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届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9404589
- 上传时间:2023-07-23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127.13KB
山东省枣庄市届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山东省枣庄市届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市届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枣庄市届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第五中学2019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
1.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2.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
“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诗中所说的“两劫”中的“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中法战争
3.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
“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C.日本政治制度先进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
4.爷爷把在北京东交民巷拍的照片给大家看,并介绍说是1905年的作品,而小明马上看出其中一幅不符合史实,它是()
A.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B.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
C.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D.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
5.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他强调的是()
A.学习西方的技术B.西方的学校教育C.学习西方的制度D.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6.“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
”材料中的“运动”是指()
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7.有人说:
“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
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
”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C.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D.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8.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以《新青年》为主阵地B.高兴民主和科学的旗帜
C.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条件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9.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A.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B.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D.开始宣传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10.1961年,董必武写下缅怀战友的诗: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诗中所提会议最重要的内容是()
A.发动五四运动B.成立中国共产党C.创建黄埔军校D.筹备南昌起义
11.20世纪前期,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相继成立,在历史上,两党既有对抗也有合作,其中第一次合作共同进行了()
A.南昌起义B.农村革命根
据地的创建C.抗日战争D.北伐战争
12.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之中,经历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
争的洗礼,如今已成为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
“军旗升起的地方”在哪?
与什么事件有关?
()
A.武昌辛亥革命爆发B.上海中共一大召开
C.广州黄埔军校建立D.南昌八一南昌起义
13.“山歌越唱越开怀……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
”民歌中的“革命路径”是指
A.占领中心城市B.实施战略决战C.和平夺取政权D.农村包围城市
14.某同学在自己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C.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D.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
15.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
下列长征途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排列正确的是()
①遵义会议②巧渡金沙江③吴起镇会师④飞夺泸定桥
⑤会宁会师⑥爬雪山,过草地⑦四渡赤水
A.①⑦②⑥④③⑤B.①②④⑦⑥③⑤C.①②④⑥⑦③⑤D.①⑦②④⑥③⑤
16.1937年,某报纸评论:
“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普遍骂为冷血动物。
”这主要是因为()
A.井冈山根据地创建B.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百团大战鼓舞人心D.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17.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国共两党开始致力于
A.打倒列强,推翻军
阀B.停止内战,团结抗日
C.避免内战,和平建国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8下列选项描述全国性抗
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电影《甲午风云》
20.右图是1947年《东北话报》
上发表的题为《沉重的铁锤连续地打在蒋介石的脊骨上》的漫画。
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全面内战的爆发B.三大战役
C.千里跃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
21.被鲁迅称为“19世纪最敏感的人”的严复在其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步思想。
这表明他主张()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抗外国侵略B.效仿西方政治制度,实行维新变法
C.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D.兴办工厂,实业救国
22.“鸦片战争对中国来说是悲剧又是机会,这场战争促使古老大帝国的觉醒。
”(马勇《坦然面对历史的伤》)以下最早体现“鸦片战争促使古老大帝国的觉醒”的史实是()
A.魏源著《海国图志》B.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
C.严复译著《天演论》D.维新派掀起变法运动
23.以下正确反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是
A.五四运动→土地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B.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C.新文化运动→土地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D.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24.下列对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些事件所作的历史结论或评价,不正确的是()
A.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B.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C.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中共七大——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5.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的爆发②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③南昌起义的爆发④遵义会议的召开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
C.④①③②D.④③①②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1
分)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李鸿章
材料二张謇是江苏南通人。
他从小勤奋读书,1894
年考中状元。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深深刺激了他,于是决定弃官经商,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之路,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
他回到家乡后,手中既无资金也无设备。
他奔走于官府与民间筹集资金,但有钱人推三阻四,政府官员态度冷淡,他饱尝人间冷暖。
1899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
材料三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材料四
图5图6图7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洋务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
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张謇为什么弃官经商?
他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3分)
(3)为拥护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这场运动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3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3分)
27.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材料三“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材料四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实现,举凡国际国内重要问题,亟待解决。
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未寒(未寒即8月14日)——1945年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一封电报
(1)材料一中“开天辟地的大事”指的是哪次重要会议?
(1分)
(2)材料二“共产党一心救中国”的奋斗
中,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起义,在哪座城市爆发?
(1分)1927年,谁领导了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分)
(3)如果说,长征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伟大的传奇,那么长征途中的遵
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怎样重大的意义?
(2分)
(4)材料三中当时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变?
(1分)蒋介石对这一事变持什么态度?
(1分)结果如何?
(2分)
(5)依据材料四判断这封电报发于中国哪一重大事件之前?
(1分)你认为蒋
介石为何发起这一重大事件?
(2分)
(6)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三、四两份电报造成的最终结果?
(2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枣庄市 九年级 历史 下册 第一次 月考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