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四句话.docx
- 文档编号:29417039
- 上传时间:2023-07-23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24KB
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四句话.docx
《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四句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四句话.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四句话
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四句话
□成尚荣究竟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使命和目的是什么,总是让人纠缠不清。
最近,有几句话让我对这一问题的答案逐步明朗起来。
第一句是教育同行说的,即不要给学生背不动的书包,要给学生带得走的东西。
背不动的书包里有什么呢?
估计不是玩具,不是足球、篮球,也不会是学具,而是一本又一本的教辅用书,一又一的试卷,装的是知识,是教师和家人永不满足的分数。
知识、分数可能是带不走的,而能带着走的是什么呢?
是方法,是能力,是智慧。
这些素养永远会伴随着学生,而且在伴随的过程中还会再生。
这句话道明了教学的使命与目的。
第二句是十一学校校长希贵说的,即我们学校的教师不是教学科的,而是教学生的。
“不是教学科的”,不是对学科的轻视,更不是对学科的否定,而是说,要从所教学科的背后或深处看到人,看到学生。
教师教学科,很容易让步于学科,而没有更宽的视野;很可能止步于知识,而忘掉了一切教学都是育人。
站在人的角度,站在育人的高度,才会让教学富有蓬勃的生命和无限的创造力。
人永远是目的,而不是工具。
可现实是,不少教学让知识遮蔽了人,让学生缺席了,让分数把学生当奴仆规训起来了。
教学的使命与目的应当是发展学生的素养,那么,素养应当以人为核心,以育人为根本任务。
第三句是叶圣先生说的,即所有的课都应当是政治课,所有的课也都应当是语文课。
所谓都是政治课,不是要求把所有的课都上成政治课,而是所有的课都应当从学科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出发,自然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样,所谓都是语文课,也不是要求把所有的课都上成语文课,而是所有的课都要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应用。
叶圣先生的话至少有两点相当重要:
一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少不了思想品德素养和语言文字素养;二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既是基于学科的,又是超越学科的,应当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来统领各学科教学。
因此,学科教师既要研究本学科的教学,又要关注、研究、把握和落实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当然,不仅要把握共同的、一般的核心素养,还应当研究和把握学科本身的核心素养。
第四句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提出来的,即以整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改革,建构“1+X”课程体系。
显然,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需要以课程为依托。
课程的品质影响着学生的素养,课程的结构影响着学生的素养结构。
“1+X”课程体
系培养和发展的正是学生的整体素养、综合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窦桂梅还进行了“主题教学”研究。
主题,是核心素养的载体,即核心素养以主题的方式来呈现。
同时,她也告诉我们,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教学。
还可以列出几句话,但这四句话,正是从不同的角度,紧紧围绕着核心素养
的培养与发展,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学,什么是教学的使命和目的。
研究的思路、过程和方法二、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
1、建立实验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由校长、教导主任主管,教研员参加的学校语文教学整体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研究和指导。
2、确定实验年级,配备实验教师。
各校拟定实验年级、实验班。
实验教师选事业心、责任心强,有较好的课堂教学功底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的教师承担实验任务。
3、制定实验方案。
认真总结了以往的教改经验,在反复讨论、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学校小语整改方案。
4、培训了实验教师。
建立实验教师经常性的业务学习和教学研究制度;更新教学观念,要验教师多想、细干、、创新;在广泛学习各地经验的同时,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实验。
(二)实施阶段
1、创设小语整改氛围。
(1)各校进行校园的绿化、净化、香化、美化,激发着学生爱学
校、爱生活的高尚情感和团结、友好、和谐、愉悦、
向上的积极情绪。
(2)提供了良好的校园语言环境,体现着知识化、方向化、楷模化、文明化、审美化。
校园中随处可见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标语专栏、大小黑板容丰富、新颖有趣,而且更换及时。
(3)定期展出师生的书法、绘画、制作、标本等。
激发着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着学生的进步与成功,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4)学校规定每周每人至少收看教育电视台讲座或讲课两次,作好听课记录,写出心得体会。
(5)把教科研活动列入学校教学常规,严格管理,严密组织,严谨实施。
教师们建立了科研小档案,制定了科研小课题。
2、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改革,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
我们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着眼点是打基础、学方法、成能力、强素质。
A:
教读课的改革
(A)教读课改革的第一次尝试:
讲读结合课这种课一问一答的痕迹很浓,开始重视了读,但欠读的方法的指导,读的时间不充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体现的不够。
(B)第二次尝试:
读学结合课(低年级读书指导课;高年级能力训练课)低年级教读课中的精读课的基本结构为:
初读——读正确;熟读——读流利;理解读——读出感情;从三年级开始精读课逐步体现了以下特点:
(1)把预习放在课,重视预习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①从宏观着眼,自然地切入预习。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要抓住教材中的导读和预习提示,使学生在预习中理解课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收获与求索中学到读书知识和方法。
②逐步让学生明确目标及要求。
教师可根据课文特点和阶段训练的特点,设计预习要求。
要围绕教学的总要求设计具体的分项要求,容包括字、词、句、文章的层次、主要容及写作目的等。
③让学生掌握预习步骤,形成习惯。
一般地说,可尝试下列步骤:
读、划、标、查、写、思、议。
a:
读。
包括读通课文,读准字音,初知大意。
b:
划。
划出重点词语和难懂的字词句,到了四年级可划出段落层次。
c:
标。
各年级都要标出自然段序号和句子序号。
d:
查。
查字典理解字意、词意,扫除字词中的“拦路虎”。
e:
写。
在教材文字旁写出重点注释。
尤其是高年级,从词句到段篇,从时间、地点、人物到事件起因、经过、结果,都可批写。
f:
思。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也可从课后“思考和练习题”出发,挖掘课文容。
g:
议。
通过讨论解疑。
(2)加强阅读训练。
①以改革课堂结构为目的,认真钻研教材,在教材处理上下功夫,为真正落实阅读训练提供保障。
②加强学法指导,以读代讲。
③“讲”“读”结合的基础上,强化背诵,积累语言材料。
④增强“三主”意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学习。
(3)中高年级精读课的基本结构,形成了《纲要》中指导的形式。
自读自悟——读通、读懂;交流讨论——深化、提高;读背说写——积累运用。
(4)不足之处:
在课中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时,欠缺方法的指导,交流讨论的作用发挥的不够。
(C)第三次尝试
(1)低年级把说写切实安排在精读课中。
在课中除了学生说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会,达到以读带讲的目的。
另外,有意识地安排说的训练。
(2)中高年级开始阅读“五疑式”教学法的尝试。
阅读教学的“五疑式”是一种以疑问为引线,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的教学结构。
其主要教学过程,按探究问题的延伸顺序,可分为“自学生疑——尝试排疑——启发释疑——练习解疑——创造质疑”五个基本步骤。
B:
习作课的改革
(A)小语整改的目的之一就是达到“自能作文”的目的。
我校习作课的改革主要走了这么几步:
(1)低年级进行了由“词——句——句群——自然段”的训练。
从低年级开始初步渗透积词成句和用词造句的规律,进行学会从说一句意思简单的话到说一句意思复杂的话,进行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训练。
(2)中年级的片断训练。
(3)四年级重视了段到篇的过度、及篇的训练。
①上学期“先导后作”。
“导”的要:
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指导学生审清题目,明确要求,引导学生选材及安排材料。
学生独立写完后,经过教师批阅,筛选典型讲评,然后各自修改,这是向自能作文迈进的初级阶段。
②下学期“边导边作”。
这是个过度阶段。
“导”的要求:
不但从时间上减少,而且侧重点也有不同,那就是即要围绕读写重点训练项目突破难点,又要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指导。
(4)五年级上学期进行的是“先作后导”训练。
(5)五年级下学期开始了快速作文训练。
即快速审题——快速选材——快速列提纲——快速成文——快速修改。
现在,最早参加实验的五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能作文”的能力。
(B)关于习作训练的思路和方法。
加大写作训练。
我们的思路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广泛的生活实践和课堂作文训练,大面积、高质量地提高写作能力。
①我们从宏观出发,把作文教学要求和容按年级分解成许多子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然后分到各个年级。
②在作文训练中,我们的途径是:
观察体验生活、并通过阅读听记积累材料,勤写多练形成能力,精讲优评提高效率。
③作文训练的方法:
a:
利用看图说话、看图听话、看图表演后说话、写话进行训练,b、阅读和写作结合,在阅读中学练写作。
可以仿写结构段等。
c、采取灵活的训练方法。
如小品作文、活动作文、贴图作文等。
d、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习作。
④让作文成为学生的“乐事”。
a: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主动去写。
b:
消除学生怕作文心理。
我们的办法是把作文训练与集体活动结合起来。
3、关于听的训练。
①要使学生养成静听习惯。
强调静听重要性,听之前要明确要求,训练听话的准确性,并把听和说写结合起来。
②教师语言要有趣味性,听的材料力求新颖,形式灵活,循序渐进。
③使学生切实掌握听的方法,形成听的能力,逐步达到善听。
4、关于说的训练。
①加强课前说话训练。
课前说话训练,是抓住课前3-5分钟对学生进行丰富的口头语言训练。
根据年级不同,要求各异,形式多样。
②加强课后说话训练。
课后训练是抓住下课之前的两分钟进行的说话训练。
容主要是当堂的学习总结和收获。
③坚持写日记,适时听读。
利用好每周的主题班队会和说话课。
围绕一周焦点、新闻,针对同一容,谈意见、讲观点,畅所欲言。
4、练一笔好字。
“一笔一画练好字”,是我们实施小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之一。
每周安排一节写字课。
每周一早上必须进行写字训练,做到“六落实”
:
①时间落实。
写字课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时间列入课程表。
②辅导落实。
每节课教师都按写字备课,教给学生有关字的笔画、笔顺、结构,安排字的占格、行款等,并示例字的书写。
③字数落实。
基本标准:
一年级10分钟练30个字,二年级10分钟练40个字,三年级10分钟练50个字,四年级15分钟练70个字,五年级15分钟练80个字,六年级15分钟90个字。
④标准落实。
学生一律使用规的田字格本,以规字的大小、数量、行款等。
⑤评估落实。
各校各班级每周向学校交一次练字作业,学校对每周的练字情况进行评估。
⑥体会落实。
中高年级可在每次或每周练字后写出体会
5、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为促进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形成,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形成各科教学协同效应,我们试搞了语文与思品、自然、美术、劳动等学科的横向联系,各种能力综合提高的目的。
6、大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定时间、定计划、定辅导,做好活动的组织、记录及考评。
(1)全面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加大课外阅读量。
①保证阅读资料。
各校大量订书报,班级设图书角,每班必须有百本以上读物,互相传阅。
学校图书室也为学生创设多读书、读好书的环境和条件。
②保证阅读时间。
除了正常的连排的阅读课时间外,把早晨20分钟晨读时间安排给学生课外阅读。
③保证阅读量。
规定各年级学生每周的阅读量。
一年级1000字,二年级2000字,三年级5000字,四年级15000字,五年级20000字。
④开展“读书好少年”的评比活动。
(2)成立语文课外活动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兴趣活动。
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学校成立了朗读、演讲、书法、写作、电脑、故事、广播、墙报、小记者采访、新闻报到、剪贴写话、语文小报等十几个活动小组。
每个活动小组都有专人负责,做到人员、场地、时间、辅导、评估“五落实”,学校定期组织语文课外活动的评比和成果展,并给予表彰奖励。
(3)开展了全体学生参加的语文能力竞赛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每学期以班级进行一、二年级普通话朗读比赛,看图说话、写话竞赛,找错别字比赛。
三至五年级进行听、说、读、写比赛,演讲比赛,成语接龙比赛,故事会等。
(4)开展容丰富、板面新颖、形式多样的语文手抄小报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要求
学生每人每月办一期语文手抄小报,学校根据各班展出情况进行评比,选出优秀作品全校进行展览。
(5)发挥小记者的作用,及时反馈学校的热点问题。
7、改革了考试制度。
(1)采取平时测试和期末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采取笔试、口试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
(2)学校组织考试,不仅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作文成绩进行考查,而且对学生的听、说、朗读、背诵、口头表达、写字等基本技能进行考查。
每学期对学生参加语文课外活动情况进行一次综合测评,并把成绩按一定比例记入学生总成绩。
实验研究方法:
1.教育实验法:
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在自然状态下进行,选择2个班为实验班。
本校同年级其他班级为对照班,在进行常规教学的同时随机接受教育辐射。
2.调查法:
通过观察、问卷、测试等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3.经验总结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学生 发展 核心 素养 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