。
(3分钟)(加黑字体板书)
3、主体解读
本文的主体部分是以时间顺序来概述事件过程,概述英方撤离香港的过程。
那么在不同的时间,记者都捕捉到了怎样的镜头?
我们同学一起来找找。
也就是说,找什么呢,我们可以找找,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降旗和仪式?
?
(注意:
在阅读时捉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几个要素)(给3分钟阅读)
A、(2-—4)港督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
4:
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第2段)<面色凝重的彭定康……>
4时40分——末任港督离开港督府(第3段)<彭定康登上“劳斯莱斯“离开……>
B、(5—7)英国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
6时15分——添马舰东面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
(第5段)<在“日落仪式”背景中,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的赠言。
>
7时45分——英方的第二次降旗仪式(第6段)<7时45分,广场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C、(8—9)中英香港交接仪式(升旗与降旗)
子夜时分中英交接仪式上易帜.
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第8段)<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结束>
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
(第9段)<中国恢复香港行使主权>
D、(10)“不列颠尼亚”号离港(第10段)
0时40分——查尔斯王子,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最后一个场景的记录,又使主体内容回归到了新闻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上来,呼应了前文>
记者以时间为顺序,给我们再现了香港回归的全过程,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深切的情感。
而以时间为顺序进行写作是本文主体部分的一大特色。
而这则新闻除了以时间为顺序构思完整新颖之外,他在背景材料的选择上也是独运匠心的。
(15分钟)
4、背景分析
在香港侮辱的历史中,有很多事都让国人刻骨铭心,而作者在报道香港回归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时候,也选择了背景材料。
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新闻中选择的背景材料有哪些?
(背景是什么?
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
也就是说,这个背景内容,它非实况报道,它只是新闻中的补充内容,它充当介绍事件历史,介绍地理环境的作用。
)(2分钟)
参考:
A、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经对其进行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
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港督府是英国在香港的最高统治机构)而在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后,这里还会是港督府吗?
这里将不再是港督府,不再是香港的最高统治机构,这里将仅仅只是一座古典的白色建筑。
这里将成为历史陈迹。
(3分钟)香港被殖民统治的时期将成为历史。
B、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个名叫英国海军士兵“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问:
这里为什么写入了士兵和军队?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战争就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直至今天,不论是开疆扩土,还是保卫国家,这都离不开军队,毛泽东就曾经说过:
“枪杆子里出政权”。
所以军队象征着国家的主权。
这里用军队来说明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开始了,结束了,就此记录了一件特殊的历史事件,香港回归。
(3分钟))
C、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
问:
为什么记者写得如此详细?
有何用意?
(精确的时间计算,是对屈辱历史的铭记,更是对香港回归的期盼)(2分钟)
背景介绍, 能对新闻事实起到说明、补充、衬托作用。
了解背景有利于了解新闻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
刚才我们所分析的这些背景,它同样有着这些作用,并且这些背景都起到了深化了“香港回归”这一主题的作用。
( 1分钟)
5、问题探究(板书提问问题A、B)
A、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
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日不落帝国”的殖民主义太阳在香港永远的落下了。
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B.本文的结语部分,我们该如何理解结语中“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明确:
①现实场景。
1841年,大英帝国横跨印度洋而来;1997年,“不列颠尼亚”号黯然从海上离去。
②历史轮回。
“从海上来”标志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正式开始;“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脱离英统,回归祖国。
标题、导语、主体、结语都体现了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的融合。
(现实意义:
“不列颠尼亚”号,这艘游轮即将离去。
历史意义:
150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就此结束。
)
末段的补充说明文字,既是历史背景的介绍,又是通过一系列的数字对比,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的鞭挞,讽刺了殖民主义终究要失败的命运。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这样的结语,既深化了主题,又给人留下了意味深长的思考和回味。
(5分钟)
四、拓展训练
再次朗读《别了,“不列颠尼亚”》,认识新闻的独特魅力与价值。
(4分钟)
请同学们观察校园生活,写一则新闻。
要求,一、把握新闻文体六要素,确保写作的完整性。
二、突出新闻的特点:
时效性、真实性。
(30分钟)
五、板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
新闻,特点:
时效性、真实性
基本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 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相融合
导语 点题:
英国殖民统治结束
揭示全文主旨:
香港回归
突出时间观念:
150年,最后一次,最后时刻
主体 以时间为顺序 历史场景和现实场景相结合
(2—4)港督告别仪式
(5—7)添马舰东广场的告别仪式
(8—9)中英香港交接仪式
(10)“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结语 现实场景与历史意义的结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 不列颠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