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模拟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9386482
- 上传时间:2023-07-22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8.38KB
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模拟试题.docx
《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模拟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模拟试题
2022年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模拟试题
2022年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模拟试卷
(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成就行为的主要特征是()
努力
坚持
聪明
社会关系良好
答案:
B
任务型群体的界限并不仅仅局限于直接的上下级关系,还可能跨越()
指令性关系
直接的命令关系
指导性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答案:
B
如果一组测量数值是1,3,5,7,9,11,则它的M值为()
6
7
8
9
答案:
A
自以下哪一时间开始,委托管理价值观形成()
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40年代
20世纪20年代
20世纪50年代
答案:
C
最普通的非正式的沟通形式是()
集束式传播
偶然式传播
流言式传播
单线式传播
答案:
A
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
越密切
越疏远
越好
越坏
答案:
A
解析:
(P35)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最新的经营管理价值观是()
最大利润价值观
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
委托管理价值观
最低成本价值观
答案:
B
事业生涯的设计和事业生涯的开发两概念的关系是()
为同义语
毫无相同
略有区别
可以是同义语
答案:
D
维持群体行为有效性的一种合力是()
共同的信念
群体凝聚力
共同的理想
共同的目标
答案:
B
个性中最活跃的成分,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个性心理特征
兴趣
个性倾向性特征
爱好
答案:
C
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是()
经济关系
政治关系
法律关系
心理关系
答案:
A
领导活动的目的是()
满足领导者的利益
实现组织的目标
满足被领导者的需求
使组织得以协调运转
答案:
B
集中反映出组织中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行为特点是()
组织间互动行为
群体间互动行为
个人间互动行为
单位间互动行为
答案:
B
影响群体互动的三个相互依赖关系中,互惠式相互依赖关系()
最为简单
与其他两种一样简单
最为复杂
与其他两种一样复杂
答案:
C
人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是指()
首因效应
知觉防御
晕轮效应
投射
答案:
B
实验法
心理测验法
观察法
调查法
答案:
D
解析:
(P30)
管理人员如何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原始动机
一般动机
特殊动机
习得动机
答案:
D
某、Y理论是两种有关()的理论。
领导人如何看待被领导人
被领导人如何看待领导人
切实可行
领导人如何更好地纳谏
答案:
A
A型性格的人与以下哪一病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癌症
冠心病
神经衰弱
皮肤病
答案:
B
领导者折衷地在关心人和关心工作两者间求得平衡的领导行为类型是()
中间型管理
团队式管理
任务式管理
贫乏式管理
答案:
A
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
物质追求
精神需求
指南
心理基础
答案:
D
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是()
能力
性格
气质
思维
答案:
C
解析:
(P61)
人的创造能力的外在表现是()
交换行为
生产行为
创造行为
分配行为
答案:
C
解析:
(P85)
事业生涯的成功与否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最主要取决于()
父母的支持或反对
配偶的合作与否
本人的设想与考虑
主管领导的支持与帮助
答案:
C
影响群体互动的三个相互依赖关系中,互惠式相互依赖关系()
最为简单
与其他两种一样简单
最为复杂
与其他两种一样复杂
答案:
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关于组织行为学多层次相交切这一特性的表述正确的有()
它共分个体、群体、组织以及组织的外部环境四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逻辑排列是无序的
这四个层次不是相互排斥的
个体的人既是群体的一员,也是组织中的一员,且三者相切于一点上
这四个层次只有协调地加以研究才能更好地发挥效能
答案:
A^C^D^E^
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是()
边缘性、综合性
应用性
两重性
技巧性
阶级性
答案:
A^B^C^
以下属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的是()
案例研究法
观察法
心理测验法
调查法
实验法
答案:
A^B^C^D^E^
以下哪些属美国组织行为学家史布兰格关于价值观分类的观点()
理性价值观
经济性价值观
政治性价值观
社会性价值观
宗教性价值观
答案:
A^B^C^D^E^
解析:
(P50)
以下属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的是()
案例研究法
观察法
心理测验法
调查法
实验法
答案:
A^B^C^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事业生涯
答案:
(P95)事业生涯:
它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
社会惰化
答案:
社会惰化:
社会惰化是指一种倾向,即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努力。
授权
答案:
授权:
是一种特殊的权力分配形式,是指将权力和责任授予下级,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下,有相当的行动自主权。
公平感
答案:
公平感:
是人们通过自身与他人、或现状与历史的“收支比率”对照,产生的公平知觉和相关的情感体验。
它是一种心理状况,属于心理研究的范畴。
企业集团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1)客观因素。
包括:
形状的大小、强度的高低、对比性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重复次数的多少等。
(2)主观因素。
包括:
观察者的兴趣、需要和动机、个性和经验等。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本着开发创造性行为这一目的,我们应如何营造良好的组织环境
答案:
(1)要有一种激励人们勇于创新的机制和组织气氛。
(2)要有全力支持创新的领导。
(3)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4)要有合理的群体结构。
(5)要有良好的信息沟通。
(6)要有相对分权和弹性的组织结构。
简要说明度量集中趋势的最常用的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文字释义。
答案:
归因论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有哪些方面
答案:
(1)关于人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包括内部和外部的原因。
(2)社会推论问题,即根据行为及其结果对行为者的稳定心理特征素质或个性差异作出合理的推论。
(3)期望与预测,即从一定的过去的行为和其结果预测在某种情况下会产生什么行为。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试述群体内部互动过程对理解群体行为的重要性。
答案:
(1)群体内部互动过程对理解群体行为非常重要。
为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回顾一个社会惰化现象。
我们已经发现,1+1+1不一定等于3。
在群体任务中,如果每个成员的贡献难以衡量,个体就可能会降低他们的努力程度,换言之,社会惰化现象证实了群体可能带来的损失。
但群体互动过程也可能带来积极结果,也就是说,群体整体的产出可能大于群体成员个人产出的总和。
(2)下图列举了群体互动过程通过哪些途径可以影响群体的实际工作效果。
群体的潜在绩效+群体互动过程所得-群体互动过程损失=群体的实际绩效
(3)协同效应,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每个物质作用的总和。
我们可以借用这个概念更好地理解群体互动过程。
(4)例如,社会惰化现象所代表的是负协同效应。
群体互动的结果小于个体努力累加之和。
另一方面,在研究实验室里经常使用研究小组来完成工作任务,因为研究小组可以利用小组成员的多种技能,从事研究者个人无法单独从事的一些研究。
也就是说,他们的协同效应是正向的。
他们相互作用过程的所得大于所失。
试述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与内容型、过程型理论的不同之处及它侧重研究的问题。
答案:
(1)内容型及过程型理论,侧重于人的需要、理解和认识等心理因素对激励的影响,在心理学上属认知学派。
它虽然对认知的心理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却对行为结果及其反作用说明得不够。
例如,当行为的结果有利于个体时,这种行为就可能重复出现。
反之,则会消退和终止。
这种状况心理学中称为“强化”。
这是为什么呢?
它有什么理论依据呢?
行为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并由此而建立了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这一理论帮助管理人员采取可操作的激励措施,因而受到欢迎。
(2)当代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教授斯金纳。
他经过多次的实验研究,得出结论:
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答应性行为,这是与生俱在,属于不学就会的本能行为;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是必须经过学习而发生的行为。
从反应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说,应答性行为是环境对人起作用而引起的反应。
斯金纳认为人们作用于环境的结果,如果使他的需要满足,这种行为频率就会增加,这就称为强化刺激。
凡能增强反应强度的刺激物,即称为强化物,人们可以通过控制强化物来控制行为,求得行为的改造。
这种理论比较重视用改造组织环境的办法来搞好行为管理,以修正错误行为,强化积极行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自考 组织 行为学 模拟 试题
