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完成518.docx
- 文档编号:29407932
- 上传时间:2023-07-23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31.75KB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完成518.docx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完成5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完成518.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完成518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区域:
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地理学最常用的基本概念之一。
2、区域的主要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虚有实)。
(2)区域内部表现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是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简述:
具有一定的界线;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整体性。
二、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
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一般,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面和网络四种形式组成。
2、形成:
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
3、影响因素:
(1)自然地理条件
(2)社会经济活动(3)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
(4)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4、区域划分类型:
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
地域
乡村地域
城镇地域
区别
地域范围大小
大
小
产业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联系
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的持续的带动作用。
5、地域空间分布形式
项目
形状
结论
农业
面状
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交通运输线路
线状和网络状
城市和工业
点状
城市群和工业区
岛状
6、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三、区域的产业结构
1、概念: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
农业,包括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
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
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4、产业结构的差异表现:
(1)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就业比重、内部构成等。
(2)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3)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4)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5、
农业地区
工业地区
城市地区
人口分布特点
第一产业人口占绝对优势
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大
第二、三产业人口比重大
产业分布特点
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工业经济比重上升
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超过第二产业
产业结构特点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对外经济联系
对外经济联系较少
对外经济联系加强
对外经济联系密切
对生态环境影响
主要是生态破坏
主要是环境污染
主要是环境污染
第二节区域的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
常用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区域类型:
(1)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
(2)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
2、综合性指标
人文发展指数:
通过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三项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3、总体发展趋势:
平衡-不平衡-平衡……
低水平---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恶化---恶性循环
高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
一、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区域经济特征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不高,以传统农业为主。
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
区域空间结构简单,区内经济差异小,中心城市缺乏,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少,分布稀疏,对外开放程度较低,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
二、工业化阶段区域经济特征
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第二、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区域内部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区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为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区域经济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加速发展态势。
三、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区域经济特征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已较高,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逐步形成。
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缩小,区域的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区域发展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
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少
中等
高
产业结构
传统农业比重大,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
第二产业比重大,第三产业加速
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第二产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升级
对外开放程度
低,对外贸易规模小,表现出自给自足特征
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交通运输
现代化交通线路少而稀疏
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
现代化交通、信息网络逐步完善
城市化
水平低,缺乏大型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发展速度高于区域
水平高,区域内部差异小
发展阶段
低水平均衡状态
不平衡增长
较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
一、东、中、西差异
1、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划分依据:
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
我国三大经济地带:
经济地带
西部
中部
东部
范围(省级行政单位,暂不含港澳台)
川、渝、贵、云、藏、陕、宁、甘、青、新等10个
黑、吉、内蒙古、晋、豫、鄂、湘、皖、赣等9个
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等12个
划分依据
自然条件
较差
较优越
优越
经济基础
薄弱
较薄弱
雄厚
发展水平
低
较低
较高
对外开放程度
较低
较低
高
2、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
(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中、西部经济地带
东部经济地带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
较低
较高
科技教育水平
较低
较高
发展机遇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
80年代积极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2)产业结构的差异:
(导致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
西部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东部经济地带
产业结构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大
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工业结构
以重型产业为主
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
工业结构呈现“南轻北重,东轻西重”的基本特征
(3)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
地带
中、西部地带
东部地带
工业化差异
工业化进程
相对滞后
较快
工业产值
较低
较高
工业结构
传统型工业为主体
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城市化差异
城市化水平
较低
较高
城市综合实力
较低
较高
城市密度
较小
较大
(4)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
主要原因是:
区域开放程度
中、西部地带
东部地带
对外开放时间
较晚
较早
对外开放程度
较低
较高
外资吸收能力
较弱
较强
3、小结:
我国东、中、西部地带的差异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外开放等许多方面,这些差异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P20课后题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
东部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西部经济地带
自然因素
位置
沿海,便于对外开放
内陆
地形
平原、丘陵为主
多高原、山地、盆地
气候
季风气候
非季风气候区广
自然资源
能源、资源缺乏
能源、资源多
社会因素
工业化与城市化
工业化进程快,城市化水平高
工业化进程慢;城市化水平较低
科技教育水平
较高
较低
发展机遇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部地带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积极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带的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
对外开放
开放时间较早,开放程度较高,吸引外资能力较强
开放时间较晚,开放程度较低,吸引外资能力较弱
经济因素
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
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慢
产业结构
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的比重;以重型产业为主,其中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
交通运输
便利
不便利
二、南方与北方
1、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划分
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北方和南方是针对东部季风区而言的,其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2、P21题后课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区域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自
然
条
件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
土壤
棕壤、钙质土、黑土
红壤、砖红壤
社
会
经
济
条
件
农业产业
以旱作为主,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基地
以水田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
工业产业
重工业发达,辽中南、京津唐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轻工业发达,沪宁杭、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
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低
交通运输
以公路、铁路为主
水运、公路、铁路运输都很便利
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较晚,开放程度低
对外开发较早,开放程度高
★3、P22题后课南北方限制因素及发展方向: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优势
平原面积广阔,森林、煤炭、石油、铁矿资源丰富
水热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丰富
限制因素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外开放不够
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水土流失严重,人地关系矛盾加剧
发展方向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开放,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渤海湾地区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
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领域,治理环境,加快产业的升级改造,协调好人地关系
三、西部大开发
1、
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地区的加速发展,东、中、西部地带的经济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目的
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范围
西部地带的10个省(区、市)以及中部地带的内蒙古和东部地带的广西。
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比照国家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10+2+3)
优势
自然资源丰富,矿产、油气、水、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旅游资源丰富;政府政策扶植;社会环境优良;西部有潜在的广阔市场。
劣势
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生态环境脆弱。
2、措施:
(1)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
(2)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
(3)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
3、意义:
(1)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
(3)扩大国内市场需求;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
1、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和形成
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是在区域规划指导下的区域分工与协作,也是一定生产领域的长期协作活动。
区域经济合作一般在国家的主导下进行,或者是通过地方政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的协商联系而形成的。
2、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欧盟、东盟、APEC等)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2.西部地区投资加大
3.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4.实现了合作双方的相互发展。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
1、意义:
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南水北调
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
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
连接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流域
意义:
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线路
东线
中线
西线
调水源地
长江下游扬州附近
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
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
调水线路
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上到山东半岛和天津
开挖渠道,引水自流到北京、天津
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调水量
较大
较小
大
水质
差
较好
最好
(二)西气东输
1、主体工程:
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的天然气输送至上海,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江三角洲地区
穿越戈壁、沙漠、黄土高原等地形复杂的区域,三次跨越黄河,一次跨越长江
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站场最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管道工程。
2、西气东输工程还包括从四川、重庆到湖北、湖南等省的天然气输送工程。
3、意义:
(1)可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大气污染,
(2)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西电东送
1、含义:
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
2、分北、中、南三条线路。
3、原因:
(1)资源分布的不平衡;
(2)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4、意义:
(1)可促进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给东部地区提供大量电力,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四)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量大、周期长,对调出、调入区的地理环境有明显影响。
以煤炭为例:
调出区:
煤炭资源减少、地面发生沉降、产业层次偏低
调入区:
大气污染、废渣处理。
三、产业转移
(一)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
原材料价格、工资与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能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也会带来生态环境问题。
(二)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1、大陆经济的发展,投资环境的改善
2、机电、IT、化工等行业
3、为寻求廉价的劳动力、众多的发展机会、广阔的市场空间而进行的产业转移;
4、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也创造了就业机会。
(三)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
1、发达地区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产生人口稠密、交通拥挤、资本过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等问题,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
2、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地区便将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向区域内相对落后的地区扩散,在边远地区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以逐渐缩小地区差别,从而在区域内部达到平衡。
3、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的“二次转移”,导致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
(四)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产业发展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过程。
2、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有所不同,产业转移同样会给转出区和转入区的地理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
3、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环境;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和扩散。
项目
特点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发展阶段
低级阶段
工业规模较小
对环境的破坏不大
重化工阶段
工业规模迅速扩大
“三废”污染严重,人地关系紧张
高科技产业阶段
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又趋于减小
区域产业发展过程
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从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的类型,向知识、技术、服务类型过渡
产业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逐渐缩小
产业地域分布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资源型产业
使欠发达地区环境污染加重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1、荒漠化:
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
包括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也涉及人类滥垦滥牧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1)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地表物质疏松,大风频繁,植被稀疏,风蚀作用强烈。
(2)人为原因:
人口增长过快,环境生态压力过大;
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滥垦滥伐、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加剧了荒漠化趋势。
3、荒漠化的危害:
(1)土地退化,农牧业减产甚至绝收;
(2)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3)破坏基础设施建设;
(4)引发沙尘暴,影响大气环境质量。
4、荒漠化的防治
(1)、防治措施:
①营造防护林(三北防护林)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封沙禁牧、禁樵禁采、生态移民等措施)
④合理用水
⑤控制人口增长。
(2)、方针: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5、[拓展提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1)自然因素:
地形——位于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带,坡度较大;
降水——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
土壤——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被流水侵蚀;
植被——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
(2)人为因素:
过度樵采、放牧、垦殖,毁林开荒、轮荒、开矿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的概念:
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地表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类型:
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和河流、湖泊、水库、稻田。
3、我国主要湿地的分布特点
我国湿地类型多样,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
,从平原到高山,都广泛分布。
总的状况是东部湿地多,西部湿地少,湿地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4、湿地的功能:
(1)涵养水源、提供水资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
(2)航运、旅游观光、提供农副产品及矿产、能源等。
(3)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等美称。
5、湿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突出问题
治理措施
由于过度围垦、泥沙淤积导致湿地减少,功退化
能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恢复和重建湿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水质污染问题突出
防治水污染
滥捕滥猎、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
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6、[拓展提示]
湿地减少的原因:
(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使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逐渐消失;
海岸侵蚀,使滩涂湿地不断消失。
(2)人为原因——人口急剧增加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
过度利用湿地动植物资源;
大量开垦湿地;
泥沙淤积严重;
环境污染;
水利工程建设的威胁;
引用物种的干扰;
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与道路建设等。
7、湿地资源问题
天然湿地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质量在逐渐下降,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降低;
湿地资源的破坏已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洞庭湖湿地萎缩的原因:
泥沙淤积;围湖造田
洞庭湖湿地萎缩的影响:
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洪涝灾害加剧;出现断航现象;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增多。
8、湿地的综合治理与保护的措施
充分认识到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湿地,如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污染等。
第三节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经验
1、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
流域上游为山地丘陵,中游地区为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
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春季降水较多,河流主汛期在12月到次年4月。
流域内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磷、铅等矿产资源。
2、存在的问题:
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酸雨危害
3、整治的措施:
⑴以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核心,对全流域河道进行梯级开发,发挥防洪、航运、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
⑵以电力工业为龙头,建立起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完整工业体系;
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大力发展林业;
⑷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发展旅游业。
4、治理成就:
(1)洪水灾害得到了有效控制,构建了庞大的航运网,
(2)拥有了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建成了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森林覆盖率高,旅游业发达,
(4)流域内人均收入达全美平均水平。
5、值得借鉴的经验:
⑴设置专门的开发管理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⑵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的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⑶不断加大开发力度,吸引投资者。
⑷提高流域的开放程度,为开发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一、美国农业生产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
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降水适中,水热条件适于栽培多种农作物;
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2)社会经济条件:
商品经济发达,经济效益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
农业科技水平高,交通运输条件好;
国家的政策和法规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大。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1、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含义
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2、地区专门化目的:
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条件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合理布局,规模生产,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地区专门化的优点:
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广泛使用高新技术,形成规模经济效益等。
4、美国主要农作物带的分布及原因:
农业带
分布
区位因素
乳畜带
东北部五大湖沿岸
气候冷湿,适于牧草生长;市场巨大(人口众多、城市密集)
玉米带
中部
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年降水量多、热量充足
小麦带
中部(冬小麦)北部(春小麦)
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肥沃、地势低平
棉花带
南部
土壤肥沃,光热充足
三、美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美国农业存在的问题
过度垦殖和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和“黑风暴”的发生;能源消耗大;化肥、农药污染严重,影响农产品食品安全;高度的机械化生产,能耗大,农业生产成本高。
2、措施:
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发展农业新技术,采取限耕、休耕、补贴政策和农业生态保护政策,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
续发展。
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湘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 知识点 总结 完成 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