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一轮复习精选训练含最新模拟题单元过关检测七 含答案 精品.docx
- 文档编号:29415116
- 上传时间:2023-07-23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129.09KB
版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一轮复习精选训练含最新模拟题单元过关检测七 含答案 精品.docx
《版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一轮复习精选训练含最新模拟题单元过关检测七 含答案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一轮复习精选训练含最新模拟题单元过关检测七 含答案 精品.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一轮复习精选训练含最新模拟题单元过关检测七含答案精品
单元过关检测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2018·衡水中学调研)某二倍体植株染色体上控制花色的基因A2是由其等位基因A1突变产生的,且基因均能合成特定的蛋白质来控制花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A2是基因A1中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造成的
B.基因A1、A2合成蛋白质时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C.基因A1、A2同时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
D.基因A1、A2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
2.(2017·深圳模拟)秋水仙素诱导基因突变的2种机制:
(1)秋水仙素分子结构与DNA分子中碱基相似,可渗入到基因分子中;
(2)插入到DNA碱基对之间,导致DNA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秋水仙素可能引发的结果推断不合理的是( )
A.基因复制时配对错误B.转录过程受阻
C.翻译过程受阻D.DNA结构局部解旋
3.(2018·贵阳一中调研)下列各选项中能够体现基因重组的是( )
A.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
C.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4.(2017·福州一中月考)下列有关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片段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
B.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
C.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变异,观察不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出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5.如图是三种因相应结构发生替换而产生的变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三种变异都一定引起性状的改变
B.②和③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C.②和③均可发生于有丝分裂过程中
D.三种变异均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6.(2018·南宁市三中调研)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只发生一次变异,产生的4个精细胞如图所示,则可推断发生的变异类型为( )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
7.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可杂交,也可自交,控制植株颜色的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
下列遗传学实验中,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F1代出现绿株的原因是经过射线处理使PL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B.F1代紫株自交,因为基因重组,后代将出现性状分离
C.为尽早筛选出突变个体,在F1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可通过显微镜检测
D.在F1紫株产生配子时,Pl与PL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8.(2018·长沙明德中学调研)下表为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及发育情况,一只携带白眼基因的红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F1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注:
亲本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基因突变)( )
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
发育情况
XXY
雌性,可育
XYY
超雄,可育
A.F1白眼雌果蝇最多能产生3种类型的配子
B.F1白眼雌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中X染色体数最多为2条
C.F1白眼雌果蝇的出现可能是由母本减数分裂产生异常配子所致
D.若F1中出现一只超雄果蝇,则为父本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9.(2017·滕州一中月考)在自然条件下,二倍体植物(2n=4)形成四倍体植物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失败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B.二倍体植物与四倍体植物应属于不同的物种
C.图示四倍体植物的形成并未经长期的地理隔离过程
D.若要测定图示四倍体植物的基因组DNA序列,则需测4条染色体上的DNA
10.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
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
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11.(2017·广州联考)假设A、b代表水稻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独立遗传。
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了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杂交育种过程中从子一代开始选种
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应用的原理和④相同
C.⑥过程需要用低温或者秋水仙素处理种子或者幼苗
D.过程⑦的育种过程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12.如图是人体正常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用虚线表示)和一对性染色体(用实线表示),其中A、a表示基因。
突变体Ⅰ、Ⅱ、Ⅲ是甲的几种突变细胞。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从正常细胞到突变体Ⅰ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
B.突变体Ⅱ的形成一定是染色体缺失所致
C.突变体Ⅲ形成的类型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D.一个甲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aX配子的概率是
13.树棉和草棉之间能够杂交形成F1,但F2极少见。
原因是F1所结的种子通常不能萌发,或萌发后长出的幼苗很瘦弱,不久后就会死亡。
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树棉和草棉之间能够杂交产生子代,不存在生殖隔离
B.树棉和草棉属于同一个物种
C.F1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
D.F2在自然选择过程中被淘汰
14.(2018·柳州质检)成人的每个血红蛋白分子由2条β肽链参与构成,位于常染色体上的B、b基因分别控制合成正常β肽链和异常β肽链,正常β肽链与异常β肽链仅有1个氨基酸的差异(位于肽链的中段,种类不同),两种肽链均参与血红蛋白的构成,血红蛋白全为异常β肽链的人临床上表现为贫血症。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基因B突变为基因b的过程中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B.基因型为Bb人的红细胞内含有3种类型的血红蛋白分子
C.基因B对b为显性,基因型为Bb的红细胞中基因b不表达
D.基因B对b为显性,基因型为Bb的体细胞中基因B均可表达
15.(2017·郑州质检)患者体内的“超级细菌”具有抗药基因,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再敏感,它的产生与人们滥用抗生素有关。
以下有关“超级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超级细菌”的产生丰富了物种多样性
C.抗药基因的产生导致生物发生了进化
D.在抗生素的诱导下,细菌朝一定方向变异
16.实验室条件下可以研究细菌抗药性形成的机理。
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是敏感的,将它接种到青霉素浓度为0.1单位/cm3的培养基里,绝大多数细菌死亡,但有个别细菌能存活下来,并能进行繁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青霉素的影响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降低
B.存活下来的个体通过繁殖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的提高
C.接触青霉素之前金黄色葡萄球菌个体间已经产生了抗青霉素的差异
D.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17.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
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的调查分析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家蝇种群来源
敏感性纯合子(%)
抗性杂合子(%)
抗性纯合子(%)
甲地区
78
20
2
乙地区
64
32
4
丙地区
84
15
1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替换的结果
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12%
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
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8.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生殖隔离才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植物通过自花传粉产生后代的繁殖方式大大提高了其进化的速度
C.种间竞争、基因重组和外来物种入侵等都会影响生物的进化
D.自然选择导致突变产生并对有利变异进行定向积累
19.(2017·重庆调研)设某种群中只存在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由于外界因素的改变,该种群被分割成两个种群甲和乙,如图表示分割后的两个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时刻甲、乙种群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相同
B.t时刻将甲、乙种群混合后,A的基因频率为0.5
C.t时刻甲、乙种群开始出现生殖隔离
D.环境直接通过对基因型的选择影响基因频率
20.(2018·康杰中学调研)如图甲、乙、丙代表不同的种群,甲和乙原本属于同一物种,都以物种丙作为食物来源。
由于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的进化,现在不太清楚甲和乙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和乙在一起还能进行自由交配,则它们就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
B.甲和乙的关系一定为竞争
C.若甲和乙仍然为同一物种,则它们具有共同的基因库
D.甲和乙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导致了它们朝着一定方向进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21.(8分)射线诱变可使同一基因突变,也可使不同基因突变。
将纯合深眼色果蝇用射线诱变处理,得到两种隐性突变品系,性状均为浅眼色,两突变品系杂交,F1雌性均为深眼色,雄性均为浅眼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射线诱变可以使不同的基因突变,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的特点。
(2)有人认为两种突变品系有可能是同一基因突变的结果,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理由是
(3)若上述两种突变品系是两对不同基因分别突变的结果,则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是。
(4)若让F1自由交配,F2性状表现如表:
性别
深眼色
浅眼色
雄性
4
396
雌性
204
196
则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是,F2中出现深眼色雄蝇的最可能原因是。
22.(12分)(2018·六安调研)水稻叶片宽窄受细胞数目和细胞宽度的影响,为探究水稻窄叶突变体的遗传机理,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
请回答问题:
(1)科研人员利用化学诱变剂处理野生型宽叶水稻,可诱发野生型水稻的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导致基因突变,获得水稻窄叶突变体。
(2)测定窄叶突变体和野生型宽叶水稻的叶片细胞数目和单个细胞宽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该结果说明窄叶是由于所致。
(3)将窄叶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杂交,获得F1。
将F1自交,然后种植F2,并测定F2水稻,统计得到野生型122株,窄叶突变体39株。
据此推测窄叶性状是由控制。
(4)研究发现,窄叶突变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
科研人员推测2号染色体上已知的三个突变基因可能与窄叶性状出现有关。
这三个突变基因中碱基发生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突变基因
Ⅰ
Ⅱ
Ⅲ
碱基变化
C→CG
C→T
CTT→C
蛋白质
与野生型分子结构无差异
与野生型有一个氨基酸不同
长度比野生型明显变短
由表推测,基因Ⅰ的突变(填“会”或“不会”)导致窄叶性状。
基因Ⅲ突变使蛋白质长度明显变短,这是由于基因Ⅲ的突变导致。
(5)随机选择若干株F2窄叶突变体进行测序,发现基因Ⅱ的36次测序结果中该位点的碱基35次为T,基因Ⅲ的21次测序结果中该位点均为碱基TT缺失。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判断,窄叶突变体是由于基因发生了突变。
23.(10分)(2018·泉州质检)棉花的棉纤维大多为白色,天然彩色棉很受大众喜爱。
棉纤维的白色(B)和深红色(b)是一对相对性状,育种专家对深红棉做了如图(Ⅰ和Ⅱ为常染色体)所示的技术处理,得到了基因型为ⅡbⅡ的粉红棉新品种。
图中基因A、a分别控制抗旱与不抗旱性状,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深红棉花粉粒培育出的棉花植株,一般不结棉花的原因是。
(2)图中培育新品种的处理过程发生了变异,该变异(填“能”或“不能”)通过镜检方法检出,该粉红色新品种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出现了另一种白色棉,该新品种白色棉的基因型是(仅考虑颜色性状)。
(3)用该粉红棉新品种自交所结种子不能大面积推广,欲得到能大面积推广的粉红棉种子,请你设计一种最简单的育种方法:
(写明材料和方法即可)。
(4)图中的新品种自交,F1中抗旱深红棉的基因型为,在子代中的比例是。
24.(8分)加那利群岛一年生的某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aa(开白花)。
某一年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外来许多基因型为AA和Aa(开紫花)的种子。
几年后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
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该地所有的上述植物群体构成了一个,其中全部的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
(2)基因型为AA和Aa种子到来几年后,该群体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和,该群体的基因频率改变是的结果。
(3)下图中能比较准确地表示A和a基因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比例变化情况的是。
(4)假如环境改变前的群体和环境改变后的群体之间花期不同,不能正常受粉,说明这两个群体属于(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物种,原因是。
25.(12分)如图表示小麦的三个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
Ⅰ、Ⅱ表示染色体,D为矮秆基因,T为抗白粉病基因,R为抗矮黄病基因,均为显性,d为高秆基因。
乙品系是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品系,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请回答问题:
(1)普通小麦为六倍体,染色体数是42条,若每个染色体组包含的染色体数相同,则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条染色体。
(2)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
(3)甲和丙杂交得到F1,若减数分裂中Ⅰ甲与Ⅰ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将随机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F1产生的配子中DdR占(用分数表示)。
(4)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1中矮秆抗白粉病植株再与丙杂交,后代基因型有种(只考虑图中的有关基因)。
(5)若把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1基因型看作DdTt,请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F1经单倍体育种得到矮秆抗白粉病纯合子的过程。
答案精析
1.B [基因突变是指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A项错误;生物体内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时共用一套遗传密码,B项正确;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基因A1和A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但不会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C、D项错误。
]
2.C [秋水仙素可以导致基因复制时配对错误,A项正确;根据题干“插入到DNA碱基对之间,导致DNA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可知,转录过程受阻,B项正确;根据题干信息,不能推断出翻译过程受阻,C项错误;根据题干“秋水仙素分子结构与DNA分子中碱基相似,可渗入到基因分子中”可知,DNA结构局部解旋,D项正确。
]
3.C [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属于基因突变,A项错误;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而不是姐妹染色单体间的局部交换,B项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C项正确;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D项错误。
]
4.D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A项错误;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但染色体变异大多数对个体的生存是不利的,B项错误;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观察不到基因突变,C项错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出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D项正确。
]
5.D [由题图可知,①表示基因突变中的替换,②表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③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由分析可知,三种变异不一定引起性状的改变,A项错误;只有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②属于基因重组,B项错误;②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③可发生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C项错误;三种变异均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项正确。
]
6.A [据图分析,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般产生4个2种精子,而图中4个3种,其中第2和4相同,而第1和3不同,出现了等位基因,则发生的是基因突变。
]
7.C [F1代出现绿株的原因是经过射线处理使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导致PL基因缺失,A项错误;该植株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只能发生基因的分离,不能重组,B项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因此为尽早筛选出突变个体,在F1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可通过显微镜检测,C项正确;在F1紫株产生配子时,Pl与PL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项错误。
]
8.C [一只携带白眼基因的红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F1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可推知该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Y,其最多能产生Xa、XaY、XaXa、Y四种类型的配子,A项错误;F1白眼雌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X染色体数最多为4条,B项错误;F1中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Y,是由于母本减数第二次分裂时a基因所在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同一极产生异常配子所致,C项正确;若F1中出现一只超雄果蝇XYY,则为父本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D项错误。
]
9.D [减数分裂失败既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也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A项正确;二倍体植物与四倍体植物杂交后代为三倍体,三倍体联会紊乱不可育,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所以属于不同的物种,B项正确;图示四倍体植物的形成并未经长期的地理隔离过程,C项正确;测定四倍体植物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时只需测定2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D项错误。
]
10.D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诱发产生的基因突变是随机的,决定大豆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A项错误;花粉是经减数分裂得到的,其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单倍体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此时细胞内共含有40条染色体,B项错误;植株X是杂合子,自交后会产生纯合子,所以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提高,C项错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与它是否为单倍体无关,只需要其细胞具有该生物体的全套遗传信息即可,D项正确。
]
11.B [由于杂交育种要从F2才发生性状分离,开始出现所需要的表现型,所以一般从子二代开始选种,A项错误;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应用的原理和④相同,都是基因重组,B项正确;单倍体高度不育,不产生种子,因此经过⑥过程培育新品种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C项错误;过程⑦的育种过程是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不能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D项错误。
]
12.A [突变体Ⅰ中A基因变成a基因,属于基因突变,可发生在有丝分裂中,A项正确;突变体Ⅱ中一条常染色体缺失了一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也可能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项错误;突变体Ⅲ中一条常染色体的片段移到Y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而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C项错误;图中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四种,即AX、AY、aX、aY,而一个甲细胞形成的子细胞是2种,即AX、aY或AY、aX,则产生aX配子的概率是0或
,D项错误。
]
13.D [树棉和草棉为两个不同的物种,尽管两者能杂交产生F1,但F2一般不存活,树棉和草棉间存在生殖隔离,A、B项错误;据题意可知,F1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形成种子,C项错误;据题意可知,F1所结的种子通常不能萌发,或萌发后长出的幼苗很瘦弱,在自然选择过程中被淘汰,D项正确。
]
14.B [由于正常β肽链与异常β肽链仅有1个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所以基因B突变为基因b的过程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A项错误;由于B、b基因分别控制合成正常β肽链和异常β肽链,所以基因型为Bb人的红细胞内含有3种类型的血红蛋白分子,分别为2条正常β肽链、1条正常β肽链和1条异常β肽链、2条异常β肽链,B项正确;位于常染色体上的B、b基因分别控制合成正常β肽链和异常β肽链,所以基因型为Bb的红细胞中基因b能表达,C项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基因型为Bb的体细胞中,只有红细胞内的基因B可表达,D项错误。
]
15.C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故不进行有性生殖,因此不会发生基因重组,A项错误;“超级细菌”的产生丰富了基因多样性,由于没有形成新物种,因此没有丰富物种多样性,B项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抗药基因的产生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因此会导致生物发生进化,C项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抗生素只能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选择,不能诱导其向一定方向变异,D项错误。
]
16.C [在青霉素的影响下,不能抵抗抗生素的细菌死亡,存活的个体存在抗青霉素的基因,因此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升高,A项错误;存活下来的个体通过繁殖后代仍然具有相同的基因,因此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不会改变,B项错误;接触青霉素之前金黄色葡萄球菌个体间已经产生了抗青霉素的差异,使用青霉素时,青霉素对细菌进行了选择,C项正确;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与人工选择无关,D项错误。
]
17.C [由题意可知,产生抗性的原因是由于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因此最可能是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A项正确;甲地区抗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是2%+20%÷2=12%,B项正确;甲地区抗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是12%,乙地区抗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是4%+32%÷2=20%,丙地区抗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是1%+15%÷2=8.5%,因此乙地区抗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最高,但是不一定是基因突变的频率最高,C项错误;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项正确。
]
18.C [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均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A项错误;植物通过自花传粉产生后代的方式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不能加快生物进化的速度,B项错误;种间竞争、基因重组和外来物种入侵都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因此都是影响生物进化的因素,C项正确;突变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不会导致突变产生,D项错误。
]
19.A [t时刻甲种群中A的频率为0.8,a的频率为0.2,乙种群中A的频率为0.2,a的频率为0.8,因此甲、乙种群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相同,都是0.8×0.2×2=0.32,A项正确;由于甲和乙这两个种群的大小未知,因此t时刻将甲、乙种群混合后,A的基因频率无法计算,B项错误;由图可知,t时刻甲、乙种群只是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还没有出现生殖隔离,C项错误;环境直接通过对表现型的选择影响基因频率,D项错误。
]
20.D [两种群能自由交配且产生的后代可育才说明两种群属于同一物种,A错误;竞争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甲和乙若为同一物种,则不是竞争关系,B错误;每一个种群都有自己的基因库,甲、乙属于两个种群,不具有共同的基因库,C错误。
]
21.
(1)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随机性
(2)不赞同 若为同一基因发生突变,两突变品系杂交后代应全为浅眼色
(3)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或者两对均位于X染色体上
(4)两对均位于X染色体上 F1雌蝇产生配子时,X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
解析
(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版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一轮复习精选训练含最新模拟题单元过关检测七 含答案 精品 高考 生物 全国 通用 一轮 复习 精选 训练 最新 模拟 单元 过关 检测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