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乐东县至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9389336
- 上传时间:2023-07-22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6.79KB
海南省乐东县至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
《海南省乐东县至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乐东县至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南省乐东县至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校级联考】海南省乐东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请将下面的句子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中。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2.根据拼音,工整地写出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①锲而不舍( )②gěng( )住③污huì( )④晌( )午饭
二、选择题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老一辈科学家苦心孤诣获得的科研成果,足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B.读屏和读书两种阅读方式并存,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时代。
C.智力雾霾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特效药,不可能一招制敌,一蹴而就。
D.“一带一路”把40多亿人联结成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多读多写,至今仍不失为一种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B.在细细的春雨里,让这座小城显得格外宁静、安详。
C.中国艺术家的演出,赢得了各界观众的赞誉,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D.共享单车的出现,虽然解决了人们“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而且让生活变得更加绿色环保。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外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
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
________。
①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
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
③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
④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⑤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族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
A.①⑤④②③B.②①⑤④③
C.⑤③②④①D.④⑤③①②
三、语言表达
6.仿照例句,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例句:
我喜欢蓝色,我愿我的胸怀像蓝色的天空一样宽广;
我喜欢白色,我愿我的心灵像白色的雪花一样纯洁;
我喜欢__色,我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光明中学正在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活动,近期准备召开一次学生代表会议,了解各班在创建“文明校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听取建议。
下面的会议通知,内容和格式各有两处错误。
请一一指出。
通知
经学校研究决定,本周星期二(4月23日)下午将召开会议,了解各班在创建“文明校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听取建议。
希各班派2名代表准时参加会议。
此致敬礼!
2018年4月22日
(1)内容上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格式上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8.名著阅读:
⑴《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____________(填职业)的一生,祥子最大的梦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_______。
⑵“小萝卜头”是长篇小说《________》中的人物。
五、句子默写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2)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5)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6)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
(7)《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诗歌鉴赏
古诗词阅读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1.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孙权劝学》,完成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卿(qīng)今当涂掌事B.涉(shè)猎C.为博士邪(xié)D.孰(shú)若孤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权谓吕蒙曰(_____________) ⑵但当涉猎(_____________)
⑶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 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蒙辞以军中多务。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5.现在人们常用“吴下阿蒙”喻指什么?
用“刮目相待”又是形容什么?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选段,回答小题。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6.“我”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的原因是什么?
试用原文回答。
17.当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我时,“高兴地说”的原因是什么?
18.文中画“______”线的句子属于人物的什么描写?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表达效果?
19.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
从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这件事上,你看出了她什么性格特征?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煜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
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
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
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
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
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
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
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
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
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的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
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
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
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
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怎么办?
偷呗。
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
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
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
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
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
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
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原文有删改)
20.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
请简要概括。
21.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22.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3.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九、作文
24.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请从以下两道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道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1)大千世界,绚丽多彩。
为田野着色,大地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致;为生活着色,人间充满暖意盈怀的真情;为梦想着色,人生拥有执着不懈的追求;为心灵着色,我们收获受用无穷的真知……
请以“为 ______ 着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可以记述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2)生活是快乐的源泉。
幸福的家庭、精彩的课堂、美丽的大自然,会让我们快乐;买了新书,穿了新衣,学了新知识,长了新本事,交了新朋友,也会让我们快乐……享受生活,快乐多多!
请以“快乐多多”为题目作文。
要求:
①不许抄袭套写;②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
注意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结构要匀称,字迹要工整。
所有的字应当恰当地书写在格子的中间,四边留有一定的空隙。
笔划要清楚,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
本题需要注意的字是:
岂。
2.①qiè②哽③秽④shǎng
【解析】
【详解】
考查对汉字字音字形的书写。
“锲”不要写成qì。
“哽”不要写成“埂”,“晌”不要读成“xiǎng”。
“秽”不要写成“岁”。
3.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前车之鉴,鉴:
镜子,为教训。
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与语境不符,使用有误。
故选A。
4.A
【解析】
【详解】
B项缺少主语,去掉“让”;C项缺少主语,后半句主语应为“各界观众”,应在“对”前加“各界观众”;D项关联词有误,将“虽然”改为“不仅”。
故选A。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
⑤句承接语段提出“家风”对家庭的影响这个话题,③进一步说对社会的影响,②句由家风说到“家教”,④句“这”指代前句“家教”,①句最后说明“家教”的作用。
故选C。
6.示例:
我喜欢红色,我愿我的心灵像红色的火焰一样炽热。
【解析】
【详解】
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本句的例句由两分句构成,注意它们之间的意义关联,第一空写自己喜欢的颜色,第二空运用比喻写出这种颜色的象征意义即可。
7.
(1)内容上的错误:
①开会地点不明②开会具体时间不明;
(2)格式上的错误:
①日期前面应该有署名②敬祝语“此致敬礼”多余。
【解析】
【详解】
考查应用文通知的拟写。
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
①标题:
写在第一行正中。
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
有的在“通知”前面写上发通知的单位名称,还有的写上通知的主要内容。
②称呼:
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
在第二行顶格写。
(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
)③正文:
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
正文因内容而异。
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
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和作法。
④落款:
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
据此修改即可。
8.⑴人力车夫、有一辆自己的新车(洋车)、虎妞⑵红岩
【解析】
【详解】
考查对名著的理解。
祥子是老舍的作品《骆驼祥子》里的主人公。
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但这个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终于完全破灭。
虎妞是祥子的妻子,难产而死。
小萝卜头是《红岩》里的一个人物。
他的人物原型叫宋振中。
9.⑴万里赴戎机
(2)弹琴复长啸(3)谁家玉笛暗飞声(4)杨花榆荚无才思(5)寒光照铁衣(6)百般红紫斗芳菲(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解析】
【详解】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戎、啸、荚、菲”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10.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11.不矛盾。
“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
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
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解析】
10.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这要分析诗句的内容来把握情感。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
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
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
11.考查对诗歌词语的鉴赏。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
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
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
诗文语言朴实,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大情怀:
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融,真挚自然,感人至深。
所以不矛盾。
12.C
13.⑴对……说(告诉)⑵只,只是⑶重新⑷到,等到
14.⑴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为借口(理由)来推辞(托)。
(或:
吕蒙借口军中事务繁忙来推托)
⑵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
15.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指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解析】
12.C.为博士邪(yé)。
13.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注意古今异义词,更:
重新。
但:
只,仅。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辞:
推托。
岂:
难道。
邪(yé):
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
15.考查对成语的理解。
吴下阿蒙:
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
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
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刮目相待:
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
擦擦眼睛。
待:
对待,看待。
【点睛】
此文选自《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
译文
最初,孙权对吕蒙说:
"你现在手握权柄,不可以不读书。
"吕蒙辩护说,不是他不读书,而是军中事情太多,没有时间。
孙权说:
"我岂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去当教书匠?
只不过希望你大略有个印象,知道历史就够了。
如果说没有时间,谁能比我更忙,我还经常读书,我认为有天大的好处。
"吕蒙才开始求学。
后来,鲁肃路过寻阳,跟吕蒙谈论,不由大吃一惊,说:
"你今天的才识智略,已不是当年吴郡时代的吕蒙。
"吕蒙说:
"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待,大哥发现得未免太迟!
"鲁肃遂拜见吕蒙的娘亲,结交成为好友,然后告辞。
16.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17.能满足“我”渴望已久的愿望。
18.心理描写;比喻。
形象地表达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震惊的情态,强化了“出乎意料”的表达效果。
19.对《山海经》的关心就是对孩子的关心;对“我”极其疼爱,表明她善良朴实。
【解析】
16.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提取。
阅读文段,不难找到“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的其中的原因。
17.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因为我太过渴慕《山海经》了,她能为我找来我想要的东西,为能满足了“我”渴望已久的愿望而高兴。
18.考查对人物描写方法的理解。
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
“震悚”可知是心理描写,这句话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我”当时“震悚”的强烈而复杂的感情表现出来,极其凝练又极具震撼力。
19.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当时对于一个孩子的想法来说,没人会在意,会放在心上,唯有阿长,阿长并不识字,年幼的鲁迅从未想到或者期望阿长能为他买来心念已久的《山海经》可知对我的关心与爱。
从而表现了阿长的善良与朴实。
20.①去邻居家读“报纸墙”;②借小人书读;③捡包鞭炮的纸读;④到废品收购人家的院子里读旧书;⑤在月光下读书。
(答出任意四个即可)
21.动作描写,运用一连串动词,写出了“我”得到书的喜悦心情,及对读书强烈的渴求。
22.句中的“花”指的是书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强烈震撼,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依恋。
23.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点明主旨,强化作者对读书往事的怀恋。
【解析】
【分析】
20.本题考查的是故事情节概括。
一类是概括事件:
找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按照“他(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模式进行概括。
第二类概括部分情节,概括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解题思路:
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或自己概括来填空。
①去邻居家读“报纸墙”;②借小人书读;③捡包鞭炮的纸读;④到废品收购人家的院子里读;⑤来到乡里读书。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学生要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然后迅速阅读题干,有针对性地锁定答题范围,并迅速提炼出相关信息。
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21.本题是对句子赏析的考查。
本题考查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
这句话通过一连串动词,写出了我得到书的喜悦心情,及对读书强烈的渴求。
22.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
解答思路:
解词+内容+情感。
方法:
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
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的情感。
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句中的“花”指的是书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强烈震撼,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依恋。
23.本题考查对段落在文中作用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根据题干要求,联系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
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一般为:
总结全文,照应题目,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发人深思,暗示主题或者强化作者情感等。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呼应开头,强化作者对读书往事的怀恋。
24.为生命着色
两年前,我是哼着那首“长大后就成了你”,快活地跨出师范的校门。
告别自己的学生时代,成为一名小学教师,我都没有来得及去适应这个角色的转换。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之间,我走上讲台已经有两个多年头了。
当第一次听到学生用稚嫩的声音呼唤我老师时,掩饰不住的是由此带来的激动和自豪。
于是,怀着满心的希望和喜悦,带着无限的热情与憧憬,我自信地走向讲台。
几百个日子里,我与学生一起走过,走过风,走过雨;走过泥泞,走过坎坷;走过一路风尘,走过一路轻歌。
几多欢笑,几多泪水,我依然固守着执着与追求。
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情景,恍如昨日。
也许是因为并不情愿做这份燃烧自己却照亮别人的牺牲,也许是因为并不喜欢只做默默无闻的铺路石,所以我也没有初上讲台的惶恐与紧张。
可是,当我站在讲台上,俯视五十多个孩子的时候,那一百多只专注的眼睛,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南省 乐东县至 学年 年级 第二 学期 期中 质量 检测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